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23 Views
初中语文复习阶段 知识系统梳理. 鹏展学校语文教研组 制作. c. . 现代文阅读. d. b. . 综合性学习. 文言文阅读. e. a.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写作. 语文知识总干.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 、字词 2 、句子 3 、标点 4 、文学常识 5 、修辞 6 、名著阅读 7 、探究综合类 8 、古诗文、现代诗文默写 9 、名言格言积累. 古诗文、现代诗文 默写包括 : 记忆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
E N D
初中语文复习阶段 知识系统梳理 鹏展学校语文教研组制作
c .现代文阅读 d b .综合性学习 文言文阅读 e a.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写作 语文知识总干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字词 2、句子 3、标点 4、文学常识 5、修辞 6、名著阅读 7、探究综合类 8、古诗文、现代诗文默写 9、名言格言积累
古诗文、现代诗文 默写包括 : 记忆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 应用性默写、 开放性默写
1、看图、表格、数据分析题(a.题型:调查表、对照表、漫话、徽标等。b.内容:看图说画面内容;谈体会、启示、总结道理等。)1、看图、表格、数据分析题(a.题型:调查表、对照表、漫话、徽标等。b.内容:看图说画面内容;谈体会、启示、总结道理等。) 2、对联知识 3、口语交际 4、拟广告语、标语 5、新闻、消息信息提炼 6、针对短文进行观点陈述 7、扩写成段
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6)对比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8)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9)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10)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口诀:名 时 地 评 作 文学常识 对于名家要求识记
“引号”(括号)——破折号 ……省略号 •间隔号《书名号》 -连接号.着重号 __专名号 标号 标点 句中点号 、,;: 句末点号 。?! 点号
(1)用词不当 (2)语序不当(3)搭配不当 (4)成分残缺或赘余 (5)结构混乱 (6)表意不清 (7)不合逻辑 1、单句、文段或选择题的修改病句、应用文格式修改 2、仿写专练 3、语句的衔接与排序 4、赏析、品析句子 句子 (从思想内容、语言、修辞、意境等方面分析)
1、汉字的书写、注音、改错字(多为常见易错的生字、多音多义字、形近字)1、汉字的书写、注音、改错字(多为常见易错的生字、多音多义字、形近字) 2、词语(包括量词)、成语的运用 3、词义解析 4、关联词语填空 字词 语境义 比喻义 近几年中考的语音、汉字题,更多地着眼于实际运用,更加贴近生活。如在具体语境中给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改正错别字。材料多取材于报刊、杂志,在实践中考查学生语音、汉字的语言知识。
名著阅读共8部 a.形式:读书推荐卡、正反方辩论等。 b.内容:书名、作者、人物、情节、主题、写作特色、语言风格。
二、综合性学习: 1、特点:a.死记硬背少,积累运用多。 b.综合性强 c.内容来自课本 2、命题形式:民间采风、店名、话说英 雄、马的世界、话说孔子孟子等。 3、学习方法:a.关注教材 b.积累相关资料(成语、俗语、名言、古诗句等)
c.总结小组活动内容: 包括( 活动主题、 具体承担任务、 活动安排与计划、 收集资料的种类与来源、 活动分工)
四、古诗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 a.了解作家作品、文学文化常识 b.注重课本提示和注释 c.背诵优秀诗文、理解内容及课后诗词背诵、默写 d.文言词汇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文言实词活用、文言虚词积累)
文言虚词:之、其、而、夫、乃、所、为、与、者、焉、以、然文言虚词:之、其、而、夫、乃、所、为、与、者、焉、以、然
三、现代文阅读: 1、选材内容:a.注重情感体验、价值 取向和人文内涵 b.突出鲜明个性,呈现鲜明地域特色 c.注重名家、名篇,追求强的名人效应(如:余秋雨、毕淑敏、林清玄、雷抒雁、二月河等)
4、怎样解答比较阅读类的考题? 1)、要考虑两段文字的体裁是否相同。 2)、要考虑两段文字的内容是否相似、相关或相反,写作特点分别是什么。 3)、要考虑两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或思想感情是否相同。 4)、要注意不同体裁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文体特征。如说明文中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语言准确等,议论文中论点、论证、语言严谨等。 5、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小见大、铺垫、烘托、衬托、对比、象征、人称变化,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联想、想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照应、巧设悬念、运用典故、讽刺等等。
6、现代文文体划分: 1、表达方式: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 2、文学作品: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戏剧、诗歌、童话、寓言 3、应用文
a.说明文: 1)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2)说明方法(9种)及作用:打比方、举例子、下定义、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 3)说明对象特征 4)结构 5)说明文语言特点 6)说明文种类
b.记叙文: 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 2)顺序:插叙、倒叙、补叙 3)表达方式(5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4)描写人物方法:正面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5)线索: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景物或事件 6)语言特色: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c.议论文: 1)类型:立论、驳论 2)三要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恰当) 3)论证方法(6种):比喻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因果论证、道理论证、引证 4)论证结构: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对照式 5)三部分:引论、本论、结论
(1)小说: 人物:刻画人物方法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线索:人物见闻、地点转移、情节、思想感情 环境: 及作用 三要素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
(2)散文: 1)分类: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 2)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3)艺术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4)散文经常运用:想象(无中生有)、联想(由此及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象征(托义于物)、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方法)、对比。 (选材自由,形式灵活 但主题明确集中)
(3)戏剧: 戏剧语言:说白、唱词、舞台说明 分类:a.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 话剧、歌剧、舞剧 b.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 悲剧、喜剧、正剧 c.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为 历史剧和现代剧 d.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 独幕剧和多幕剧
(4)诗歌 唐代的律诗、绝句 宋代的词 元代的散曲 诗经 楚辞 乐府民歌 近体诗 古典 诗歌 诗歌 古体诗 现代诗歌 (5)童话、寓言
应用文: 调查报告 通知、启示 书信、日记 申请书 计划书 倡议书 讲演稿 电报 总结 新闻
新闻 1)定义:广义(消息、评论、通讯、报告文学)狭义(消息) 2)特点:及时、准确、真实 3)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必不可少)、背景、结语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写作知识: 1、试题类型: 半命题作文 全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 看图作文 材料作文 2、试题主题内容: 个人成长 亲情友情 社会生活 吟咏畅想
3、作文写作要求: (1)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能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3)详略得当,条理清楚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体工整、文面整洁、文从字顺 (5)能用联想、想象表达内容,引用古诗词、名言等
再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