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守望新课程 实践新课程

守望新课程 实践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com. 一、近十年课程发展回顾 二、关于评价与考试改革 三、关于数学新课程 四、政府的行动. 一、近十年课程发展回顾 在一个波及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经济并不发达、社会正在急剧转型、差异悬殊的国度,如何进行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本国国情的课程变革,世界上没有现成答案。.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 1996-1998 年)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

gaet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守望新课程 实践新课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守望新课程 实践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ncctlj@sina.com

  2. 一、近十年课程发展回顾 二、关于评价与考试改革 三、关于数学新课程 四、政府的行动

  3. 一、近十年课程发展回顾 在一个波及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经济并不发达、社会正在急剧转型、差异悬殊的国度,如何进行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本国国情的课程变革,世界上没有现成答案。

  4.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1998年) •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 阶段(1999-2001年7月) •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 案形成阶段(2001年7月—2004年) •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反思、全面推广与高中 新课程实验阶段(2004年——至今)

  5.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1996-1998年)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1996-1998年) 主要事件 1、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调查。 2、课程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3、逐步形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6. 反思与评论 • 这个阶段是漫长的、自发的、充满草根气息的,正是这种状态造就了的良好学术氛围,才使得课程改革有了灵魂——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7. 第二阶段(1999-2001年7月) 课程文本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阶段 主要事件 1、教育部公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 “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 程教材体系”。 2、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 3、优先启动数学等几个学科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探索并 初步建立起一整套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的工作程序。

  8. 4、全面启动课程标准及相关文本的起草工作。 5、2001年6月1日,教育部全面审议并原则通过 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义务 教育课程方案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并要 求2001年秋季组织实验。 6、筹备新课程实验工作。

  9. 反思与评论 1、明确了课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结构系统和过程系统。

  10. 结构系统 结构系统 课 程 管 理 课 程 目 标 课 程 结 构 课 程 内 容 教 学 过 程 课 程 评 价

  11. 过程系统 设计过程 决策过程 评价与反馈 实施过程

  12. 2、初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运行机制,加快了课程发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2、初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运行机制,加快了课程发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 3、教师培训方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以基于平等、对话、合作为特征的研修文化,全面重建培训制度。

  13. 第三阶段(2001年7月—2004年)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课程方案的形成 重要事件 1、2001年7月,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实验工作会议,确定了新课程实 验的总体目标和工作策略,全面部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和师资 培训等各项工作。

  14. 2、实验规模逐步扩大。 2001年 42个实验区 0.5%-1% 2002年 570个实验区 18%-20% 2003年1642个实验区 40%-50% 3、成立 “教学专业支持工作组”。

  15. 4、组织对实验过程的评估与调研 • 第一次评估活动:2001年12月23—28日 • 第二次评估活动:2003年3月4—12日 • 第三次评估活动:2004年11月22—26日 • 每次评估活动分5-7个评估小组,每个评估小组由7-10人组成,包括大学校长、专家、地方行政官员、校长、教师和记者; • 3次评估工作考察了近50个实验区、150所中小学校,听课达500多节,座谈会300余次、参加座谈的代表逾5000人,回收的各种问卷一万多份。

  16. 反思与评论 1、课程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于: (1)教师发展 (2)制度革新 (3)文化重建

  17. 2、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教学研究领域必须 确立的基本制度。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核心要素: • 实践与反思 • 交流与合作 • 引领与创新 专业人员和一线教师如何组成学习共同体,是课程实践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8. 第四阶段(2004年——至今) 义务教育课程反思、推广与高中新课程实验 主要事件 1、新课程实验进入第三个年头,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展了阶段性的总结与反思。 2、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规模进一步扩大。 2004年 70%-90% 2005年 95%以上

  19. 3、新课程的首届初中毕业生面临中考改革。 4、山东、宁夏、广东、海南四省区进入高中 新课程实验。

  20. 反思与评论点上的经验如何在面上得到推广?从“样品”到“产品” 从“试点”到“推广”

  21. 这中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非线性关系? • 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到底如何? • 是那些因素在主宰着这种变化? • 学术界的力量能够发挥多大的影响力? • 作为实践者的教师呢? • 舆论在其中又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 • 行政的力量是更为有力了,还是相反?

  22. 二、关于评价与考试改革 (几个案例)

  23. 案例1 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 • 实行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 • 进行初中生综合素质评定 • 推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

  24. 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怎样确定,评价内容的各个方面是否有主次之分? • 学生综合素质应该由谁来评价,怎样处理各评价主体之间的关系? • 如何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主要依据有哪些?

  25.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怎样计算,各等级的比例是否需要限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怎样计算,各等级的比例是否需要限定? •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怎样呈现,怎样在高中招生中有效利用?

  26. 综合素质评定结果的运用主要有: (1)可以严格限制A等比例,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门槛,如4A2B; (2)可以将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和学科并重作为录取依据; (3)在差额录取中对达到一定分数标准的学生不再按照分数排队,以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作为录取依据;

  27. (4)将综合素质评定结果或其中的部分项目结果(4)将综合素质评定结果或其中的部分项目结果 作为降分(破格)录取的依据; (5)在实现了招生名额分配、推荐与保送、高中 录取加试制度的基础上,综合评价结果作为 重要参考; (6)先划定不同批次录取的综合素质门槛,然后 在同一批次招生中按分数招生。

  28. 案例2 中考试题 科学 1、一棵小樟树,由于主干部拴了一根晾衣服的铁丝,几年后便死去了,这根铁丝的影响主要是: A 阻断了有机物向上运输 B 阻断了有机物向下运输 C 阻断了水分、无机盐的向上运输 D 阻断了水分、无机盐的向下运输 • 评析:本题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考查了学生对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很自然地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

  29. 2、有三个同学在家里用实验探究纸片、塑料薄膜、棉布对电视机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他们的探究过程分别是:2、有三个同学在家里用实验探究纸片、塑料薄膜、棉布对电视机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他们的探究过程分别是: • 甲同学在自己家里,将纸片放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手指按遥控器控制键,如果遥控器能对电视机起控制作用,则增加纸片的数量。如此重复实验,逐渐增加纸片的层数,直到遥控器不能控制电视机为止,记下纸片的层数。 • 乙同学在自己家中用塑料薄膜按照与甲同学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塑料薄膜的层数。 • 丙同学在自己家中用棉布按照与甲同学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棉布的层数。

  30. 他们的实验结果已经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 他们的结论是:棉布能比纸片和塑料薄膜更有效地阻挡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 (1)三个同学的探究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请你指出其 中存在哪些问题。 (2)请从指出的问题中选出1个说明如何改进。他们 的实验结果已经记录在表格中

  31. 案例3高中新课程 数学 广东省南海桂城中学提供 (董磊 陈旭武 陈丽仕)

  32. 一、过程性评价主要考察以下六点: • 价值观与意志品质 • 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 合作交流与数学表达 • 独立思考与应用意识 •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课堂表现及作业、练习情况

  33. 二、过程性评价的效果分析 • 体现了新课标的多元化评价理念。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通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实现了评价方式多元化;通过对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全面评价实现了评价内容多元化。

  34.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评价中极大地关注了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数学学习的体会。通过自评与小组评价,大多数学生能够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决心去实现目标;能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理解并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比如小组对一位同学的评价:在半个学期过后,你永不言败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大家发现你是一位不苟言笑却治学严谨的同伴,但你也不要太静,应多与同学交流,多回答问题,这样对你很有益。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评价中极大地关注了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数学学习的体会。通过自评与小组评价,大多数学生能够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决心去实现目标;能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理解并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比如小组对一位同学的评价:在半个学期过后,你永不言败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大家发现你是一位不苟言笑却治学严谨的同伴,但你也不要太静,应多与同学交流,多回答问题,这样对你很有益。

  35. 引导学生一起探讨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互评,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改进学法。例如小组对一位同学的评价:在这个模块的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数学问题,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对问题有钻研精神,但对知识的整理归纳不够详细。引导学生一起探讨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互评,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改进学法。例如小组对一位同学的评价:在这个模块的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数学问题,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对问题有钻研精神,但对知识的整理归纳不够详细。

  36.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体会数学、改进学法、增强能力。如一位同学的自评: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我觉得现在的数学知识比过去更抽象,基础一旦不扎实,很容易跟不上,所以我要更加努力钻研。数学的学习过程是重要的,我认识到对任何知识的把握都要经过反复思考,做题时要根据概念、公式,认真思考、分析问题,清理思路,解决问题。今后我会改正自身缺点,挖掘知识的通性,使知识能够相互转化,并能灵活运用。高一的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体会数学、改进学法、增强能力。如一位同学的自评: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我觉得现在的数学知识比过去更抽象,基础一旦不扎实,很容易跟不上,所以我要更加努力钻研。数学的学习过程是重要的,我认识到对任何知识的把握都要经过反复思考,做题时要根据概念、公式,认真思考、分析问题,清理思路,解决问题。今后我会改正自身缺点,挖掘知识的通性,使知识能够相互转化,并能灵活运用。高一的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

  37. 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文化和数学的应用价值。如一位同学的自评:我过去认为数学“不怎么样”,只是单调的计算和枯燥的证明。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接触很多的数学应用题,如今我懂得了银行利率的计算、手机用卡的选择等,才意识到它与我们的生活贴得很近,同时老师上课给我们讲数学史,使我知道知识的发展过程,我有点喜欢上了数学。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文化和数学的应用价值。如一位同学的自评:我过去认为数学“不怎么样”,只是单调的计算和枯燥的证明。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接触很多的数学应用题,如今我懂得了银行利率的计算、手机用卡的选择等,才意识到它与我们的生活贴得很近,同时老师上课给我们讲数学史,使我知道知识的发展过程,我有点喜欢上了数学。

  38.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意志品质,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如小组对一位同学的评价:虽然学习比较勤奋,但学习态度有点消极,在数学学习中所下的功夫不够,对数学的思考程度不够深,不懂的问题也不敢请教老师。可以看出,你是想学好数学的,但要明白,只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才能学好数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意志品质,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如小组对一位同学的评价:虽然学习比较勤奋,但学习态度有点消极,在数学学习中所下的功夫不够,对数学的思考程度不够深,不懂的问题也不敢请教老师。可以看出,你是想学好数学的,但要明白,只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才能学好数学。

  39. 农场个数(万) 240.1 240 230 平均英亩 461 220 460 217.3 450 210 440 1982 年份 1984 1986 1988 430 428 420 1982 年份 1984 1986 1988 模块一结束后的试题举例 第16题 两份资料提供了两条看起来似乎矛盾的信息:a)美国的农场从1982年的平均每农场428英亩逐年上升到1987年的平均每农场461英亩,似乎说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图1) b)美国的农场数从1982年的240.1万个减少为1987年的217.3万个,似乎说明农业生产规模的缩小(图2) 请根据这些信息作出判断,农业生产规模究竟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40. 第17题 一次舞会的盈利额p同售票数之间的关系图(其中保险部门规定:人数超过150的时候,需缴纳一定的公安保险等费用),请求出它的函数表达式,并写一段文字对图像从不同角度(如成本,赚钱,赔本等方面)加以解释。

  41. 第18题 某工厂今年1月、2月、3月生产某种产品分别为1万件、1.2万件、1.3万件,为了估测以后各月的产量,以这三个月产品数为依据,用一个函数模拟此产品的月产量y(万件)与月份数x的关系,模拟函数可以选取二次函数y=px2+qx+r或函数y=abx+c(其中p、q、r、a、b、c均为常数),已知4月份该新产品的产量为1.37万件,请问用以上哪个函数作为模拟函数较好?求出此函数。

  42. 案例4 国外试题 数学

  43. 1、苹果树: 一个农夫在一块方形地里种苹果树。为了防止风对果树的侵袭,他在果园的四周种了针叶树。如图,从图中你可以看到果树和针叶树的排列状况,用n表示苹果树的行数。

  44. ×=针叶树●=苹果树

  45. 问题1:完成表格

  46. 问题2:有两个公式你可以用来计算上图所示的针叶树和苹果树的数量。问题2:有两个公式你可以用来计算上图所示的针叶树和苹果树的数量。 苹果树数量=n2 针叶树数量=8n 请找出n为何值时,苹果树和针叶树数量相等,并说明你的计算方法

  47. 问题3:假如农夫想要扩建果园并种植更多的果树,问苹果树和针叶树中哪一种会由于果园的扩建而增加的更快?解释你怎样得出答案。问题3:假如农夫想要扩建果园并种植更多的果树,问苹果树和针叶树中哪一种会由于果园的扩建而增加的更快?解释你怎样得出答案。

  48. 2、把一把金属勺、一把木勺和一把塑料勺同时放入热水中15秒钟之后,哪把勺最热?2、把一把金属勺、一把木勺和一把塑料勺同时放入热水中15秒钟之后,哪把勺最热? A金属勺 B木勺 C塑料勺 D三把勺一样热

  49. 3、支持某种作息制度 想象下面这篇文章出现在本地报纸上。仔细阅读文章然后就“推迟上课和放学的时间”这一建议写一封信给你的校长,支持或反对这项建议。一定要提供详细的理由支持你的论点使其更令人信服。 “研究表明学生应晚睡 夜晚的猫头鹰对清晨的鸟儿” (文章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