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 likes | 837 Views
二轮复习的特征与效率 ( 研究高考 培养能力 寻求突破 高效应考 ) 张秀球. 1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什么? 2 、命题人对试题的理解及变化? 3 、我们应对试卷进行怎样的研究? 4 、二轮复习如何定位? 5 、提供复习效率的措施?. ( 1 )指导思想 ( 2 )能力立意 ( 3 )二个有利 ( 4 )三个有利 ( 5 )命题原则. 1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什么?. 将反映学科特色的要素和反映试题特征的要素设计成化学试题参数指标,共有 6 个: ①能力指标; ②化学思想方法指标; ③内容指标; ④素材情境指标; ⑤预估难度指标; ⑥题型指标。.
E N D
二轮复习的特征与效率 (研究高考 培养能力 寻求突破 高效应考) 张秀球
1、高考命题的依据是什么? 2、命题人对试题的理解及变化? 3、我们应对试卷进行怎样的研究? 4、二轮复习如何定位? 5、提供复习效率的措施?
(1)指导思想 (2)能力立意 (3)二个有利 (4)三个有利 (5)命题原则 1、高考命题的依据是什么?
将反映学科特色的要素和反映试题特征的要素设计成化学试题参数指标,共有6个:将反映学科特色的要素和反映试题特征的要素设计成化学试题参数指标,共有6个: ①能力指标; ②化学思想方法指标; ③内容指标; ④素材情境指标; ⑤预估难度指标; ⑥题型指标。 2、命题人对试题的理解及变化?
①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 ②关联和迁移能力; ③推理和论证能力; ④实验和探究能力。 ①能力指标 一是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二是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是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能力要求 实验与探究能力 推理与论证能力 单一结构 多元结构 关联结构 拓展结构 关联与迁移能力 解释与简单应用能力 思维层次
在命制化学试题的过程中,化学思想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将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具体化和方法化的关键支撑架,也是反映试题学科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命制化学试题的过程中,化学思想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将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具体化和方法化的关键支撑架,也是反映试题学科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 ②化学思想方法指标
③内容指标 无机类试题 化学试题 有机类试题 实验类试题 无机类试题用“元素+概念或理论”,因为概念、理论总是反映在具体元素及化合物中
化学试题多数是以素材情境为命题的切入点,将其承载的化学问题与化学知识、学科方法、学习能力有机融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化学素养,因此,素材情境的选取优化和呈现方式直接影响试题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特征。化学试题多数是以素材情境为命题的切入点,将其承载的化学问题与化学知识、学科方法、学习能力有机融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化学素养,因此,素材情境的选取优化和呈现方式直接影响试题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特征。 ④素材情境指标 考虑到一套试卷中素材情境的选材和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才能从不同角度有效地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故将情境的选材和呈现方式进行整合,设计成题库的素材情境指标。素材情境指标的分类 1、工艺流程、 2、实验现象与装置、 3、数据分析、 4、图表分析、 5、文字表述、 6、示意图、 7、实物模型。
一般情况下,难度级别分为易[0.7,1)、中等[0.4,0.7)、较难[0.2,0.4)、难(0,0.2)四档一般情况下,难度级别分为易[0.7,1)、中等[0.4,0.7)、较难[0.2,0.4)、难(0,0.2)四档 ⑤预估难度指标 ⑥题型指标 单项选择题的代码标记为1,非选择题的代码标记为2。
例3 (2009年北京27题部分).(14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 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2010北京27题部分).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试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Ⅳ………(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2009年和2010年的实验试题是以“比较物质氧化性相对强弱”为实验目的,以中学所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为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将感性实验的设计和实施作为明线、理性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作为暗线贯穿在实验试题的整体思路中,以及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2条主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仅依托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暗含的思想和方法达成实验目的,而且借助直观实验和实验事实提供的证据印证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价值,并以物质性质为载体,实现了理论指导功能与实验实践工具的有机整合。2009年和2010年的实验试题是以“比较物质氧化性相对强弱”为实验目的,以中学所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为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将感性实验的设计和实施作为明线、理性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作为暗线贯穿在实验试题的整体思路中,以及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2条主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仅依托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暗含的思想和方法达成实验目的,而且借助直观实验和实验事实提供的证据印证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价值,并以物质性质为载体,实现了理论指导功能与实验实践工具的有机整合。 1、贯穿明暗2条主线,实现理论和实验的有机整合
解答过程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维历程,并通过学生在遇到认知冲突时,运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的探究步骤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种让科学探究植根在学生的思想中,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比单纯考查实验探究的表观形式,更具有实际意义和深广内涵。解答过程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思维历程,并通过学生在遇到认知冲突时,运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的探究步骤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深层次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种让科学探究植根在学生的思想中,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比单纯考查实验探究的表观形式,更具有实际意义和深广内涵。 2、强调化学实验的探究性,渗透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
都融入了对比实验方法和控制多因素变量的思想。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排查干扰因素,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科学探究的原则和方法,有利于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具备良好的科学品质和科学态度。都融入了对比实验方法和控制多因素变量的思想。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排查干扰因素,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科学探究的原则和方法,有利于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具备良好的科学品质和科学态度。 3、在实验过程的各要素中融入科学方法
2009年采用的是间接法,而2010年采用的是直接法。2009年采用的是间接法,而2010年采用的是直接法。 4、实验设计体现一定的方法论
课程标准从实验教育功能的角度已明确指出“实验”的广泛含义:课程标准从实验教育功能的角度已明确指出“实验”的广泛含义: 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 ②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③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认识实验的广泛含义
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 的含义 实验事实 实验史实 实验方法论
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包括探究策略也包括实施和得出结论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包括探究策略也包括实施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什么是探究策略? 探究策略是指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辨和决策,即,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先提出对问题的假设,然后设法收集能够证实假设的证据,并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抽象概括确定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问题解决的目标。 具体表现为:把探究能力的考查要素隐含在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在答题时具有探究行为,并会运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的探究策略解决问题。 重视探究策略
(1)了解实验目的,知道本实验做些什么.这是对考生“实验意识”的考查,要求考生善于通过化学实验来解决问题,提炼出化学实验的课题,用科学的语言准确、完整、清晰和具体地阐明实验目的。(1)了解实验目的,知道本实验做些什么.这是对考生“实验意识”的考查,要求考生善于通过化学实验来解决问题,提炼出化学实验的课题,用科学的语言准确、完整、清晰和具体地阐明实验目的。 (2)实验所需的仪器及其安装连接顺序.要求熟悉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原理及其功能,能根据实验方案恰当选择、装配好化学实验装置.“设计意识” (3)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要求根据题意,灵活运用化学知识、技能选择科学、有效和巧妙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操作意识” 实验试题的命制基本上是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的
(4)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的观察.要求能独立地、系统地和有条不紊地进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客观地、完整地和规范地记录实验过程、条件、现象和结果.“证据意识”(4)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的观察.要求能独立地、系统地和有条不紊地进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客观地、完整地和规范地记录实验过程、条件、现象和结果.“证据意识” (5)实验中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排除的方法.要求能有效地判断出实验条件是否合适,对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及找出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评价意识” (6)实验结果分析.要求能准确、清晰、全面地表述和概括实验的全部内容及其结果,简明、规范地撰写实验定性或定量的报告.“结论意识”
1·了解实验目的,知道本实验做些什么. 这是对考生“实验意识”的考查,要求考生善于通过化学实验来解决问题,提炼出化学实验的课题,用科学的语言准确、完整、清晰和具体地阐明实验目的。 2·实验所需的仪器及其安装连接顺序. 要求熟悉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原理及其功能,能根据实验方案恰当选择、装配好化学实验装置. 3·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 要求根据题意,灵活运用化学知识、技能选择科学、有效和巧妙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从 试题考查的内容来分析,实验试题的命制基本上是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的.
4·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的观察. 要求能独立地、系统地和有条不紊地进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客观地、完整地和规范地记录实验过程、条件、现象和结果. 5·实验中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排除的方法. 要求能有效地判断出实验条件是否合适,对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及找出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 6·实验结果分析. 要求能准确、清晰、全面地表述和概括实验的全部内容及其结果,简明、规范地撰写实验定性或定量的报告 试题考查的内容来分析,实验试题的命制基本上是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的.
由于对探究能力考查的特殊性,试题命制要遵循如下的设计理念由于对探究能力考查的特殊性,试题命制要遵循如下的设计理念 1、真实性 科学探究一般都具有真实的情景,因此用于评价科学探究能力的试题要以生产、生活、科研等实际为背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情境性问题。对于学生来讲具有趣味性( 同时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 有利于学生认识化学学科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探究试题设计理念
2、开放性 对于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应加强试题的开放性。同时,开放性的试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全面评价学生。 开放性原则要求试题命制着重考查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理解试题( 多渠道处理信息和结果多种表述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开放性的试题,包括试题内容的开放、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的开放、试题答案的开放以及以上形式兼而有之的开放等多种开放形式。
3、新颖性 只有题目的背景内容是新颖的、才能实现对能力的考查。 只有新颖才能避免运用题海战术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才能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参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考查方式有: (1)实验方案设计的技能 (2)按规定完成实验操作的技能 (3)实验数据处理与解释的技能 (4)实验方案评价的技能
无机框图题 流程题的演化史 流程题 不真实的 真实的 练习的结果 能力为主 无意义 有价值有意义
27.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点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LixC6。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为给出)。27.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点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LixC6。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为给出)。
稀H2SO4 调PH约为5 煅烧 过滤 Zn 过滤 过滤 Na2CO3 ① 适量高锰酸钾溶液② ④ ⑤ ③ 27.(14分) 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Ⅱ), Mn(Ⅱ), Ni(Ⅱ)等杂质)的流程如下: 工业ZnO 浸出液 滤液 提示:在本实脸条件下,Ni(Ⅱ)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是MnO2 回答下列问题: 滤饼 ZnO 滤液
注重考查对事物认识的全面性和推断其发展性的能力(重过程)。注重考查对事物认识的全面性和推断其发展性的能力(重过程)。 高考化学试卷中,逐渐要求考生注重对事物整体以及变化发展过程的认识.近年来,在试题中尽量避免只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试题出现,取而代之的是要求考生对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如果仅仅知道结果,充其量也只能获得较少的一部分分数. 在近年来的试题中,通过连续的流程图来提供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多角度、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变化,并能预测它的发展取向.
这是考察信息接受、处理的能力的方法。还注重考查考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的强弱、转换信息的能力。这是考察信息接受、处理的能力的方法。还注重考查考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的强弱、转换信息的能力。 情景较新,新情景下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事物和现象的本质。 考试做题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不是搜索、回忆旧试题的过程。 新情境题
情景材料从它的功能上来划分,可以大致为:氛围型和条件型两类。情景材料从它的功能上来划分,可以大致为:氛围型和条件型两类。 氛围型材料的功能是营造一种情景,它除了使试题显得生动活泼外,还能使考生了解到试题内容大概范围,至于解题的信息在随后的题干内还会提供; 条件型材料的试题除了以上的作用外,在其中还隐含着部分解题的有关信息。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 + 3Ag2S = 6Ag + A1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1.“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11.“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 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个铝离子 C.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 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
在此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强弱,如何分析题干中所提供的有限信息,来帮助自己解题。整个解题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沿袭某些知识的重现,而完全是一种应用信息和有关知识去再学习的过程,在考试的有限时间内,考生必须对试题阅读后,找出正确的解题途径,如此可以考查出考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强弱。在此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强弱,如何分析题干中所提供的有限信息,来帮助自己解题。整个解题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沿袭某些知识的重现,而完全是一种应用信息和有关知识去再学习的过程,在考试的有限时间内,考生必须对试题阅读后,找出正确的解题途径,如此可以考查出考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强弱。
1、指导中学教学 2、提高试题效度 3、测试学生智力水平 主干知识
一、注重考察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试题情境必新,考查处理信息能力的强弱。 二、注重考查对事物认识的全面性和推断其发展性的能力 三、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四、注重考查实验能力 五、注重试题的开放性,考查探究能力 六、多学科渗透,考查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6个新趋势
科学方法? 学科素养? 两个小问题
从科学方法上看 新课程考试大纲中要求“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
对于通用的科学实验方法进行了考查,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以及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对于通用的科学实验方法进行了考查,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以及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 (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大量的硫酸铜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要素、阶段和层次,并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综合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全面考查,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方法
分类、比较 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将研究对象区分为不同的属种的逻辑方法。
比较是辨别同异、区分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方法,比较的根据是研究对象之间客观存在着差异性和同一性。比较是辨别同异、区分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方法,比较的根据是研究对象之间客观存在着差异性和同一性。
类比是在分类及比较的基础上,从两个或两个研究对象的某些共有或相似属性,推导其中出一个对象可能具有另外一个对象所具有的属性的方法。类比是在分类及比较的基础上,从两个或两个研究对象的某些共有或相似属性,推导其中出一个对象可能具有另外一个对象所具有的属性的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运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描述、推导和计算的方法,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规律性,并从数量关系上进行研究。数学方法就是运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描述、推导和计算的方法,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规律性,并从数量关系上进行研究。 1997 年高考化学试题对富勒烯的考查,彰显了高考化学对数学方法的重视。此题给出了C60分子的结构模型和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和棱边数对应关系的欧拉定理,要求考生计算确定 C60分子所含单键数以及 C70分子中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数目。题目结合了物质结构知识和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欧拉定理),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然后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
归纳方法,就是从实验和观测的事实材料、实验数据出发,推导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归纳方法,就是从实验和观测的事实材料、实验数据出发,推导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
演绎方法, 是从一般规律出发,运用数学的演算或者逻辑的方法,得出特殊事实应遵循的规律,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理方法。 模型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对客观对象进行观察并对所获得的科学事实进行初步概况之后,常常利用想象、抽象、类比或简化的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概念、理论或者结构等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对其的研究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模型通常包括物质模型和思想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