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10 Views
第三章 地圖實習. 第三章 地圖實習 目次. 一. 地圖量測. 二. 地圖判讀. 重點綱要. 一、 地圖量測. 距離量測. 方向量測. 面積量測. 坡度量測. 1.1 距離量測. 利用圖中 比例尺的換算 ,可求得實際的距離 在 1/25,000 地圖上,甲乙相距 4 ㎝ ,實際距離為 : 若圖上距離為 曲線 ,則可利用 曲線計、兩腳規、曲線尺 等工 具,量取圖上距離後,再套入 公式求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 4㎝. 實際距離=. 實際距離= = 100,000㎝ = 1㎞. 1/25,000. 比例尺.
E N D
第三章 地圖實習 目次 一 地圖量測 二 地圖判讀 重點綱要
一、地圖量測 距離量測 方向量測 面積量測 坡度量測
1.1 距離量測 • 利用圖中比例尺的換算,可求得實際的距離 • 在1/25,000地圖上,甲乙相距4 ㎝,實際距離為: • 若圖上距離為曲線,則可利用曲線計、兩腳規、曲線尺等工具,量取圖上距離後,再套入公式求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 4㎝ 實際距離= 實際距離= =100,000㎝=1㎞ 1/25,000 比例尺
1.2 方向量測 Ⅰ.羅盤方位 在應用上常採用16方位,如北北東、東北、東北東、正東等 西南 N 東北 W E 東西顛倒 南北相反 S
1.2 方向量測 0° 350° 10° 20° 340° 330° 30° Ⅱ.方位角 • 自正北方向開始,依順時針方向劃分360度 • 讀法: • 東方為90° • 西南方為225° 320° 40° 310° 50° 300° 60° 70° 290° 280° 80° 270° 90° 100° 260° 110° 250° 120° 240° 230° 130° 140° 220° 210° 150° 200° 160° 170° 190° 180°
1.2 方向量測 北 0° 10° 10° 20° 20° 30° 30° Ⅲ.象限角 • 將方向分為四個象限,量度目標物與正北或正南的夾角 • 先視目標物位於北或南,再向東或向西讀出角度 • A點的位置? • 在O點的北方向東50 的位置 • 其讀法為A在O的北50東(N50E)方向 • B點? 在O點的S30W方向 40° 40° 50° 50° N50°E 50° A 60° 60° 70° 70° 30° 80° 80° O 西 東 90° 90° 80° 80° 70° 70° 60° 60° 50° 50° B 40° 40° 30° S50°W 30° 20° 20° 南 10° 10° 0°
兩地的高度差 = ×100% 兩地的水平距離 1.4 坡度量測 • 公式: • 舉例: • 圖中甲乙兩地的坡度為?甲至乙每幾公尺距離下降1公尺? (1)坡度%= (2)坡降比= 由等高線判讀 兩地間的 坡度百分率 由比例尺換算 • 110m-40m • 400m ×100% =17.5 % • 水平距離每走100m,高度升或降17.5m • 110m-40m • 400m =1/5.714 • 高度每升或降1m,為水平距離5.714m
二、地圖判讀 1. 符號的判讀 2. 地形的判讀 3. 地形數值的判讀 4. 土地利用的判讀 5. 地圖方格網的判讀
2.1 符號的判讀 • 利用圖例取得地圖符號類別與真實世界地物或現象類別的關聯 • 特別注意相似的符號間細微的差異 • 約定俗成的符號: • 代表廟宇 • 代表橋梁
2.2 地形的判讀 • 利用地形符號判斷: • 如山峰、斷崖、沙丘 • 利用等高線的特徵: • 等高線分布 • 疏緩坡 • 密陡坡 • 等高線呈V字型 • V字型尖端凸向低處稜線 • V字型尖端凸向高處河谷 按我 按我 按我 按我
2.3 地形數值的判讀 • 地形數值可由等高線或地物高度的資訊來判讀 • 目的: • 利用等高線與其分佈的情況來判斷地形起伏 • 透過數字估算,判讀地形地物的分佈,面積、坡度、坡向等數據
2.4 土地利用的判讀 • 利用圖例標示各種土地利用型態 • 目的: • 概估各種土地利用方式所佔面積及利用程度了解該地區發展狀況 • 對一地土地利用狀況的了解,有助於進一步的開發與建設 地圖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圖
2.5 地圖方格網的判讀-Ⅰ • 大比例尺地圖中呈現的地物十分細微,故需利用二度分帶座標系統來進行精確的位置判讀
2.5 地圖方格網的判讀-Ⅱ • 方格網座標定位步驟(以中和國中為例) • 所在網格位置: • 為網格西南角的交會點 • (301,2764)即為中和國中所在的網格, • 因網格邊長為1000m,故亦可讀為(301000,2764000) • 所在絕對位置: • 將網格邊長再細分為10等分 • 讀出中和國中所在之絕對位置為(310500,2764250) • (301500,2764250) • (301,2764) • (301000,2764000)
學生活動3-1 動動手,用地圖 • 讀出碧潭吊橋的方格網座標 Ans:(304100,2761050) • 以十六方位法描述大笨山與明德山莊的相對位置關係 Ans:明德山莊在大笨山的西北方;大笨山在明德山莊的東南方
學生活動3-1 動動手,用地圖 • 量測大笨山到新店溪河岸的坡度為多少 Ans: ∴兩地高差142m(大笨山高152m,河岸高10m), 水平距離為300m(圖上1.2㎝) ∵坡度=高差/水平距離=142m/300m=47 % 10m 1.2 ㎝=300m 152m
學生活動3-1 動動手,用地圖 4.利用曲線量測工具,估算碧潭吊橋到秀朗大橋間的河流長度約為多少公里? • Ans: 量測兩地距離為19公分,則兩地間河流長度約為19公分250,000 = 4.75公里。
學生活動3-1 動動手,用地圖 5. 試從圖例判讀,新店溪沿岸有哪些土地利用型態(圖例請參考 P.9 圖2-3) Ans:綠地、水田、沙地、建築區、樹林 綠地 建築區 水田 沙地 樹林
學生活動3-1 動動手,用地圖 6. 地圖中有許多地名以『張』字命名,為何當地會以此字做地名?這又跟當地何種活動有關? Ans:台灣剛開始開墾時,每個農戶可以分配到一『張犁』的地,一張犁大約能開墾五甲地,故12張即為有12人在此地耕作。這代表著當地農業活動。
第三章 地圖實習 重點綱要 直線利用比例尺換算曲線曲線計、兩角規、曲線尺 距離 一.地圖量測 方向 羅盤方位、方位角法、象限角 面積 求積儀、圖解法、網格法 坡度 垂直高度差/水平距離Ⅹ100 % 符號判讀 由圖例進行判別 二.地圖判讀 地形判讀 地形符號、等高線特徵 地形數值判讀 等高線呈現高度資訊 土地利用判讀 地圖方格網判讀 由圖例進行判別,了解該地的發展 大比例尺地圖(TM2°)精確定位,網格位置為西南交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