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k likes | 1.39k Views
制度設計 : 分步成本法. 第四章. 兩者皆分配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與製造費用至產品,而且提供計算單位產品成本的機制。 兩者皆使用相同的製造帳戶,包括製造費用、原料、在製品與製成品。 流經製造帳戶的成本流程在兩制度裡基本上是相同的。. 分批與分步成本制度的相似處. 以持續性基礎或長時間生產單一產品時,適用分步成本制度。 在每一期間執行多種不同生產批次時,適用分批成本制度。 分步成本制度按部門累積成本;分批成本制度按個別生產批次累積成本。 分步成本制度按部門計算單位成本;分批成本制度按批次在批次成本單上計算單位成本。. 分批與分步成本制度的差異處. 隨堂測驗 .
E N D
制度設計:分步成本法 第四章
兩者皆分配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與製造費用至產品,而且提供計算單位產品成本的機制。兩者皆分配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與製造費用至產品,而且提供計算單位產品成本的機制。 兩者皆使用相同的製造帳戶,包括製造費用、原料、在製品與製成品。 流經製造帳戶的成本流程在兩制度裡基本上是相同的。 分批與分步成本制度的相似處
以持續性基礎或長時間生產單一產品時,適用分步成本制度。 在每一期間執行多種不同生產批次時,適用分批成本制度。 分步成本制度按部門累積成本;分批成本制度按個別生產批次累積成本。 分步成本制度按部門計算單位成本;分批成本制度按批次在批次成本單上計算單位成本。 分批與分步成本制度的差異處
隨堂測驗 分步成本制度適用的產品為: a. 有差異性且連續性生產 b. 類似且連續性生產 c. 依顧客規格而製作之個別產品 d. 自供應商購入的商品
隨堂測驗 分步成本制度適用的產品為: a. 有差異性且連續性生產 b. 類似且連續性生產 c. 依顧客規格而製作之個別產品 d. 自供應商購入的商品
加工部門 組織裡的一個單位,材料、人工與 製造費用在此投入產品的製造。 加工部門裡對所有的產品單位均執行相同的加工作業, 再者,加工部門的產出必須是同質的。
學習目標 1 記錄材料、人工與製造費用流經分步成本制度的成本流程
製成品 在製品 銷貨成本 比較分批與分步成本法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製造費用
比較分批與分步成本法 在分批成本制度裡,成本被追溯並分配至各個生產批次。 直接材料 製成品 生產批次 直接人工 製造費用 銷貨成本
比較分批與分步成本法 在分步成本制度裡,成本被追溯並分配至各個部門。 直接材料 製成品 加工部門 直接人工 製造費用 銷貨成本
分別以T字帳與分錄來觀察成本流程 為了說明,假設有兩個部門 –部門 A 與部門 B,我們將會利用T字帳與分錄來觀察成本流程。
直接材料 • 直接材料 • 直接材料 分步成本流程(以T字帳說明) 在製品 部門 A 原料 在製品 部門 B
直接人工 • 直接 • 人工 • 直接 • 人工 分步成本流程(以T字帳說明) 在製品 部門 A 應付工資 • 直接材料 在製品 部門 B • 直接材料
分步成本流程(以T字帳說明) 在製品 部門 A • 直接材料 製造費用 • 直接人工 • 實際製造費用 • 分攤至在製品的製造費用 • 分攤的製造費用 在製品 部門 B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分攤的製造費用
轉至部門 B • 自部門A轉入 分步成本流程(以T字帳說明) 在製品部門A 在製品部門B • 直接材料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直接人工 • 分攤的製造費用 • 分攤的製造費用
製成品成本 分步成本流程(以T字帳說明) 在製品 部門 B 製成品 • 直接材料 • 製成品成本 • 直接人工 • 分攤的製造費用 • 自部門A轉入
分步成本流程(以T字帳說明) 在製品 部門 B 製成品 • 直接材料 • 製成品成本 • 製成品成本 • 銷貨成本 • 直接人工 • 分攤的製造費用 • 自部門A轉入 銷貨成本 • 銷貨成本
約當產量 所謂約當數量,即指部份完工產品的 完工比例與其單位數的乘積。 因為一個部門通常在它的期初與期末存貨裡都會有 一些部分完工產品,所以我們必須計算約當數量。
+ = 1 約當數量 – 基本概念 兩個完工一半的產品約當一個完工產品 所以,10,000 個完工 70% 的單位約當 7,000 完工單位。
隨堂測驗 Jones公司本期開始時投入生產15,000單位,最後完成10,000單位,留下5,000單位完工30%的在製品。請問該公司在這一期間內的約當產量為若干? a. 10,000 b. 11,500 c. 13,500 d. 15,000
隨堂測驗 Jones公司本期開始時投入生產15,000單位,最後完成10,000單位,留下5,000單位完工30%的在製品。請問該公司在這一期間內的約當產量為若干? a. 10,000 b. 11,500 c. 13,500 d. 15,000 10,000 單位 + (5,000 單位 × 0.30) = 11,500 約當產量
計算約當產量 約當產量有兩種計算方式: 先進先出法(FIFO) – FIFO的說明放在 本章附錄 加權平均法 – 此法的說明放在本章內文
學習目標 2 利用加權平均法計算 約當產量
約當產量加權平均法 • 加權平均法 . . . • 對於前期與當期所執行的工作不做區分 • 將前期與當期的成本與單位數混在一起 • 計算一個部門的約當產量時,將轉出單位數和期末在製品存貨的約當數量加總即可。
直接人工的處理 直接材料 在分步成本制度裡,相較於其他種產品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可能不高。 製造費用 金額 直接人工 產品成本種類
直接人工的處理 直接材料 在分步成本制度裡,相較於其他種產品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可能不高。 加工 金額 產品成本種類 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可以相加成為 一個產品成本類別,稱為加工成本。
約當產量 - 加權平均法 以下是雙鑽滑雪板公司銑削成形部門 在5月份時的作業狀況:
約當產量 - 加權平均法 計算約當產量的第一個步驟就是確認 5月份完工並轉出之單位數 (4,800 單位)
約當產量 - 加權平均法 第二個步驟就是確認5月份期末在製品在材料方面的約當數量(160 單位) ,然後將此數字與第一步驟的 4,800 單位相加。
約當產量 - 加權平均法 第三個步驟就是確認5月份期末在製品在加工方面的約當數量 (100 單位) ,然後將此數字與第一步驟的 4,800 單位相加。
約當產量 - 加權平均法 約當產量總是等於: 完工並轉出單位數 + 在製品的約當數量
圖示說明加權平均法 材料 5,000 單位開工 期末在製品 400 單位 40% 完工 期初在製品 200 單位 55% 完工 4,600 開工並完工 4,800 單位完工 400 × 40% 160 約當數量 4,960 約當產量
圖示說明加權平均法 加工 5,000 單位 開工 期末在製品400 單位25%完工 期初在製品200 單位 30%完工 4,600 開工並完工 4,800 單位完工 400 × 25% 100 約當數量 4,900 約當產量
學習目標 3 利用加權平均法計算 約當單位成本
計算約當單位成本 期初在製品: 200 單位 材料: 55% 完工 $ 9,600 加工: 30% 完工 5,575 5月份開始生產 5,000 單位 5月份完工 4,800 單位 5月份投入生產之成本: 材料成本 $ 368,600 加工成本 350,900 期末存貨400 單位 材料 40% 完工 加工 25% 完工
期初在製品 存貨成本 約當 單位成本 + 期間內投入成本 = 約當產量 計算約當單位成本 計算約當單位成本的公式 :
計算約當單位成本 以下是成本與約當產量資料:
$378,200 ÷ 4,960 單位 = $76.25 $356,475 ÷ 4,900 單位 = $72.75 計算約當單位成本 以下是成本與約當產量資料:
學習目標 4 利用加權平均法分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