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74 Views
第 13 课. 挑战两极.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知道欧洲联盟。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课前热身!.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世界新秩 序 — 雅尔塔体系即 格局。. 美苏两极.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2 、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苏东剧变,华约解体. 3 、 1991 年 标志 “ 冷战 ” 结束,两极格局终结。. 阅读思考. 1 、二战对西欧和日本的影响如何?. 2 、美国通过什么方式援助西欧?目的是什么?. 主动探究. 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 是美国 主义 在经济上的表现,目的是借 手段
E N D
第13课 挑战两极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知道欧洲联盟。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课前热身!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世界新秩 序—雅尔塔体系即格局。 美苏两极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2、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苏东剧变,华约解体 3、1991年标志“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
阅读思考 1、二战对西欧和日本的影响如何? 2、美国通过什么方式援助西欧?目的是什么?
主动探究 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 是美国主义在经济上的表现,目的是借手段 控制西欧,共同但客观上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经济 遏制苏联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 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1949-1963在任)
欧洲的联合 下列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1939年和1946年英、法、德等国 煤、铁、钢产量表 这反映了二战后初期西欧的英、法、德等国煤、铁、钢产量都低于战前水平,面临恢复经济的艰巨任务。
欧洲的联合 ——欧盟的形成和发展
欧盟形成和发展示意图(第一阶段) 1958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2年欧洲 煤钢共同体 1967年欧洲共同体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欧盟”的前身是什么组织? “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欧洲共同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
欧盟的形成和发展(第二阶段) 1991年 1、12个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通过, (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欧洲联盟条约》 高度一体化 2、内容:实现经济的; 政治上:为欧洲联盟确立了目标。 政治 1993年 3、“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
1999年 4、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经济政治一体化 5、影响:欧洲朝着, 目标迈进。 欧盟的扩大:到2007年成员国达到27个,人口近5亿。
随堂练 B 1、欧盟建立的标志是:( ) A.1991年,12个欧共体成员国通过《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B.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即“马约”得到欧共体成员国批准生效。 C.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D 2、欧盟发展的目标是:( ) A.经济高度一体化 B.军事政治一体化 C.政治、军事、经济一体化 D.经济政治一体化
随堂练 3、“欧盟”成立后对欧洲的发展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 C ⑴成员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 ⑵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⑶政治上,“用一种声音说话”,大大提高自身的 国际地位。 ⑷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 A.⑴⑵⑶ B.⑵⑶⑷ C.⑴⑵⑶⑷ D.⑴⑵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到 年成员国已达 个 07 27
辨析 2004年,一群中国游客到北美洲,发现那里不同国籍的人却拥有同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美元。据说这里的国家都参加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外交政策都努力地协调一致,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要领导世界。 看谁反应快 北美洲、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 1,错误:。 欧洲、欧元、欧洲联盟 理由:。 领导世界 2、错误:。 经济政治的一体化 理由:。
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 日本长崎上空的原子弹菌状云 从空中俯瞰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 日本原子弹爆炸后的惨景
背景资料 战后初期,日本经济陷于崩溃。1946年工矿业生产仅及战前的26.4%,钢产量仅相当于战前的8%。1945年,农业歉收,产量降到明治以来的最低水平,每人每天配给的主 食不足300克,还经常发生配额不足和延迟配给的现象。工人大批失业,工农业产品匮乏,物价飞涨,广大人民群众处于饥寒交迫之中。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概况怎样? 七嘴八舌
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比较(单位:亿美元)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比较(单位:亿美元)
主要原因: 外部原因: 美国采取扶持日本的政策。 内部原因: 1、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方针,大量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2、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 3、实行“贸易立国”战略,注意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4、长期保持政局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道:“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动力。 阅读思考 根据材料推断,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 C A.大量进口原料 C.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B.美国的经济援助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随堂练 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日本经济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 A ⑴美国的援助 ⑵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⑶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引进最新科技 ⑷建立统一的经济体 A.⑴⑵⑶ B.⑶ C.⑴⑶ D.⑴⑵⑶⑷
自由论坛 战后西欧经济恢复、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经验: 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本国国情 的经济发展战略。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求实创新精神
世界闻名的高速铁路——新干线是日本铁路技术的骄傲,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第一条新干线于1964年在东京和大阪之间开通运行。世界闻名的高速铁路——新干线是日本铁路技术的骄傲,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第一条新干线于1964年在东京和大阪之间开通运行。
废墟上重建的广岛和平公园 日本的高速铁路 日本潜艇 日本第一颗间谍卫星
7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7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些事实: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包括部分政府官员不时发表谬论,歪曲二战历史,抵赖所犯的战争暴行,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为战争罪犯招魂。这些行径引起了中国和亚洲其他各国人民的高度警惕和极大的愤慨,遭到了这些国家人民的严厉谴责。
正视历史,以史为 鉴,珍爱和平,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
主动探究 西欧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挑战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形成美、日、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促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挑战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形成美、日、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促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选择题 欧洲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 A 1957年 B 1967年 C 1991年 D 1993年 2、填空题 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发建立了 组织。
1、选择题 二战后,______ 为了对付苏联,对西欧各国给予了大量援助。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2、填空题 到____世纪____年代初,欧洲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大体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C 20 50
二、日本走向经济大国之路 1、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 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的讲话 中所指出的:“现在旧的世界 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请问:(1)新、旧世界格局各指什么? (2)交替时期又是指什么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