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第 六 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 六 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基本内容和重点要求. 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原理、应用及注意事项 了解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分类 掌握 重量分析中对 沉淀的要求及沉淀条件的选择 了解 重量分析中 的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等基础知识 掌握重量分析实际应用及相关计算. §6 - 1 沉淀滴定法.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用于沉淀滴定的反应应具备: 沉淀的溶解度要小,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沉淀反应快,沉淀组成恒定 有适当的检测终点方法 银量法( Argentimetry )

ganit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六 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六 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2. 基本内容和重点要求 • 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原理、应用及注意事项 • 了解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分类 • 掌握重量分析中对沉淀的要求及沉淀条件的选择 • 了解重量分析中的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等基础知识 • 掌握重量分析实际应用及相关计算

  3. §6-1 沉淀滴定法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 用于沉淀滴定的反应应具备: • 沉淀的溶解度要小,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 沉淀反应快,沉淀组成恒定 • 有适当的检测终点方法 • 银量法(Argentimetry) • 用于测定Cl-、Br-、I-、SCN-、Ag+等 • 检测终点方法不同,按创立者名字命名: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杨司法

  4. 一、莫尔法(Mohr method) • 指示剂:K2CrO4 • 滴定剂:Ag+ • 测定离子:Cl-、Br- • 滴定反应: Ag+ + Cl- = AgCl (白色)Ksp=1.810-10 2Ag+ + CrO42- = Ag2CrO4(砖红色)Ksp=2.010-12 §6-1 沉淀滴定法

  5. 莫尔法 • 滴定条件: • 指示剂的用量: K2CrO4浓度约为5.0 10-3 mol·L-1 • 溶液的酸度:中性或弱碱性介质,pH=6.5~10.5 有铵盐存在时,pH=6.5~7.2,防止形成Ag(NH3)2+配离子 • 原则上可滴定I-、SCN-,但AgI及AgSCN沉淀强烈吸附,终点变色不明显,误差大 §6-1 沉淀滴定法

  6. 莫尔法 • 干扰: • 事先分离与Ag+生成微溶性沉淀或配合物的阴离子,如PO43-、AsO43-、SO32-、S2-、CO32-、C2O42-、F- 、NH3、CN-、EDTA等 • 事先分离影响终点观察的有色离子Cu2+、Co2+、Ni2+ • 事先分离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水解的高价离子Al3+、Fe3+、Bi3+、Sn4+ • 加入过量Na2SO4消除Ba2+、Pb2+干扰、 §6-1 沉淀滴定法

  7. 二、佛尔哈德法(Volhard method) • 指示剂:铁铵矾[NH4Fe(SO4)2] • 滴定方式:直接法和返滴法 • 直接滴定法: • 滴定剂:SCN- • 测定离子:Ag+ • 返滴定法 • 滴定剂:SCN- • 测定离子:Cl-、Br-、I-、SCN- §6-1 沉淀滴定法

  8. 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法 • 滴定剂:SCN- • 测定离子:Ag+ • 滴定反应: Ag+ + SCN- = AgSCN(白色) Ksp=1.0  10-12 Fe3+ +SCN- = FeSCN2+(红色) K=138 • 滴定条件: • 酸度:HNO3介质,[H+]=0.1~1mol·L-1,防止Fe3+的水解; • 指示剂用量:终点时Fe3+浓度约0.015mol·L-1 • 滴定时充分摇动以防AgSCN吸附Ag+,使终点提前 §6-1 沉淀滴定法

  9. 佛尔哈德法-返滴定法 • 滴定剂:SCN- • 测定离子:Cl-、Br-、I-、SCN- • 滴定反应: Ag+(过量) + Cl- = AgCl(白) Ag+(剩余) + SCN- = AgSCN (白色) Fe3+ +SCN- = FeSCN2+(红色) §6-1 沉淀滴定法

  10. 三、法杨司法(Fajans Method) • 指示剂:吸附指示剂(有机酸、碱) • 滴定剂:Ag+ • 测定离子:Cl-、Br-、I-、SCN- • 滴定反应: AgCl·Cl- + FI- (黄绿色)(排斥) AgCl·Ag+ + FI- = AgCl·Ag+·FI- (粉红色)(吸引) §6-1 沉淀滴定法

  11. 四、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AgNO3标准溶液: • 能直接配制; • 若采用与测定相同的方法,用NaCl基准物质(500~600℃干燥)标定,可消除方法的系统误差; • 配制所用蒸馏水应不含Cl- • AgNO3溶液贮存在棕色瓶中 §6-1 沉淀滴定法

  12. §6-2 重量分析法概述Gravimetry • Any method in which the signal is a mass or change in mass. • 方法简介 • 先用适当的方法将被测组分与试样中其他组分分离,转化为一种纯粹的、化学组成固定的化合物,然后称量,据化学因数计算该组分的含量

  13. 一、分类 • 根据分离方法划分 • 沉淀法   :加入沉淀剂,生成难溶化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灼烧、称重、计算,如 Ba2+ + SO42- = BaSO4 • 挥发法(气化法):待测组分转变为气体逸出,据试样减少质量计算;或将逸出气体用适当吸收剂吸收,据吸收剂增重质量计算,如“烧失量”测定 CaCO3 = CaO + CO2 再如石英岩中二氧化硅的测定,用氢氟酸挥发法 SiO2 + 4HF = SiF4 + 2H2O • 电解法:电子作沉淀剂使金属在电极上析出,据电极增重质量计算 §6-2 重量分析法概述

  14. 二、特点 • 最基本、最古老的分析方法 • 不需要标准溶液或基准物质,准确度高 • 操作繁琐、周期长 • 不适用于微量和痕量组分的测定 • 目前重量分析法主要用于常量的硅、硫、镍、磷、钨等元素的精确分析 §6-2 重量分析法概述

  15. SO42- + Ba2+BaSO4 过滤 洗涤 800℃ 灼烧 过滤 洗涤 1100℃ 灼烧 BaSO4 Mg2++(NH4)2HPO4MgNH4PO4·6H2O Mg2P2O7 三、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 试液 沉淀剂 沉淀形式 称量形式 可见,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6-2 重量分析法概述

  16.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 沉淀形式(Precipitation Form) • 要求: • 沉淀的溶解度要小***,定量完全沉淀; • 沉淀易于过滤、洗涤,粗大的晶型沉淀或紧密的非晶型沉淀; • 沉淀纯净,避免玷污; • 沉淀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6-2 重量分析法概述

  17. 2. 称量形式(Weighing Form) • 要求: • 有确定的化学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 十分稳定,不易吸收空气中H2O、CO2,不易被氧化; • 称量形摩尔质量要大,待测组分在称量形式中含量要小,减小称量误差,提高分析灵敏度。 §6-2 重量分析法概述

  18.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一、沉淀的类型:(按物理性质划分) • 晶型沉淀(Crystalline Precipitate): • 由较大的沉淀颗粒组成、内部排列规则、结构紧密、极易沉降于容器底部。有粗、细之分,如MgNH4PO4为粗晶型沉淀,BaSO4为细晶型沉淀 • 非晶型沉淀(无定形沉淀、胶状沉淀) ( Amorphous Precipitate) : • 由许多疏松聚集在一起的微小沉淀颗粒组成、沉淀颗粒的排列杂乱无章、其中包含大量数目不定的水分子、体积庞大的絮状沉淀、不易沉降于容器底部。如Fe2O3·nH2O、SiO2·nH2O

  19. 槐氏(Von Weimarn)经验公式: cQ-加入沉淀剂瞬间沉淀物质的浓度 s-开始沉淀时沉淀物质的溶解度 cQ-s-沉淀开始瞬间的过饱和度 K-常数,与沉淀的性质、介质、稳定等因素有关 可见,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越大,分散度越大,形成的晶核数目越多,得到小晶型沉淀;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越小,分散度越小,形成的晶核数目越少,晶核形成速度慢,得到大晶型沉淀。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20. 成核作用 成长 构晶离子 晶核 沉淀颗粒 定向速度大于聚集速度 聚集速度大于定向速度 晶型沉淀 非晶型沉淀 二、沉淀的形成 • 形成过程: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21. 聚集速度:沉淀颗粒聚集为更大的聚集体的速度,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有关,相对过饱和度越大,聚集速度越大。聚集速度:沉淀颗粒聚集为更大的聚集体的速度,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有关,相对过饱和度越大,聚集速度越大。 • 定向速度:构晶离子按一定的晶格排列形成大晶粒的速度,与物质的性质有关,极性较强的盐类,具有较大的定向速度。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22. 三、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 • 沉淀的沾污主要原因是:共沉淀和继沉淀现象 • 共沉淀(coprecipitation): • 沉淀从溶液析出时,溶液中本来不生成沉淀的某些其他组分,被沉淀带下而一起沉淀下来的现象 • 有三类: • 表面吸附(adsorption): • 混晶或固溶体(mixed crystal): • 吸留或包夹(occlusion or inclusion) :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23. 双电层 Ba2+ Cl- SO42- SO42- Ba2+ Ba2+ SO42- SO42- Ba2+ Ba2+ Ba2+ Cl- SO42- SO42- Ba2+ Ba2+ 第二吸附层 第一吸附层 SO42- SO42- Ba2+ Ba2+ 表面 (1)表面吸附 • BaSO4晶体表面吸附示意图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24. NO3- Cl- Fe3+ Fe2+ NO3-易被吸附 Fe3+易被吸附 BaSO4·Ba2+ BaSO4·SO42- • 沉淀表面吸附遵循吸附规律: • 凡与构晶离子生成难溶或离解度很小的化合物的离子优先被吸附 • 离子的价态愈高,浓度愈大,愈易被吸附;易极化的离子易被吸附 • 沉淀吸附杂质的量与比表面及温度等有关。颗粒愈细,比表面愈大,吸附愈多;吸附过程放热,温度愈高,吸附愈少。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25. (2)混晶或固溶体 • 溶液中的杂质离子的半径与沉淀构晶离子的半径相近、晶格相同、电荷相同时,在沉淀形成过程中 可能占有构晶离子在晶体中的固定位置,形成混晶或固溶体。 • 如: BaSO4-PbSO4 AgCl-AgBr MgNH4PO46H2O-MgNH4AsO46H2O BaCrO4-RaCrO4 K2NaCo(NO2)6-Rb2NaCo(NO2)6- Cs2NaCo(NO2)6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26. (3)吸留或包夹 Occlusion or inclusion • 在沉淀过程中,如果沉淀剂浓度较大,加入又较快,沉淀生成太快,则表面吸附的杂质来不及离开沉淀表面就被沉积上来的离子所覆盖,使杂质被包藏在沉淀内部,引起共沉淀,称为吸留现象。吸留引起的共沉淀程度也符合吸附规律。 • 母液被包藏在沉淀之中的现象为包夹。 • 吸留引起沉淀不纯是无法洗去的,故在沉淀时应尽量避免发生,通过沉淀陈化或重结晶可以减少。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27. 2. 继沉淀(后沉淀) Post-precipitation • 被测组分沉淀结束后,另一种本来难以析出沉淀的组分,在该沉淀表面上继续析出沉淀的现象称为继沉淀。沉淀多发生于该组分的过饱和溶液中。 • 如在Mg2+存在时,用C2O42-沉淀Ca2+,CaC2O4晶体表面吸附C2O42-,使表面附近C2O42-浓度增加,[Mg2+][C2O42-] >Ksp(MgC2O4),MgC2O4继沉淀在CaC2O4表面上。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28. 四、减少沉淀沾污的方法 (一)如何获得纯净的沉淀? 1. 选择适当的分析步骤 • 多种含量不同的离子需分离时,先沉淀含量低的离子再沉淀含量高的离子,以免先沉淀高含量离子时使低含量离子因共沉淀作用而损失。 2. 选择合适的沉淀剂 • 如选用有机沉淀剂减少共沉淀。 3. 改变杂质的存在形式,降低易被吸附杂质离子的浓度 • 在沉淀前掩蔽或分离,或在稀溶液中进行。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29.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 选择适宜的沉淀条件 • 溶液浓度、酸度、温度、试剂的加入次序和速度、陈化与否,据沉淀具体情况而定。

  30. 5. 选择适当的洗涤剂洗涤沉淀 • 利用吸附作用可逆性,洗涤使被吸附杂质进入洗涤剂,纯化沉淀。溶解度小且不易形成胶体的沉淀,可用蒸馏水洗涤;溶解度较大的晶型沉淀,可用稀的沉淀剂洗涤,但沉淀剂必须在烘干或捉烧时挥发或易分解除去;溶解度较小而又可能分散成胶体的沉淀,宜用挥发的电解质稀溶液洗涤(如NH4NO3)。 6. 再沉淀 • 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再重新溶解,使沉淀中残留杂质进入溶液,再进行第二次沉淀。(操作繁琐、易损失,慎用!)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31. §6-4 沉淀条件的选择 一、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 二、非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

  32. 搅 陈 稀 热 增大沉淀的溶解度,降低溶液的过饱和度;减少杂质的吸附量。 避免局部过浓形成大量的晶核。 沉淀与母液放置一段时间,小颗粒晶体逐渐溶解,大颗粒晶体进一步长大,晶体结构更完整,沉淀更纯净。 降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程度,控制聚集速度,形成大颗粒结晶;比表面小,吸附小;杂质浓度小,减小共沉淀现象。 一、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 • 概括为: §6-4 沉淀条件的选择

  33. 快 电解质 热 不陈化 浓 减小杂质的吸附 中和胶体微粒的电荷,降低水化程度,防止胶体溶液的形成 减小离子的水化程度,形成沉淀含水量少,体积较小,结构较紧密。 促进沉淀凝聚,防止形成胶体溶液,减少沉淀对杂质的吸附。 增大聚集速度 沉淀完毕,沉淀下沉,趁热过滤。避免沉淀在放置后逐渐失去水分而聚集紧密,吸附的杂质难以洗去。 二、非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 • 概括为: §6-4 沉淀条件的选择

  34. §6-5 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及灼烧 • 过滤: • 滤纸或玻璃砂芯坩埚 • 定量滤纸:快速、中速、慢速 • 倾泻法(decantation):先清液,后沉淀 • 过滤时观察滤液是否澄清,若穿滤,重新过滤

  35. §6-5 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及灼烧 2. 洗涤: • “少量多次”原则 • 选择合适的洗涤液 • 蒸馏水、稀的沉淀剂、挥发的电解质稀溶液 • 先倾泻法,后全部转移至滤纸上,继续洗涤至洗净(检验) • 前次洗涤液滤尽,再进行下次洗涤 • 洗涤要连续,不间断,否则沉淀干涸粘结,不能洗涤干净。

  36. 干燥及灼烧: • 干燥:除去沉淀中的水分和可挥发物质,使沉淀组成固定。 • 灼烧:除具有烘干作用外,还使沉淀在高温下分解为组成固定的称量形式。 • 坩埚恒重:灼烧前后两次质量之差0.4mg • 若得到沉淀有固定组成,在低温烘干水分即可称重。如AgCl沉淀可在110~120℃烘干,得到稳定称量形式。 • 内部包裹水分不能烘干需灼烧。如BaSO4在800~850℃灼烧才能恒重。 • 水合氧化物都需要在高温(1100~1200℃)灼烧除去水分。如Fe2O3nH2O、Al2O3nH2O、SiO2nH2O §6-5 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及灼烧

  37. §6-6 重量分析法结果计算 • 重量因数:Gravimetric factor • 换算因数F:待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之比。

  38. ms----试样的质量 • m----称量形式质量 • F----换算因数 • 例 称取某试样0.3621g,用MgNH4PO4重量法测定其中镁的含量,得Mg2P2O7 0.6300g,求MgO%? • 解: §6-6 重量分析法结果计算

  39. 例 称取含铝试样0.5000g,溶解后用 8-羟基喹啉沉淀,烘干后称得Al(C9H6NO)3重0.3280g,计算样品中铝的含量?若将沉淀灼烧成Al2O3称重,可得Al2O3多少克? • 解:称量形为Al(C9H6NO)3时, 以Al2O3形式称重时, §6-6 重量分析法结果计算

  40. 碱性熔剂熔融 硅酸盐试样 SiO2nH2O 酸处理 HCl反复蒸干脱水 准确度较高,但操作繁琐 脱水 动物胶吸附H+而带正电荷,与带负电荷的硅酸胶粒发生凝聚而析出。必须蒸干,才能沉淀完全 动物胶凝聚法 长碳链季铵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可不加HCl蒸干,沉淀疏松易洗涤 §6-7 重量分析法应用示例 • 硅酸盐中SiO2含量的测定

  41. 灼烧 灼烧 加HF及H2SO4 称重(粗) 称重(纯) SiO2变为SiF4挥发逸出 硅酸盐中SiO2含量的测定

  42. 本章内容总结 • 沉淀滴定法   • 重量分析法 • 重量分析法概述 •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  • 沉淀条件的选择   • 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   • 重量分析中的计算   • 重量分析应用实例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