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卞国文

20 12 年高考辅导讲座. 平面向量.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卞国文. [ 考试内容 ] 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平移。. [ 考试要求 ] 1 、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 、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 3 、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 、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fai
Download Presentation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卞国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2年高考辅导讲座 平面向量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卞国文

  2. [考试内容] 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平移。

  3. [考试要求]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4.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5. [学习指导] 1、本讲重点;向量的概念,加法和减法,共线的充要条件,向量的坐标运算,数量积,垂直的充要条件。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平移公式。 2、本讲难点:将重要的概念、公式、条件、方法与几何、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复数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6. 3、剖析:向量这部分内容为必修教材中的新增知识。由于其应用的广泛性(如相关学科中的物理等),故引进高中学习,并成为考试的重点,热点之一。尤其是运用向量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更为人们一致看好,下面着重对应用向量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举例如下。3、剖析:向量这部分内容为必修教材中的新增知识。由于其应用的广泛性(如相关学科中的物理等),故引进高中学习,并成为考试的重点,热点之一。尤其是运用向量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更为人们一致看好,下面着重对应用向量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举例如下。

  7. y B(0,a) P(x,a-x) x O A(a,0) [典型例题分析] 例1、已知平面内两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0,a)(其中常数a>0),线段AB上有一动点P,满足AP=tAB,其中(0≤t≤1)求OP·OA的最大值。

  8. 解:如图,设0为坐标原点,A(a,0),B(0,a)由AB=y=-x+a,设P点坐标为(x,a-x)解:如图,设0为坐标原点,A(a,0),B(0,a)由AB=y=-x+a,设P点坐标为(x,a-x) AB=(-a,a),AP=(x-a,a-x); 由AP=tAB得 x-a=t(-a) a-x=ta OA=(a,0) OP=(x,a-x) 则OA·OP=ax+0(a-x)=ax=(1-t)a2(0≤t≤1) 当t=0时,OA·OP最大=a2。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直线方程,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坐标运算,函数的最值。

  9. 例2、已知两点M(-1,0),N(1,0)且点p使MP·MN,PM·PN,NM·NP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例2、已知两点M(-1,0),N(1,0)且点p使MP·MN,PM·PN,NM·NP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 (I)点P的轨迹是什么曲线? (II)若点P的坐标为(x0,y0),θ为PM与PN的夹角,求tanθ

  10. 解:(I)记P(x,y),由M(-1,0),N(1,0)得PM=-MP=(-1-x,-y) PN=-NP=(1-x,-y),MN=-NM=(2,0),所以,MP·MN=2(1+x),PM·PN=x2+y2-1,NM·NP=2(1-x),于是MP·MN,PM·PN,NM·NP是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等价于 x2+y2-1= [2(1+x)+2(1-x)] x2+y2=3 2(1-x)-2(1+x)<0 x>0 所以,点P的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 为半径的右半圆。 即

  11. (II)点P的坐标为(x0,y0) PM·PN=x02+y02-1=2

  12.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数量积,二次曲线和等差数列等基础知识,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是目前复习中不可忽视的一类题型。向量作为工具性知识与立几,解几的综合体现了现代数学思想,其作用是重大的。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数量积,二次曲线和等差数列等基础知识,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是目前复习中不可忽视的一类题型。向量作为工具性知识与立几,解几的综合体现了现代数学思想,其作用是重大的。

  13. 解:设交点M的坐标为M(x,y),依题意 AM·BC=0 (x,y)·(a-c,b)=0 CM·AB=0 (x-a,y-b)·(c,0)=0 (a-c)x+by=0 解得 x=a c(x-a)=0 y= 故填答案(a, ) y C M (0) A B x 例3、在ABC中,A(0,0),B(c,0),C(a,b)则△ABC三条高的交点坐标为。

  14. 说明:如果AB边不在x轴上,用传统方法求解运算相当繁杂且要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而用向量求解避开了讨论斜率存在与不存在的两种情况,且运算简单,切入点低。说明:如果AB边不在x轴上,用传统方法求解运算相当繁杂且要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而用向量求解避开了讨论斜率存在与不存在的两种情况,且运算简单,切入点低。

  15. 解:易知F1(- ,0),F2( ,0)设点P的坐标为(x,y),则∠F1PF2为钝角的充要条件是PF1·PF2<0 ∵PF1=(- -x,0-y),PF2=( -x,0-y) ∴(- -x)( -x)+(0-y)(0-y)<0 即x2-5+y2<0① 又因为 ② 故由①,②得 例4、椭圆 的焦点为F1,F2,点P为其上动点,当∠F1PF2为钝角时,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16. 说明:本题若用传统方法,可以有几种解法,用向量来解,切入点低,且避免了直线斜率不存在的讨论,今后应注意,向量这一工具性知识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说明:本题若用传统方法,可以有几种解法,用向量来解,切入点低,且避免了直线斜率不存在的讨论,今后应注意,向量这一工具性知识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17. 例5、设a=(1+cosα,sinα),b=(1-cosβ,sinβ),c=(1,0),α∈(0, π),β∈(π,2π),a与c的夹角为θ1,b与c的夹角为θ2,且θ1-θ2= ,求sin 的值。 解:a=2cos (cos ,sin ),b=2sin (sin ,cos ) ∵α∈(0, π),β∈(π,2π) ∈(0, ), ∈(,π) 故|a|=2cos ,|b|=2sin

  18. 说明:计算两个向量的夹角问题,与三角函数有关,故向量可与三角函数的运算自然结合,使试题简洁优美。说明:计算两个向量的夹角问题,与三角函数有关,故向量可与三角函数的运算自然结合,使试题简洁优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