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102 學年度新進教師座談會

102 學年度新進教師座談會. 報告人:孫永正專門委員 103 年 2 月 13 日. 報 告 大 綱. 壹. 校務概況. 貳. 教育目標、理念及定位. 參. 校務發展計畫. 肆. 重要辦學績效. 伍. 未來校務推動工作. 壹、校 務 概 況. 地理位置及校區規劃. 地理位置 ︰ 本校橫跨高雄市楠梓區、燕巢區、橋頭區,居大高雄中心地 理位置 , 面積 共 73.5 公頃 校園規劃 ︰ 東校區為教學行政區、西校區為運動休憩區,以大學橋連接. 4. 校 訓. 本校以四大信念為學習目標,並為本校校訓

gail-mull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102 學年度新進教師座談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02學年度新進教師座談會 報告人:孫永正專門委員 103年2月13日

  2. 報 告 大 綱 壹 校務概況 貳 教育目標、理念及定位 參 校務發展計畫 肆 重要辦學績效 伍 未來校務推動工作

  3. 壹、校 務 概 況

  4. 地理位置及校區規劃 • 地理位置︰本校橫跨高雄市楠梓區、燕巢區、橋頭區,居大高雄中心地 理位置,面積共73.5公頃 • 校園規劃︰東校區為教學行政區、西校區為運動休憩區,以大學橋連接 4

  5. 校 訓 • 本校以四大信念為學習目標,並為本校校訓 • 敬業︰主動積極、忠誠奉獻 • 樂群︰和諧互動、合群貢獻 • 卓越︰精益求精、超越自我 • 創新︰創造發明、日新又新 • 中文簡稱︰第一科大 • 英文簡稱︰ FIRST TECH 5

  6. 發展歷程 擁有創新與創業精神之國際化科技大學 103 成立第一科大天使基金 102 榮獲典範科大補助 99 推動創業型大學 (全國第一所創業型大學) 95 榮獲教卓計畫補助 87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改名科大 (高雄第一所科技大學) 84 年度 學校成立 國立高雄技術學院 6

  7. 學術組織規模 • 共設有5學院、3博士班、16系、23所(含IMBA)、1個菁英 學士班、1個學士學位學程班 7

  8. 行政組織規模 • 共設有 8個一級行政單位 8

  9. 研究組織規模 • 共設有 7 個校級研究中心、 17個院級研究中心 9

  10. 教師學生人數 • 學生人數:7,721人 • 大學部學生與研究生比例為 7:3 • 教職人數:479人 • 專任教師262人、兼任教師194人 • 專任教師博士學位比例 96% • 50%教師具實務經驗,平均教師 實務年資6年 • 教師平均教學年資8年 10

  11. 貳、教育目標、理念及定位

  12. 教育目標及理念 • 教育目標:培養理論與實務並重之博雅專業人 願景 擁有創新與創業精神之國際化科技大學 期藉由「教學、研究、服務、產學合作、國際化」之教育模式,發展多元、務實致用之技職特色,培育學生具備創新之特質,及擁有熱忱、投入與分享之創業精神,矢志成為一所兼具理論與實務、創新創業教育與育成之國際化科技大學。 價值 學生為本、務實致用、尊重多元、社會參與 以學生為本、務實致用、尊重多元、社會參與為理念,成為國際化科技大學。 落實理論與實務兼具、教學與研究並重、專業與通識結合、人文與科技相融、創新與務實兼容之設校理念,並透過「創新、創業教育」及「創新、創業育成」二大主軸,培育兼具理論、實務與創新之三合一人才,以達成技職教育之使命與目標。 培育符合業界需求之專業人才,從事實務創新之研究及推廣,善盡大學之社會責任 使命 12

  13. 定位創業型大學 • 依據辦學宗旨,內外條件及社會發展趨勢設定自我定位 • 教育目標:培養理論、實務並重之博雅專業人 • 設校使命:培育符合產業需求之專業人才,從 事實務創新之研究及推廣,善盡社 會大學責任 辦學 宗旨 自我定位 • 内部條件:腹地廣大、師資優良、學生優秀、 辦學績效優異 • 外部條件:鄰近工業區、加工區多,利於推動 產學合作及發展在地特色 內外 條件 • 創新與創業教育已蔚為世界風潮,亦為未來職 場必須具備之基本技能 • 技職教育重視學生之實作力、就業力、創新力 社會 趨勢 13

  14. 創業型大學推動緣起 • 99年率先推動「創業型大學」,在既有教研成果基礎上 培育學生具備創新的特質及擁有熱忱、投入與分享的創 業家精神,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及創新創業能力 14

  15. 創業型大學推動架構 • 個願景 • 培育學生具備創新的特質及擁有熱忱、投入與分享的創業家精神 • 大主軸 • 建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以創新、創業育成實踐創業理想 • 座基礎 • 整合環境、資訊、資源,作為推動創業型大學之基礎 • 個目標 • 結合理論、實務、創新,培育創新、創業人才,形塑創新、創業環境,實踐研究與發展成果 1 2 3 4 15

  16. 創業型大學推動主軸 創新、創業育成 創新、創業教育 • 全校必修創新創業課程 • 創新設計工程系所 • 創業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 創業EMBA • 創意創新發想空間 • 校園微創業試驗場 • 校園微創業展售專區 • 產業實驗園區 創業 學院 創業 空間 • 業界創業導師 • 創業管理及連鎖加盟創業教材 • 創業微電影數位教材 • 創業教育論壇 • 創新創業暨育成中心 • 創新創業大學聯盟 • 產業實驗園區管理處 • 天使創投(股)公司 創業 教學 創業 組織 • 群眾募資虛擬平台 • 創業論文獎勵 • 小老闆學生俱樂部 • 大學創業成果觀摩 • 創新亮點淘金計畫 • 創業五部曲 • 創新與創業實務專題 • 創業諮詢顧問師認證 創業 學習 創業 活動 16

  17. 參、校務發展計畫

  18. 校務發展目標 • 依據學校自我定位訂定六大領域的校務發展目標 培育學生成為具創新創業特質及創業知能的產業人才 本校定位 縮短學用落差,強化學生就業競爭力 擁有創新與創業精神之國際化科技大學 厚植應用技術,促進產學合作,提升產業技術 形塑卓越行政,資源永續校園 推動教育國際化,擴展師生國際視野 熱忱、投入與分享的創業家精神 發展親產學環境,落實創意發想產業化目標 18

  19. 校務發展架構 學校定位 • 校務發展架構從校定位、目標、策略及計畫面環環相扣、 以確保目標達成且朝學校定位特色方向發展 擁有創新與創業精神 之國際化科技大學 發展目標 發展策略 發展計畫 19

  20. 校務發展聚焦策略 提升學校整體競爭力 校務發展聚焦策略 爭取 競爭性經費 推動 創業型大學 發展 典範科大 聚焦 技職再造 擴增 國際學生 20

  21. 肆、重要辦學績效

  22. 爭取競爭型經費 榮獲教學卓越計畫第三期 補助款(102-103年度) 110,000,000 95-103年連續9年獲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共獲補助3億9290萬餘元 240,000,000 榮獲發展典範科大計畫 (102-105年)四年補助款 22

  23. 優質師資 96%專任教師具博士學位 居全國科大第二名 23

  24. 人才培育 • 102年獲上銀科技第二屆兩岸博士論文優秀獎,台灣唯一得 獎之科技大學 • Cheers雜誌「2013最佳大學指南」報導本校為一般服務業 最愛學校全國第三名,國立科大第一名 • 頒授商發院徐重仁董事長名譽管理學博士學位、頒授上銀科 技卓永財董事長名譽工學博士學位 • 遠見雜誌2012大學指南報導商管財經類居全國科大第二名 • 遠見雜誌2012企業最愛研究所評鑑調查工設所為「藝術/設計 /運籌」 全國科大第三名 • 財管系連續3年(99-101年)蟬連金融研訓院「校園金融考照擂 台賽」全國團體競賽冠軍 •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08-2011 WOS期刊論文統計」資料, 本校資訊學門平均被引用次數連續4年居全國第 一名 24

  25. 產學合作(1/2) • 102年教育部產業園區計畫補助全國第三名 • 101年工程師學會產學合作績優全國第五名 • 102年全校產學合作金額已達 1億4,100萬元(截至9月止) • 近3年工學院每位教師平均產學及研究金額達272萬元以上 • 近3年育成中心培育廠商43家,輔導新創公司23家,育成業界顧問40位 • 102年度育成中心回饋金收入總計為621,247元(截至8月底),已達計畫目標 • 102年國科會計畫件數110件,總金額已達6,841萬元(截至9月止) • 簽訂策略聯盟及合作備忘錄 建立策略聯盟單位共118家,包括與日月光半導體公司、中華採購與供應協會、與商業發展研究院、台 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經濟部工業局七大工業區、金屬中心等簽訂合作備忘錄 25

  26. 產學合作(2/2) • 產學合作成果各領域表現亮眼 三年平均件數164件,經費172,828千元 三年平均件數22件,金額年成長達2.3倍 三年平均件數133件,平均金額達79,752千元 專利件數101年度已累計達85件 26

  27. 產學研發 • 2013研發亞洲首部乾淨、無污染且能源成本低的 甲醇氫能電動車 • 獲經濟部工業局/機械公會「2012塑橡膠機械研 發創新產品特優獎」 • 獲經濟部工業局/機械公會「2012機械加值美學獎」 • 台灣機器工業同業公會「2011機械業產學貢獻獎」 • 經濟部標檢局「2011全國標準化獎」 • 主辦南區五縣市毒化災應變演練 • 產學成果獲公視/國科會「流言追追追」節目報導: 殺蟲劑爆炸、粉塵爆破、隧道火災 • 產學合作開發領先技術 • 「沖壓模具設計專家系統」,可縮短模具設計時程,領先業界1.5個月 • 「世界級省料化閉塞鍛造模組技術」省料30%,縮減加工時間40%以上 • 「多工位鍛造模組系統與快速換模之模座系統」,可縮減換模時間50%以上 27

  28. 國際交流 • 本校為國立大學跨國雙聯學位數第一名(Cheers雜誌2013最佳大學指南) • 蟬連英國2012、2013QS亞洲大學排名前300大學校(全國僅4所國立科大上榜) • 100學年度設有研究所跨國雙聯學位,全國第五名、科大第三名 • 學生赴海外研習人數53人,居技職體系第一名(遠見雜誌2012研究所入學指南) • 國際合作數為技職體系第二名(遠見雜誌大學特色調查) • 獲教育部學海飛颺及學海惜珠補助360萬元,與台大並列獲最高補助學校 14國 共126所姐妹校 28

  29. 國際競賽 • 2013烏克蘭國際發明展百發百中,獲3金2銀,百發百中。 • 2013台北國際發明展獲1金3銅佳績,世界首創「手搖式咖啡研磨機」獲評審 及廠商高度肯定 。 • 2013雲端CNC應用APP競賽第一名 。 • 2013世界盃機器人競賽,獲得1銀1銅佳績。 • 2013莫斯科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獲1金2銀。 • 2012 FIRA世界盃機器人競賽奪2銀2銅 。 • 第7屆「ACE 2010 Game ompetition」榮獲遊戲競賽第一名 • 2010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榮獲1金2銀獎牌。 29

  30. 創新創業教育 • 首創「創新與創業」全校必修課程共16班,並設立「創業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 出版「創新與創業」書籍,已推廣分享至各大專校院,並拍攝輔助教材影片15集 • 辦理創業講座及與上銀科技合辦傑出總裁講座,創業家分享,使學生聆聽甘苦談 • 培育跨校創新創業種子教師,102年培育23所學校88位教師 • 辦理1場「創業諮詢顧問師認證班」,23人結業 30

  31. 創新創業育成 (1/3) • 創新創業育成5部曲 五部曲 創辦 企業 • 100年師生新創公司3家 • 101年師生新創公司1家 • 102年師生新創公司2家 進駐 育成 創業 學園 創業星光班 四部曲 • 100年U-START3案獲補助150萬元 • 101年 U-START1案獲補助50萬元 • 102年U-START3案獲補助150萬元,並列全國第一 創意 發想 三部曲 • 101年14隊進駐 • 102年6隊進駐 • 創業育成推廣 二部曲 • 101年24隊 • 102年29隊 • 102年國科會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第二梯次 1案入圍初選 • 籌組第一科大、北科大、雲科大創新創業大學聯盟 ,共同分享創新創業經驗 • 辦理南台首次全球性創業活動Startup Weekend Kaohsiung,共156人參與 首部曲 • 101年459人 • 102年492人 31

  32. 創新創業育成 (2/3) • 創新創業投資:成立第一科大天使投資(股)公司 32

  33. 創新創業育成 (3/3) • 第一科大天使投資公司募股說明會 • 102年9月28日舉辦第1次募股說明會 •  現場認股約1,500萬元 • 102年10月3日舉辦第2次募股說明會 • 現場認股約1,300萬元 • 預計12/14召開成立大會,資本3,000萬元 33

  34. 創新創業競賽獲獎 34

  35. 伍、未來校務推動工作

  36. 未來校務推動工作 1 持續執行重大計畫( 教學卓越計畫、典範科大計畫、技職教育再造方案、校際整併) 2 落實102-105學年度校務發展計畫書 推動校務 重點工作 3 建設產業實驗園區及實作工廠 4 持續推動創業型大學 5 持續推動品德教育 36

  37. 簡報完畢 敬請指教 37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