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637 Views
A ( H1N1 )型流感预防与控制. 富阳市卫生局 何勇. 4 月 30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 4 级提高到 5 级; 5 月 1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改名为 A(H1N1) 流感( influenza A(H1N1) )。 5 月 1 日,卫生部将 A ( H1N1 )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列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 A ( H1N1 ) 型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被列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 2009 年)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H5N1 )被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按甲类管理。( 2004 年)
E N D
A(H1N1)型流感预防与控制 富阳市卫生局 何勇
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4级提高到5级;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4级提高到5级; 5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改名为A(H1N1)流感(influenza A(H1N1))。 5月1日,卫生部将A(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列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
A(H1N1)型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被列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2009年)A(H1N1)型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被列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2009年)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被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按甲类管理。(2004年) 流行性感冒(H1N1、H3N2、B、C等)被列为我国丙类法定传染病。 (1989年)
历史上的流感大流行 上世纪以来,全世界已先后爆发过四次规模较大的流感大流行。 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死亡人数2000~5000万人,致病原H1N1。首发地为西班牙,死亡病例中几乎一半是年轻人和健康成年人。 1957~1958年“亚洲流感”,死亡人数:100多万人,致病原H2N2。发源地为中国贵州,以农村为主,发病率高,症状重,部分地区病死率高,死者多为老年人和儿童。 1968~1969年“香港流感”,死亡人数:460000人,致病原H3N2。发源地香港。 1977年“俄罗斯流感”,死亡人数:没有确切统计,但远没有前几次多,致病原为H1N1病毒株的变异体。发源地为俄罗斯,成年人均为轻微感染,而在校青少年发病率很高。
13 May 2009 -- As of 06:00 GMT, 13 May 2009, 33 countries have officially reported 5728 cases of influenza A(H1N1) infection. including 61deaths
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 墨西哥城的一家医院 4月27日,西班牙阿尔曼萨一家医院正隔离一名 刚从墨西返回的疑似感染者。
美国政府已启动紧急因应措施 美国北加州的一家诊所在训练如何戴面罩来预防甲型H1N1流感。
目前疫情特点: 一是此次疫情由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跨国、跨洲传播。 二是出现了人传人病例。 三是目前墨西哥出现了较多的重症和死亡病例。 四是流感病人在发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后不发病,但仍然具有传染性,隐性传染比例相当高,因此不能排除疫情传入我国的可能。
符合大流行初期特征 墨西哥当前疫情严重程度,但尚未达到全球大流行 迅速的国际和洲际传播 初期(第一波)往往較轻 重症和死亡病例多為青壮年健康人
目前困惑的问题 • 墨西哥疫情的真正規模和传播范围为何? • 报告的肺炎病例有多少是由A(H1N1)型流感病毒引起? • 是集中于少数局部区域还是广发扩散? • 墨西哥和美国病例严重程度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 病毒变弱? • “毒王”及医疗机构暴发? • 生活方式/卫生习惯? • 医疗水平/預防接种? • 遗传差异?
目前困惑的问题 • 季节性流感疫苗有无部分保护作用? • 美国CDC认为对于A(H1N1)型流感,季节性流感疫苗提供保护的可能性不大 • 墨西哥病例明显较美国病例严重,死亡病例多为青壮年
可能的结局 • 疫情自行終止 • 疾病继续传播,但一直不会触发大流行,最后成为季节性流感一部分 • 触发流感大流行 • 第一波已造成严重影响 • 第二波才造成严重影响
A(H1N1)型流感病原概述 流感病毒是一个很大的病毒群,分为A型流感、B型流感、C型流感,三种型别均可以感染人类,而只有A型和B型才可以感染动物。A型可以进一步可以分为135个亚型(如H1N1、H1N2、H1N3……)。 A型流感可以感染人、猪、禽、马等动物。A型流感的不同亚型可以感染不同的动物并不完全相同,如H1N1型可以感染人、猪和禽鸟,而H5N1只能感染人和禽鸟类。 目前流行的A(H1N1)型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此前未发现过,目前墨西哥疫情显示已经构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流感病毒 • 是一种线状单股负链RNA病毒,正黏液病毒科流感病毒属 • 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经空气传播,会有周期性的世界范围大流行
流感病毒的结构主要包括内部的核心(即核衣壳)和外面的包膜(即病毒囊膜)两部分流感病毒的结构主要包括内部的核心(即核衣壳)和外面的包膜(即病毒囊膜)两部分 • 根据核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可把感染人的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 包膜可分为内膜蛋白、类脂和糖蛋白三层 • 糖蛋白层由两种糖蛋白刺突组成,一种是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一种是血凝素 (Hemagglutinin HA)。 从世界上过去流感流行的资料分析,认为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比较稳定;甲型的表面抗原HA、HA最易变异,
流感病毒的类型与分类 • 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 • 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分为: •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 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 • 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C virus)
猪流感病毒HA 序列受体结合位点具有与两种类型受体相似的结合潜能, 决定了猪流感病毒不仅可以感染猪,同时也具有感染鸟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及人的可能性
目前流行的A(H1N1)流感病毒基因含有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基因片段,是一种有别于已知的流感病毒的新型流感病毒。目前流行的A(H1N1)流感病毒基因含有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基因片段,是一种有别于已知的流感病毒的新型流感病毒。
传染源 目前已知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体温回复正常后排毒量逐渐减少。另外,隐性感染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这种病毒已被证实经由人—人形式传播。 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通。 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互相传染,人接触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件后接触鼻和口也可感染。
易感人群 人群对猪流感普遍易感。 根据墨西哥卫生部的统计显示,与一般流感主要导致体弱的老人和儿童死亡不同,此次爆发疫情猪流感致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0岁至4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
临床表现 感染者的症状与普通流感病毒感染者类似,通常有高烧、头疼、肌肉疼痛、咳嗽、鼻塞、红眼等症状,有些会现流涕、喉咙痛、呕吐及腹泻。 美国病例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烧、咳嗽、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 墨西哥病例还出现眼睛发红、头痛和流鼻涕等症状。
传染期 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 若病例发病7天后仍有发热症状,表示仍具有传染性。 儿童,尤其是幼儿,传染期可能长于7天。
预防和治疗药物 目前国际上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的药物包括干扰素、金刚烷胺、奥司他韦、非甾体抗炎药、板蓝根、大青叶等中药等。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流感病毒感染早期使用达菲(Oseltamivir)和瑞乐沙(扎那米韦)有效但对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有抗药性。
病例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时,于2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现场调查 报告的所有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内容包括: 病例基本情况 居住地及家庭背景 发病和就诊经过 临床表现 验室检查 诊断和转归情况 暴露史、旅行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 其它相关调查可通过专项研究进行
病例管理 医学观察病例: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 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若7天结束后仍发热,应继续隔离直至体温正常。 隔离治疗期间,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要分开管理。
病人隔离原则 对感染猪流感病毒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采取住院隔离,确诊病例可置同一房间,其余的应置单间隔离。 限制病人只在病室内活动,原则上禁止探视、不设陪护,与病人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密切接触者管理 判定标准 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感染A(H1N1)流感病毒确诊或疑似病例发病前1天至隔离或死亡期间,与确诊或疑似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包括与其共同生活、居住或诊治过病例等; 暴露于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或暴露于其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 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情况确定的其他密切接触者。 参考依据:卫生部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密切接触者管理 分散或集中医学观察的措施。 观察期限为7天(自最后接触感染者计算起)。 在医学观察期间建议医学观察对象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每日测量1-2次体温和健康询问。 医学观察期间,被观察对象出现发热等异常临床表现的,在有防护的条件下,转至指定医疗机构隔离观察治疗,并采集标本进行相关检测。
应急监测 省级农业部门确认的动物猪流感H1N1疫情, 或接壤的国家或地区发生猪流感H1N1动物或人间疫情, 或出现人感染猪流感确诊病例时, 应启动相关地区的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 监测对象 监测范围内的流感样症状至肺炎不同程度疾病表现的病例(体温≥38℃)。 监测方法 监测区域内的各级医疗机构对前来就诊的监测对象进行登记 当地疾控中心对上报的病例进行追踪和排查 采集所有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相关检测。
病例标本采集 推荐采集的呼吸道标本: 鼻咽拭子/吸取物或者鼻腔冲洗液/吸取物。 所有呼吸道标本应保存在4℃ ,并尽快放置在-70℃。如果没有-70℃度冰箱,标本应保存在4℃ ,但不应超过4天。
病例标本运送 标本运输按照A类包装要求运送,并用干冰运输。
病例标本检测 检测程序 RT-PCR方法检测A型流感病毒的M基因、A(H1N1)的HA基因和NP基因,以及质控对照RNP基因。 同时,接种MDCK细胞或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并测定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进入隔离留观室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护。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医务人员。 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消毒技术 消毒范围与对象 应包括被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和环境,患者尸体等。 消毒时机 终末消毒有较强的时效性,为保证消毒效果,接到猪流感疫情报告后,城市应在6小时内,农村应在12小时内采取消毒措施。对于通风良好的场所,如果间隔时间较长,可以不进行空气消毒。 消毒方法的选择 进行疫点消毒时应首选物理消毒的方法,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时,要注意选择合格的消毒剂。
消毒技术 只进行物体表面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可用0.2%~0.5% 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 空气消毒应将房屋密闭,用15%过氧乙酸进行熏蒸或加热蒸发消毒,薰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 消毒人员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防护眼镜、穿隔离衣和胶鞋等,做好个人防护。
消毒技术 流感病毒对热、紫外线、其它化学物质敏感 56℃并持续30分钟,60℃并持续10分钟,65℃~70℃时几分钟即丧失活性。在阳光直射下流感病毒40~48小时即可失去活性。 紫外线也是流感病毒的“克星” 急性期患者用过的餐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患者住过的房间则以过氧乙酸0.75g/m3熏蒸消毒。 漂白粉和碘剂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更多防控信息请登陆: www.chinacdc.net.cn 风险沟通平台(A(H1N1)型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