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419 Views
第六章 出版管理制度与出版形式. 出版管理制度理论基础 出版行政管理 出版机构的设立.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出版管理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出版学的出版管理制度以及出版形式; 重点掌握现代社会信息出版活动中出版管理制度和出版形式的重要意义。. 一、出版管理制度及思想理论基础. 出版管理制度从总体上是指对出版准入机制、编审权的控制以及分销机制等出版前端、中端和后端的管理。
E N D
第六章出版管理制度与出版形式 出版管理制度理论基础 出版行政管理 出版机构的设立
学习目的与要求 •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出版管理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出版学的出版管理制度以及出版形式; • 重点掌握现代社会信息出版活动中出版管理制度和出版形式的重要意义。
一、出版管理制度及思想理论基础 • 出版管理制度从总体上是指对出版准入机制、编审权的控制以及分销机制等出版前端、中端和后端的管理。 • 1.预防制(Preventive System):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对出版活动进行直接管理与控制,包括出版前的严厉控制、对出版物内容的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标准的出版物的严厉惩罚、对出版物传播的再控制。 • 主要特征:政府委派官员对出版内容实行事先审查,最后 决定是否传播。 • 表现形式:检查制、特许制、审批制、专营制、登记制 许可制以及保证金制
2.预防制的渊源——书报审查制度 • A、出版前审查(pre-publishingcensorship): • 对出版准入和稿件内容进行严格的管制。 • ◆出版前审查:1695年英国废除《许可证法》以前 • B、出版后审查(post-publishingcensorship): • 对已出版的出版物进行追究惩罚。 • ◆出版后审查:1695年英国废除《许可证法》以后
3.追惩制:是出版物出版之前政府一般不进行干预,通过立法和法院裁决的方式对出版过程、出版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后惩处,依法追究出版者及相关人的责任。3.追惩制:是出版物出版之前政府一般不进行干预,通过立法和法院裁决的方式对出版过程、出版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后惩处,依法追究出版者及相关人的责任。 • 特征:须在工商管理部门经过一定的登 记程序即可。 渊源:古希腊民主制度下的言论出版自由 (freedom of speech and a free press)
4.《报刊的四种理论》——出版管理制度的演变4.《报刊的四种理论》——出版管理制度的演变 • A、集权主义理论:一切问题都应服从于国家安全,当公众的讨论威胁到国家安全时,统治者必须限制公众的讨论。 • B、自由主义理论:媒体是公民表达思想的自由场所,新闻出版不应受到政府的控制与影响。 • C、社会责任理论:媒体在自由行使其权利的同时,应对社会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应作为媒体开展各项业务的基础。 • 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媒体属于国家,一切以公众利益(人民群众)为先。
★约翰·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 • 1644年,约翰·弥尔顿在议会发表了《论出版自由》的演说,他揭露了出版法中规定的凡出版必得官方检查批准的条款,宣称:言论、写作和发表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坚信在不受约束的出版自由环境中真理一定会战胜谬误…… • 1789年,法国国民议会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 1791年 ,美国国会批准产生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5、追惩制:现代西方出版管理制度 • 出版自由允许的范围: • 1.符合规定条件向有关部门申报登记,可创办出版机构,从事出版活动. • 2.无需政府有关部门事先检查,可以发表和出版不违反法律、法规等的著作 • 出版自由限制的范围: • 1.不能生产和传播破坏本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颠覆宪法政府、侮辱国家元首和领导机构、煽动叛国和暴乱、泄露国家机密、诽谤他人的出版物。 • 2.不能生产和传播宣传色情、淫秽、暴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出版物; • 3.在出版经营活动中要遵守有关的经济法律、法规,违反者要受到处罚。
登记制:现代西方出版管理制度 • ★ 在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接受政府部门的控制;(与审批制度相似) • ★ 与一般公司一样,采取商业或非商业的登记方法。 • 台湾地区:1949年5月20日至1987年7月15日(戒严时期)《戒严法》《出版法》 • 1999年1月13日,台湾”立法院”一致通过了《<出版法>废止案》
Question • 西方各国出版管理制度:追惩制的出版管理制度。 •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追惩制下的登记制。 • 我国的出版管理制度:预防制管理模式。 • 问题:上述各种出版管理制度 • 各有利弊,你比较倾向于选择 • 哪种管理制度?为什么?
二、出版行政管理 • 1.出版行政管理是指国家有关行政部门依法对出版活动进行管理。 • 行政管理决策机构:新闻出版总署 • 新闻出版总署职责: 1.起草、制定各项新闻出版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2.制定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规划; 3.审批新建出版单位及各类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复制、印刷等工作。 4.管理中外新闻出版合资合作事宜; 5.负责新闻出版和著作权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有关工作; 6.管理和协调书报刊和电子出版物的进出口贸易; 7.审核互联网从事出版信息服务的申请,对互联网出版信息内容实施监督管理等。
2.县级以上及地方性人民政府负责出版管理:负责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出版业开展工作。2.县级以上及地方性人民政府负责出版管理:负责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出版业开展工作。 • 多头管理、行业所属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 • 1.中宣部负责宣传内容和舆论导向; • 2.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及网络出版物等的出版管理; • 3.广播电视总局负责广播电影电视业的管理; • 4.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负责对外宣传和因特网宣传管理; • 5.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负责相关产业的行政管理。
3.出版法规:出版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 • 出版法规:法律、条令、指示、办法、条例的总称。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 • 2.涉及出版行政管理的《中华人民共和过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 3.出版行政管理的各种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最基本的行政法规:《出版管理条例》 • 4.我国参加的《世界版权公约》《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等相关的国际条约。
4.伯尔尼公约 • 伯尔尼公约:即《伯尔尼保护文学及艺 术作品公约》(Bern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 1886年9月9日在瑞士召开的国际会议上,由英、法、意等10多个欧洲国家首先签署,后几经修订而成的保护著作权的国家条约。 • 以国民待遇原则、自动保护原则和独立保护原则为基本原则,以其所作规定为最低保护标准。其宗旨是“尽可能有效和尽可能一致地保护作者对其文学艺术作品所享有的权利。”
5、出版机构的设立 • 新闻出版机构设立的依据是2001年12月25日国务院公布的《出版管理条例》。 • 出版单位是指具备国家规定的有关条件,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履行注册手续的拥有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等出版物出版权的出版机构。 • 我国出版单位实行法人制度。
1.出版社:指进行图书、图画、杂志,报纸和电子物品等有版权物品的出版活动的组织。1.出版社:指进行图书、图画、杂志,报纸和电子物品等有版权物品的出版活动的组织。 •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的出版社从105家发展到578家,增加4.5倍;报纸从186种,增加到1938种,增加9.4倍;期刊从930种,增加到9468种,增加9.2倍;图书产品从1.5万种增加到24.8万种,增加15.5倍;印数从35亿册(张)增加到62.93亿册(张),增加0.8倍。 • 200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15.9亿元,到2006年底已经达到了200亿元,5年间产值增长超过了10倍,并将跻身今后的出版主流。 • 到2010年,90%以上的出版社将出版电子图书;2015年,中国电子图书的销售额会达到100亿元,贡献的利润将达到全部图书的50%。
排名 出版社 销售码洋 排名 出版社 销售码洋 • 12 中国地图出版社 6亿元 • 13 机械工业出版社 5.57亿元 • 14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亿元 • 15 浙江教育出版社 5亿元 • 16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亿元 • 17 山东教育出版社 4.5亿元 • 18 电子工业出版社 4.5亿元 • 19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25亿元 • 20 商务印书馆 4.2亿元 • 21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4.04亿元 • 22 人民邮电出版社 3.5亿元 • 1 高等教育出版社 23.5亿元 • 2 人民教育出版社 15亿元左右 • 3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3.1亿元 • 4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0亿元 • 5 科学出版社 9亿多元(出版码洋) • 6 教育科学出版社 8亿元 • 7 江苏教育出版社 8亿元 • 8 清华大学出版社 7亿元 • 9 人民卫生出版社 7亿元 • 10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亿元 • 11 湖南教育出版社 6亿元
社办期刊---专业分工刺激下,出版单位从事多种出版物经营活动社办期刊---专业分工刺激下,出版单位从事多种出版物经营活动 • 社办期刊:出版社或出版行业自办期刊。 • 1.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妇女杂志》《英文周刊》《英文杂志》《学生杂志》 《儿童世界》 • 2.中华书局:《中华教育界》《中华小说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儿童画报》《大中华》《中华妇女界》 《中华学生界》《中华英文周刊》 • 据调查,1986年我国社办期刊只有16种,到1998年已有164家出版社办期刊350种。
2.出版集团 • 出版集团:是适应出版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以多家出版社、书店等公司以及相关联的公司组成,集团以出版物生产和销售为主业,是集各种介质出版物的出版和销售、连锁经营、进出口贸易、版权贸易、印刷复制、信息技术服务、科技开发、金融融资于一体的,经营多元化的大型出版发行机构的企业集团。 • 24个出版集团已经或正在变成企业集团 ,17家完成转企改制的出版集团公司,平均总资产增长66.2%,利润总额增长25.3%,最多的翻了三番;而7家未改制的出版集团,平均负增长43%。
贝塔斯曼集团——创建于1835年,是世界四大传媒巨头之一(六个子集团 ) • 产品内容:内容来自欧洲最大的电视广播集团——RTL 集团;全球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兰登书屋;欧洲最大的杂志出版公司——古纳雅尔;BMG(贝塔斯曼音乐集团),包括Sony BMG音乐娱乐和BMG音乐发行公司。 • 业务范围:广播电视;图书出版;杂志报纸出版;音乐唱片及发行;印刷媒体服务;图书和音乐俱乐部。 • 集团成员:RTL集团(卢森堡),兰登书屋(纽约),古纳雅尔(汉堡),BMG (纽约),欧唯特 (居特斯洛),直接集团(居特斯洛) • 股东:贝塔斯曼基金会 (76.9%),摩恩家族(23.1%)
员工人数:97,132 (截至2006年12月31日) • 收入状况:193 亿欧元 • 总部:德国居特斯洛卡尔贝塔斯曼大街270号33311 • 分布国家:贝塔斯曼经营机构遍布全球63个国家 • 集团地位:贝塔斯曼是全球最国际化的传媒集团. 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二百八十一。 • 贝塔斯曼在中国:1995年,贝塔斯曼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在中国有了150万的会员,创建了中国最大的图书俱乐部;他们的年营收达到1.5亿元人民币;2008年6月13日,贝塔斯曼宣布关闭分布在全国的38家21世纪连锁书店。而旗下负责书友会和BOL业务的直接集团也于近期解散,全部高管已经离开中国。
3.书业协会:图书行业组织。图书出版行业组织的成立是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出版业市场化的需要。3.书业协会:图书行业组织。图书出版行业组织的成立是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出版业市场化的需要。 • 1892年法国成立了“出版商协会”,1895、1896年英国先后成立了“英国书商协会”“英国出版商协会”。 • A.代表本行业利益和本国及外国政府进行联系; • B.从出版产业全局出发协调和解决本行业内部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 C.给协会会员提供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和情报。 • D.代表本行业和其他各行业进行联系(主要和相关行业如造纸、印刷行业等)。 • E.代表本国出版业和外国出版业组织进行联系和交流。 • 图书出版行业组织的成立是西方现代图书出版体系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这对图书出版的生产、销售、宣传、交流等活动都起到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
净价原则(The net price principle):德国出版商菲利浦·E·里奇在18世纪提出,主张书价由出版商统一规定,书商只有在不低于出版者规定的“净价”的基础上向公众出售,才被允许从出版商处拿批发折扣。 • 1901年在麦克米伦的倡议下,英国书商协会、出版商协会及作家协会联合签订“图书净价协议”。
4.文化工作室、文化传播公司 • 经济转型过程真很重要的出版形式。 • 是从事文化产品的选题策划、组稿、装帧设计,或从事排版校对等业务的商业实体。 • 承担了出版机构中的许多业务工作,但它们不具有出版单位的出版权,不得从事出版物的出版。 • 从出版业的角度而言,它们是指从事与出版有关的各个业务工作环节的公司。 • 大多经过工商登记,获得国家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从事特定业务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合法从事有关的出版经营活动。
实战演习 • 你对哪些文化工作室、文化传播公司等比较熟悉,它们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 针对你所在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特点,你能怎样策划与组建一个文化工作室或是文化传播公司?怎样保证其顺利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