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likes | 832 Views
九州日月开春景 四海笙歌庆狗年. 旺! 旺! 旺!. 九州日月开春景 四海笙歌庆狗年. 祝你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 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 Are you a Chinese?. 探讨: 中国, 中国人, 汉人, 华人. 童 缙 ( Frank Tung). Back around 1990 …. A conversation. IBM Research in NY. 1. “Are you a Chinese?” ( 热诚的招呼).
E N D
九州日月开春景 四海笙歌庆狗年
旺! 旺! 旺! 九州日月开春景 四海笙歌庆狗年 祝你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 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
Are you a Chinese? 探讨: 中国, 中国人, 汉人, 华人 童 缙 (Frank Tung)
Back around 1990 … A conversation IBM Research in NY 1. “Are you a Chinese?” (热诚的招呼) 2. “No, I am a Singaporean.” (些许的不悦) 3. “Uh…Are you an ethnic Chinese?” (仍不放弃) 4. “Yes, I am.” (认了)
“我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 • 我是台湾人 • 去中国化
何谓 • 中国? • China? • 认同困惑 • 中国人? • Chinese? • 华人? • 汉人? • ….
探讨的方式 • 历史的 • (尽可能) • 客观的 • 避免价值论断 • 不预设立场
华夏 • 禹受封为“夏”伯, 禹子启建立“夏”朝 • 《尔雅,释诂》曰:“夏,大也。” • 《尚书》云:“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 • 夏立国後,其国势、土地、人口、文化皆在邻国之上 • 地域应在今晋南豫北的黄河流域(河洛) • 华、夏、华夏代表高文化的大国(地区)
冕服采章 采章: 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五方(华夏和四邻) • 华、夏、华夏代表高文化的大国(地区) • 广大的四周是文化较低的民族 • 相对于四周而言, 乃有“中国”的概念 •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 • 《礼记.王制》:“中国夷狄五方之民,…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 • 后来, “夷”也用于泛指所有外族. 与“华”对称
“中国” 随 “华夏” 而演绎 • 地域性 • 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因四周有诸侯之国,故曰中国) • 同中原 • 更广泛 • 文化性 • 代表三代以来优越的文化 -> 华夷之辨(辩) • 政治性 • 代表一个政治实体 • 民族性
“中国” – 地域性用法 • 《诗经·民劳》 :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中央政权) •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说权曰:“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中原) • 《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广义的国家) • 《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中原)
“中国” – 地域性用法(续) • 歐陽修《新五代史》:“十國非中國之有也” • 五代(梁、唐、晋、汉、周)中唐[李存朂氏,突厥别支沙陀族]、晋[石敬瑭,沙陀族]、汉[刘知远,沙陀族]为少数民族所建, 但仍为史家奉为正统 – 中国 • 吴越(十国之一)王錢鏐遗嘱 : “善事 中國” • 此中国指沙陀族(突厥人)所建之後唐 此处中国是: 地域? 文化? 政治? 民族?
“中国” – 地域性加文化性用法 • 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 • 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 叫作“岛夷”; • 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 • 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 “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中国” – 文化性用法 • 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 《 孟子 离娄下》: “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文王生于歧周,卒于郢,西夷人也。…得志行乎中国, …”
“中国” – 文化性用法(续) • 楚国从血缘关系上而言是属于华夏族 • 《史记》:“楚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 ” • 春秋时,楚国在民族认同上已由“华”变成“夷”,称为蛮荆,荆或者蛮 • 《史记.楚世家》:“楚成王六年,楚使人献周惠王,惠王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周王室亦认为楚国乃夷也 • 春秋末期开始,楚国的民族认同开始发生变化,由“夷”变成“华” • 《韩诗外传》云:“越王勾践使廉稽献民于荆(楚),荆使者曰:‘越夷狄之国也,臣请欺其使’。”
韩诗外传 卷八 • 越王勾践使廉稽献民于荆王,荆王使者曰:“越、夷狄之国也,臣请欺其使者。”荆王 曰:“越王、贤人也,其使者亦贤,子其慎之!”使者出,见廉稽曰:“冠、则得以俗见, 不冠、不得见。”廉稽曰:“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不得处于大国,而处江海之陂,与 鳣鱼鳖为伍,文身翦发,而后处焉。今来至上国,必曰:‘冠、得俗见,不冠、不得见。’ 如此、则上国使适越,亦将劓墨文身翦发,而后得以俗见,可乎?”荆王闻之,披衣出谢。 孔子曰:“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拉丁文: Sina(e) 希腊文: Thin(?) 波斯文: Chin Arabic: Sin 北印度文(Hindi): Cheen 意大利文: Cina 希伯来文(Hewbrew): Sin 菲律宾 (Tagalog): Tsina 葡萄牙文: China 西班牙文: China 泰文: Jiin 土耳其文: Çin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地域性来自于“秦” 梵文(Sanskrit): Maha cina sthana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地域性来自于“中国”(发音) • 韩文: Jungguk • 日文: Chuugoku • 越南文: Trung-quốc
“支那” • 梵文(Sanskrit): Maha cina sthana • 唐朝僧侣翻译: “摩诃至(支)那国” , “摩诃震旦” • 九世纪初,日本迁唐僧空海常用“支那”泛指“中国” • 日本著作中常见的中国称谓乃是“汉,汉土”、“唐,唐土”、“中土”、“中国”以及相应朝代的名称,如明、清等.
“支那” (续) • 18世纪, 日本开始将 “China” 和 “支那”相连 • 随着清朝国势衰落, “支那”逐渐变成贬词
来源: www.edu.city.kyoto.jp 来源:Wikipedia 「漢倭奴国王」印2.3cm×2.3cm 来源: www.yamakawa.co.jp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地域性来自于“契丹-Khitan-Cathay” • Classical Mongolian: Kitad • English: Cathay • Kazan Tatar: Qıtay • Medieval Latin: Cataya, Kitai • Mongolian: Hyatad (Хятад) • Portuguese: Catai • Russian: Kitai (Китай) • Slovene: Kitajska • Uygur: Hyty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地域性来自于其它代表性的地区 • 蛮子(Mangi, Manji) • Marco Polo 称江南/南宋; 相对于 契丹(江北) • 拓跋(Tobgach) • Byzantine Greek: Taugats
“中国” – 政治性用法 • 先谈华夏文化中的“修齐治平” • 修身: 个人 • 齐家: 大夫 • 治国: 诸侯 • 平天下: 天子 中国是治国的国? 是平天下的天下?
逐鹿中原 • 康有为 贺 吴佩孚 五十大庆 • 牧野鹰扬,百岁勋名才一半; 洛阳虎踞,八方风雨会中州
大中华思想天下一统 • 自周朝以来, 华夏的政治终极目标是一统天下 • 诸侯纷争, 群雄并起 只是一统天下的过程 • 因此, 天下和“终极的国”并无实质的区别 • 追求的目标: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中华思想不平等关系 • 华夏思想体制中没有今日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 • “上邦”, “大国”, “中国”和化外诸国是上下关系 • 即使在宋代, 丧权辱国, 关起门来仍是天朝上国 • 清代对外态度: • 理藩 • 英国使臣 Earl of MacCartney 不愿行三跪九叩大礼 • 鸦片战争後才开始改变
明朝 • 西游记 • 师徒四人来之何处? “东土大唐” • 唐僧的文牒 (护照): “南瞻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
大中华思想“中国”不是政治实体 • 历代都不以“中国”为国名 • 唐代称“大唐” • 清代称“大清” -日本称甲午海战为“日清海战” • 辛亥革命才首次以“中国”为政治性的国名 • 中华民国 – Republic of China • 1949: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你是中国人? Are you a Chinese?
“中国人”又是什么含义? • (我猜想) “中国人”一词始于民国成立之时 • 令人困惑的是 • 中国人是中国(政治实体)的公民? • 可能不是华夏文化中的人 • 中国人是中国(文化母体)的人民? • 可能不是中国的公民 • 是“华人”吗? • Chinese 是指那种人呢? 你我是中国人吗?
华人? 中国人? 汉人? 唐人? 满人? Chinese – 中国人? Chinese - 满人? Chinese - 华人? Chinese – 唐人?
秦汉以前 是 “华、夏”与 “夷” 的对称 为讨论起见, 我们将汉末(CE 200)的人定为 “汉人”
五胡乱华(317 – 439) • 三国: 220 – 265 CE • 西晋: 265 – 316 CE • 南北朝: 317 – 589 CE • 南: 东晋: 317 – 420 CE; 宋, 齐. 梁, 陈: 420 – 589 CE • 北: • 匈奴称雄 • 羌族(苻坚)称雄 • 鲜卑族拓跋魏 (439 – 534 CE) 影响最大 • 隋唐一统: 589 CE • 五胡乱“华” 不是 五胡乱“汉” • “衣冠南渡” 是第一次“民族”大迁徙
一些史事 • 约 320 CE, 後汉刘曜(匈奴)徙氐,羌人20余万入长安 • 约 330CE 後赵石勒(匈奴)後宫妇女逾10万 • 约 350 CE 魏冉闵(汉人)称帝, 都于邺(在河北).杀城内“高鼻多须”胡人20万人 • 前燕慕容氏(鲜卑)建国于今辽宁, 迁徙至辽东的汉人“若赤子归慈父”, 人数十倍于土著
北魏(鲜卑)孝文帝 • 迁都洛阳(495CE) • “人死葬河南, 不得还北, 于是代人南迁者, 悉为河南洛阳人” [资治通鉴] • 禁止鲜卑语 • 改胡姓为汉姓: 拓跋->元, 乙旃->长孙, 独孤->刘 • 改官制, 禁胡服, 鼓励胡汉通婚 • 北魏共有25位皇后, 11位是汉人
隋唐初年 北周柱国大将军 独孤信(鲜卑) 四女 七女 妻妹 扬坚 妻 独孤氏(鲜卑) 独孤氏(鲜卑) 妻 宇文氏(鲜卑) 姨父 女儿: 母 北周(鲜卑宇文氏) 宣帝之后 子 母 李渊 窦氏(鲜卑) 扬广 姨表兄弟 妻 子 子 妻 长孙氏(鲜卑) 李世民
北朝时汉人的地位 • “枪杆里出政权”北方是胡人的天下 • 汉人地位低落: “汉儿”, “汉狗”
这样情况之下, 在北方能有“纯汉人”吗? * 血统? * 文化?
晋室南渡所引起的人口迁徙和混合 • 北人南迁约 90 万人, 占当时南方人口的 1/6 • 中原人士视吴越为低文化地区 • 设“侨州”, “侨郡”来管理: • 例: 在京口设“南徐州” • 南来北人享有特权: 不当兵,不纳粮, 不服徭役 • “土断”政策打破南来北人和土著的区别
晋室南渡所引起的人口迁徙和混合 • 与土著的经济利害冲突导致部分南来北人的继续南迁 – 进入浙,闽 • “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闽书]
唐代 •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 被尊为“天可汗”. • 唐代 369 位宰相中有 23 人是胡人 • 玄宗时, 10 节度使都是胡人 • 李白生于中亚, 有“突厥”血统(《新唐书·李白传》: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 ,遁还.) • 唐末黄巢在广州据说杀死 10 万阿拉伯人
唐末 - 五代十国 • 又是一番混乱 • 北方: 梁(汉), 唐(沙陀), 晋(沙陀),汉(沙陀),周(汉) • 周世宗时(959CE), 中原人口已不足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