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 likes | 1.15k Views
第八章 居住区规划. 第八章 居住区规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住宅用地规划 第三节 公建用地规划 第四节 道路用地规划 第五节 绿地规划. 第一节 概述. 人口要求. 一、概念. 居住区 —— 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30000-50000 人、 10000-16000 户)相对应,配套及公共服务设施齐备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1) 规模大 ;(2) 配套设施完备 ;(3) 环境优雅 ; (4) 居住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并重. 上海四大示范居住区 :. 春申、三林、江湾、万里 万里 :
E N D
第八章 居住区规划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住宅用地规划 • 第三节 公建用地规划 • 第四节 道路用地规划 • 第五节 绿地规划
一、概念 • 居住区——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10000-16000户)相对应,配套及公共服务设施齐备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 (1)规模大;(2)配套设施完备;(3)环境优雅; (4) 居住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并重
上海四大示范居住区: • 春申、三林、江湾、万里 • 万里: • 绿化率:47% • 人均绿化面积:17平方米以上,达上海2010年水平; • 中央景观主绿带长1300米,宽100米,气势磅礴。 “太极图”生态绿地、“五行”保健植物区、“九九归一”银杏树阵广场错落有致,古老文化与绿色生态自然融合在一起。 • 配套:家乐福超市、双语中学、医院等等
一、概念 •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3000-5000户)相对应,配套及公共服务设施齐备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 (1)规模适中;(2)配套设施齐备;(3)环境标准适度; (4)以居住职能为主
一、概念 • 居住组团——一般称作组团,被小区道路分割,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300-1000户)相对应,拥有基本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1)规模小; (2)配套设施少;(3)以居住功能为主,辅以少量基本生活设施
居住区 小区 组团 小区 组团 • 三者关系: (1)居住区——小区——组团
居住区 组团 组团 组团 • 三者关系: (2)居住区——组团
小区 组团 • 三者关系: (3)小区——组团; (4)独立组团
二、规划原则 • 环境育人 • 以人为本 • 量力而行 • 天人合一
量力而行: 高收入阶层的居住区:主要是以超大户型、低密度、大绿地开发为主,每户预留一个停车泊位,并配套设置高档次消费设施 上海汤臣一品
中等收入阶层的居住区:主要是中密度、大户型开发,适度布置绿地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设计一定比例的机动车停车泊位等中等收入阶层的居住区:主要是中密度、大户型开发,适度布置绿地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设计一定比例的机动车停车泊位等
低收入阶层的居住区:以满足居民居住和基本生活需求为主,采取高密度、小户型的开发方案低收入阶层的居住区:以满足居民居住和基本生活需求为主,采取高密度、小户型的开发方案
三、居住区构成要素 • 住宅 • 公共服务设施 • 道路 • 绿地 • 住宅用地 •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 道路用地 • 绿地用地
第二节、住宅用地规划 • 一、居住建筑的布置形式 • 二、建筑层数 • 三、住宅间距 • 四、有关名词说明
一、居住建筑的布置形式 (一)行列式布置 • 建筑按一定的朝向和合理的间距成排布置,使多数居室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 • 缺点:如处理不好,易造成单调、呆板的感觉 • 可通过采用山墙错落、单元错开拼接、成组改变朝向等布置手法来避免其缺点
一、居住建筑的布置形式 (二)围合式布置 • 是指建筑沿街或院落周边布置。
一、居住建筑的布置形式 (二)围合式布置 • 优点:空间封闭,院落完整;有空地组织公共绿化休息园地;可阻挡风沙和减少院内积雪;利于节约用地,提高建筑密度 • 缺点:部分居室朝向较差,不适合炎热地区
嘉定安亭新镇 四季花城 半围合式
一、居住建筑的布置形式 (三)混合式布置 • 以上两种形式的混合,大多大部分住宅以行列式为主,少量住宅和公建沿道路或院落布置
一、居住建筑的布置形式 (四)自由式布置 • 结合地形、兼顾日照、通风等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布置。尤在高层住宅中常用。
一、居住建筑的布置形式 (五)行列式和围合式比较 • 布局简单 • 造型简单、成本低 • 采光通风好 • 无个性 • 门当户对,私密性差 • 不重景观,尤其浪费小区外景观 • 造型美观,有个性,识别性强 • 易做出中心庭院景观 • 有更多的家庭能享受小区外围的自然景观 • 拐角处私密性不好,需处理 • 相邻住户易干扰 • 相互遮挡,采光通风差
二、建筑层数 • 1-3层:低层建筑 • 4-7层:多层建筑 • 8层以上:高层建筑 • 其中,8-15层为小高层 • 16-25层为中高层 • 26层以上为超高层
三、住宅间距 (一)日照间距(sunshine spacing) • 标准:按照大寒日或冬至日底层住宅朝南房间接受日照时间计算; • 上海:大寒日底层住宅接受日照时间不小于2个小时
三、住宅间距 (一)日照间距(sunshine spacing) • 计算公式: • D=(H-H‘)*ctgh • D:日照间距;H:前排房屋高度 • H’:后排住宅底层窗台高度 • h:规定时日当地太阳高度角
三、住宅间距 (一)日照间距(sunshine spacing) • 但实际中日照间距一般采用H:D(即前排房屋高度与后排住宅之间距离之比),一般1:X的形式 • 如:哈尔滨:1:2.15; 山东1: 1.8; 上海1: 1.0; 宁波1: 1.1…….
(二)住宅间距(sunshine spacing) • 低层、多层和低于24米的中高层住宅: • 前后间距不得小于规定的日照间距; • 两侧间距考虑交通和消防要求,一般侧面无窗时不得小于6米,侧面有窗时不得小于8米 • 高于24米的中高层和高层住宅: • 前面的间距应按其前面住宅的高度来决定,采用规定的日照间距; • 侧面间距一般要求不小于13米
四、有关名词说明 • 建筑面积:住宅建筑外墙外围线测定的各层平面面积之和。 • 地下室、半地下室、层顶建筑面积不超过标准层建筑面积10%都不计入建筑面积 • 建筑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的面积之比。
四、有关名词说明 • 建筑密度:是指建筑覆盖率,即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 建筑密度超过60%的地段为建筑密集地段 • 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四、有关名词说明 • 建筑高度: • 平屋顶建筑:从室外地段至女儿墙顶 • 坡屋顶:坡度小于35——室外地面至屋檐口;大于35度,室外地面至屋脊的高度
布局原则 • 方便原则 • 经济原则 • 安全原则
一、居住区道路分级 • 1、居住区级道路: • 红线宽度20-30米; • 车行道9米,如有公交,可增加至10-14米; • 人行道2-4米; • 一块板
一、居住区道路分级 • 2、居住小区级道路: • 红线宽度10-14米; • 车行道5-8米; • 人行道1.5-2米;
一、居住区道路分级 • 3、居住组团级道路: • 红线宽度8-10米; • 车行道5-7米; • 一般不专门设人行道;
一、居住区道路分级 • 4、宅间小路: • 路面宽度不小于2.5米; • 连接高层住宅时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
二、居住区道路规划基本要求 • 1、顺而不穿
二、居住区道路规划基本要求 • 2、方便居民出入:和就业人流去向相符 • 3、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尽端处设回车区 • 4、尽量结合地形 • 5、符合人们的走路习惯
三、居住区道路的布置形式 •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的布置形式: • 丁字形、十字形、山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