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561 Views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无源 RC 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的研究. 实验目的. 1. 实验原理. 2. 实验内容. 3. 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 4. 内 容. 1. 掌握 RC 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 掌握滤波器频率特性的点频测试法。 3. 进一步掌握示波器、晶体管毫伏表、函数发生器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 U. i. &. U. 0. İ o. 频率特性的相关概念?. İ i. +. +. 双口网络. 转移函数:. -. -. 其中.
E N D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无源RC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的研究
实验目的 1 实验原理 2 实验内容 3 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 4 内 容
1. 掌握RC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 掌握滤波器频率特性的点频测试法。 3. 进一步掌握示波器、晶体管毫伏表、函数发生器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 U i & U 0 İo 频率特性的相关概念? İi + + 双口网络 转移函数: - - 其中 …… 转移函数的幅频特性 …… 转移函数的相频特性
1. 低通滤波电路 R ﹢ ﹢ ui uo C ﹣ ﹣ 一阶低通滤波器转移函数: 得: 通频带:0~ ωc 令 H(jω) 1 其幅频特性 称为 转折频率 0.707 ωc ω O
1. 低通滤波电路 R ﹢ ﹢ ui uo C ﹣ ﹣ 转移函数: 令 得: φ(ω) ωc 其相频特性 ω O -45° -90°
1. 低通滤波电路 R R ﹢ ﹢ ui uo C C ﹣ ﹣ 转移函数: 幅频曲线 比一阶低通有更好的带外特性 相移:0°~-180°
(2)高通滤波电路 C ﹢ ﹢ ui uo R ﹣ ﹣ 一阶高通滤波器转移函数: 得: 令 H(jω) 其幅频特性 1 0.707 带宽:ωc~∞ ωc ω O
(2)高通滤波电路 C ﹢ ﹢ ui uo R ﹣ ﹣ 转移函数: 得: 令 φ(ω) 其相频特性 90° 45° ωc ω O
(2)高通滤波电路 利用一阶RC高通滤波器可构成多阶RC高通滤波器。二阶高通滤波器构造及频率特性如下: C C + + ui uo R R - - 比一阶高通有更好的带外特性 相移:180° ~0°
(5)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 + 双口网络 - - 如何得到频率特性曲线? 点频法 ………… 幅频特性 ………… 相频特性 φ(ω) φ(f) 保持Ui的电压值不变 Uo |H(jω)| 简化成φ(f)与f的关系 简化成UO与f的关系 f ω ω O f O
点频法测量幅频特性曲线: 选取一定数量的频率点,改变信号源的频率(输入电压保持恒定),在各频率点处测量输出电压,根据测量数据,可绘出幅频特性曲线。 + + 双口网络 - - • 带宽可由输出电压从最大值下降到0.707倍时的频率来定义 • 工程上横轴采用对数坐标 O 104 105 106 103 102 101
带通型通频带的测量 怎样定性判断电路的滤波特性类型? uo(V) uomax ● 怎样找出最大输出电压Uomax及通带频率f0? 0.707uomax ● ● lgf O fL f0 fH 怎样测出截止频率fL和fH? 频带宽度: ∆f=fH - fL
(7) 点频法测量相频特性曲线 双踪示波法(截距法)测量相位: 利用各个频点处所测量的相位差,在φ-f 坐标上画出相频特性曲线。 测试相位差时,保持CH1、CH2的扫描时基线重合。
实验内容 1. 设计fc=16kHz的一阶RC低通滤波器,输入Ui=1V(有效值)的正弦信号,测量该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完成下表。 2. 定量画出在2fc时,输入和输出的相位差波形。
实验内容 3. 设计fc=16kHz的二阶RC低通滤波器,输入Ui=1V(有效值)的正弦信号,测量该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完成下表。 4. 定量画出在2fc时,输入和输出的相位差波形。
实验报告及要求 简述实验原理及相关测试原理。 整理低通滤波器一、二阶的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的测试参数,在坐标纸上绘出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曲线。分析它们的带外倍频程衰减特性,并作总结。 要求用示波器测试的波形绘在坐标纸上。
Thank You ! UES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