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36 Views
项目 1 加工中心程序编制 模块 1 轮廓类零件. 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 机械工程系. 学习目标. 1 . 会分析常见定位方式的定位误差 2. 会制定轮廓加工工艺 3. 会选用轮廓加工刀具 。. 重点 : 刀具半径补偿( G40/ G41/G42 )的使用、坐标系旋转使用 ; 难点: 粗加工走刀路线确定、轮廓尺寸控制. 工作任务. 坐标系旋转 刀具半径补偿( G40/ G41/G42 )概念 加工工艺. 相关理论知识. 建立刀具半径补偿的原因
E N D
项目1 加工中心程序编制 模块1 轮廓类零件 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 机械工程系
学习目标 1. 会分析常见定位方式的定位误差 2.会制定轮廓加工工艺 3.会选用轮廓加工刀具 。 重点:刀具半径补偿(G40/ G41/G42)的使用、坐标系旋转使用; 难点:粗加工走刀路线确定、轮廓尺寸控制
坐标系旋转 刀具半径补偿(G40/ G41/G42)概念 加工工艺 相关理论知识
建立刀具半径补偿的原因 • 在加工轮廓(包括外轮廓、内轮廓)时,由刀具的刃口产生切削,而在编制程序时,是以刀具中心来编制的,即编程轨迹是刀具中心的运行轨迹,这样,加工出来的实际轨迹与编程轨迹偏差刀具半径,这是在进行实际加工时所不允许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可以建立刀具半径补偿,使刀具在加工工件时,能够自动偏移编程轨迹刀具半径,即刀具中心的运行轨迹偏移编程轨迹刀具半径,形成正确加工。
工艺分析 • 夹具:平口虎钳
工艺分析 • 刀具:Ø12的立铣刀 刀具半径补偿:6mm
加工路线: 1.粗铣顶面留余量0.2 2.精铣顶面控制高度尺寸达Ra3.2 3.粗铣心型凸台留侧余量0.5,底余量0.2 4.粗铣小凸台留侧余量0.5,底余量0.2 5.粗铣圆弧凸台留侧余量0.5,底余量0.2 6.精铣心型凸台留侧余量0.5,底余量0.2 7.精铣小凸台留侧余量0.5,底余量0.2 8.精铣圆弧凸台留侧余量0.5,底余量0.2 程序编制
工艺分析 工艺分析: 因零件表面对粗糙度并未要求,因此粗加工后留有0.5的加工余量。
相关实践知识 1.典型数控刀具的、刀柄的认知 2.工件的装夹找正 3.粗精加工的走刀路线的选择 4.数控机床程序传输
在确保程序及对刀操作正确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自动切削加工。在确保程序及对刀操作正确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自动切削加工。 加工时选择AUTO工作模式; 选择程序后,按操作面板上的循环启动按钮,循环启动指示灯亮,机床按选定的程序自动运行。 相关实践知识 自动加工
小 结 1.粗加工走刀路线确定 2.精加工尺寸控制
课后小结 • 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对内外轮廓进行程序编制 • 子程序粗加工、精加工共用一个子程序,改变刀具偏移值 • 分层铣削的特点:Z向增量编程,刀具的起点和终点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