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簡報者:羅世雄 D10009205 組員:黃亦欣 M10021013 李思穎 M10021016 宋瑋婷 M10001018

Download Presentation

簡報者:羅世雄 D10009205 組員:黃亦欣 M10021013 李思穎 M10021016 宋瑋婷 M10001018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The Role of Trust in Promot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eeking Us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強化使用KMS蒐尋知識時信任的角色 – 實證調查He, Wei, Fang, Yulin and Wei, Kwok-Kee (2009),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0(3), 526-537Impact Factor: 2.137 (SCI, SSCI) 簡報者:羅世雄 D10009205 組員:黃亦欣 M10021013 李思穎 M10021016 宋瑋婷 M10001018 劉志豪 B9733022

  2. Content • Purpose • What different? • Background • Research Hypotheses • Methodology • Results • Discussion & Conclusion • Q & A

  3. Purpose 探討信任在KMS使用下,對於知識蒐尋行為的影響。

  4. What different? 本篇論文認為使用KMS的知識蒐尋行為,信任並不存在於個人層次的關係裡,而是在集體層次的關係裡。 這篇論文引用以下兩個方面的文獻: 信任:假定信任是行為傾向的直接前因 IT 應用:使用者對於系統的認知,是主要的決定因素。

  5. Background

  6. Introduction (1/2)

  7. Introduction (2/2)

  8. Theoretical Background

  9. IT 應用理論,認為使用者對於科技屬性的認知,是以KMS蒐尋知識的重要因素。 • 信任方面的文獻,認為信任是促進知識交換的人們之間重要的社會關係。 • 本篇論文將焦點放在以KMS進行知識蒐尋行為上,信任所扮演的角色,而其中知識蒐尋者與知識貢獻者是不同的人。 Theoretical Background

  10. KMS的本質是一個以IT為基礎的系統,其行為意圖模式(Intention-based model),例如科技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可被用來解釋使用者透過系統蒐尋知識的意圖。 • TAM的文獻提出,IT使用的意圖是由兩個簡約因素(Parsimonious factors)所決定的: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 Theoretical Background

  11. IT (TAM) 獲得價值 (Perceived usefulness) 付出的努力 (Perceived ease of use) IT Adoption and KMS Make the decision on its usage Trust A Reducer of Social Uncertainty

  12. 人際信任 • 能力、善意以及正直對於信任而言都是重要的 • 這三者可各自獨立 • Mayer et al., 1995

  13. 信任是無論是否有能力監控另一方,在預期另一方會執行某項對其重要的行動時,願意承擔另一方行動的風險 (Mayer et al.,1995)。 • 雖然信任通常存在於人際之間,在KMS蒐尋知識的背景下,一個使用者可能不認識系統內其他使用者。特別是在大型的跨國組織中,KMS可能被數千名員工使用,而當中許多人幾乎沒有見過面。 • 在KMS背景下,信任是存在於廣大的集體層次,相信其他KMS使用者會出於利他的動機,而做出對知識蒐尋者有利的行動。 Theoretical Background

  14. 信任對於人際間知識創造與知識分享非常重要,研究顯示,使用者對資訊價值的評價,是依據資訊來源的可信度而定。信任對於人際間知識創造與知識分享非常重要,研究顯示,使用者對資訊價值的評價,是依據資訊來源的可信度而定。 • 當所傳遞的知識無法驗證時,對於知識來源的可靠性的評估就愈重要。 • 當信任存在,使用者會較為願意接納並吸收知識,因為他們認為知識貢獻者真的願意分享知識。 • 信任的程度,會直接影響知識披露、過濾以及分享的程度。 Theoretical Background

  15. Research Hypotheses

  16. Research Model 認知蒐尋努力不直接影響行為意圖, 缺乏理論???

  17. HI:知識蒐尋者對KMS群體的認知信任,與持續使用KMS蒐尋知識的意圖有正向關聯。HI:知識蒐尋者對KMS群體的認知信任,與持續使用KMS蒐尋知識的意圖有正向關聯。 H2:認知信任會正向影響使用KMS蒐尋知識的認知有用性。 H3:對KMS的認知有用性和持續使用KMS蒐尋知識的意圖有正向關聯。 H4: 對KMS的認知蒐尋努力與認知有用性有負向的關聯。 Research Hypotheses

  18. Control Variables

  19. Methodology

  20. 樣本:以一家位於大陸的知名IT廠作為研究對象。在2001年,此公司設計了一個專為旗下超過19000個員工分享經驗知識的KM系統。樣本:以一家位於大陸的知名IT廠作為研究對象。在2001年,此公司設計了一個專為旗下超過19000個員工分享經驗知識的KM系統。 問卷:發出500份問卷,回覆201份 (回覆率達40.2%), 186份有效問卷。 分析:採用PLS分析技術。 Methodology

  21. Results

  22. 樣本概況

  23. Results (1/3)

  24. Results (2/3)

  25. Results (3/3) 潛在變項用方框?

  26. Discussion & Conclusion

  27. Discussion • 知識蒐尋者對KMS群體的信任,與他們對於KMS的認知有用性有明顯關聯。 • KMS的使用者是組織的一部分。群體的社會性可以影響個體基礎的信任,即使在不相識的人之間(Turner, 2001)。 • 透過KMS功能的展開,可能加強共同的信任。例如,知識貢獻者可以被識別 - 相應的真實姓名;揭露個人訊息的機制能加強知識接收者的信任 (Perception) (Ridings et al., 2002)

  28. Discussion • 本研究證實認知蒐尋努力和認知有用性是反向相關的。然而,這個影響遠低於認知信任對有用性的影響 (β=−0.19 vs. β=0.43)。 • 持續使用KMS蒐尋知識時,認知有用性的決定信任似乎是比認知蒐尋努力 (相當於認知易用性) 更重要的因素。 • 對KMS的認知有用性,信任的社會性因素是更重要的決定因素,使用KMS蒐尋知識時,信任是關鍵的因素。 • KMS的認知有用性和持續使用KMS蒐尋知識的意圖有顯著關聯。

  29. Discussion • 信任對持續使用KMS蒐尋知識的意圖並沒有直接的影響,而是被KMS認知有用性所中介。 • 組織的報酬和持續蒐尋意圖沒有明顯關係,這個結果意味著公司的報酬不會影響員工的持續蒐尋意圖 (因為報酬方案對公司員工太微不足道)。 • 蒐尋者知識成長和持續使用KMS蒐尋知識之間並沒有明顯關係。這是因為KMS結構化知識的解決問題導向 (「為何」總是被省略和過分簡單敘述,而「如何做」成為大多數公司電子化知識庫的首要焦點) (Gray & Durcikova, 2005)。

  30. Implications • 在使用者不認識其他使用者但是卻和KMS有互動的背景下,對知識蒐尋者而言,人際間的互動並非重點,認知信任是對整個群體而不是對特定個人。 • 對KMS的認知有用性而言,信任的社會因素是一個重要的決定性因子,超過現今IT運用理論所普遍認為的科技因素 (認知蒐尋努力)。 • 雖然KMS總是被當作是科技系統,易用性是一個重要的技術性特性,但是KMS使用者群體是一個社會系統,使用KMS的社會面向重要性非常明確,對KMS使用應該著重在系統的社會觀點。

  31. Implications • 當KMS系統被認為難以使用時,KMS可能不會被用於知識蒐尋,即使KMS的使用者群體受到信任。有用性的中介角色,可以對以前的研究無法在知識來源可信度和知識蒐尋意圖之間找到顯著關係,提供一個合理解釋 (Desouza et al., 2006)。 • 認知蒐尋努力行為是反向的關聯,藉由削弱有效性,成為使用KMS蒐尋知識的間接決定因素。蒐尋所需的努力,對持續使用KMS意願仍需透過認知有用性,產生間接影響。組織必須要小心設計、維持、幫助使用者了解以及增進系統功能,來減低蒐尋努力所造成的衝擊。

  32. Implications • 加強KMS的認知有用性,建立一個受信任的環境很重要,因為信任是認知有用性的主要決定因素,如何培養信任的文化是一個重要課題,尤其是對彼此互不認識的狀況,透過合作的行為可以加強信任 (Gambetta, 1988)。 • KM管理者應該採取行動,來保證KMS容易被使用,因為認知蒐尋努力會對認知有用性造成衝擊。改善易用性包括採取知識的促進措施或是中介因素 (Markus, 2001)、提供需要的訓練及協助(Bock et al., 2006)、跟終端使用者有效溝通、更基礎地展開系統設計(C.H. Tsai & Chen, 2007)。

  33.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