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21 Views
臺南市常備兵暨替代役役男 入營前座談會. 程序表(第一場). 程序表(第二場). 兵役徵集程序及出入境應注意事項. 主講人:臺南市政府民政局兵役徵集科 李信田科長. 大綱. 國內兵役制度概述 徵兵四部曲:兵籍調查、徵兵檢查、 抽籤、徵集 申請服補充兵 、 應屆畢業役男提早入營 、在學緩徵、延期徵集 役男出入境申請 結語. 國內兵役制度概述. 6.
E N D
兵役徵集程序及出入境應注意事項 主講人:臺南市政府民政局兵役徵集科 李信田科長
大綱 • 國內兵役制度概述 • 徵兵四部曲:兵籍調查、徵兵檢查、 抽籤、徵集 • 申請服補充兵、應屆畢業役男提早入營、在學緩徵、延期徵集 • 役男出入境申請 • 結語
國內兵役制度概述 6 依兵役法規定,中華民國男子依法皆有服兵役之義務,並於19歲之年起役,在前一年底至當年3月間接受兵籍調查,之後並依通知到內政部會商行政院衛生署指定之檢查醫院接受體格檢查(在學讀書者可依法辦理緩徵,暫不繼續施以徵兵處理),檢查結果體位判定為常備役體位者,應參加抽籤,並依所抽中之軍種兵科及號次,按順序徵集入營服役。
國內兵役制度概述 7 兵役分為軍官役、士官役、士兵役及替代役,並依其服役性質區分如下: • 軍官役:常備軍官役、預備軍官役。 • 士官役:常備士官役、預備士官役。 • 士兵役:常備兵役、補充兵役。 • 替代役:一般替代役(警察役、消防役、社會役、環保役、醫療役、教育服務役、農業服務役及其他經行政院指定之役別:如司法行政役、文化服務役、經濟安全役、土地測量役、公共行政役、外交役、體育役及觀光服務役等。)及研發替代役。 以上的兵役,除義務役之預備軍官役、預備士官役、常備兵役、補充兵役及替代役外,尚可志願選服軍官役、士官役及志願士兵。
兵籍調查 8 • 當你收到兵籍調查通知書時,要按通知書上指定的時間(前一年10月至當年3月間)和地點,由本人或家屬攜帶國民身分證、私章、相片、戶口名簿,前往接受兵籍調查,或於指定時間前,以郵寄、傳真、電子郵件或網路等通訊方式完成兵籍資料申報,兵籍資料申報表可上役政署網站(www.nca.gov.tw/業務資訊/下載服務/常備兵徵集類)下載。
徵兵檢查 9 • 役男接到徵兵檢查通知書,應按照通知書上指定的時間前往指定的檢查醫院接受體格檢查,如有任何疾病應主動告知檢查醫師,以維護自己的權益,並在進行完整的健康檢查後,依檢查結果精確判定體位,分為:常備役體位、替代役體位、免役體位。
役男申請複檢 一.法令依據 (一)《徵兵規則》第14、32、35條。 (二)《體位區分標準》。 (三)《役男徵兵檢查作業規定》。 二.作業規範 (一)申請方式 公(自)費方式:役男檢具達改判體位之之診斷證明書申請,不符申請者,須敘明理由轉知役男。自費複檢由役男自行選定複檢醫院及時間,惟役男須於1個月內前往複檢掛號。倘未完成複檢掛號者,直轄市、縣(市)政府函覆維持原判體位。免再轉送『徵兵檢查會』判定體位,以簡化作業並利後續徵處。 ※自費複檢須1個月內前往掛號 徵兵檢查 10
抽籤 11 • 常備役體位者,應參加抽籤,決定服役軍種、主要兵科和入營順序;替代役體位者,則僅抽籤決定入營順序。 • 未能到場抽籤者,得委託年滿20歲或已結婚有行為能力之家屬代抽,如果未到場者,則由鄉(鎮、市、區)長或指派的代表代為抽籤。
抽籤 12 【82、83年次役男,自102年起分別配賦】 • 83年次役男雖僅接受4個月軍事訓練,但仍應辦理分類抽籤以決定軍種、兵科及徵集順序(83年次役男僅區分航空及通用等二類)。 • 82年次以前役男,仍維持現行作業模式,即區分為「航海」、「航空」及「通用」等三類別辦理分類抽籤,以決定其軍種、兵科及入營序號。
徵集 13 一、常備兵徵集 (一)對象:年滿19歲至36歲經徵兵檢查判定常備役體位役男(18歲男子得申請提前徵處)。 (二)順序:依出生年次、役別、主要軍種兵科及籤號順序徵集入營。 (三)役期: 82年次以前役男按國防部規劃,於104年12月31日前,仍應徵服1年常備兵役。 83年次以後出生役男,自102年1月 1日起改接受4個月軍事訓練。
徵集 14 二、4個月軍事訓練徵集 ◎依兵役法第16條規定,常備兵役之區分除現役,增訂4個月軍事訓練。 ◎依徵兵規則第26條規定,常備兵役軍事訓練區分為第一階段入伍訓練及第二階段專長訓練,役男應連續接受二階段常備兵役軍事訓練為原則。
徵集 15 三、大專校院役男申請二階段軍事訓練徵集 役男應連續接受二階段常備兵役軍事訓練,但就讀大專校院在學學生,得依其志願,於就讀大學第一學年或五專第三學年當年11月15日前向戶籍地鄉(鎮、市、區)公所申請於大學第一學年、第二學年或五專第三學年、第四學年暑假,接受二階段常備兵役軍事訓練。
徵集 16 兩階段軍事訓練注意事項 • 無法如期接受兩階段軍事訓練者,於時限前,向公所申請,避免觸法。 • 退伍或兩階段軍事訓練完訓者,依規定完成歸鄉報到。 • 退伍後(或完訓者),持退伍令或完訓證明,向就學學校申請儘後召集。
徵集 17 入營10日前,兵役單位會將徵集令送達,請依徵集令所指定的時間、地點報到,並按注意事項辦理各種手續。
申請服補充兵役 18 經判定常備役體位役男家庭情況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申請服補充兵役 : 一、役男家屬均屬六十歲以上、未滿十八歲、患有身心障礙或重大傷病, 且均無工作收入,由役男負擔家庭生計主要責任,而役男及其家屬除 賴以居住之自用住宅(含基地)一棟外,別無其他不動產,而其動產 之資產總額在房屋稅納稅起徵點現值以下;或有其他不動產,其不動產及動產之資產總額在房屋稅納稅起徵點現值以下。 二、役男家屬均屬六十五歲以上、未滿十五歲、患有身心障礙、重大傷病 或十五歲以上未滿十八歲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立案之學校證明就學中。
申請服補充兵役 19 三、役男家屬患有中度以上身心障礙,除役男及有照顧能力之家屬一人外 ,無其他家屬照顧或其他家屬屬前款情形;中度以上身心障礙家屬 超過一人時,每增加一人得增列有照顧能力之家屬一人。役男父母、 子女或配偶患有重度以上身心障礙時,不計列其他家屬之照顧能力。 四、役男育有未滿十二歲之子女二名以上,或未滿十二歲之子女一名且配 偶懷孕六個月以上。 五、役男家庭依社會救助法核列為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 六、役男父母或兄弟姊妹服兵役期間,因死亡或三等殘以上之傷殘,有撫 卹事實,且役男無其他兄弟。
應屆畢業役男提早入營 20 • 應屆畢業役男可申請於6月下旬入營當兵 • 為紓緩每年6、7月應屆畢(結)業役男等待服兵役問題,本府積極推動已完成常備兵軍種兵科抽籤且103年6月畢(結)業,而不再繼續升學之常備兵役男,得向戶籍地鄉(鎮、市)公所填寫申請書後,即依所抽籤之軍種兵科及順序,儘可能安排於6月下旬徵集入伍,如申請人數大於接訓量時,優先列入7月梯次徵集,得免受8至11月入營擁塞及儘早退伍、就業等生涯規劃。
在學緩徵 21 • 在學期間,暫緩受徵集入營服役。 • 在學期間,應於入學(第1學年第1學期)開學時,向學校提出申請,由學校繕造緩徵申請名冊,報各縣市政府核定至預定畢業之期。 • 延長修業,應於每學年第1學期開學向學校提出申請,由學校繕造緩徵申請名冊,報各縣市政府核定至預定畢業之期。 • 未申請而受徵集者,可至學校申請暫緩徵集書,並申請在學緩徵。
延期徵集 22 • 應徵役男在收受徵集令後,徵集入營前,合於應徵役男延期徵集入營事故表所列原因者,得由本人或其有行為能力之家屬填具申請書,檢附有關證明,向鄉(鎮、市、區)公所申請轉直轄市、縣(市)政府核准延期徵集入營。 (徵兵規則§29) • 【應徵役男延期徵集入營事故表】申請延期徵集入營原因: 1、已屆役齡之兄弟,除身心障礙、痼疾者外,均已在服義務役兵役現役者。 2、本人因病或受傷不堪軍事訓練操作者。 3、配偶分娩或在1個月內分娩者。 4、直系血親或配偶病危或重病住院或死亡者。 5、遭受不可抗力之事由,非本人不能處理者。 6、航行國外之船員正在航行中者。 7、因最重本刑非屬有期徒刑以上之犯罪嫌疑在羈押中者。 8、服役之兄弟姊妹1人以上因作戰陣亡或因公殞命者。 9、20歲以前或高級中等學校畢業之年學生,須參加專科以上學校或軍警學校入學考試者。年逾20歲已取得當年招生准考證或報名繳費證明者,亦同。
延期徵集 23 10、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生,當畢業之年或已取得當年大學以上學校招生准考證,須報考大學以上學校或軍警學校者。 11、在入營日前或後一個月內結婚者。 12、正在政府機關或公營事業機構主辦或委辦為期1年以內之訓練班受訓中者。 13、經報考當年國軍各常(預)備軍(士)官班、志願士兵或相當班隊者,或已考取等待註冊、報到入學(營)者。 14、正在近海漁船作業中者。 15、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休學期間,欲提前復學或休學期滿,適逢寒暑假等待註冊者。 16、參加全國以上運動會比賽者。 17、正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習學校就讀者。 18、接受二階段常備兵役軍事訓練之大專校院在學役男,須參加實習課程、暑修、短期出境者。
役男出入境 24 ◎役男-19至36歲尚未履行兵役義務之役齡男子 ◎出境-指離開臺灣地區 ◎處理-程序之處理、役男之管理、服役之管制 ◎辦法-依法律授權訂定之法規命令 ●管理的內容-役男未經申請不得出國、出境之申請、延期返國之申請、逾期返國之處理、逾期未歸之處理、限制出境與解除限制出境、申請再出境與延期出境、變更出境身分之處理
役男出入境-核准及其限制 25 一、在學役男修讀國內大學與國外大學合作授予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之課程申請出境者,最長不得逾2年;其核准出境就學,依每1學程為之,且返國期限截止日不得逾國內在學緩徵年限。 二、代表我國參加國際數理學科(不含亞洲物理、亞太數學及國際國中生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或美國國際科技展覽獲得金牌獎或一等獎,經教育部推薦出國留學者,得依其出國留學期限之規定辦理;其就學年齡不得逾30歲。 三、在學役男因奉派或推薦出國研究、進修、表演、比賽、訪問、受訓或實習等原因申請出境者,最長不得逾一年,且返國期限截止日,不得逾國內在學緩徵年限,其以研究、進修之原因申請出境者,每一學程以二次為限。
役男出入境-核准及其限制 26 四、未在學役男因奉派或推薦代表國家出國表演或比賽 等原因申請出境者,最長不得逾6個月。 五、役男取得經驗證之國外大專校院入學許可者,其出 境就學不得逾徵兵及齡之年12月31日。赴香港或澳 門役男準用之。 六、役男取得經驗證之教育部所採認之大陸地區大學校 院正式學歷學校及科系入學許可者,其出境就學不 得逾徵兵及齡之年12月31日。 七、因前6款以外原因核准出境者,每次不得逾4個月。
役男出入境-出境返國期限的計算 27 • 以實際出境之翌日起算至入境日止。(役男出境處理辦法第6條) 例:陳員100年5月25日出境,以其出境之翌日5月26日起算 ,期間之末日算至9月25日止為4個月,其應於9月25日 (含當日)以前入境,方符合出境不得逾4個月之規定。 陳員9月26日入境,已屬逾期返國。
Q & A 歡迎踴躍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