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06 Views
进退维谷的 PTA 期货. PTA 期货再遇放量下跌. 成交量:环比减少是可视的,但同比增加被忽略. 产能过剩与通胀预期交织在一起,当前表现后者的力量强于前者。 同比表明 PTA 期货市场依然朝着成熟的方向走。 环比则表明投资者心态偏谨慎。 在经济恢复中,我们应更多关注环比数据。. 持仓量:环比不减,同比增加,多空分歧较大. 供需关系与成本收益相结合的分析法. 目录. 高盛丑闻与资本市场 推动 PTA 期价上涨因素 抑制 PTA 期价上涨因素 结论. 1.1 什么是高盛危机.
E N D
成交量:环比减少是可视的,但同比增加被忽略成交量:环比减少是可视的,但同比增加被忽略 • 产能过剩与通胀预期交织在一起,当前表现后者的力量强于前者。 • 同比表明PTA期货市场依然朝着成熟的方向走。 • 环比则表明投资者心态偏谨慎。 • 在经济恢复中,我们应更多关注环比数据。 持仓量:环比不减,同比增加,多空分歧较大
目录 • 高盛丑闻与资本市场 • 推动PTA期价上涨因素 • 抑制PTA期价上涨因素 • 结论
1.1 什么是高盛危机 • 美国SEC上周五(4月16日)指控高盛集团以及该公司一位副总裁涉嫌欺诈投资者,称其在设计和销售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担保债务凭证(CDO)产品时有欺诈行为。消息公布后,高盛股价应声急挫约10%,据传,巴菲特因此损失10亿美元 。 • 高盛危机是后危机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奥巴马政府对华尔街秋后算账的开始。 • 高盛是本次危机中唯一幸存的美国投行,所谓树大招风就是这个到位。尤其是在危机中高盛一直表现很高调,更让政府不满。
1.2 高盛危机反思当前的繁荣 • 高盛唱高油价至100美元/桶。本次被指为资产泡沫的制造者,原油期价应声下跌。 • 高盛大力倡导新兴市场的投资价值,热钱流入导致中国房价上涨过快。本次中国政府重拳出击可谓一拍即合。 • 高盛危机的过程中,商品市场必然去库存化。
原油价格高处不胜寒 LME电铜在持续去库存
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良好,GDP超预期增长 • 核心物价指数同比上涨,但环比下跌 • 高盛舆论在全球推高了房价和大宗商品价格
1.3 高盛危机印证了图形的脆弱 • 图形是什么?图形表达的是一种形状,很难有人能从简单的形状中看到什么。 • 预期是什么?预期也可以提前预定,老百姓已经没有自己的预期。 • 股价追随随机漫步理论,宏观经济走势与之相似。
1.5 小结 • 全球都在治理通胀 • 全球都在加强金融监管 • 企图通过金融监管来遏止多发货币带来的二次探底。
目录 • 高盛丑闻与资本市场 • 推动PTA期价上涨因素 • 抑制PTA期价上涨因素 • 结论
2.1 大宗材料价格上涨 • 原油后期表现为与美元无关,但若贬值,原油可能巨跌。 • 聚酯库存成本大幅上涨,虽面临着亏损,但并不希望价格下跌。 • 流动性过剩可能会让上述情况恶化。
2.2 多久PTA供需完全国产化? 2400 需求 供应 2000 1600 1200 800 400 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万吨/年 开工率决定了动态供求平衡 修正线表明:在PX供给宽松下,PTA产能自给自足
2.3橄榄形产业特征 • Px可能因为供给宽松,价格比之前有些偏弱。 • 在反倾销的约束下,PTA供求平衡有利于PTA生产商。 • 聚酯及下游对上游缺乏定价优势。 • 开工率高低对聚酯利润的影响最大。
2.4 反倾销影响多大 • 反倾销最终裁定意见尚未出来,但提高保证金的做法还是很有影响的。 • 影响一:韩国PTA主动削价销售 • 影响二:2009年1-2月进口PTA108万吨,2010年同期进口101万吨。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PTA开工率比2009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 • 从量和价上共同发挥影响。
2.5 突发事件增加了聚酯涤纶需求 青海玉树地震、湖南洪灾会出现多少帐篷需求增量?工业长丝企业也许受益。 汶川大地震
2.6 小结 • 成本的角度: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未改,当前只不过遇到一场感冒。 • 利润角度:是产业格局中必经的道路。 • 供给角度:反倾销刚性减少了供给。 • 需求角度:突发性事件制造了更多的需求。
目录 • 高盛丑闻与资本市场 • 推动PTA期价上涨因素 • 抑制PTA期价上涨因素 • 结论
3.1 产能扩张进程非常迅猛 • 2010年增加120万吨PTA产能;2011年-2012年投放最大。 • 人民币升值压力、低碳经济抑制着聚酯纤维的自然增长 • 据保守估计,2009年底各级PTA社会库存达到130-140万吨。 表观消费量情况
3.2 商品属性回归,PTA多头不兴 • 金融属性向商品属性回归 • 主因: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挂牌上市 沪深300五月合约暴跌逾300点 • 在股指期货的暴跌下,各种商品价格也纷纷暴跌。尽管早盘PTA表现看跌,但最终还是被持续下跌的股指期货打败。 • PTA跳空之后出现六连跌。
上证指数与PTA期货相关系数:0.86 原油与PTA期货相关系数:0.79 2009年PTA现货相关回归情况
3.3 贸易商有着去库存化的动力 • 贸易盘抑或成为行情的关注焦点 • 主因:贸易商库存堆积较多,而且普遍集中在下游
贸易如何影响期货 • 现货比例日益减少,总有机构认为操控的难度减小 • 在过去,期货对现货高度敏度 • 机构善用信息传播,制造舆论 • 库存增加与库存分散化同步进行。 • 库存分散:贸易商担纲PTA库存的主力军,PTA工厂的库存部位极其低。 • 伦敦铜、铝前期去库存 PTA库存中间化
3.4 市场将告别过度流动性 • 流动性日益减少,将在很大程度抑制投机 • 主因:通胀预期加剧,央行可能提前退出货币刺激政策。
信贷规模与PTA期货涨跌关系明显 • 宏观方面,银根紧缩之政策上面已经提及。 • 微观企业,尤其是聚酯这个环节在2009年盈利状况极差,随着MEG价格上涨,将陷入全面亏损。 • 不差钱现象消失,会让PTA期货交投相比2009年转淡。 聚酯环节日益陷入亏损
商品市场高涨推高了固定支出 • 商品价格恢复中,上游比下游涨得快,流动性萎缩 •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让企业的现金流偏紧 • 惯多思维让资本市场引导现货市场走
3.5 PX生产也日益国产化 PX在2009年投产情况 • 2009年PX产能达到792万吨。 • 2010年PX产能达到892万吨。 • 中石化系统PX日益增强定价权 • 不排除保护PX的政策出台。 PX在2010年拟投放产能
PX对外依存度将逐步降低 • 过去,由于PTA消费在中国,而PTA和PX生产在国外,PTA被PX绑架。 • PX国产化,中石化在逐步掌握定价权。 • PTA定价完全江浙化,而且对上下游都有一定的控制力。 • PTA绝对价格走势无从知悉,但PTA利润高位可能依旧。 PTA对外依存度快速降低
3.6 终端需求扑朔迷离 • 人民币对欧元被动升值,将会约束中国对欧洲的出口。 • 正确看待民工荒:并不是劳动力供给减少,而是均衡工资水平在上升。 • 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正在消除。 • 如果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受冲击最大的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 • 在货币过剩的时代,原料价格易涨难跌。
目录 • 高盛丑闻与资本市场 • 推动PTA期价上涨因素 • 抑制PTA期价上涨因素 • 结论
4.1价格虽在涨,但离高点距离长 PTA绝对价格不算高 PX一直较为低迷 聚酯涤纶有被迫上涨的动力 MX以维稳为主
4.2 跨期套逼进尾声,期现套空间有限 PTA国内产量环比大增 聚酯国内产量环比大增 • PTA、聚酯产量环比、同比大幅 增加 • PTA期货9月比5月价差在扩大, 但近期合约成交不够活跃 • 现货价格在8150-8200元/吨,近 5月的持仓成本不菲
4.3 利润与价格不存在必然关系 • 当前看空PTA期货的主要原因在于PTA产品利润过高,上下游利润过低。 • 利润的形成是产业链特征所致,并不表明利润高的那一段就会倾斜。 • PTA价格下跌可能在于自身与聚酯库存高使然,但并不意味着利润会大幅缩水。
4.4当前市场投资的心态还显谨慎 理论:电梯与行人 背景:人在机场自动扶梯上行走。长度150米,电梯速度假设每秒4米,人行走的速度1米/秒。以下有三种情况: • 第一种情况:电梯正常运转,人行走,时间30秒; • 第二种情况:电梯正常运转,人不动,时间37.5秒; • 第三种情况:电梯坏了,人行走,时间150秒。 • 第一种情况买入资产或者投资,价格虚高 • 金融危机就是第三种情况 • 市场实际可能处在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之间。 • 市场心理位于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应该是比较安全的。 电梯速度 • 金融环境 • 技术环境 • 生态环境 • 政策环境 行人速度 • 企业战略 • 组织与管理 • 资本结构 • 行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