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记者是干什么的?

记者是干什么的?. 基础新闻采访与写作 第三讲. 上堂课我们讨论了哪些问题?. 记者是不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还需讨论的问题:. 记者工作的风险很大吗? 记者是公众利益的“看门狗”吗? 记者是老百姓的代言人吗? 现实中的记者面临怎样的利益诱惑?. 记者如何捍卫公共利益?. 盯住这些问题: 政府官员是否滥用职权?公共资金是否被滥用? 老百姓的基本权利是否受到侵犯?. 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 记者是专业的新闻传播者. 记者是社会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虽然有限制,中国依然有出色的记者. 李海鹏. 柴静. 王克勤. 认识事物原貌 超越偏见 柴静的采访理念.

fath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记者是干什么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记者是干什么的? 基础新闻采访与写作 第三讲

  2. 上堂课我们讨论了哪些问题? 记者是不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3. 还需讨论的问题: • 记者工作的风险很大吗? • 记者是公众利益的“看门狗”吗? • 记者是老百姓的代言人吗? • 现实中的记者面临怎样的利益诱惑?

  4. 记者如何捍卫公共利益? 盯住这些问题: • 政府官员是否滥用职权?公共资金是否被滥用? • 老百姓的基本权利是否受到侵犯?

  5. 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 • 记者是专业的新闻传播者. • 记者是社会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6. 虽然有限制,中国依然有出色的记者 李海鹏 柴静 王克勤

  7. 认识事物原貌 超越偏见柴静的采访理念 • 人们头脑中偏见的根源,往往是来自于无知,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 就像一株植物,要想变得粗壮、强韧,必须到土地里头去接受风吹日晒,再一片一片叶子长出来。 • 如果没有非常夯实的报道作为基础,那么评论只能是沙中筑塔。所以我转行做了记者,到现在十年了。

  8. 记者的职责是让人“明白” •  我现在认为记者的道德就两个字,很简单,就是“明白”:让人明白,让人明白这个世界本来面目是怎么样的,这个就是我们的职业道德。 • 媒体的职责不是提供“热”而是提供“光”。不需要煽动社会的热情,媒体是在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处。

  9. 如何成长为一名专业的记者?

  10. 用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 若缺乏观察的习惯,我们会对一些值得注意的事情视而不见 • 观察出自记者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的人是很难观察到什么的

  1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阅读”他人,丰富自己的人生:跟自己生活经历相差很大的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境遇、所思所想; • 留意自己身边发生的变化,思考它们为什么发生,会带来什么影响。

  12. 善于记录和分享 • 有记录自己生活和周边事情的习惯,并乐于与人分享:

  13. 圆明新园的垃圾 谢婉雯  • 一位保洁人员穿着打捞服站在树根那儿拿着个大捞网在认真打捞着江面上漂浮到那的垃圾,有落叶,但绝大多数还是垃圾袋一次性饭盒什么的。他拿着的大捞网已经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但在他附近的湖面还有一大堆漂浮着的垃圾。 • 他似乎注意到了游客的眼光但还是保持微笑,但某些游客的低素质的确为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吧?还有景区内有很多卖椰子汁的地方,很多人拿着椰子吸完椰汁就将果壳随意放在园内的栏杆上。看着一座仿清式园林建筑主题的大型公园变成这样,我真的唏嘘不已。

  14. 也看到了彩虹!   • 刚好碰上喷泉里的彩虹,同时出现了好几条,有长有短的。很多游客兴奋地上前拍照,我也拍了几张。

  15. 第一次看海  钟慧  • 我第一次看到海的心情不知该如何形容,一望见还就立马冲过去,把鞋子甩一边,踏着一道又一道拍岸冲击而来的浪花,当它在你脚下冲击而过时,仿佛你所有旅途的疲惫、担忧都随着浪花被冲到岸上、冲离自己。 • 站在浅海的砂砾上,我企图躲过那瞬间冲击而来的浪花,每次觉得它要向我涌来的时候就起跳,无论我跳多高,当你再次降到砂砾上,浪还是以它特有的方式涌到你脚边。我就是喜欢着躲也躲不掉的幸福、愉悦!

  16. 笑对人生  邢华芳  • 家在农村,地名叫金星,念的小学叫金星小学。现在我想想,我虽生在农村所受教育水平却早已同太阳系接轨。我小学从来不知什么叫课业,一切所学顺其自然,不知为何,却也领先众人,那时我有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肤浅和快乐。几乎整个学校都认识我,当然我不想强调这是由于它很小的原因,我只想强调它的师生比可以同汕头大学媲美。 • 村里人对我爸说,你女儿将来可以上清华北大,我爸说,她不能做井底之蛙要出国留学云云,并且一副肩负重任内心充斥家国情怀的样子,还说等将来我出息了他好出本育儿经赚点稿费啥的。今时今刻,此情此景,落差摆在眼前,我倒挺想给我爸做场人物专访,话题我都想好了,就叫“笑对人生”。

  17. 我的奇妙之旅 黄欣怡 • 在大多数同学选择留在广州上大学时,我毅然选择离开,去一个我完全不了解的城市——汕头。汕头是我出生18年以来去得最远的一个城市。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来没有坐过火车到别的地方游玩。生长在大城市,红灯绿酒得到生活让我渐渐失去对其他内地城市的兴趣。但是来了汕大以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让我看到了一个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所以,我决定寒假要出去走走。我计划是去西安。 • 同样一直排着长队的是厕所。无论什么时候,永远需要等待。厕所的隔壁是吸烟区,空间比较大,所以有很多买站票的旅客在这里休息。他们有的站着聊天,有的坐着地上依着行李蜷缩着睡觉。坐在地上的人往往会和行李混为一体,很难被人一眼认出,所以坐在地上的人很容易被不小心地碰到踩到,但是这些似乎对他们毫无影响,不知道是归家心切还是过于疲劳,他们总能依着行李熟睡。

  18. 中山公园的春意 邱晓桐

  19. 不人云亦云、有求证精神 遇事不人云亦云、轻易下结论,而是从多个渠道搜集可信的讯息,并独立思考,试图接近真相。 Seek out the Truth 质疑 求证 不轻信

  20. 媒体如何把信息误传? • 28日,《凤凰卫视》在其新闻中简短报道了这一事件,称“日本媒体28号报道,日本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矢崎总业公司在中国广东省汕头市的工厂,发生持续了一星期的罢工风潮。22日,有250名中国人员工不满因厂房残旧而要到别的工厂上班,于是举行罢工。但在处理罢工事件中,一名日本人干部打了3名中国员工,随即激起众怒…” • 真相似乎在一波一波地传播中、在群情激愤中继续被误传。 • 就此一位名为@天下为公TXWG 的网友发微博评论说:“网民都说,凤凰卫视都报道了,这还有假;凤凰卫视说,是日本共同社说的;日本共同社说,是香港《东方日报》说的;《东方日报》说,这是根据网传的!”

  21. 葆有一颗好奇心 不轻言放弃 善于倾听与发问 思辨能力强 好记者的素养 知识面广 行动快 文字功底扎实 富于社会责任感

  22. 当记者是一种昂扬的生活态度 • 当记者,不仅是一份工作,一个职业,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拒绝冷漠、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热情;

  23. 即使你将来不做记者... • 敏锐的观察,丰富的知识,广博的阅历,以及交往和适应能力,拥有这些会让你的人生更加主动、自信、精彩。 • 即便将来你并不去新闻媒体机构工作,这种生活态度和素养也将有利于你从事其他工作,终身受用。

  24. 如何做一位专业的记者? • 养成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 广泛阅读,独立思考,拓宽知识面和思维; • 别害羞,多与自己不熟悉的人交流; 认真上基础采写课

  25. 第二周任务 • 访谈一位你的同学,并写一篇关于她的文章,鲜活且真实,让一位陌生的读者能够了解她。 • 800字以上,配上一张你拍的她的肖像图片,发表在班级博客上。截稿:本周六晚上9点。 

  26. 第四周任务:访谈一位记者 访谈一位记者了解如下问题: • 她有什么样的媒体经历? • 她有如何理解记者这份职业? • 她的新闻理念是什么? • 她是否还葆有新闻热情? • 她如何处理红包? • 她如何判断新闻价值? • 她如何保证报道的真实可信? 可以面访或者电话/语音采访。请将采访内容录音,同时记录在采访本上,整理笔录/录音,将你认为有价值的内容编发出来,并写一篇采访手记,分享你采访之后的感受和思考,800字以上, 截稿时间:第四周周六晚9点。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