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likes | 802 Views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诊断与个性化治疗 ( Hypertension diagnosis and personalized treatment ).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 危险分层 鉴别诊断 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定义. 以血压升高(收缩压 ≥ 140mmHg 和(或)舒张压 ≥ 90mmHg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 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E N D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诊断与个性化治疗 (Hypertension diagnosis and personalized treatment)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危险分层 鉴别诊断 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定义 • 以血压升高(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 • 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 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 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高血压的诊治现状 • 根据全国普查结果,我国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11.26%,患病人数达1.6亿。 • 调查表明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44.7%,治疗率:28.2%,控制率仅8.1% • 高血压患者与理想血压者相比,心脑并发症发生率成倍增高(比值倍数见表) • 国内外统计材料表明,血压降低10/5mmHg,总的心脑血管事件将减少1/3
病 因 一遗传因素 父母患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达46%,有60%患者有家族史。 二环境因素 饮食:摄入钠盐过多(>6g/d,国人平均达到13.9g,如果口味重的超过20g),含有较高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酒精量(>50g/d,=饮酒的浓度×饮酒的量×0.8) 三其他因素 体重指数(BMI) 正常为18.5-24,≥24—28为超重,>28为肥胖,和/或腰围男≥90厘米(2尺7寸),女≥80厘米(2尺4寸) 避孕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发病机制 •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神经中枢功能改变,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儿茶酚胺浓度升高,阻力小动脉收缩增强。 • 肾性水钠潴留:各种病因引起的肾性水钠潴留,组织过渡灌注,全身阻力小动脉收缩。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血管紧张素II为主要效应物质,作用于AT1受体,使小动脉收缩,并刺激醛固酮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 • 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病 理 • 心脏: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 • 脑:脑血管缺血和变性,易形成微动脉瘤,发生脑出血;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脑血栓形成;脑小动脉闭塞性病变,引起腔隙性脑梗塞。 • 肾脏: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 • 视网膜: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
临床表现 症状: • 大多起病缓慢、渐进,一般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 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有关; • 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 约1/5患者在测量血压和发生并发症时才发现。
体征: • 血压随季节、昼夜、情绪等因素有较大波动; • 听诊时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少数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 • 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持续≥130mmHg • 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和乳头水肿 • 肾脏损害突出 • 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有效降压治疗,预后很差,常死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并发症 • 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流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 • 高血压脑病: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关注过多引起脑水肿。
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心力衰竭 • 慢性肾功能衰竭 • 主动脉夹层: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也是猝死的病因之一。
体 格 检 查 正确测量双上肢血压(必要时测下肢血压)、体重指数、腰围、检查眼底、观察有无柯兴面容、神经纤维瘤性皮肤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下肢水肿;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及股动脉有无杂音;甲状腺触诊;全面的心肺检查;检查腹部有无肾脏扩大、肿块;检查四肢动脉搏动;神经系统检查。
实验室检查 • 常规检查 尿常规、血糖、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肾功能、血尿酸和心电图。部分患者需检查眼底、超声心动图、血电解质、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 特殊检查 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踝/臂血压比值、心率变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弹性功能测定、血浆肾素活性等。
诊断标准 • 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 鉴别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 高血压分级 • 高血压危险分层
高血压水平的定义和标准 注:1、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 分级为准。 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易患高血压的高危人群的确定标准 • 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 • BMI≥24—28kg/㎡(正常为18.5-24),和/或腰围男≥90厘米,女≥80厘米; • 长期膳食高盐; • 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2两)〕; • 男性≥55岁,更年期后的女性; • 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
血压测量标准方法 测量工具: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 • 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 • 袖带的大小适合,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2/3,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 2-3cm,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 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V时相。 • 相隔1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以3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自测血压 • 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ESH、BHS和AAMI)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 • 正常上限参考值为135/85 mmHg 。 • 自测血压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 自测方法:连续自测血压7天,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去掉头天血压,计算后6天血压平均值,根据此平均值决定治疗措施。
动 态 血 压 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或AAMI)的监测仪。动态血压的国内正常值参考标准:24小时平均值 < 130/80 mmHg ,白昼平均值<135/80mmHg ,夜间平均值 < 125/75 mmHg ,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比白昼血压平均值低10%~20%。
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 鉴别诊断 • 定义: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 • 主要病因 肾实质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 皮质醇增多症 主动脉缩窄
高 血 压 的 治 疗 治疗目标 健康教育 进行监测管理 药物治疗 治疗随访
高血压治疗目标 • 高血压治疗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 • 目标血压: • 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 •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 • 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冠心病,脑卒中后患者降至130/80 mmHg以下; • 如能耐受,所有患者的血压还可进一步降低。 • 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危险因素,并适当处理病人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健康教育 • 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社区人群自我保健知识,引导社会对高血压防治的关注; • 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高血压及其并发症防治的知识和技能,树立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信念; • 鼓励社区人群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限制饮酒,增加运动。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流行,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改善社区人群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
降压药治疗对象: • 高血压2级及以上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已经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 • 血压持续升高6月以上,改善生活行为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 • 高危和极高危患者。
高血压药物的作用和分类 • 利尿药 •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 钙拮抗剂 •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药 • 低剂量复方制剂 • 血管扩张药 • 中枢性降压药
药 物 治 疗 原 则 1、 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如效果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2、 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持续24小时作用的药物。 3、 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治疗,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治疗。
利尿剂 • 利尿剂治疗高血压首选噻嗪类,尤其对老年和/或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常作为基础降压药,或单独应用治疗轻度高血压。但应注意长期应用带来的不良反应,如代谢紊乱(糖耐量降低、高尿酸血症、痛风)、血脂的改变(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性欲减退以及电解质紊乱(低血钾)等 • 1 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皮质部及远曲小管段的利尿降压药,属中等强度利尿剂。 • (1)氢氯噻嗪(HCT,双氢克尿噻)以往治疗剂量25-50mg/日,最近强调小剂6.25-12.5mg/日可单用或合用,属一线药。 • 2)吲哒帕胺(寿比山,纳催离)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有利尿作用,其作用部位类似HCT,每日服药一次,维持量2.5mg/日。
2 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的利尿降压药,属强利尿药 • 呋塞米(furosemide,速尿) • 其利尿作用迅速强大,相对短暂,视病情可口服或注射,主要用于高血压急症。口服后20-30分钟起作用,20-40mg/次,每日l-2次;肌肉或静脉注射20-40mg/次,2-5分钟开始利尿。 • 3 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的利尿降压药。属留钾利尿药,低效利尿药。 • (1)氨苯蝶啶(triamterene) 50mg/次,l-3次/日或100mg/次,l-2次/日 • (2)螺内酯(spironolactone):与醛固酮有类似的化学结构,两者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内竞争醛固酮受体,40-120mg/日,分l-2次口服。主要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的高血压。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 β受体阻滞剂 • 是抗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配伍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广泛采用的方案。β受体阻滞剂口服起效较慢,降压效果肯定。 •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心输出量的高血压,年轻人、心率快、高肾素性高血压患者可作为首选药物。
β受体阻滞剂计量 • 非选择性βl、β2 受体阻滞剂: • 普萘洛尔 30-90mg bid or tid •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 比索洛尔 2.5-10mg qd • 美托洛尔 50-100mg qd • 阿替洛尔 12.5-50mg qd or bid • 倍他洛尔 5-20mg qd
α受体阻滞药 • α1受体是参与血管活动的重要受体之一,几乎所有血管都含有α1受体 • 高血压病人的α1受体介导的血管收缩作用常有增强,因此α1受体拮抗药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药物之一。 • 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如酚妥拉明除用于嗜铬细胞瘤患者外,一般不用于治疗高血压。
α受体阻滞药 • α1受体阻滞剂 • 哌唑嗪(prazosin)是常用的α1受体阻滞剂之一。口服时易吸收,约30分钟起效。另外有特拉唑嗪、多沙唑嗪 • 一般用法为首剂0.5mg/日,应在睡前服用,若无不良反应,每隔2-3日增加1mg,逐渐调整剂量使血压得到满意控制。 • 哌唑嗪的推荐剂量范围为2-20mg/日,剂量达到20mg以上降压作用不再增加。
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 • 拉贝洛尔(1abetalol)是水杨酸胺衍生物,它兼有α1受体和β受体拮抗作用。 • 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为70%,血浆蛋白结合率50%,达峰时间为1-2小时,血浆半衰期为3-4小时,它具有“首过效应”,进入体内后大部分在肝代谢 • 用于中、重度高血压,老年高血压者使用安全。口服100-200mg/次,3—4次/日。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 • ACEI是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单用ACEI可使50%的轻、中度高血压得以纠正。 • 如分别与其它药物合用,如钙通道阻滞药、α肾上腺受体阻滞药、利尿药,可使90%的轻中度高血压得以控制,尤其是利尿药可加强病人对ACEI的敏感性。 • 产生降压作用时,压力感受器及心血管反射不受影响。
根据化学结构将ACEI分为三类 • (1)含巯基化合物:卡托普利(开博通) • (2)含羧基化合物:依那普利(依那宁) • 贝那普利(洛丁新), • 培多普利(雅施达) • 西拉普利(一平苏) • (3)含次磷酸基类: 福辛普利(蒙诺) • 基本作用:即与ACE活性部位的Zn2+结合,使酶失活。
ACEI适应证与禁忌证: • ACEI适应于:(1)高肾素型、正常肾素型高血压;(2)合并心衰患者;(3)作为一线药也适用于各类原发性高血压;(4)肾移植后高血压。 • 禁忌证:(1)过敏者;(2)双侧肾动脉狭窄、孤立性肾动脉狭窄;(3)血液或骨髓疾患;(4)活动性肝炎或肝病;(5)高钾血症和严重肾功能损害;(6)妊娠初期。
ACEI不良反应: • 严重的不良反应罕见,病人一般耐受良好,对代谢无不良影响,并可改善胰岛素耐受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 (1)低血压 • (2)咳嗽:约5-20%的患者出现干咳,一般在开始用药后7日至6个月之间发生,有时需停药,一旦停药,几日内咳嗽消失。可能与肺内缓激肽、P物质和/或前列腺素增多所致。
(3)高钾血症 • (4)急性肾衰 • (5)皮疹:偶见斑状丘疹 • (6)味觉障碍,可恢复,可能与巯基有关 • (7)中性白细胞减少 • (8)对胚胎的潜在危险,妊娠忌用。 • (9)血管神经性水肿可能与缓激肽蓄积有关,停药可迅速消失。
钙通道阻滞药(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 • 1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 • 双氢吡啶类: 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 • 苯硫氮卓类: 如地尔硫卓等 • 苯烷胺类: 如维拉帕米等 • 2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包括芬地林、桂利嗪等
CCB的适应证 • (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以及周围血管病变者 • (2)老年高血压,尤其是低肾素性高血压 • (3)作为基础药与β受体阻滞药、利尿药、ACEI等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 • CCB是高血压一线药物 • 对于心功能不全尤其是收缩功能不全者,由于CCB有负性肌力作用应慎用或不用
CCB作为治疗高血压药的优点 • 对中枢无抑制作用 • 很少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 对糖代谢、脂代谢等无影响 • 三代双氢吡啶类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降压有效而作用时间长 • 维拉帕米尤其缓释制剂对应激状态降压有独特作用
CCB的相对禁忌证: • 对于心功能不全尤其是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由于钙拮抗剂有负性肌力作用故应慎用或不用 • 硝苯地平类可反射性心率增快,不宜用于心动过速患者,短效硝苯地平慎用于舌下含服迅速降压。 • 维拉帕米类使心率减慢故不宜用于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也不宜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 • 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是迄今已知的最强的内源性收缩血管因子之一 • 已肯定的AT1受体的效应包括:血管收缩,释放激素和促进细胞增殖 • 几乎所有AngⅡ的血管效应均经AT1受体介导,因此特异的AT1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的完全阻断Ang Ⅱ的血管收缩效应,常用ARB制剂有氯沙坦(科素亚)、繲沙坦(代文)
氯沙坦(Losartan) • 氯沙坦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抗心肌肥厚、抗心衰、保护肾脏、利尿排钠、排尿酸等作用。 • 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氯沙坦(50mg/日,100mg/日,150mg/日,单次口服)用药5日后,血压明显下降。维持量需50mg/日 • 氯沙坦不引起咳嗽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 氯沙坦对伴有房颤房扑房速的高血压病患者效果更加。
血管扩张药 • 1.肼屈嗪(hydralazine)以及双肼屈嗪能直接松弛小动脉平滑肌。该药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临床上多与其它药并用。 • 2.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硝普钠能直接松弛小动脉与静脉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的耗氧量。静脉用药适用于高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和恶性高血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