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711 Views
14.7 电化学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 直接电位分析法 ; 电位滴定法. 一、电位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 利用电极电位和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 , 并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称电位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分为: 直接电位法和间接电位法 ( 电位滴定法 ) 2. 电极电位和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 — 能斯特公式 对电极反应: Ox + ne - = Red ;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 能斯特公式为 :. 电位法中的专用电极即 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 3. 指示电极 : 电极电位随待测物质含量变化而变化。 分为两大类 : (1) 金属基电极
E N D
14.7电化学分析法 • 电位分析法; • 直接电位分析法; • 电位滴定法.
一、电位分析法 • 电位分析法:利用电极电位和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称电位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分为:直接电位法和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 2. 电极电位和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能斯特公式 对电极反应:Ox +ne-= Red ;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能斯特公式为:
电位法中的专用电极即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 3.指示电极:电极电位随待测物质含量变化而变化。 分为两大类: (1)金属基电极 ①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Mn+ + ne- = M 如Cu2+/Cu、、 Ag+/Ag、 Zn2+/Zn、Hg2+/Hg等.
②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 如银-氯化银电极 Ag,AgCl(固) ︱Cl-(aCl-) AgCl(固) + e- = Ag + Cl- 甘汞电极: Hg,Hg2Cl2(固) ︱Cl-(aCl-) Hg2Cl2(固) + 2e- = 2Hg + 2 Cl-
③均相氧化还原电极(惰性电极) 由惰性金属(铂或金),插入溶液中,和氧化态及还原 态共同构成. 如铂丝插入Fe3+和Fe2+溶液中,其电极表示为: Pt︱ Fe3+ , Fe2+ (2)膜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 膜电极:以固态或液态膜为传感器的电极。膜电极的 薄膜并不能给出或得到电子,而是有选择性地让某种 特定离子渗透或交换并产生膜电位,其膜电位与溶液 中离子的活度(或浓度)成正比,故可作指示电极。 分为:
①玻璃电极-如pH值玻璃电极。 浸泡后的玻璃膜示意图: 内部溶液︱水合硅胶层︱干玻璃层︱水合硅胶层︱外部溶液 H+ H++Na+ Na+ Na+ + H+ H+ 另外还有Na+、K+、Ag+等玻璃电极; ②微溶盐晶体膜电极-如F-选择电极; F-试液|膜(LaF3)|0.1mol·L-1NaF, 0.1mol·L-1NaCl|AgCl|Ag; ③液体离子交换膜电极-如钙电极。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十几种离子选择电极,还有 NH3、HCN、SO2等气敏电极,专门用于测定气体。
4.参比电极:电极电位在测定过程中保持不变,且再现性好。4.参比电极:电极电位在测定过程中保持不变,且再现性好。 常用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SCE)。 25oC, 另外,银-氯化银电极 常被用作玻璃电极或离子选择电极的内参比电极。
二、直接电位分析法:通过测定原电池电极电位直接二、直接电位分析法:通过测定原电池电极电位直接 测定被测离子的活度或浓度的方法。 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两个电极共同浸入被测溶液中构成原 电池,通过测定原电池的电极电位,可得被测溶液的离子活度或 浓度。 1.pH值的电位测定 (1)pH测定原理 指示电极:pH玻璃电极(H+专属性离子选择电极)。 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注意:内参比电极为氯化银电极) 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和被测溶液组成工作电池,可表示为:
甘汞电极 玻璃极 (-)Ag, AgCl | HCl | 玻璃膜 | 水样 ║ KCl(饱和) | Hg2Cl2(固),Hg(+) 不对称 液接 电池的电位为: 不对称 -玻璃电极薄膜内外两表面不对称引起的电位差. 液接(L) -两种组成或浓度不同的溶液界面上,由于离子扩散 通过界面的迁移率不同而引起的液体接界电位。 其中; 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常数,将其合并为K,则
25℃ K常数:包括的参比电极电位、不对称电位、液接电位 等因素要保持恒定,另外在整个测定过程中,要严格控制 试验条件,保持温度T恒定,搅拌溶液,缩短电位平衡时间(响 应时间)等。
由于K值很难测定和计算,实际应用时,以pH 值已确定的标准溶液为基准计算: 经整理得:
(2)酸度计 据pH的实用定义而设计的测定pH值的仪器。 构成:由电极和电位计两部分组成,电极和试液组成工作电池;电池的电动势用电位计测量。 使用:使用时应使温度保持恒定,并选用与待测溶液pH 接近的标准缓冲溶液定位(不对称电位、液接电位等因素要保持恒定)。即将酸度计的电极浸入标准溶 液,直接在酸度计上读出其pH值。 我国标准计量局制定了六种标准溶液及其在0~60℃ 的pH值。如:邻苯二甲酸氢钾(pH=4.0)、混合磷酸盐 (pH=6.86)、四硼酸钠(pH=9.18)。 注意:玻璃电极使用前需要浸泡24h以上,目的是使不对称 电位处于稳定值,同时形成水合硅胶层,保证H+的传递。
2.离子活度(或浓度)的测定 (1)离子选择性电极—膜电极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测定溶液中某一特定离子的活度(或浓度)的指示电极,其膜电位与溶液中离子的活度(或浓度)成正比。 (2)测定原理 将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试液中,可以组成测定各种离子活度的电池。
如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样中的F-离子时,电池组成为:如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样中的F-离子时,电池组成为: Hg, Hg2Cl2(固) |饱和氯化钾║F-水样|LaF3|0.1mol/LNaF,0.1mol/LNaCl|AgCl,Ag 离子选择性电极与参比电极的电位差即膜电位公式为: 25℃ ±——若电极对阳离子响应,取正号;对阴离子响应,取负号。 可见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与被测离子(i)的活度成正比,只要用电位计测量膜电位,便可求得被测离子的活度。
若水样中有干扰离子存在,则膜电位公式为 : ai和aj-被测离子i和干扰离子j的活度; ni和nj-分别为被测离子和干扰离子的电荷数. Kij-离子选择性常数; Kij<1,表示i离子选择电极对干扰离子j的响应的相对大小。Kij越小表明电极的选择性越高。如pH玻璃电极对Na+的选择性常数KH+/Na+=10-11,表明此电极对H+相应比对Na+相应灵敏1011倍。
(3)测定方法 ①以已知离子活度的标准溶液为基准计算: 与测定pH值的方法一样,可采用已知离子活度的标 准溶液为基准,通过比较水样和标准溶液的两个工作电 池的电极电位来计算水样中的离子活度。若保持溶液的 离子强度固定,可用浓度代替活度。 同理可得: pC样,pC标____分别为水样和标准溶液中被测离子浓度(mol/L)的负对数; 池.样、 池.标___分别为水样和标准溶液的工作电池的电极电位。
②标准曲线法: 用测定离子的纯物质,配制一系列不同活度的标准溶液,测定的膜电位与活度的对数lga成直线关系,当溶液的离子强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膜电位与浓度的对数lgc成直线关系 用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保持溶液的离子强度相对 稳定,分别测定各溶液的电位值,并绘制 ~lg ci 关 系曲线。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作用: a、保持溶液的离子强度相对稳定(因为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不变时,膜电位才与lgci呈线性关系) b、缓冲和掩蔽干扰离子 不同离子可选用不同的总离子强度调节剂,如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样中F-离子时,采用的TISAB为:0.1mol/LNaCl+0.25mol/LHAc+0.75mol/LNaAc+ 0.001mol/L柠檬酸钠(pH=5,总离子强度为1.75)。其 中HAc-NaAc为缓冲溶液;柠檬酸掩蔽Fe3+,Al3+。
③标准加入法:主要用于测定水样中离子的总浓度(含游离的和络合的)。③标准加入法:主要用于测定水样中离子的总浓度(含游离的和络合的)。 设某一试液体积为V0,其待测离子的总浓度为cx,测定的工作电池电位为1,则: 式中:χ1为游离态待测离子占总浓度的分数;γ1是活度系数;cx是待测离子的总浓度。
往试液中准确加入一小体积Vs(约为V0的1/100)的用待测离子的纯物质配制的标准溶液, 浓度为cs(约为cx的100倍)。由于V0>Vs,可认为溶液体积基本不变。 浓度增量为:⊿c = csVs / V0 再次测定工作电池的电位为2: 可以认为γ2≈γ1。,χ2≈χ1 ,则电位变化量:
只要测出△,便可计算出被测离子的浓度Cx。 标准加入法优点: a.不需做标准曲线; b.只需一种标液便可求出待测离子的总浓度,是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一种离子总浓度的有效方法。
(4)影响电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①测量温度: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直线的斜率和离子活度的影响上。在测量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温度恒定。 ②线性范围和电位平衡时间(响应时间):一般线性范围在10-1~10-6 mol / L;平衡时间越短越好。测量时可通过搅拌使待测离子快速扩散到电极敏感膜,以缩短平衡时间。测量不同浓度试液时,应由低到高测量。 ③溶液特性:溶液特性主要是指溶液离子强度、pH及共存组分等。溶液的总离子强度应保持恒定。 ④电位测量误差:当电位读数误差为1mV时, 一价离子,相对误差为3.9% 二价离子,相对误差为7.8% 故电位分析多用于测定低价离子。相对误差较小。
三、电位滴定法: 向水样中滴加能与被测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滴定剂,利用 化学计量点时电极电位的突跃来确定滴定终点;根据滴定剂 的浓度和用量,求出水样中被测物质的含量和浓度。它与滴 定分析法不同的是,不需要指示剂来确定来指示滴定终点, 而是根据指示电极的电位“突跃”指示终点。 电位滴定的用途: (1)无合适的指示剂; (2)有色、浑浊、有胶体物覆盖指示剂产生的颜色; (3)混合离子的连续滴定; 如:Cl-、Br-、I-不可用分步沉淀滴定,可使用电位滴定连续测定,被滴定的先后次序为I- 、Br- 、Cl- 。 (4)非水滴定(滴定体系不含水,但大多数指 示剂都是水溶液)。 (5)要求被测物质浓度大于10-3 mol/L。
1.滴定曲线 每滴加一次滴定剂,平衡后测量电位, 将相应的电极电位数值()和滴定剂用量(V) 作图得到~ V 滴定曲线。达到化学计量点时,电极电位有一突跃,即可确定终点。
2.电位滴定终点确定方法 通常采用三种方法来确定电位滴定终点。 (1) -V曲线法:如图(a)所示。 滴定曲线对称且电位突跃部分陡直。绘制—V曲线方法简单,但准确性稍差。 (a) —V曲线
(2) Δ/ΔV - V 曲线法:如图(b)所示。 由电位改变量与滴定剂体积增量之比计算。 Δ/ΔV - V曲线上存在着极值点,该点对应着 -V 曲线中的拐点。 (b) △/△V-V曲线
(3) Δ2/ΔV 2 - V曲线法: Δ2/ΔV 2表示-V 曲线的二阶微商。 (c)△2/△V2—V曲线
Δ2/ΔV 2值由下式计算: 一次微商△/△V-V曲线的最高点恰是二次微商△2/△V2=0所对应的点,求Δ2/ΔV 2=0时对应的V值,即得到终点时所加滴定剂的体积。 3.电位滴定仪:近年来,普遍应用自动电位滴定仪,简便,快速.
4、电位滴定法的电极 电位滴定法对于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都适用。根据不同的反应选择不同的指示电极,然后根据电位的突跃确定终点。
例题 1.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常用选择常数Kij的大小来衡量( B )。 A、Kij的值越大表明电极选择性越高 B、Kij的值越小表明电极选择性越高 C、Kij的值不直接用来衡量电极选择性 D、电极选择性与cj Kij的乘积有关 2. 测量pH时,需要用标准pH溶液定位,这是为了( D )。 A、避免产生酸差 B、避免产生碱差 C、消除温度的影响;D、消除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的影响
3.电位分析法主要用于低价离子测定的原因是( D )。 A、低价离子的电极易制作,高价离子的电极不易制作、 B、高价离子的电极还未研制出来 C、能斯特方程对高价离子不适用 D、测定高价离子的灵敏度低,测量的误差大 4.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中离子浓度时,通常采用的定量方法是(C ) A、内标法 B、外标法 C、标准加入法D、比较法 5.玻璃电极不包括( C )。 A、Ag-AgCl内参比电极; B、一定浓度的HCl溶液; C、饱和KCl溶液; D、玻璃膜.
14、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要浸泡24h以上,目的是: D A、清洗电极; B、消除不对称电位; C、消除液接电位;D、使不对称电位处于稳定值。 15、测定溶液溶液pH值时,所用的指示电极是:C A、Pt电极; B、银-氯化银电极; C、玻璃电极;D、氢电极。 16、测定溶液溶液pH值时,所用的参比电极是:D A、Pt电极; B、银-氯化银电极; C、玻璃电极; D、饱和甘汞电极。
6.离子选择电极的一般组成分为( A )。 A、内参比电极、内参比溶液、功能膜、电极管 B、内参比电极、饱和KCl溶液、功能膜、电极管 C、内参比电极、pH缓冲溶液、功能膜、电极管 D、内参比电极、功能膜、电极管 7.有关离子选择性电极选择性系数的正确描述为( c )。 A、一个精确的常数,可用于对干扰离子产生的误差进行校正 B、一个精确的常数,主要用于衡量电极是选择性 C、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常数,用于估计干扰离子给测定带来的误差 D、电极选择性系数是生产厂家衡量产品质量所给定的一个指标。
10.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中,使用的离子强度缓冲液通常含有醋酸盐,其pH值为( B )。 A、4.5—5.5 B、5.0—5.5 C、5.5—6.0 D、6.0—6.5 11.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溶液中F-离子时,其电池的组成为:( B ) A、Ag|AgCl|KCl(饱和)||F-试液|膜(LaF3)|0.1mol·L-1NaF, 0.1mol·L-1NaCl|AgCl|Ag; B、Hg|Hg2Cl2|KCl(饱和)||F-试液|膜(LaF3)|0.1mol·L-1NaF, 0.1mol·L-1NaCl|AgCl|Ag; C、Hg|Hg2Cl2|KCl(饱和)||F-试液|膜(LaF3)|0.1mol·L-1NaF,0.1mol·L-1NaCl|Hg2Cl2|Hg; D、Ag|AgCl|KCl(饱和)||F-试液|膜(LaF3)|0.1mol·L-1NaF, 0.1mol·L-1NaCl|Ag2Cl2|Hg;
5、测定水中微量氟,最为合适的方法有( )A 沉淀滴定法; B 离子选择电极法; C 火焰光度法;D 发射光谱法. 8.,测定饮用水中F-离子含量时,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液,其中柠檬酸的作用是:( D ) A、控制溶液的pH值; B、使溶液离子强度维持一定值; C、避免迟滞效应; D、与Al,Fe等离子生成络合物,避免干扰; 9.用氟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中氟含量时,需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下面哪外化合物不是其中的组分?( D ) A、HAc; B、NaAc; C、NaCl; D、NH4Cl。
12.欲测定水中的I-和Cl-,需采用的方法有: D A、酸碱滴定法 B、配位滴定法 C、沉淀滴定法 D、电位滴定法 13.下列滴定体系应选用什么电极作指示电极: (1)用Ag+滴定Cl-(Br-、I- 、S2-、CN-); D (2)用NaOH滴定H2C2O4; C (3)用F-滴定Al3+; B (4)用Ce4+滴定Fe2+。 A A、Pt电极; B、氟电极; C、玻璃电极; D、银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