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625 Views
规范使用阿司匹林. 武警吉林总队医院 杨春梅. 心脑血管事件是全球首要死亡原因. 2002 年全球因各种原因死亡人数对比(万人). 冠心病. 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 卒中. 气管、支气管、肺病. HIV/AIDS. 下呼吸道感染. 高血压心脏病. 交通事故. 冠心病. 糖尿病. 暴力. 自伤. 卒中. 结核. 78.3 万. 133.2 万. 468.9 万 582.5 万. 60 岁以上. 15-59 岁. WHO 统计数据 , http://www.who.int/en/. 心脑血管事件是中国首要死亡原因. 2002 年中国
E N D
规范使用阿司匹林 武警吉林总队医院 杨春梅
心脑血管事件是全球首要死亡原因 2002年全球因各种原因死亡人数对比(万人) 冠心病 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 卒中 气管、支气管、肺病 HIV/AIDS 下呼吸道感染 高血压心脏病 交通事故 冠心病 糖尿病 暴力 自伤 卒中 结核 78.3万 133.2万 468.9万 582.5万 60岁以上 15-59岁 WHO统计数据, http://www.who.int/en/
心脑血管事件是中国首要死亡原因 2002年中国 • 因心脏病死亡人数为70.3万人 • 因卒中死亡人数为165.3万人 全球第2 全球第1 WHO统计数据, http://www.who.int/en/
触目惊心的数字 每15秒钟就有一位中国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 每22秒钟就有一位中国人因此失去工作能力 卫生部副部长高强在2004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的讲话
上医医未病之病—重在预防 一级预防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负担的关键措施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改善高危因素: 卒中全球发生率 缺血性心脏病全球发生率 85% 75% Majid ezzati. Lancet; 2003.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作用机制 刺激 细胞膜磷脂 花生四烯酸 环氧化酶 阿司匹林 内过氧化物 PGG2、PGH2 TXA2 PGI2 抑制 促进 血小板活化 血管收缩 平滑肌细胞增生 血管内皮 血小板
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其他作用 • 阿司匹林改善内皮功能----它可调节血管壁张力,避免潜在的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沉积 • 阿司匹林可促进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相互作用 • 阿司匹林可作为抗氧化剂来保护组织免受自由基的损害 • 阿司匹林可通过抗炎、抗感染作用来保护血管
药代动力学 • 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在胃内已开始吸收,在小肠上部可吸收大部分。约30—40分钟血浆浓度达高峰。 • 阿司匹林的蛋白结合率为65%-90%。半衰期为15-20分钟;半衰期长短取决于剂量的大小和尿液pH值,一次服用小剂量时约为2-3小时;大剂量时可达20小时以上,反复用药时可达5-18小时。 • 阿司匹林很快在血循环中消失,但一旦作用于血小板,其对环氧化酶的抑制是持久的,除非有新的血小板合成。停用阿司匹林后需5~6天才能使患者50%的血小板功能恢复正常。 • 阿司匹林在胃肠道、肝及血液内大部分很快分解为水杨酸盐,然后在肝脏代谢。代谢物主要为水杨尿酸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小部分氧化为龙胆酸。阿司匹林以游离的水杨酸从肾脏排泄。
阿司匹林:副作用 1、主要是胃肠道反应较常见如恶性、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 2、过敏反应:高敏的患者,应禁用阿司匹林。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或哮喘、胸闷;皮肤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3、 在恶液质和有严重肝病患者中也应慎用。 4、出血副作用: 有活动型溃疡病患者,应慎用阿司匹林。胃肠道出血或溃疡,常见于服用大剂量者如果患者有溃疡出血史,肠道阿司匹林栓可安全应用 ;另一个潜在的危险是可能有外科出血。
阿司匹林的安全性问题 阿司匹林的不良事件 (n=9586例,325mg/d×1~3年) 例数 % 例数 % 潮红 10 0.10 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118 1.23 腹泻 11 0.11 肝功能异常 9 0.09 异常出血 149 1.55 颅内出血 41 0.43 消化道出血 68 0.71 血小板减少 35 0.36 中性粒细胞减少 20 0.21
阿司匹林的应用剂量 1、推荐为长期预防及治疗心血管疾病阿司匹林75-150mg被心血管指南的最佳剂量,首次用量可为325mg。 2、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期阿司匹林使用剂量应在150~300mg/d之间,可达到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3天后可改为小剂量即50~150mg/d 维持治疗。 3、AMI的急性期阿司匹林使用剂量应在150~300mg/d之间,首次服用时应选择水溶性阿司匹林或肠溶性阿司匹林嚼服以达到迅速吸收的目的。3天后改为小剂量50~150mg/d维持。
阿司匹林应用适应证 肯定有效 • 急性心肌梗塞 • 心肌梗塞后的二级预防 • 心绞痛 •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 (PTCA,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 TIA, PRIND 及中风后的二级预防 • 中风后的即刻治疗 • 透析患者的动静脉瘘
阿司匹林应用适应证 长期获益 •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 房颤 • 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 • 深静脉血栓形成 •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预防血栓栓塞
阿司匹林预防血管事件的试验结果 (145项随机对照试验,>10万例患者,其中约有1.1万例心脏病和卒中)
阿司匹林被多个学会推荐用于冠心病 的二级预防 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 美国心脏协会(AHA) 欧洲高血压协会 (ESH/ESC)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美国医师学会 欧洲心脏病协会 阿司匹林 所有患有冠状动脉疾病以及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患者
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应用远远不足 服用阿司匹林 26% 未服阿司匹林 有急性心肌梗塞病史的患者中 仅有50%能够正规服用阿司匹林2 2002年 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阿司匹林抵抗问题 • 临床中一小部分患者应用标准剂量的阿司匹林无明显效果, 故提出此问题 • 目前尚无准确的定义 • 出现阿司匹林抵抗问题的确切机理不十分清楚 • 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5-10%,一般发生率为5.2%
阿司匹林抵抗干预原则 1、干预原则:要考虑到阿司匹林的用量方法是否合适。 2、注意患者个体差异血小板更新快的可考虑大剂量给。 3、选用氯吡格雷,以减少抵抗现象 。 4、患者个体的COX-1对阿司匹林是否敏感的问 题。 5、巨噬细胞中COX-2也应成为干预的目标。
一级预防研究-内科医生健康研究 研究设计 阿司匹林组: n=11,037; 325mg/次, 1次/隔日 22,071名 男性医师 既往无心肌梗死、卒中、TIA病史 随机化分组 安慰剂组:n=11,034; 1次/隔日 试验药物包装 0随访期 60.2月
Physicians’ Health Study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一项高质量、令人信服的大规模临床研究 • 研究对象全部为临床医生、用药依从性极高 • 随访率极高:事件随访率99.7%,死亡随访率100% 在世界每个角落,都随身携带、服用研究药物 希腊 威尼斯
首次心肌梗死 44% 首次致死性心肌梗死 66% 250 30 239 26 200 心肌梗死病例数 致死性心肌梗死病例数 20 139 100 10 10 安慰剂组 阿司匹林组 安慰剂组 阿司匹林组 P=0.007 P<0.00001 Physicians’ Health Study阿司匹林显著降低健康男性首次心肌梗死危险
Physicians’ Health Study小剂量阿司匹林安全性良好 小剂量阿司匹林未增加出血性卒中危险以及 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 % 阿司匹林 安慰剂 P=NS 患者比率
Women’s Health Study 女性健康研究 证明阿司匹林对健康女性心脑血管事件 一级预防有效的里程碑研究 阿司匹林组: n=19934; 100mg/次, 1次/隔日 随机化分组 研究设计 39876名 健康女性 10年冠心病风险2.5% 安慰剂组:n=19942; 1次/隔日 0随访期 10年 N Engl J Med 2005, 352:1295
阿司匹林 0.02 阿司匹林 安慰剂 安慰剂 0.01 0 0 2 4 6 8 Women’s Health Study 阿司匹林降低健康女性首次心肌梗死和卒中危险 0.03 0.02 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累计发生率 缺血性卒中的累计发生率 0.01 0 0 2 4 6 8 10 随访时间 (年) 随访时间 (年) 缺血性卒中危险 24% (p=0.009) 心肌梗死或心血管死亡危险 9% (p=0.13) N Engl J Med 2005, 352:1295
Women’s Health Study 阿司匹林使老年女性双重获益 首次心脑血管事件危险降低26% (p=0.008) 心肌梗死危险降低 34% (p=0.04) 缺血性卒中危险降低 30% (p=0.05) *年龄>65岁的健康女性 N Engl J Med 2005, 352:1295
PHS和WHS阿司匹林降低健康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危险PHS和WHS阿司匹林降低健康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危险 结论 • 阿司匹林可使健康男性 首次心肌梗死发生危险降低44% • 阿司匹林可使健康女性 首次缺血性卒中危险降低24% • 阿司匹林可使健康老年女性双重受益 首次心肌梗死发生危险降低34% 首次缺血性卒中危险降低30% • 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出血性卒中 及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无差异
一级预防指南 10年冠心病风险大于等于6%的患者推荐长期使用 阿司匹林75-160mg/d作为一级预防用药 ——美国预防特别工作组( U.S. PSTF) 10年冠心病风险大于等于10%的患者推荐长期使用 阿司匹林75-160mg/d作为一级预防用药 ——美国心脏协会(AHA) 对于有中等冠脉事件风险的患者(10年风险大于 等于10%)推荐使用阿司匹林75-160mg/d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 Chest. 2004;126:609S-626S.
如何评估10年冠心病风险 简易评估法:满足下列条件的人群10年冠心病风险多在 10%以上 • 男性:40岁以上,合并下述2项危险因素者 • 女性:50岁以上,合并下述2项危险因素者 *吸烟 *高血压 * 血脂异常 *糖尿病 *肥胖(BMI≥25) *冠心病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以下冠心病史)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专家共识 建议下列髙危人群应用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一级预防 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10%的人群或合并 下述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 血脂紊乱、吸烟、肥胖、≥50岁、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2005 中国专家共识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专家共识 建议下列髙危人群应用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一级预防 • 高血压患者 • 血压控制满意(<150/90mmHg),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 年龄在50岁以上 • 具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 • 有糖尿病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2005 中国专家共识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专家共识 建议下列髙危人群应用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一级预防 • 2型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同时具有下列因素之一 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吸烟;高血压; 超重与肥胖、尤其腹型肥胖;蛋白尿;血脂异常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2005 中国专家共识
阿司匹林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研究 ATC荟萃分析 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high risk patients 抗血小板治疗预防高危患者死亡、心肌梗死及卒中的 随机临床试验协作荟萃分析
ATC荟萃分析阿司匹林显著降低既往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事件危险ATC荟萃分析阿司匹林显著降低既往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事件危险 阿司匹林使心脑血管事件危险降低 25% 阿司匹林 安慰剂 P值 <0.001 0.002 0.0006 0.02 校正后的血管事件发生率%
阿司匹林 安慰剂 阿司匹林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事件危险 阿司匹林使心脑血管事件危险降低 30% P值 <0.001 0.02 <0.001 <0.001 校正后的血管事件发生率%
ATC荟萃分析结论 • 阿司匹林使严重血管事件风险下降约1/4 • 阿司匹林使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下降约1/3 • 阿司匹林使非致死性卒中风险下降约1/4 • 阿司匹林使血管性死亡风险下降约1/6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专家共识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司匹林初始剂量150-300mg/d,1-7天后 100mg/d(75-150mg/d)长期应用。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既往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 100mg/d(75-150 mg/d),长期应用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专家共识 择期PCI 建议阿司匹林口服100-300mg/d预处理2-3d 术后阿司匹林100-300 mg/d继续长期服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建议术前不必停用阿司匹林,术后24小时开始 口服阿司匹林100mg/d(75-150mg/d),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专家共识 外周血管疾病 慢性肢体缺血患者无论是否接受介入治疗, 颈动脉狭窄患者无论是否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d(75-150mg/d)长期服用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 建议常规应用阿司匹林100mg/d(75-100mg/d)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 建议阿司匹林300mg/d,用于非瓣膜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的中低危患者或不宜应用华法令的高危患者 瓣膜置换术后 所有植入机械瓣膜者同时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 如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左房扩大、射血分数降低等, 建议华法林同时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d 瓣膜置换术患者必须停用华法林时,建议使用低分子量 肝素和阿司匹林75-100mg/d治疗
权威指南推荐阿司匹林100mg长期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权威指南推荐阿司匹林100mg长期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 美国糖尿病协会 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 欧洲高血压协会 美国医师学会 美国心脏协会 欧洲心脏病协会 冠状动脉疾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患者 均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日(75-150mg/日)
血小板释放反应 ATC 荟萃分析证实:阿司匹林长期使用最佳剂量-100mg 阿司匹林在100mg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最明显 100 阿司匹林(mg) 血小板释放反应(%) 80 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mg/d)可以有效用于高危患者严重血管事件的长期预防 500mg 100mg 400mg 60 300mg 40 200mg 20 100mg mg 阿司匹林 /天
阿司匹林剂量过低的原因 • 非心内科医生指导错误 • 18%的医生尚不了解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 • 门诊随访中忽略询问使用情况 • 20%的医生门诊随访时未询问阿司匹林的剂量 • 患者担心不良反应,拒服或自行减低药量。 • 我国门诊医师向患者推荐服用阿司匹林的意见不足。
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带来最大收益 中途停用阿司匹林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 % 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 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