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128 Views
志工的故事. 五年級. 志工精神典範 歐巴桑的故事 在 20 幾年前,有一位年紀 50 幾歲的歐巴桑,從台北天母搬到桃園縣八德鄉與開工廠的二兒子同住,幫忙帶小孫子。二兒子的住家就在眷村旁的小社區,一排排三、四層樓的公寓住宅的一樓,路面到處是垃圾,排水溝滿是淤泥,污水溢流,加上巷口轉角一家現場宰殺雞隻的店家,因排水不良,使原已髒亂不堪的環境更加惡臭難聞,鄰居間常為亂扔垃圾互相怪罪對方,或為一些小事爭執吵架,而甚少往來,形同陌路。這位歐巴桑搬來後很不習慣這種環境,幾度想搬回天母居住,但礙於需幫忙照顧小孩,最後她下定決心親自動手清理改善環境。
E N D
志工的故事 五年級
志工精神典範 歐巴桑的故事 • 在20幾年前,有一位年紀50幾歲的歐巴桑,從台北天母搬到桃園縣八德鄉與開工廠的二兒子同住,幫忙帶小孫子。二兒子的住家就在眷村旁的小社區,一排排三、四層樓的公寓住宅的一樓,路面到處是垃圾,排水溝滿是淤泥,污水溢流,加上巷口轉角一家現場宰殺雞隻的店家,因排水不良,使原已髒亂不堪的環境更加惡臭難聞,鄰居間常為亂扔垃圾互相怪罪對方,或為一些小事爭執吵架,而甚少往來,形同陌路。這位歐巴桑搬來後很不習慣這種環境,幾度想搬回天母居住,但礙於需幫忙照顧小孩,最後她下定決心親自動手清理改善環境。 因此,住沒幾天後,便每天一大早天剛亮就拿著掃帚從巷頭掃到巷尾,剛開始幾天,早 起的鄰居雖然看到歐巴桑在掃地,也當做沒看見般的擦身而過,連打聲招呼都沒有。一 個禮拜後,漸漸的開始有鄰居前來打招呼,亂扔垃圾的人也少了,路面上也變乾淨了, 歐巴桑便開始拿鏟子挖水溝的淤泥,挖了一天只清了一小段,第二天適逢假日,鄰居見 狀紛紛加入了挖水溝的行列,最後整條巷子的人都搶著幫忙,人多好辦事,不到一天的 時間,整條巷道和水溝清潔溜溜,煥然一新,鄰居間開始有說有笑。這時,歐巴桑特別 去煮了一大鍋點心請大家吃,還分送到每一戶,感謝大家幫忙,並請大家下個星期日再 一起清理隔壁巷道的水溝,就這樣,隔巷的鄰居也動了起來…..一條一條的清理,不到一 個月的時間,整個社區的環境像脫胎換骨般,變得非常整潔。 鄰里間開始有互動了,但總免不了三姑六婆八卦起來,或有埋怨,歐巴桑總是教大家往 好處去想,就這樣,社區居民不再有爭吵了,還不時的互相照應,分享美食,真正達到 敦親睦鄰,安和社區。這位歐巴桑她不識字,也沒有喊出半句口號,沒有去組織志工, 沒有要求政府補助,就讓這個社區從環境淨化到心靈淨化,她只是用默默的付出,實踐 她希望改善環境的理想。這位歐巴桑就是我已經往生10幾年的母親,她啟發了我,「只 要默默的實踐,這個社會是可以改變的。」
二分之一的志工時間許麗絹 • 一個高職畢業的女生,為了分擔父親的家計,一肩挑起照顧弟妹的責任。為了補貼家用,她白天工作,晚上接稿,在深夜裡埋頭打字,只為賺取微薄的打字費,幾年過去後,她開始發現生活一成不變,生命毫無意義,因此決定投身志工的行列。 • 許麗絹,42歲,志工服務年資超過21年,年輕的她,把生命裡一半的時間,都投入志願服務。 • 穿著「助人最樂」的服務背心,許麗絹常常騎腳踏車,到獨居老人的家裡探視,陪他們聊聊天,看看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有時候,她還會親自開車,載送老太太、老伯伯到醫院看病;此外,她投入弱勢兒童的課輔活動,她輔導過的單親家庭兒童,最大的都已經是美髮設計師了。 • 10多年前,許麗絹在萬華區擔任志工。萬華一帶的遊民較多,有時會發生冒充遊民來詐騙的事情,有一次,一名五、六十歲的男子,無助地走進辦公室,表示他沒錢吃飯,希望尋求協助,但是沒有人理會他,他黯然轉身離去,此時,許麗絹追了出去,塞給他一個信封袋,裡面裝了2,000元的現金。後來,這位男子成了社會局的獨居老人個案,每年都會親自送水果感謝許麗絹,他事後告訴許麗絹,當時他萬念俱灰,下定決心要去自殺,幸好她送上那2,000元,讓他打消尋短的念頭。 • 許麗絹的3個小孩,從媽媽的身上,看到最好的身教。她說,她的小孩非常熱心、善良,只要班上有需要幫忙的事情,都會第一個舉手。 • 「付出服務,讓自己得到快樂和成長。」許麗絹在志願服務的領域裡,不僅發掘自我的價值,更從中獲取金錢無法換取的富裕心靈。
大專志工魏振原的故事 現就讀師大特教系三年級的志工魏振原,來自一個健康開明的家庭。大學一年級時,因伊甸需要特教系背景的志工,進而輔導就讀國中的身障學生而結緣。振原那年18歲,輔導的國二生居然與他同年,但因腦性麻痺加上隔代教養的弱勢,18歲仍遊走在資源班與普通般的尷尬裡,另當時是大學新鮮人正好奇的探索世界的振原,感到身障者與一般人所面對的環境感到錯愕。在伊甸當志工期間,他非常投入,想到日後服務的對象就是身心障礙者,但自己這方面的經驗非常缺乏,還好可以趁著當志工,拉近一些,振原樂觀的說著。 振原也坦言表示,以前還沒念特教系時,看到身障者會感到很害怕,現在仔細想想,當初完全是不了解而造成的,就是這個信念,幫助他投入第七屆身障體驗的志工工作時,格外的賣力。趁著過年年初二隨媽媽回娘家之際,把家族中的10個成員都給邀來了,爸爸、媽媽、妹妹、阿姨、姨父、大小表妹、舅舅、舅媽、外婆,外婆71歲高齡還是10人中第一個報名,同時繳交報名費,動作迅速的讓人感動!外婆還想帶小孫子參加,但因小孫子太小才做罷。振原如此拼的邀請親朋好友總共近三十人參加體驗,看得出振原的影響力了。大專志工魏振原的故事 現就讀師大特教系三年級的志工魏振原,來自一個健康開明的家庭。大學一年級時,因伊甸需要特教系背景的志工,進而輔導就讀國中的身障學生而結緣。振原那年18歲,輔導的國二生居然與他同年,但因腦性麻痺加上隔代教養的弱勢,18歲仍遊走在資源班與普通般的尷尬裡,另當時是大學新鮮人正好奇的探索世界的振原,感到身障者與一般人所面對的環境感到錯愕。在伊甸當志工期間,他非常投入,想到日後服務的對象就是身心障礙者,但自己這方面的經驗非常缺乏,還好可以趁著當志工,拉近一些,振原樂觀的說著。 振原也坦言表示,以前還沒念特教系時,看到身障者會感到很害怕,現在仔細想想,當初完全是不了解而造成的,就是這個信念,幫助他投入第七屆身障體驗的志工工作時,格外的賣力。趁著過年年初二隨媽媽回娘家之際,把家族中的10個成員都給邀來了,爸爸、媽媽、妹妹、阿姨、姨父、大小表妹、舅舅、舅媽、外婆,外婆71歲高齡還是10人中第一個報名,同時繳交報名費,動作迅速的讓人感動!外婆還想帶小孫子參加,但因小孫子太小才做罷。振原如此拼的邀請親朋好友總共近三十人參加體驗,看得出振原的影響力了。
不久前去世的一位老太太,罹患乳癌十多年了,她在醫院當志工時,許多人問她為什麼可以活那麼久?她總是說:「其實我也不知道。被診斷出我有癌症後,我想我的來日無多,這輩子也實在沒有幫人家做過什麼,所以沒住院時就做志工,來幫助其他的病人。我猜想大概是因為我在當志工時,往往做到忘我的境界,所以把我的腫瘤也忘了。」不久前去世的一位老太太,罹患乳癌十多年了,她在醫院當志工時,許多人問她為什麼可以活那麼久?她總是說:「其實我也不知道。被診斷出我有癌症後,我想我的來日無多,這輩子也實在沒有幫人家做過什麼,所以沒住院時就做志工,來幫助其他的病人。我猜想大概是因為我在當志工時,往往做到忘我的境界,所以把我的腫瘤也忘了。」
每到放學時刻,校門口總是塞滿了準備回家的小朋友和等著迎接的家長們。一時之間車水馬龍,人潮洶湧,要不是有交通導護志工的幫忙,校門前的交通秩序真不知會混亂到什麼樣的程度。每到放學時刻,校門口總是塞滿了準備回家的小朋友和等著迎接的家長們。一時之間車水馬龍,人潮洶湧,要不是有交通導護志工的幫忙,校門前的交通秩序真不知會混亂到什麼樣的程度。 • 永不畢業的志工爸爸 陳宏志每天早起擔任糾察隊,上班前會先到學校門口指揮交通,直到小朋友都平安進入學校後,再趕到辦公室上班。陳爸爸從大女兒就讀幼稚園的第一天起就意識到,讓孩子安全地上學、放學,要承擔很大的壓力,光靠導護老師是忙不過來的。於是他挺身而出,為了捍衛自己的孩子,也為了守護別人的孩子,他風雨無阻、不辭辛勞,每天一大早就到路口及校門口站崗指揮交通。就算自己的孩子已經畢業了,但陳爸爸的熱忱絲毫未減,奉獻的心讓許多人非常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