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90 Views
組織知識管理文獻初探. 資管博班 陳建志 2004.11.25. 前言. 知識成為企業的主要競爭資源。 (Grant 1996; Spender 1996; Nonaka & Takeuchi 1995 ) 知識工作者成為企業主要生產力來源。 (Durcker 1999) 資訊科技高度發展, IT 被賦予新角色 - 知識管理系統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 目錄. 知識與組織 知識 知識定義、分類 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定義、知識管理策略、學派 知識管理流程 知識創造、知識儲存、知識分享、知識應用 知識管理系統.
E N D
組織知識管理文獻初探 資管博班 陳建志 2004.11.25
前言 • 知識成為企業的主要競爭資源。(Grant 1996; Spender 1996; Nonaka & Takeuchi 1995 ) • 知識工作者成為企業主要生產力來源。(Durcker 1999) • 資訊科技高度發展,IT被賦予新角色-知識管理系統(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目錄 • 知識與組織 • 知識 知識定義、分類 • 知識管理 • 知識管理定義、知識管理策略、學派 • 知識管理流程 • 知識創造、知識儲存、知識分享、知識應用 • 知識管理系統
知識與組織 競爭優勢主要來源 Knowledge-based Resources • Resource-Based Theory (Barney 1991) • 具備競爭價值(valuable) • 不易取得(rare) • 難以取代(non-substitutable) • 難以模仿轉移(imperfectly imitable) Intangible Resources: Knowledge Resources Combined & Applied Org. as an institution for Integrating knowledge. (Grant 1996) Tangible Resources Products & Services Reference: Barney(1991); Grant(1996)
KM Capabil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科技 Technology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apability 結構 Structure 文化 Culture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取得 Acquisition Knowledge Process Capability 轉換 Conversion 應用 Application 保護 Protection Source: Gold, Malhortra, Segars(2001)
知識 定義、屬性、分類
知識的定義 • Davenport & Prusak (1998) 對知識的定義重點如下: • 由人的心智所產生。 • 知識提供一個參考建構,可指導決策與行為。 • 隨著刺激與學習而更新改變。 • 知識是一個綜合體,包括經驗、價值觀、專業洞察力等等。 • 知識不僅存在於文件與知識庫中,也存在於例行的工作、流程、實務與文化中。 • Nonaka, I. and H. Takeuchi (1994) • 有充分根據的真實信仰,能夠增加、產生個體的有效行動能力。 • 知識在本質上都必須具備創造附加價值的效果。 • 知識以資訊、經驗心得、抽象的觀念、標準作業程序、系統化的文件、具體的技術等方式呈現。
知識不同觀點 • 資料、資訊、知識的階層觀點: • 資料是原始的事實資料。 • 資訊是處理過的資料。 • 知識是個人內化的資訊。 • 心理狀態觀點(State of Mind): • 知識是人類一種認知(knowing)及理解力(understanding)的狀態 • Schubert et al. 1998 • 物件觀點(Object) • 知識是一種物件,可以儲存及運用 • Carlsson et al. 1996; McQueen 1998; Zack 1998 資料 → 資訊 → 知識 → 價值 意義 思考 行動
知識不同觀點 • 流程觀點(Process): • 知識是利用專業技術的流程(a process of applying expertise) • Carlsson et al. 1996; McQueen 1998; Zack 1998 • 資訊擷取觀點(Access to Information): • 知識是獲取資訊的一種狀態(a condition of access to information) • McQueen 1998 • Knowledge is of two kinds. We know a subject ourselves, or we know where we can find information upon it. – Samuel Johnson • 能力觀點(Capability): • 知識是一種潛力可以影響行動及決策(the potential to influence action) • Carlsson et al. 1996
內隱知識 vs. 外顯知識 • 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 • 可用文字、數字、圖形、程式或其他象徵物清楚表達的知識。 • 可定義、擷取的知識,溝通容易 • 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 • 深植在個人的經驗、判斷、聯想、創意、潛意識之心智模式內的知識。無法清楚明確表達的知識。 一、認知內隱(Cognitive tacit): • 儲存在人類的心智模式內(mental models),難以外化表達的一些抽象觀念、判斷、直覺。Ex. 對待客戶的能力 二、技能內隱(Technical tacit): • 是指要透過身體力行,不斷地練習與訓練地由實做中學習,才能獲得的技能。Ex. 游泳、外科手術 • Reference: Polani(1967); Nonoka(1994); Hedlund (1994)
個人知識 vs. 群體知識 • 個人知識(Individual) • 個人擁有的知識,包含技能、經驗、習慣等 • 屬於員工可以帶走的東西。 • Ex. 研發能力、PC維修技術 • 群體知識(Social/Collective) • 集體知識是由組織的成員所共同擁有。 • 集體知識包括了組織的原則(principle)、常規(routines)、實務(practices)、目標與使命的共識等。 • 這些組織知識並不會因為個人離開組織而消失。 • Ex. 作業流程、資訊系統 Reference: Leonard-Barton(1995); Matusik and Hill (1998); Alavi & Leidner(2001)
Know-W • 描述性的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 • 是指Know-about (what)而言,即瞭解事件的概念、組成與結構的知識。 • Ex. 藥物的成分。 • 程序性的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 • 是指Know-how而言,即瞭解事件的執行程序、步驟、方法的知識。 • Ex. 知道如何配製藥。 • 因果性的知識(Causal Knowledge) • 是指Know-why而言,即瞭解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等關係的知識。 • Ex. 知道藥物為何會作用。 • 情境性的知識(Conditional Knowledge) • 是指Know-when而言,即瞭解事件與背景或不同事件間互動關係的知識。 • Ex. 知道在不同情境下給予藥物處方。 • 關係性的知識(Relational Knowledge) • 是指Know-with而言,即瞭解事件與其他重要因素間關係的知識。 • Ex. 知道藥物與其他藥物之間的互動關係。 Reference: Zack(1998); Alavi & Leidner (2001)
知識管理的意義 • 知識管理在於辨識並利用組織中的集體知識協助組織競爭。(von Krogh 1998) • 知識管理的目的在於提升創新力與反應力。(Hackbarth 1998) • Nijhof (1999)認為知識管理是將「隱性知識外顯化」的過程。 • Davenport & Prusak (1998)歸納三種KM目標 • 讓組織知識被看見。 • 建立知識分享文化。 • 建立知識基礎建設,促進知識連結。 • Arthur Anderson(1999)以公式表達知識管理: KM=(P+I)S
系統學派(Systems School): Focus: Technology AIM: Knowledge Base IT主要貢獻:知識庫系統 Philosophy : Codification 製圖學派(Cartographic School): Focus: Maps AIM: 建立知識目錄 IT: Profiles, Directories Philosophy : Connectivity 工程學派(Engineering)或流程學派(Process School): Focus: Processes AIM : Knowledge Flow IT: Shared Database Philosophy: Capability 知識管理學派-Technocratic
知識管理學派- Economic • 商業學派(Commercial School): • Focus: Incomes • AIM: Knowledge Assets • IT:Intellectual Asset Register and Processing System • Philosophy :Commercialization
組織學派(Organizational School): Focus: Networks AIM: Knowledge Pooling IT:Groupware, Intranet Philosophy :collaboration 空間學派(Spatial School): Focus: Space AIM: Knowledge Exchange IT:Access and Representational tools Philosophy :Contactivity 策略學派(Strategic School): Focus: Mindset AIM: Knowledge Capabilities IT:Eclectic 各種科技、系統工具的混和 Philosophy :Consciousness 知識管理學派- Behavioral
知識管理策略 Source:Hansen, Nohria, and Tierney (1999)
知識管理流程 創造、儲存、轉移分享、應用
SECI Model , Spiral Evolution, & Ba Tacit Knowledge Tacit Knowledge Externalization Socialization i i i i g Explicit Knowledge Tacit Knowledge i i i Originating Ba Interacting Ba Combination Internalization o g g Explicit Knowledge Tacit Knowledge g g o i g Exercising Ba Cyber Ba Explicit Knowledge Explicit Knowledge
知識儲存形式 • 知識存在於不同形式中 • 文化 (Culture) • 例行常規 (Routines) • 政策 (Polices) • 系統 (Systems) • 文件 (Documents) • 員工 (Employees) Source: Grant 1996; Nelson and Winter 1982; Spender 1996; Davenport & Prusak 1998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Provider (2) Motivation to provide Knowledge Receiver (1) Perceived value (4) Willingness to receive (5) Absorptive capacity (3) Channel 正式管道 非正式管道 知識轉移 = 傳達 + 吸收 Reference: Gupta and Govindarjan (2000); Davenport and Prusak 1999
知識分享的TPB模式 個人的特性 知識分享 的態度 Attitude 個人的動機 預期回報 分享的意圖 Intention 分享的行為 Behavior 知識分享行為 的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組織的文化 主管的期待 執行知識分享 能力的信心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分享的環境 個人的能力 Reference: Fishbien & Ajzen(1975) 計畫行為理論(TPB: Theory of Planning Behavior)
KMS的定義 • Davenport & Prusak(1999) • 知識管理系統是為了實現知識管理的目標,也就是產生、擷取、擴散與創新知識。 • 企業需要知識管理系統的功能,包括儲存結構化的知識、搜尋相關的資訊以及具備判斷知識價值的能力。 • Alavi & Leidner (2001) • 定義知識管理系統指的是可以用以支援知識管理的資訊科技;它們是以資訊科技為基礎的系統,被用來支援和強化組織的知識管理流程,包括了知識創造、知識儲存與擷取、知識轉移和知識應用。
不同的知識觀點及KM、KM系統的涵義 Source: Alavi & Leidner (2001)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work 組織績效 知 識 創 造 知 識 儲 存 轉 移 分 享 知 識 應 用 外 顯 知 識 Process Output 產品/服務 Input 資源 內 隱 知 識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Structure Infrastructure Culture Infrastructure Reference: Barney(1981); Grant(1996); Spender(1996); Gold, Malhortr, and Segars(2001)、Nonaka & Takeuchi(1994), Alavi & Leidner(2001), Hedlund(1994), Davenport & Prusak(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