90 likes | 279 Views
社會總複習 ~ 第四單元. 臺灣的城鄉發展. 4-1 臺灣城鄉發展的特色. 影響人口數量的因素: 時間 、 生育 、 死亡 、 遷移 。 人口特性的觀察面向: 性別 、 年齡 、 職業 。 臺灣人口組成的現象: 1. 男性 比女性 多 。 2. 幼年人口 占總人口比率 下降 。 3. 老年人口 占總人口比率 上升 。 4. 「高齡化」社會 (95 年底已達 10 % ) 。 ( ※ 高齡化社會:依據聯合國定義,一國或一地的高齡人口數占該國或該地區總人口的 7 % 以上。 ). 臺灣地區的年齡結構呈現的情形.
E N D
社會總複習~第四單元 臺灣的城鄉發展
4-1臺灣城鄉發展的特色 • 影響人口數量的因素:時間、生育、死亡、遷移。 • 人口特性的觀察面向:性別、年齡、職業。 • 臺灣人口組成的現象: 1.男性比女性多。 2.幼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下降。 3.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上升。 4. 「高齡化」社會(95年底已達10%)。 (※高齡化社會:依據聯合國定義,一國或一地的高齡人口數占該國或該地區總人口的7%以上。)
臺灣地區就業人口的行業結構從民國59年後出現以下變化:臺灣地區就業人口的行業結構從民國59年後出現以下變化: 1.服務業人口從民國64年以後逐年增加。 2.工業人口在民國59年到民國69年大幅成長;民國69年後逐年減少,但仍維持相當的比例。 3.農林漁牧業自民國59年開始大幅減少,89年底已低於10%。 • 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1.自然條件:地形(地勢平坦的平原、盆地,人們易於移動)、河川(水源豐富,可以提供民生用水)。 2.人文條件:交通(網絡便捷) 、經濟(工商發展條件佳)。 • 西部地區為人口聚集的區域,台北縣、台北市人口最多。 • 人口集中都市的影響:
4-1 能力大挑戰 ○ × 1.() 近年來,臺灣人口成長呈現減緩的趨勢。 2.() 外籍人士的移入,不曾對臺灣社會產生影響。 3.() 城鄉發展方向本來就不同,所以不用注意兩者均衡發展的問題。 4.() 鄉村地區在人口外流後常會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 5.() 鄉村的生活可以自給自足,不用都市提供資源服務。 6.() 臺灣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超過聯合國定義的標準,屬於高齡化社會。 7.() 都市因為就業機會多,所以容易吸引人們前往發展。 8.() 目前臺灣的農業人口多,農業是主要產業。 9.() 目前臺灣的總人口已超過二千萬,以男性稍多。 10.() 近年來,臺灣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使生育率逐漸上升。 × ○ × ○ ○ × ○ ×
4-2臺灣城鄉發展的差異 • 城市與鄉村的差異:因工作方式不同而產生的差異。 • 城市與鄉村發生差異的面向: 1.工作型態。2.景觀。3.空間運用。4.生活功能。 • 城市與鄉村在工作型態的差異:
城鄉景觀的差異: • 城鄉空間運用差異: • 城鄉生活功能的差異:
城鄉生活的差異與互動: 1.產生差異的原因:工作方式不同。 2.互動情形:鄉村供應都市的日常生活用品與休憩需求,都市支援鄉村就業機會、醫療、文教等資源。 • 均衡城鄉發展的作法: 妥善規劃地方建設、資源均衡分配。 • 城鄉人口變化的探索步驟: 決定調查對象→決定研究方法→整理蒐集資料→提出預測或建議 • 探索城鄉人口變化的研究方法: 親自拜訪長者或使用電子郵件、寫信、傳真聯絡,打電話到戶政事務所查詢,透過網際網路查詢。
4-2 能力大挑戰 ○ × 1.() 為使城鄉均衡發展,必須妥善規劃地方建設。 2.() 為使都市景觀更美,可以積極開發土地興建高樓。 3.() 都會區通常是以都市為核心,配合周邊鄉鎮,進行資源整合。 4.() 都市和鄉村的資源常互相交流,所以關係密切。 5.() 城市人口多,所以分配到較多資源是應該的。 6.() 「都市叢林」是指在都市裡設置森林公園。 7.() 傳統鄉村的住民發展新行業有助於地方發展。 8.() 鄉村地區完全沒有環境汙染的問題。 9.() 都市的交通設施與交通網絡比鄉村多且密集。 10.() 改建農舍對改善鄉村居民的生活品質沒有幫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