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892 Views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习重点. (一)、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 (二)、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 (三)、新疆与内地统一、有机的经济文化联系。 (四)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无论是在国家政权统一强盛时期,还是国家处于分裂割据时期,历代中央政权都对全国各地行使着有效的行政管辖权、司法权、赋税权、驻军权。.
E N D
学习重点 • (一)、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 • (二)、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 • (三)、新疆与内地统一、有机的经济文化联系。 • (四)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无论是在国家政权统一强盛时期,还是国家处于分裂割据时期,历代中央政权都对全国各地行使着有效的行政管辖权、司法权、赋税权、驻军权。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无论是在国家政权统一强盛时期,还是国家处于分裂割据时期,历代中央政权都对全国各地行使着有效的行政管辖权、司法权、赋税权、驻军权。
(一)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 公元前101年,汉朝政府在轮台、渠犁驻兵屯田,并置使者校尉领护。 汉朝对西域的管辖 公元前68年,汉朝政府派侍郎郑吉率兵在今吐鲁番盆地屯田。并命郑吉护鄯善(今罗布泊一带)以西南道,即统管天山以南各地。 公元前60年,汉宣帝任命郑吉护车师以西北道,统管南北道(即天山南北)各地,称"都护"。郑吉设都护府于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汉朝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从此,“汉之号令班西域矣!”。
一是派遣官吏 四种管辖措施 二是册封地方首领 三是实行屯田 四是修建城堡烽燧
东汉时期于公元74年重新恢复了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驻屯今奇台、鄯善鲁克沁一带。公元91年,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公元123年,班超的儿子班勇受命担任西域长史,继续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统辖。东汉时期于公元74年重新恢复了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驻屯今奇台、鄯善鲁克沁一带。公元91年,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公元123年,班超的儿子班勇受命担任西域长史,继续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统辖。
西域都护是汉王朝中央政府派遣管理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其级别相当于郡太守,都护的职责是统辖西域诸国,管理屯田,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西域都护府---汉代西域最高军政机构
细君和解忧是西汉时远嫁到西域游牧大国乌孙的两位和亲公主,为开拓丝路,缔造多民族的祖国做出了重要贡献细君和解忧是西汉时远嫁到西域游牧大国乌孙的两位和亲公主,为开拓丝路,缔造多民族的祖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对西域的管辖却一直没有中断。(曹魏政权时期:221年在高昌设立戊己校尉对西域进行管理。北魏时期,按照郡县制管理西域事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对西域的管辖却一直没有中断。(曹魏政权时期:221年在高昌设立戊己校尉对西域进行管理。北魏时期,按照郡县制管理西域事务。) • 隋朝时期曾先后在鄯善、且末、伊吾三地设郡。
楼兰古城,永远具有美丽神秘的色彩,她属西域36国之一,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楼兰古城,永远具有美丽神秘的色彩,她属西域36国之一,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
新疆罗布泊墓地以西6.3公里发现仅次于楼兰的神秘----注宾城新疆罗布泊墓地以西6.3公里发现仅次于楼兰的神秘----注宾城
公元640年,唐太宗设西州和庭州。同年又设安西都护府于西州(658年晋级为安西大都护府) 。 唐朝对西域的管辖 647年,唐军夺取龟兹,设龟兹都督府,648年,唐朝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702年,唐朝又设立北庭都护府(709年晋级为北庭大都护府),唐代在西域最高军政建制是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
总统伊犁等处将军 清朝对新疆的管理 州县制 伯克制 札萨克制 新疆东部的巴里坤、乌鲁木齐及其以东地区 天山南麓的维吾尔族聚居地 哈密和吐鲁番的维吾尔族人中及在全疆的哈萨克族人、蒙古族人 “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原则
1884年新疆建省 新疆建省之议最早是龚自珍于1820年在《西域置行省议》一文中提出,以后经左宗棠、刘锦棠等人的大力提倡,最终得到清政府的批准。 1884年11月17日,清廷正式颁令新疆建省,刘锦棠为首任巡抚,魏光焘为首任布政使,首府定在迪化 (今乌鲁木齐)。经过逐步设置,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全疆共设有镇迪道、阿克苏道、喀什噶尔道、伊塔道4个道,下辖6个府、10个厅、3个州、23个县与分县,新疆省的行政区划日益完善。
小结: 自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到清朝设省而治,历代王朝对新疆的治理经过了都统治理(西汉到隋)、羁縻治理(唐到明)、军府治理(清统一新疆至1884年)、建省治理(1884年以后)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既反映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新疆治理逐步强化的发展轨迹。
(二)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二)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 汉朝: ☆公元前110年—105年,在乌孙国驻军屯田。 ☆公元前102年,在渠犁(今轮台县境内)安置几百名将士屯田。 ☆公元前101年,在轮台的渠犁设立“使者校尉”。 ☆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设立)兼有行政和军事职能,汉朝政府正式在西域行使有效的军事管辖权。
唐朝: ☆设安西、北庭都护府。下设有军、守捉、城、镇等军事机构。所属军队每年换防,“烽戍逻卒,万里相继”。 ☆把在内地实行的府兵制度推行到了西域地区,吐鲁番出土文书有“竞愿展效贼庭,用表诚心报国”等内容,说明唐朝除了从内地调兵遣将镇守外,西域本地的民众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元朝: 在西域的驻军有蒙古军、汉军和新附军,这些军队驻守在和阗、别失八里、高昌、阿力麻里、曲先等地,政府还为各地驻军供应粮食及其他物资,以安定军心。同时在西域设立大量驿站,以便于军队和物资的调拨。驻守西域的军队还从事屯田事务,以此解决物资供应不足的问题。
清朝: 伊犁将军兼理军事,有满、蒙古等八旗军队长期驻守新疆。一般情况下,新疆常设驻防、换防之八旗、绿营兵3万余人,乌鲁木齐是新疆绿营屯驻的重地。天山南麓的驻军大多是换防军,根据情况定期换防。清朝还在新疆许多地方设立了台站和卡伦(蒙古语,意为“边台”、“台站”)。台站设于全疆各地,而卡伦则设于地势险要之处。各卡伦又有常设、移设、添设三种,驻卡官兵经常巡查,验查不法之人。
(三)新疆与内地统一、有机的经济文化联系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连接在了一起。正是这些丝绸之路,将中国的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绚丽多彩的丝绸产品、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地。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汗血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西亚的乐器、天文学,美洲的棉花、烟草等输入中国,东西方文明在交流融合中不断更新、发展。
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和田买力克阿瓦提遗址出土的汉五铢钱 妇好墓中发掘的玉人
汉龟二体钱 唐代的开元通宝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 •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各地均向中央进贡 • 唐朝在西政府在内地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也推行到西域 • 元朝在西域地区按人丁计算征收赋调 • 清朝在新疆征收田赋。建省后新疆有了完整的税收体系,并与内地税制趋向一致
汉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立的官职,往往是军政合一,同时也兼理司法。汉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立的官职,往往是军政合一,同时也兼理司法。 • 唐代的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设有兵、法、功、仓、户诸曹参军,其中的法曹参军的职掌即司法事务。 • 元朝在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文西域设立提刑按察司,纠察各级官员的不法行为。 • 清朝在新疆地方司法由行政长官兼理,保证清朝的《大清律》在新疆贯彻执行,同时又根据新疆特点制订了《回疆则例》。
☆汉代西域与内地的音乐歌舞也相互交流。龟兹王绛宾夫妇同赴长安时,其夫人弟史专门到长安学习鼓琴,汉宣帝并赐给两人“旗鼓”、“歌吹数十人”,开创了中原歌舞传入西域的历史先河。 新疆与内地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文化
☆新疆曾出土许多汉代的汉文木简,如在尼雅遗址一处汉代遗址出土有一枚汉文木简,其中就有汉代官府对精绝王下达的汉文文书,这说明汉文在西域是当时通行的官方文字。☆新疆曾出土许多汉代的汉文木简,如在尼雅遗址一处汉代遗址出土有一枚汉文木简,其中就有汉代官府对精绝王下达的汉文文书,这说明汉文在西域是当时通行的官方文字。 尼雅遗址汉文木简
唐代西域各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以及西来文化的相互交汇、吸收、融合,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汉文是当时西域通用的语言文字,无论是政府发布的公文,还是民间契约,都用汉文写成,吐鲁番出土的大量唐代文书就是明证。 西州高昌县手实 唐贞观十四年至二十三年 长29.5、宽18.1厘米
五代辽宋金时期,西域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有增无减。五代辽宋金时期,西域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有增无减。 • 元朝时期,大量畏兀儿人迁居内地,他们学习汉文化,不少人成为精通汉文化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翻译家和艺术家。
清朝统一新疆后,为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清政府在天山北部满、汉等族军民较集中的地区,开办了各类学校,如在满、蒙古、锡伯等族中,开办了“八旗官学”;在汉族中主要有官府开办的“义学”和民间开办的“私塾”。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在南疆维吾尔族地区,“广置义塾”,招收维吾尔族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以培养翻译人才。清朝统一新疆后,为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清政府在天山北部满、汉等族军民较集中的地区,开办了各类学校,如在满、蒙古、锡伯等族中,开办了“八旗官学”;在汉族中主要有官府开办的“义学”和民间开办的“私塾”。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在南疆维吾尔族地区,“广置义塾”,招收维吾尔族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以培养翻译人才。
(四)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 在封建帝制时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往往是把一家一姓的专制君主、君主世袭的王朝视为国家认同的对象,即使在一个王朝灭亡后,人们仍将新兴起的王朝视为中国的“正统”而加以认同,它反映了当时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朴素的认同观念。
西汉末年,西域政局混乱,匈奴势力卷土重来,西域诸国率众抵抗匈奴,保护西汉西域都护吏士、家属上千人。西汉末年,西域政局混乱,匈奴势力卷土重来,西域诸国率众抵抗匈奴,保护西汉西域都护吏士、家属上千人。 • 公元29年,东汉河西大将窦融册立莎车王康为西域大都尉,西域五十余国归其统辖。公元38年,莎车王贤与鄯善王安一同派遣使者到洛阳,恢复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 魏晋南北朝:西域仍保留着汉朝政府颁发 的信物。
宋朝时高昌回鹘向其派遣使臣并进贡。 • 唐朝先后有三位公主嫁与漠北回鹘汗国的可汗。 • 清朝时各族人民踊跃支持平定新疆多次叛乱。土尔扈特部在清朝统一新疆后毅然回归祖国。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朴素的认同更加自觉。
清王朝进入公元20世纪后,已是穷途末路,气数临近,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日益高涨。革命党人的足迹,也踏上新疆的土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不久,新疆革命党人刘先俊等人计划于迪化城策动起义。因叛徒出卖而失败。翌年,以杨缵绪、冯特民、李辅黄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伊犁起义成功。宣告清朝在伊犁反动统治的结束。之后因清朝宣统皇帝退位,袁世凯命杨增新为新疆都督,杨增新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革命党人妥协,资产阶级领导的伊犁起义失败。但伊犁起义作为新疆各族人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发动的旨在推翻清王朝,埋葬封建专制制度的伟大革命斗争功不可没。伊犁起义还激发了新疆各族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热情和斗志。 • 杨增新窃取伊犁起义成果,担任新疆都督后,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制造民族不合,推行愚民政策,镇压不同意见。遭到社会各界的反对。在统治新疆17年后,终于死于统治集团内讧。1928年,愚昧不堪的金树仁继新疆都督,社会动乱进一步加深。1933年末,金树仁被迫出逃。阴险狡诈的封建军阀盛世才接任都督,开始他长达10年之久的反动统治。
1933年是新疆的多事之秋。以穆罕默德.伊敏为首的大突阙主义分子妄图分裂祖,破坏国家统一,但由于人心向北,几个月后就覆灭了。 • 盛世才是一个典型的反动政客。摆出一付积极治理新疆的虚伪面孔,积极发展同苏联的联系,妄图利用苏联人的支持保持自己“新疆王”的独裁地位。在一些进步青年的影响和苏联的帮助下,盛世才于1936年形成“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的“六大政策”。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同盛世才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0月,盛世才同意我党在迪化成立八路军办事处,滕代远任主任。随后,党中央派遣了一百多位党员来疆工作。 •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工作取得的成就使盛世才十分不安,1939年有意制造磨擦,冷淡关系。1941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侵苏战争,盛世才错误估计形势,公开与苏联、中共彻底决裂。制造所谓“四一二阴谋暴动案”捕杀中共党员,残酷杀害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中共党员,抛弃六大政策,投向国民党蒋介石。
新疆沦入国民党反动统治之下后,各族人民生活日益恶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更加尖锐。政治局势的恶化孕育了三区革命风暴。 • 三区革命是在国内外形势影响下,在苏联的支持和进步知识分子领导下的新疆各族人民反对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 1943年3月,国民党政府发布命令要求各族人民捐献一万匹军马,交不出就按就出市场价格一倍的马价交现金。1944年8月,尼勒克县牧民首先发动反对“献马运动”的武装起义。成立“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临时政府。1945年初,革命军打败国民党。同年,三区民族军正式成立。 •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一天《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莫斯科签字。国内外和平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蒋介石派张治中到新疆同三区革命政府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1月,双方签订11项和平条款,根据条款规定,改组新疆省政府,成立由三区革命代表、七区代表和国民党中央代表共同组成的新疆省联合政府,张治中任新疆省联合政府主席,阿合买提江、包尔汉任副主席,阿巴索夫任副秘书长。纠正三区革命初期的一系列错误,抛弃了“东土耳其斯坦”的旗号,团结新疆各族人民,使革命走上正确轨道。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破坏和平。导致新疆省联合政府破裂。然而,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内战,并不能阻挡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步伐。1949年,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1949年秋,党中央派遣邓力群到伊犁与三区革命政府联系,三区革命政府涌跃响应。1949年9月,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分别通电起义,新疆宣告和平解放。接着王震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进驻新疆。 • 1949年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谢谢 • 博乐市小营盘中学 齐凤培 • 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