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第 12 章 資訊系統評估

第 12 章 資訊系統評估. 本章大綱. 12.1 以使用滿意評估資訊系統 12.2 以行為意向評估資訊系統 12.3 以創新擴散評估資訊系統 12.4 以結構互動評估資訊系統 12.5 以系統成功評估系統 12.6 以適配互動評估資訊系統 12.7 以資訊投資價值評估資訊系統. 以使用滿意評估資訊系統(1/2). 使用者資訊滿意( User Information Satisfaction, U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12 章 資訊系統評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2章 資訊系統評估

  2. 本章大綱 • 12.1 以使用滿意評估資訊系統 • 12.2 以行為意向評估資訊系統 • 12.3 以創新擴散評估資訊系統 • 12.4 以結構互動評估資訊系統 • 12.5 以系統成功評估系統 • 12.6 以適配互動評估資訊系統 • 12.7 以資訊投資價值評估資訊系統

  3. 以使用滿意評估資訊系統(1/2) • 使用者資訊滿意(User Information Satisfaction, UIS) • 使用者資訊滿意流派(User Satisfaction Research Stream) 是由Cyber與March於1963年最先提出,其主張:「資訊系統若能符合使用者需求,則將提高使用者資訊滿意度,若未符使用者需求,則滿意度將減低」。 • 端末使用運算滿意(End-User Computing Satisfaction, EUCS) • Ives等人滿意度評估量表廣泛地被引用,但係針對傳統資料處理的應用環境,並不適合在端末使用者運算(End-User Computing)環境,因而提出端末使用者運算滿意理論(End-User Computing Satisfaction, EUCS)。

  4. 圖12-1 端末使用運算滿意模型(EUCS)

  5. 以使用滿意評估資訊系統(2/2) • 網際網路系統滿意度(UIS on Internet) • 期望-確認理論(Expectation-Confirmation Theory, ECT) • 顧客滿意有三個主要先行指標:期望、失驗、及認知效益,網路資訊品質滿意及網路系統品質滿意,則各具備三個主要的先行指標。

  6. 圖12-2 期望失驗對網路顧客滿意的影響模型(edews)

  7. 以行為意向評估資訊系統 • 理性行動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 基礎源自社會心理學,根據TRA理論,人類行為的表現取決於人的行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而行為的意向又受個人對此行為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與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所影響。 • 科技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 用於解釋或預測影響資訊科技使用的因子。 • 科技接受擴充模型 • 計畫的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 Ajzen為了提昇理性行動理論(TRA)之解釋力,提出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另外加入「行為控制認知」(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8. 圖12-3 科技接受模型(TAM)

  9. 以創新擴散評估資訊系統 • 創新的屬性對徵用行為的影響甚鉅,分別是: • 相對優勢(Relative Advantage) • 相容性(Compatibility) • 複雜度(Complexity) • 可觀察性(Observability) • 可測試性(Trialability)

  10. 以結構互動評估資訊系統 • 結構互動理論流派(Structuration Research Stream)強調資訊科技的社會生互動層面,剖析科技在人與人相互影響下的擴散或徵用行為的過程。 • 「社會資訊處理理論」提出態度與行為探受社會情境所影響 • 調適性結構行動理論(AST)是一個檢視群體成員調適科技變革,二個重要的概念:結構化(Structuration)及徵用(Appropriation)。

  11. 以系統成功評估資訊系統 • 品質構面 • 系統品質 • 資訊品質 • 使用構面 • 資訊使用 • 使用者滿意度 • 影響構面 • 對個人的影響 • 對組織的影響

  12. 圖12-4 資訊系統成功模型(IS Success Model)

  13. 圖12-5 資訊系統成功模型之修正版 2.覺知淨效益一般性衡量指標 3.其他淨效益衡量指標 1.資訊及系統品質衡量指標 淨效益 對個人 覺知有用 系統品質 對組織 對社會 使用滿意 資訊品質

  14. 圖12-6 修正資訊系統成功模型 資訊品質 使用意向 使用 淨效益 系統品質 使用者滿意度 服務品質

  15. 以適配互動評估資訊系統 • 適配互動流派(Fit Research Stream) 認為任務與科技的適配程度(Task-Technology Fit, TTF)是影響資訊系統適切性(IS Satisfactoriness)的關鍵。 • Goodhue(1986)結合工作調適模型(Work Adjustment)及使用者滿意理論提出「任務科技適配理論」(Task0Technology Fit, TTF),認為資訊系統滿意來自系統功能及任務需求間的相符程度(Fit)。 • 任務科技間的適配程度為資訊系統適切(IS Satisfactoriness)之代理指標。

  16. 圖12-7任務-科技適配模型(TTF) 任務 特質 個人 特質 適配 程度 績效 資訊系統 環境 態度評量

  17. 資訊設備提供度 資訊系統品質 系統服務可靠度 系統服務回應度 資訊系統服務 品質衡量 人員服務體貼度 人員服務滿意感受 人員服務信賴度 圖12-8 使用者問卷構面架構圖

  18. 軟硬體提供 0.4 0.3 0.2 人員體貼性 系統可靠性 0.1 0 人員信賴感 系統回應性 圖12-9 資訊系統服務品質構面權數趨勢圖

  19. 以資訊投資價值評估資訊系統 • IT投資評估的原則 • 在評估一個IT平台是否值得投資時,可從IT平台的投資是否有益於公司,及時間有多長來評估。 • IT投資類型與生命週期 • 資訊科技投資管理 • 資訊科技投資治理(Val IT)

  20. 圖12-10 資訊科技投資評價原則

  21. 圖12-11 IT投資預算分配時點

  22. 圖12-12 資訊科技投資管理模型之三大階段

  23. 圖12-13 Val IT的四大原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