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297 Views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答辩. 课题: 不同产地中药材中镉铅砷的测定. 姓名:龚丽萍. 指导老师:杨秋菊. 目录. 摘 要. 设计背景. 设计意 义. 设计流程. 实 验数据. 样品测定结果. 结果讨论. 内容摘要. 本研究建立大青叶中重金属镉、铅以及有害元素砷的检测方法,对 3 个不同产地大青叶中的镉、铅、砷含量进行了测定。样品经湿法消解镉、铅、砷分别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 设计背景. 1. 1. 1. 中医药学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医药学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 2. 2.
E N D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答辩 课题:不同产地中药材中镉铅砷的测定 姓名:龚丽萍 指导老师:杨秋菊
目录 摘要 设计背景 设计意义 设计流程 实验数据 样品测定结果 结果讨论
内容摘要 本研究建立大青叶中重金属镉、铅以及有害元素砷的检测方法,对3个不同产地大青叶中的镉、铅、砷含量进行了测定。样品经湿法消解镉、铅、砷分别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
设计背景 1 1 1 中医药学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医药学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 2 2 2 目前中国中药年出口额只约占国际市场的3%。 3 缺乏规范化的检测方法及中药材生产的质量标准。 4 提高中药材质量使有害元素含量达到进口国要求。
设计意义 中药材的使用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药材出口需求激增。但是,目前中国中药年出口额只约占国际市场的3%。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中成药与饮片的质量和疗效,并制约中药材的出口。尽快建立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检测方法与合理的限量标准,是保证中药质量与安全、促进中药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设计流程 A、准备阶段: 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搜集相关文献。 B、设计开始阶段: 根据所搜集到的文献进行实验方案设计,选择适合的测定方法。 C、反馈修正阶段 :根据方案进行测定方法学研究,寻找最佳的测定方法。 D、样品测定:在实验方案设计基本完善后,对中药材进行测定。 E、毕业论文:实验完成后,处理实验数据,写毕业论文。
测镉基体改进剂选择 图1 测镉磷酸二氢铵浓度优化 图2 测镉硝酸镁浓度优化
测镉的基体改进剂浓度优化 图3 测镉基体改进剂浓度优化 图3 测镉基体改进剂浓度优化 图3 测镉基体改进剂浓度优化 本实验选4% NH4H2PO4作为测定镉时基体改进剂的最佳浓度。
测镉的升温程序优化 图4 测镉灰化温度优化 选用650℃为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镉的最佳灰化温度。
测镉优化数据 表1 测镉优化结果及仪器参数条件
镉标准工作曲线 图5 镉标准曲线
测铅基体改进剂优化 由于基体改进剂的改进效率与浓度有关,本实验固定方法中的其他条件对比不同NH4H2PO4溶液浓度的效果,将结果表示于下图6: 图6 测铅基体改进剂浓度优化 本实验选5 % NH4H2PO4作为测定大青叶样品中铅时 的基体改进剂的浓度。
测铅的升温程序优化 选用800℃为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的最佳灰化温度。 图7 测铅灰化温度优化 选用1800℃为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的最佳原子化温度。 图8 测铅原子化温度优化
测铅优化数据 表2 测铅优化结果与仪器参数条件
测铅实验数据 图9 铅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结果 表3 样品中铅镉砷含量测定结果
结果讨论 • 因在《中国药典》(2001)中没有对大青叶作出重金属含量指标规定,所以无法判断以上大青叶测定结果是否超标。此外,在表3中可以看出,不同产地的大青叶镉铅砷含量有所不同,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产地土壤中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含量有所不同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