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365 Views
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 如何上好每一堂课. 李晓辉 ( lxh7051@163.com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2014 年 10 月 14 日.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 所有的好课有共性的特征. 符合“规律”:教育教学规律 人的成长规律. 思考:为什么而教? 教什么 ? 怎么教 ?. 一、为什么而教. 1 、做真教育. 真教育! —— 理想主义.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责任). 真教育! —— 现实主义.
E N D
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上好每一堂课 李晓辉(lxh7051@163.com)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2014年10月14日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 所有的好课有共性的特征 符合“规律”:教育教学规律 人的成长规律 思考:为什么而教? 教什么? 怎么教?
一、为什么而教 1、做真教育 真教育!——理想主义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责任) 真教育!——现实主义 教育要解决“现实的”阶段性目标问题 2、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领域 技能领域 态度领域
一、为什么而教 3、为什么而教 为实现个人阶段性目标而教 为健康全面发展而教 为国家与人类发展进步而教 思考:“现实”与“未来”
二、教什么——教学内容的选择 1、教材 2、内容选择 经典材料 发展的前沿 科学、技术、社会 生活体验 思考:让教材“活”起来
二、教什么——教学内容的选择 3、内容组织 ——学科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学科知识体系 学生认知体系 学科教学知识体系 (1)教师不同,学科教学知识体系不同 学生不同,学科教学知识体系不同 (2)教学材料呈现的一般顺序 事实性材料 情境性材料 概念性材料 应用性材料
三、怎么教 三维目标:知识、技能、态度 1、怎么教知识 知识的三个属性 信息属性 事实、概念、方法 技能属性 动作技能、心智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态度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怎么教 1、怎么教知识 (1)概念教学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概念” 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比如从白雪、白马、白纸等事物里抽出他们的共同特点,就得出“白”的概念。
三、怎么教 1、怎么教知识 (1)概念教学 启示1:概念形成的教学 问题情境的设置 感性材料的分类展示 内涵、外延 概念的形成: 对比、归纳、概括等 概念的扩展: 联系实际的应用 案例:生物“性状的概念”
三、怎么教 1、怎么教知识 (1)概念教学 启示2:概念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 案例:数学“数列的概念” 案例:生物“细胞结构”
三、怎么教 1、怎么教知识 (1)概念教学 启示3:概念教学扩展——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认知观点》 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三、怎么教 1、怎么教知识 (1)概念教学 启示3:概念教学扩展——意义学习 “意义”在何处——”内在联系” 教学设计: 明确学生要知道什么 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寻找“已知”与“未知”知识之间的联结点 设计教学程序
三、怎么教 1、怎么教知识 (1)概念教学 启示3:概念教学扩展——意义学习 案例: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案例:数学“三角形内角和180度”
三、怎么教 1、怎么教知识 (2)技能教学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动作技能的习得 模仿、训练、熟练化至内化 心智技能的习得 训练的价值 课堂“学”“习”
三、怎么教 2、探究教学——不只教知识 小游戏:读心术 (1)探究的朴素理解 探究:解决问题的“科学”过程! 问题 假设 方案设计 预期结果 方案实施 结果 结论
三、怎么教 2、探究教学——不只教知识 (1)探究的朴素理解 探究为什么好? 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分析性智力 推理 实证 实践性智力 创新 创造性智力
三、怎么教 2、探究教学——不只教知识 (2)探究教学的基本程序 问题: 问题情境的设置 假设: 已有知识的运用 实验方案的设计: 已有知识的运用 操作性知识 实验方案的实施: 梳理问题、假设、实验结果的关系 讨论: 表达与交流: 问题、假设、结果的关系 探究过程本身 案例:生物“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
三、怎么教 2、探究教学——不只教知识 (3)探究教学的扩展 每堂课都可以成为探究 问题——假设(推理)——实证 核心思想 怀疑是审视的出发点 实证是判断的尺度 逻辑是辩论的武器
三、怎么教 3、活力课堂——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1)课堂教学研究的轨迹 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1:学生有效——课堂有效 关键词2:学生需求 情感需求 认知需求 学业需求
三、怎么教 3、活力课堂——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1)课堂教学研究的轨迹 课堂教学高效性 关键词:认知负荷 总认知负荷= 内在认知负荷 +外在认知负荷 +关联认知负荷
三、怎么教 3、活力课堂——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2)课堂“生命活力” 关键词1:情感需求 首先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 关键词2:学科魅力 学科魅力吸引学生 关键词3:生命活力 教师生命力的体现 学生生命力的体现 知识生命力的体现
三、怎么教 3、活力课堂——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2)课堂“生命活力” 关键词1:情感需求 首先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 案例: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活动设计
三、怎么教 3、活力课堂——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2)课堂“生命活力” 关键词2:学科魅力 学科魅力吸引学生 案例:语文“散步” 学科特点:听、说、读、写 共同特点:信息的获取、表达、生成
三、怎么教 3、活力课堂——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2)课堂“生命活力” 关键词3:生命活力 知识生命力的体现 知识在“情境”中“活”起来 知识有“前世”、“今生”和“未来”
三、怎么教 3、活力课堂——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2)课堂“生命活力” 关键词3:生命活力 学生生命力的体现 学生不是“认知体”,是“生命体” 教学中既要考虑认知规律, 更要考虑“人”的成长规律 知识、技能、态度的三位一体
三、怎么教 3、活力课堂——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2)课堂“生命活力” 关键词3:生命活力 教师生命力的体现 教师也是“生命体” 教学中既要发挥专业的智慧, 更要展现“人格魅力”
展现学科魅力 发挥教育智慧 主动的学习态度 深度的思维参与 切身的情感体验 联系实际 知识前沿 三、怎么教 3、活力课堂——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2)课堂“生命活力” “生命体”: 教学的“出发点” 教学的“落脚点” 案例:数学“筝形”
上好每一节课! 请批评指正! 李晓辉(lxh70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