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599 Views
膜过滤法. 膜过滤法指以压力为推动力,依靠膜的选择性,将液体中的组分进行分离的方法,包括微滤( MF )、超滤( UF )、纳滤( NF )和反渗透( RO )四种过程。. 四种过程的共同点:膜的制造方法基本类似,结构类似,操作方式也类似。. 四种过程的不同之处:适用范围不同. 微滤 0.02 ~ 10 μ m 超滤 0.001 ~ 0.02 μ m 或 1000 ~ 300,000Dalton 纳滤 200 ~ 1000 Dalton 或 1mm 反渗透 350 Dalton. 膜过滤法的核心是膜,膜必须是半透膜,即能透过一种物质而阻碍另一种物质。.
E N D
膜过滤法指以压力为推动力,依靠膜的选择性,将液体中的组分进行分离的方法,包括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四种过程。膜过滤法指以压力为推动力,依靠膜的选择性,将液体中的组分进行分离的方法,包括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和反渗透(RO)四种过程。 四种过程的共同点:膜的制造方法基本类似,结构类似,操作方式也类似。 四种过程的不同之处:适用范围不同 微滤 0.02~10μm 超滤 0.001~0.02μm或1000~300,000Dalton 纳滤 200~1000Dalton或1mm 反渗透 350Dalton
膜过滤法的核心是膜,膜必须是半透膜,即能透过一种物质而阻碍另一种物质。膜过滤法的核心是膜,膜必须是半透膜,即能透过一种物质而阻碍另一种物质。
膜过滤法的特点 • 操作在常温下进行; • 是物理过程,不需加入化学试剂; • 不发生相变化,能耗较低; • 在很多情况下选择性较高; • 浓缩和纯化可在一个步骤内完成; • 设备易放大,可以分批或连续操作。
一、膜材料和膜的制造 膜的制造方法包括膜材料,都是各公司的专利。 1. 膜材料 制造膜的高分子材料很多,在工业上用得最广的是醋酸纤维素和聚砜。 (1)醋酸纤维素的特点 • 有一定的亲水性,膜截留能力强,透过速度大,适宜于制备反渗透膜,也可制备超滤和微滤膜,制造较易,原料来源丰富。 • 缺点:最高使用温度为30℃,最适操作pH范围为4~6(酸性下分子中糖苷键水解,碱性下脱去乙酰基);易与氯作用,使用寿命降低;纤维素骨架易受细菌侵袭,难以贮存。
(2)聚砜的特点 • 稳定性好,憎水性强。使用温度可高达75℃,使用pH范围为1~13,耐氯性好,可长期贮存,符合超滤膜的要求,但不能制成反渗透膜。 • 缺点:允许的操作压力较低。 (3)其他膜材料 • 用于制造MF膜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稀、聚氯乙烯、聚碳酸酯; • 用于制造UF膜的聚丙稀腈、再生纤维素、聚醚砜; • 用于制造RO膜的芳香聚酰胺等。
2. 膜的制造 不对称膜通常用相转变法制造 步骤 • 将高聚物溶于一种溶剂中; • 将得到溶液浇注成薄膜; • 将薄膜浸入沉淀剂(通常为水或水溶液)中,均匀的高聚物溶液分离成两相,一相富含高聚物的凝胶,形成膜的骨架,另一相为富含溶剂的液相,形成膜中空隙。
二、表征膜性能的参数 • 孔的特征(孔径、孔分布和孔隙度) • 截断分子量 • 水通量 • 抗压能力 • pH适用范围 • 对热和溶剂的稳定性
三、渗透压和浓差极化现象 1. 渗透压影响和反渗透 半透膜两侧的液体的化学位能差——渗透压 2. 浓差极化 当溶剂透过膜,而溶质留在膜上,因而使膜面浓度增大,并高于主体中浓度,这种浓度差导致溶质自膜面反扩散至主体中,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 随着浓缩倍数的提高,浓差极化现象也愈严重,膜的过滤强度也相应降低
四、影响超滤速度的各种因素 在超滤中,为减少浓差极化,通常采用错流操作。 • 膜两侧的压力 • 进料浓度 • 温度 • 流速
五、膜的污染 污染——膜在使用中,尽管操作条件保持不变,但通量仍逐渐降低的现象。 污染原因:膜与料液中某一溶质的相互作用;吸附在膜上的溶质和其它溶质的相互作用。 污染必须通过清洗的办法才能消除。经清洗后如纯水通量达到或接近原来水平,则认为污染已消除。
1. 减轻膜污染的方法 • 预处理 • 将料液经过一预过滤器,以除去较大的粒子; • 调节料液的pH远离等电点可使蛋白质吸附作用减弱; • 加入络合剂如EDTA可防止钙离子等沉淀。
改变膜的表面性质 • 机械方法 • 化学方法 加海绵球,增大流速,逆洗(对中空纤维超滤器),脉冲流动,超声波等 • 起溶解作用的物质:酸、碱、酶(蛋白质)、鳌合剂,表面活性剂。 • 起切断离子结合作用的方法:改变离子强度、pH、电位。 • 起氧化作用的物质:过氧化氢、次氯酸盐 • 起渗透作用的物质:磷酸盐、聚磷酸盐。 膜清洗后,如暂时不用,应储存在清水中,并加些甲醛,以防止细菌生长。
六、超滤器的型式及其适用范围 目前生产的超滤器都由模件(Module)构成 一个良好的超滤器模件应具备下列条件: • 膜面切线方向的速度相当快,或者较高的剪切率,以减少浓差极化; • 单位体积中所含膜面积比较大; • 容易拆洗和更换新膜; • 保留体积小,无死角。
市售的超滤器大致有四种型式: 管式、中空纤维式、螺旋卷绕式和平板式。
动态压力过滤器, • 由内外两圆筒组成,圆筒上复有超滤膜,内圆筒在旋转,以减少浓差极化, • 适宜于过滤悬浮液。
七、操作方式 • 间歇操作 • 连续操作 浓缩模式 透析过滤模式 平均通量较高,所需膜面积较小,装置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药物和生物制品中。 单级操作 多级操作 产品在系统中停留时间较短,对热敏或剪切力敏感的产品有利,主要用于大规模生产,如奶制品工业中。
八、膜过滤的应用 • 膜过滤的应用范围很广,例如纯水制造、工业废水处理和在食品、牛乳、生物技术工业中回收有价值的产品等。 • 反渗透主要用于海水、苦咸水脱盐,纯水制造以及小分子产品的浓缩等; • 微过滤主要用于在某些产品的最后成品阶段,去除一些所夹带的微细异物; • 超滤在生物技术中应用最广,主要用于血浆制品、疫苗、酶、发酵产品和一些注射剂的去热原等,以及基因工程产品和单克隆抗体的回收。
1. 小分子产品的生产 抗生素生产中,如果产品分子量在1000以下,可以有效利用MWCO为10000的超滤膜除去热原(脂多糖类物质)。
2. 大分子产品的生产 如为胞内酶,应先收集细胞。超滤是收集细胞的一种较好方法。中空纤维超滤器对收集E.coli、B.subtilus、Pseudomonas、Streptomyces以及酵母、真菌和藻类等都很有效。 在干扰素生产中,可用MWCO为105的中空纤维超滤器去除细胞碎片,透过液(含干扰素)然后再经MWCO为104的超滤器进行纯化,收率可达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