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985 Views
第 六 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基本内容和重点要求. 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原理、应用及注意事项 了解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分类 掌握 重量分析中对 沉淀的要求及沉淀条件的选择 了解 重量分析中 的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等基础知识 掌握重量分析实际应用及相关计算. §6 - 1 沉淀滴定法.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用于沉淀滴定的反应应具备: 沉淀的溶解度要小,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沉淀反应快,沉淀组成恒定 有适当的检测终点方法 银量法( Argentimetry )
E N D
基本内容和重点要求 • 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原理、应用及注意事项 • 了解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分类 • 掌握重量分析中对沉淀的要求及沉淀条件的选择 • 了解重量分析中的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等基础知识 • 掌握重量分析实际应用及相关计算
§6-1 沉淀滴定法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 用于沉淀滴定的反应应具备: • 沉淀的溶解度要小,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 沉淀反应快,沉淀组成恒定 • 有适当的检测终点方法 • 银量法(Argentimetry) • 用于测定Cl-、Br-、I-、SCN-、Ag+等 • 检测终点方法不同,按创立者名字命名: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杨司法
一、莫尔法(Mohr method) • 指示剂:K2CrO4 • 滴定剂:Ag+ • 测定离子:Cl-、Br- • 滴定反应: Ag+ + Cl- = AgCl (白色)Ksp=1.810-10 2Ag+ + CrO42- = Ag2CrO4(砖红色)Ksp=2.010-12 §6-1 沉淀滴定法
莫尔法 • 滴定条件: • 指示剂的用量: K2CrO4浓度约为5.0 10-3 mol·L-1 • 溶液的酸度:中性或弱碱性介质,pH=6.5~10.5 有铵盐存在时,pH=6.5~7.2,防止形成Ag(NH3)2+配离子 • 原则上可滴定I-、SCN-,但AgI及AgSCN沉淀强烈吸附,终点变色不明显,误差大 §6-1 沉淀滴定法
莫尔法 • 干扰: • 事先分离与Ag+生成微溶性沉淀或配合物的阴离子,如PO43-、AsO43-、SO32-、S2-、CO32-、C2O42-、F- 、NH3、CN-、EDTA等 • 事先分离影响终点观察的有色离子Cu2+、Co2+、Ni2+ • 事先分离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水解的高价离子Al3+、Fe3+、Bi3+、Sn4+ • 加入过量Na2SO4消除Ba2+、Pb2+干扰、 §6-1 沉淀滴定法
二、佛尔哈德法(Volhard method) • 指示剂:铁铵矾[NH4Fe(SO4)2] • 滴定方式:直接法和返滴法 • 直接滴定法: • 滴定剂:SCN- • 测定离子:Ag+ • 返滴定法 • 滴定剂:SCN- • 测定离子:Cl-、Br-、I-、SCN- §6-1 沉淀滴定法
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法 • 滴定剂:SCN- • 测定离子:Ag+ • 滴定反应: Ag+ + SCN- = AgSCN(白色) Ksp=1.0 10-12 Fe3+ +SCN- = FeSCN2+(红色) K=138 • 滴定条件: • 酸度:HNO3介质,[H+]=0.1~1mol·L-1,防止Fe3+的水解; • 指示剂用量:终点时Fe3+浓度约0.015mol·L-1 • 滴定时充分摇动以防AgSCN吸附Ag+,使终点提前 §6-1 沉淀滴定法
佛尔哈德法-返滴定法 • 滴定剂:SCN- • 测定离子:Cl-、Br-、I-、SCN- • 滴定反应: Ag+(过量) + Cl- = AgCl(白) Ag+(剩余) + SCN- = AgSCN (白色) Fe3+ +SCN- = FeSCN2+(红色) §6-1 沉淀滴定法
三、法杨司法(Fajans Method) • 指示剂:吸附指示剂(有机酸、碱) • 滴定剂:Ag+ • 测定离子:Cl-、Br-、I-、SCN- • 滴定反应: AgCl·Cl- + FI- (黄绿色)(排斥) AgCl·Ag+ + FI- = AgCl·Ag+·FI- (粉红色)(吸引) §6-1 沉淀滴定法
四、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AgNO3标准溶液: • 能直接配制; • 若采用与测定相同的方法,用NaCl基准物质(500~600℃干燥)标定,可消除方法的系统误差; • 配制所用蒸馏水应不含Cl- • AgNO3溶液贮存在棕色瓶中 §6-1 沉淀滴定法
§6-2 重量分析法概述Gravimetry • Any method in which the signal is a mass or change in mass. • 方法简介 • 先用适当的方法将被测组分与试样中其他组分分离,转化为一种纯粹的、化学组成固定的化合物,然后称量,据化学因数计算该组分的含量
一、分类 • 根据分离方法划分 • 沉淀法 :加入沉淀剂,生成难溶化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灼烧、称重、计算,如 Ba2+ + SO42- = BaSO4 • 挥发法(气化法):待测组分转变为气体逸出,据试样减少质量计算;或将逸出气体用适当吸收剂吸收,据吸收剂增重质量计算,如“烧失量”测定 CaCO3 = CaO + CO2 再如石英岩中二氧化硅的测定,用氢氟酸挥发法 SiO2 + 4HF = SiF4 + 2H2O • 电解法:电子作沉淀剂使金属在电极上析出,据电极增重质量计算 §6-2 重量分析法概述
二、特点 • 最基本、最古老的分析方法 • 不需要标准溶液或基准物质,准确度高 • 操作繁琐、周期长 • 不适用于微量和痕量组分的测定 • 目前重量分析法主要用于常量的硅、硫、镍、磷、钨等元素的精确分析 §6-2 重量分析法概述
SO42- + Ba2+BaSO4 过滤 洗涤 800℃ 灼烧 过滤 洗涤 1100℃ 灼烧 BaSO4 Mg2++(NH4)2HPO4MgNH4PO4·6H2O Mg2P2O7 三、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 试液 沉淀剂 沉淀形式 称量形式 可见,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6-2 重量分析法概述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 沉淀形式(Precipitation Form) • 要求: • 沉淀的溶解度要小***,定量完全沉淀; • 沉淀易于过滤、洗涤,粗大的晶型沉淀或紧密的非晶型沉淀; • 沉淀纯净,避免玷污; • 沉淀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6-2 重量分析法概述
2. 称量形式(Weighing Form) • 要求: • 有确定的化学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 十分稳定,不易吸收空气中H2O、CO2,不易被氧化; • 称量形摩尔质量要大,待测组分在称量形式中含量要小,减小称量误差,提高分析灵敏度。 §6-2 重量分析法概述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一、沉淀的类型:(按物理性质划分) • 晶型沉淀(Crystalline Precipitate): • 由较大的沉淀颗粒组成、内部排列规则、结构紧密、极易沉降于容器底部。有粗、细之分,如MgNH4PO4为粗晶型沉淀,BaSO4为细晶型沉淀 • 非晶型沉淀(无定形沉淀、胶状沉淀) ( Amorphous Precipitate) : • 由许多疏松聚集在一起的微小沉淀颗粒组成、沉淀颗粒的排列杂乱无章、其中包含大量数目不定的水分子、体积庞大的絮状沉淀、不易沉降于容器底部。如Fe2O3·nH2O、SiO2·nH2O
槐氏(Von Weimarn)经验公式: cQ-加入沉淀剂瞬间沉淀物质的浓度 s-开始沉淀时沉淀物质的溶解度 cQ-s-沉淀开始瞬间的过饱和度 K-常数,与沉淀的性质、介质、稳定等因素有关 可见,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越大,分散度越大,形成的晶核数目越多,得到小晶型沉淀;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越小,分散度越小,形成的晶核数目越少,晶核形成速度慢,得到大晶型沉淀。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成核作用 成长 构晶离子 晶核 沉淀颗粒 定向速度大于聚集速度 聚集速度大于定向速度 晶型沉淀 非晶型沉淀 二、沉淀的形成 • 形成过程: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聚集速度:沉淀颗粒聚集为更大的聚集体的速度,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有关,相对过饱和度越大,聚集速度越大。聚集速度:沉淀颗粒聚集为更大的聚集体的速度,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有关,相对过饱和度越大,聚集速度越大。 • 定向速度:构晶离子按一定的晶格排列形成大晶粒的速度,与物质的性质有关,极性较强的盐类,具有较大的定向速度。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三、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 • 沉淀的沾污主要原因是:共沉淀和继沉淀现象 • 共沉淀(coprecipitation): • 沉淀从溶液析出时,溶液中本来不生成沉淀的某些其他组分,被沉淀带下而一起沉淀下来的现象 • 有三类: • 表面吸附(adsorption): • 混晶或固溶体(mixed crystal): • 吸留或包夹(occlusion or inclusion) :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双电层 Ba2+ Cl- SO42- SO42- Ba2+ Ba2+ SO42- SO42- Ba2+ Ba2+ Ba2+ Cl- SO42- SO42- Ba2+ Ba2+ 第二吸附层 第一吸附层 SO42- SO42- Ba2+ Ba2+ 表面 (1)表面吸附 • BaSO4晶体表面吸附示意图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NO3- Cl- Fe3+ Fe2+ NO3-易被吸附 Fe3+易被吸附 BaSO4·Ba2+ BaSO4·SO42- • 沉淀表面吸附遵循吸附规律: • 凡与构晶离子生成难溶或离解度很小的化合物的离子优先被吸附 • 离子的价态愈高,浓度愈大,愈易被吸附;易极化的离子易被吸附 • 沉淀吸附杂质的量与比表面及温度等有关。颗粒愈细,比表面愈大,吸附愈多;吸附过程放热,温度愈高,吸附愈少。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2)混晶或固溶体 • 溶液中的杂质离子的半径与沉淀构晶离子的半径相近、晶格相同、电荷相同时,在沉淀形成过程中 可能占有构晶离子在晶体中的固定位置,形成混晶或固溶体。 • 如: BaSO4-PbSO4 AgCl-AgBr MgNH4PO46H2O-MgNH4AsO46H2O BaCrO4-RaCrO4 K2NaCo(NO2)6-Rb2NaCo(NO2)6- Cs2NaCo(NO2)6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3)吸留或包夹 Occlusion or inclusion • 在沉淀过程中,如果沉淀剂浓度较大,加入又较快,沉淀生成太快,则表面吸附的杂质来不及离开沉淀表面就被沉积上来的离子所覆盖,使杂质被包藏在沉淀内部,引起共沉淀,称为吸留现象。吸留引起的共沉淀程度也符合吸附规律。 • 母液被包藏在沉淀之中的现象为包夹。 • 吸留引起沉淀不纯是无法洗去的,故在沉淀时应尽量避免发生,通过沉淀陈化或重结晶可以减少。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2. 继沉淀(后沉淀) Post-precipitation • 被测组分沉淀结束后,另一种本来难以析出沉淀的组分,在该沉淀表面上继续析出沉淀的现象称为继沉淀。沉淀多发生于该组分的过饱和溶液中。 • 如在Mg2+存在时,用C2O42-沉淀Ca2+,CaC2O4晶体表面吸附C2O42-,使表面附近C2O42-浓度增加,[Mg2+][C2O42-] >Ksp(MgC2O4),MgC2O4继沉淀在CaC2O4表面上。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四、减少沉淀沾污的方法 (一)如何获得纯净的沉淀? 1. 选择适当的分析步骤 • 多种含量不同的离子需分离时,先沉淀含量低的离子再沉淀含量高的离子,以免先沉淀高含量离子时使低含量离子因共沉淀作用而损失。 2. 选择合适的沉淀剂 • 如选用有机沉淀剂减少共沉淀。 3. 改变杂质的存在形式,降低易被吸附杂质离子的浓度 • 在沉淀前掩蔽或分离,或在稀溶液中进行。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 选择适宜的沉淀条件 • 溶液浓度、酸度、温度、试剂的加入次序和速度、陈化与否,据沉淀具体情况而定。
5. 选择适当的洗涤剂洗涤沉淀 • 利用吸附作用可逆性,洗涤使被吸附杂质进入洗涤剂,纯化沉淀。溶解度小且不易形成胶体的沉淀,可用蒸馏水洗涤;溶解度较大的晶型沉淀,可用稀的沉淀剂洗涤,但沉淀剂必须在烘干或捉烧时挥发或易分解除去;溶解度较小而又可能分散成胶体的沉淀,宜用挥发的电解质稀溶液洗涤(如NH4NO3)。 6. 再沉淀 • 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再重新溶解,使沉淀中残留杂质进入溶液,再进行第二次沉淀。(操作繁琐、易损失,慎用!) §6-3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6-4 沉淀条件的选择 一、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 二、非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
慢 搅 陈 稀 热 增大沉淀的溶解度,降低溶液的过饱和度;减少杂质的吸附量。 避免局部过浓形成大量的晶核。 沉淀与母液放置一段时间,小颗粒晶体逐渐溶解,大颗粒晶体进一步长大,晶体结构更完整,沉淀更纯净。 降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程度,控制聚集速度,形成大颗粒结晶;比表面小,吸附小;杂质浓度小,减小共沉淀现象。 一、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 • 概括为: §6-4 沉淀条件的选择
搅 快 电解质 热 不陈化 浓 减小杂质的吸附 中和胶体微粒的电荷,降低水化程度,防止胶体溶液的形成 减小离子的水化程度,形成沉淀含水量少,体积较小,结构较紧密。 促进沉淀凝聚,防止形成胶体溶液,减少沉淀对杂质的吸附。 增大聚集速度 沉淀完毕,沉淀下沉,趁热过滤。避免沉淀在放置后逐渐失去水分而聚集紧密,吸附的杂质难以洗去。 二、非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 • 概括为: §6-4 沉淀条件的选择
§6-5 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及灼烧 • 过滤: • 滤纸或玻璃砂芯坩埚 • 定量滤纸:快速、中速、慢速 • 倾泻法(decantation):先清液,后沉淀 • 过滤时观察滤液是否澄清,若穿滤,重新过滤
§6-5 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及灼烧 2. 洗涤: • “少量多次”原则 • 选择合适的洗涤液 • 蒸馏水、稀的沉淀剂、挥发的电解质稀溶液 • 先倾泻法,后全部转移至滤纸上,继续洗涤至洗净(检验) • 前次洗涤液滤尽,再进行下次洗涤 • 洗涤要连续,不间断,否则沉淀干涸粘结,不能洗涤干净。
干燥及灼烧: • 干燥:除去沉淀中的水分和可挥发物质,使沉淀组成固定。 • 灼烧:除具有烘干作用外,还使沉淀在高温下分解为组成固定的称量形式。 • 坩埚恒重:灼烧前后两次质量之差0.4mg • 若得到沉淀有固定组成,在低温烘干水分即可称重。如AgCl沉淀可在110~120℃烘干,得到稳定称量形式。 • 内部包裹水分不能烘干需灼烧。如BaSO4在800~850℃灼烧才能恒重。 • 水合氧化物都需要在高温(1100~1200℃)灼烧除去水分。如Fe2O3nH2O、Al2O3nH2O、SiO2nH2O §6-5 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及灼烧
§6-6 重量分析法结果计算 • 重量因数:Gravimetric factor • 换算因数F:待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之比。
ms----试样的质量 • m----称量形式质量 • F----换算因数 • 例 称取某试样0.3621g,用MgNH4PO4重量法测定其中镁的含量,得Mg2P2O7 0.6300g,求MgO%? • 解: §6-6 重量分析法结果计算
例 称取含铝试样0.5000g,溶解后用 8-羟基喹啉沉淀,烘干后称得Al(C9H6NO)3重0.3280g,计算样品中铝的含量?若将沉淀灼烧成Al2O3称重,可得Al2O3多少克? • 解:称量形为Al(C9H6NO)3时, 以Al2O3形式称重时, §6-6 重量分析法结果计算
碱性熔剂熔融 硅酸盐试样 SiO2nH2O 酸处理 HCl反复蒸干脱水 准确度较高,但操作繁琐 脱水 动物胶吸附H+而带正电荷,与带负电荷的硅酸胶粒发生凝聚而析出。必须蒸干,才能沉淀完全 动物胶凝聚法 长碳链季铵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可不加HCl蒸干,沉淀疏松易洗涤 §6-7 重量分析法应用示例 • 硅酸盐中SiO2含量的测定
灼烧 灼烧 加HF及H2SO4 称重(粗) 称重(纯) SiO2变为SiF4挥发逸出 硅酸盐中SiO2含量的测定
本章内容总结 • 沉淀滴定法 • 重量分析法 • 重量分析法概述 • 沉淀的形成和沾污 • 沉淀条件的选择 • 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 • 重量分析中的计算 • 重量分析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