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75 Views
民族理论与政策之:. 民 族 发 展. 本章教学内容: 一、民族的形成 二、民族的发展 三、民族的消亡 突出一般规律性. 第一节 民族的形成. 一、民族形成的时间: 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初期 二、民族形成的条件:.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导致: 私有制开始出现; 阶级分化开始出现; 家庭奴隶制开始出现; 母权制倾覆被父权制出现; 出现了最初的物质劳动和精神 劳动的分工 ;.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导致: 私有制有了进一步发展; 社会有了新的阶级划分; 奴隶制开始成为社会制度的本
E N D
民族理论与政策之: 民 族 发 展
本章教学内容: • 一、民族的形成 • 二、民族的发展 • 三、民族的消亡 突出一般规律性
第一节 民族的形成 • 一、民族形成的时间: • 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初期 • 二、民族形成的条件: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导致: 私有制开始出现; 阶级分化开始出现; 家庭奴隶制开始出现; 母权制倾覆被父权制出现; 出现了最初的物质劳动和精神 劳动的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导致: 私有制有了进一步发展; 社会有了新的阶级划分; 奴隶制开始成为社会制度的本 质的组成部分; 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基本 经济单位; 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有了进一 步的分工;
三、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 • 1、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了传统社会的解体; • 2、血缘关系的废弛; • 恩格斯指出:“正在产生的私有财富在氏族制度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私有制的产生对原始社会的影响表现: • (1)一些小家族的游离 • (2)奴隶的使用和贫富的分化。 • (3)部落内矛盾日益激烈。 • (4)杂居一代比一代厉害。 • 3、部落联盟的建立,朝民族(nation)的形成跨出了第一步; • 4、国家的产生,促进了民族的最终形成。
怎样理解这个过程呢?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 产品出现—导致传统社会 出现两个重大变化: 部落内部的私有制与 阶级分化,债务奴隶出现; 部落之间战争频繁,战争 奴隶出现。 —为发动战争或应付 战争,人们结成部落联盟 —国家的出现,强行 将国内的全体人结合成一 个整体,即民族。 氏族—部落(血缘关系 ) 部落联盟[部族](血缘+地缘) 民族(地缘关系)
四、民族形成的规律 • 1、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民族形成的过程 人们共同体发展的序列 原始群——氏族——胞族——部落(血缘部落—地区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2、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 1、从部落发展为民族 2、通过原有民族的分化瓦解和重新聚合 “异源同流”和“同源异流” 3、从部族发展为民族 4、从氏族部落飞跃为民族 5、在国家政权的影响下形成的民族 6、 异种族通婚的后代形成的混血民族 7、在宗教作用下形成的民族
五、民族形成的途径: • 1、 自然发展 • 2、 内部革命 3、 武力征服
第二节 民族的发展 • 民族发展涵义 • 是在民族的自身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的内部结构、整体素质、外在特征以及民族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更新、协调适应,推动民族纵向质的提高和横向量的扩展,不断实现民族的自身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人的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
一、对传统的民族发展类型的划分方法 • 民族发展类型:是指民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类型。
原始社会 氏族、部落 奴隶社会 广义的民族 民族共同体 部族(前资本主义民族) 封建社会 狭义民族) (现代民族 民族 资本主义民族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民族 社会主义社会 以社会发展的阶段为划分依据 : 原始社会 氏族、部落 奴隶社会 广义的民族 民族共同体 部族(前资本主义民族) 封建社会 狭义民族 (现代民族) 民族 资本主义民族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民族 社会主义社会
二、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 • 民族的常态发展 • 民族的异态发展 • 民族的跳跃发展
民族常态发展:指民族在没有外部力量影响和干扰下的正常发展。与人类社会大致过程相对应,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等基本发展阶段。 畲 族
民族异态发展:指民族在自身因素和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一定程度偏离正常发展轨道,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演进态势。民族异态发展:指民族在自身因素和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一定程度偏离正常发展轨道,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演进态势。 • 一是民族发展极度缓慢,长期滞留在某个社会形态中,迟迟未能向下一个社会形态过渡。 • 二是民族发展出现族体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失衡;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的失调等畸形现象。
民族的跳跃性和跨越式发展: • 跳跃性发展,是在社会历史发展总进程制约下,具体民族由于其内在矛盾的非均衡性和外部条件的压力所驱动而引起的跨越历史发展的一个或几个阶段,直接进入某一高级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态势。 • 跨越式发展则是一种中断原来发展进程,以爆发式的途径进入新社会发展阶段态势。
三、民族发展的特约因素 • 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因素) • 2、阶级斗争 • 自然环境 • 3、内因 自身素质因素 • 自身内部结构因素 • 社会政策 • 4、外因 社会环境 • 民族关系
四、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 • 1、资本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两个历史趋向: • 一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 • 二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 • 2、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出现了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的趋向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间共同性日益增多的趋向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 一、民族消亡: • 是指民族特征和民族差别的消失,一切民族互相融合而成为一个共同的整体,一个统一的“全人类共同体”。 • 1、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结果,民族融 • 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民族融合的最后完成 • 就是民族的最终消亡。 • 2、民族消亡的时间和主要标志 • 时间: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之后 • 标志:民族自我意识的消失
二、民族融合: • 1、 概念: • 民族融合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的最终消失,一切民族的最终消亡,人类从此不再划分为民族的现象。其二,是指在民族消亡之前,各民族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吸收、相互补充,并由此而产生的新的特征,乃至新的民族。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之为“民族融合的因素”、民族融合的过程或“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2、民族融合的特点: • 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民族融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民族融合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 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辨证统一的结果。 • 民族融合是只有到共产主义才能最终完成的过程。
三、民族同化 • 1、民族同化,根据它变化的原因、手段、过程、性质,分为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两种类型 • 2、民族同化实现的基本过程: • (1)起始阶段——来自文化的趋向,这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 (2)深入阶段——主要是精神文化的发展,开始发生局部的质变; • (3)终结阶段——民族自我意识的改变,这就是发生了根本性的 • 质变,成为了另一个民族。 • 3、民族同化的特点 • (1)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 (2)民族同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并存 • (3)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 • (4)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
四、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区别 • 民族融合不同于民族同化,他们在发生的时间、发生 • 的范围、发生的结果上不同,实现的途径上也有所不同。 • 民族同化在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它是个 • 别民族的单方面的变化,结果只是个别民族消失了,而民 • 族实体依然存在。民族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特权进行的。 • 民族融合是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实现的,是全世 • 界一切民族 范围的变化,其结果是人类的民族差别、民族 • 界限消失了。民族作为客观实体不存在了,出现新的人们 • 统一体。民族融合不是凭借暴力和特权的人为结果,而是 • 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
五、民族发展和民族融合上克服的倾向 • 超越历史发展阶段,企图在社会主义阶段人为地实现“民族融合”,消灭民族差别,是荒谬的。 • 不顾历史发展的规律,人为地扩大民族差别,阻碍民族团结合作,也是错误的。
思考题: • 1、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是什么? • 2、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 3、为什么说民族形成具有多元模式? • 4、简述民族的发展如何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 5、什么是民族同化?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