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975 Views
東方兵學 之 孫子兵法. 東吳大學軍訓室 張彥之教官. 本節綱要. 孫武其人 史記孫子 名人談孫子 孫子兵法特色 孫子兵法 13 篇概述 解構 計篇第一 孫子兵法始計篇總結 中國人的戰爭觀. 春秋時代地形圖. 孫武其人 春秋末期的軍事家,千古流傳的兵聖. 孫武,春秋齊國人 約生於齊桓公死後 100 年( 557BC ),卒年不可考 吳王闔閭三年至十年間,在吳國為將為吳國策畫伐楚大計。 著有孫子兵法,後世尊為 『 兵聖 』. 孫武其人 是否真有其人的爭議. 孫子不存在論 孫子即孫臏論 孫子伍員(伍子胥)論 銀雀山漢墓竹簡的證明 不重要的爭議!
E N D
東方兵學 之 孫子兵法 東吳大學軍訓室 張彥之教官
本節綱要 • 孫武其人 • 史記孫子 • 名人談孫子 • 孫子兵法特色 • 孫子兵法13篇概述 • 解構 計篇第一 • 孫子兵法始計篇總結 中國人的戰爭觀
孫武其人 春秋末期的軍事家,千古流傳的兵聖孫武其人 春秋末期的軍事家,千古流傳的兵聖 • 孫武,春秋齊國人 • 約生於齊桓公死後100年(557BC),卒年不可考 • 吳王闔閭三年至十年間,在吳國為將為吳國策畫伐楚大計。 • 著有孫子兵法,後世尊為『兵聖』
孫武其人 是否真有其人的爭議 • 孫子不存在論 • 孫子即孫臏論 • 孫子伍員(伍子胥)論 • 銀雀山漢墓竹簡的證明 • 不重要的爭議! • 重要的是《孫子兵法》--全世界都在看
史記孫子 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 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於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對曰:「可。」闔閭曰:「可試以婦人乎?」曰:「可。」於是許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
史記孫子 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 令之曰:「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婦人曰:「知之。」孫子曰:「前,則視心。左,視左手。右,視右手。後,即視背。」婦人曰:「諾。」約束既布,乃設鈇鉞,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婦人大笑。孫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復大笑。
史記孫子 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 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知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斬左右隊長。吳王從臺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願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史記孫子 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 遂斬隊長二人以徇。用其次為隊長,於是復鼓之。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於是孫子使使報王曰:「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吳王曰:「將軍罷休就舍,寡人不願下觀。」孫子曰:「王徒好虛言,不能用其實。」於是闔閭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
名人談孫子 • 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 • 戰國.兵家.尉繚子《尉繚子‧制談》 • 二千多年前的兵書,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書,便是解釋當時戰理,由於那十三篇兵書,便成立中國的軍事哲學。 • 國父孫中山先生對孫子兵法的評語 • 兵家不得背于孫夫子而別進矣。 • 日本.漢學家.平山潛《孫子折衷》
孫子兵法特色 • 太極 • 奇正、虛實、迂直、 常變、攻守等,看似絕對相異的物件,均將其整合成一體 • 形兵之極至於無形 • 慎戰 •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 • 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 而致戰
孫子兵法特色 • 全爭 •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兵不鈍而利可全 •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先勝 •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孫子兵法13篇概述 東吳大學軍訓室 張彥之教官
計-總綱 作戰-戰爭與國家 謀攻-謀略與武力 形-軍力形態 勢-用兵節奏 虛實-用兵方法 軍爭-會戰指導 九變-靈活應變 行軍-帶領軍隊需知 地形-將領需知 九地-多變的地形 火攻-用火方法(特種武器) 用間-情報與間諜戰 孫子兵法各篇主旨
計篇第一 孫子兵法的總綱 • 戰爭及戰略思想要點 • 戰爭是國家大事,必須詳加注意 • 五項經營-道、天、地、將、法 • 七個審查分析項目 • 主熟有道、將熟有能、天熟得地、法熟行令、兵眾熟強、士卒熟練、賞罰熟明 • 結論-戰爭是詭詐之術、然其結果可以分析預知
作戰篇第二 戰爭與國家 • 主述備戰及戰爭對國力之負面影響 • 準備戰爭及實施戰爭須有成本概念 • 兵久不利國 • 經濟面-國用不足 • 外交面-諸侯乘其弊而起 • 為政者需知用兵之害以盡用兵之利 • 引出食敵、速勝之戰法以勝敵益強 • 全篇重在「速勝」
虛實篇第六 虛實的交互運用 • 主述-如何掌握主動、優勢作為 • 利誘、害阻為掌握主動的主要手法 • 作戰時間、地點之掌握;兵力集中、分散之運用,為優勢作為的要點 • 引出-兵力運用最高境界在運用虛實致於無形 • 無形:能迅速變換,無固定形態 • 歸結-兵無常形 • 避實擊虛、因敵制勝,為用兵要點
解構 計篇第一 東吳大學軍訓室 張彥之教官
孫子兵法原文 計篇第一 (1)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弗詭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熟有道?將熟有能?天地熟得?法令熟行?兵眾熟強?士卒熟練?賞罰熟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孫子兵法解構-始計篇 此五者,將莫不聞、 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兵 經五事 道 國之大事 令民與上同意,可死、生、不畏危 天 陰陽、寒暑、時制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地 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 不可不察 將 智、信、仁、勇、嚴 法 曲制、官道、主用
陰、陽是什麼? 寒、暑對人產生何種影響? 時制有什麼關係? 天 怎麼經營?
地 如何經營? 遠近 險益 廣狹 死生也 • 2000年9月美國加強西太平洋第二島鏈軍事部署 • 原布署於美國本土之隱形轟炸機、空射巡弋飛彈、兩棲攻擊艦、核能潛艦等四種戰略戰術部隊均在其內 • 主要目的在縮短兵力投射時間
孰得 孰得 以此知勝負 孫子兵法解構-始計篇 兵 經五事 校以計、索其情 道 主孰有 國之大事 天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地 兵眾孰強 不可不察 孰有能 將 士卒孰練 孰行 賞罰孰明 法
孫子兵法原文 計篇第一 (2)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呼!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孫子兵法解構-始計篇 勢 利 因利置權 利 利 利
孫子兵法解構-始計篇 表象: 兵=>詭道 能 <->不能 用 <->不用 近 <->遠 } 手段: 利->誘 攻其無備 出其不意兵家之勝不可先傳 亂->取 怒->撓 實->備 卑->驕 強->避 佚->勞 親->離
孫子兵法計篇總結 中國人的戰爭觀 • 不可以不準備戰爭 • 慎戰 • 發動戰爭應是最後手段- • 宣戰後,非死即生,非存即亡 • 戰勝可以預知 • 戰爭勝敗,不是鬼神或天命的影響 • 不論平時如何準備,戰前必需計畫精密籌畫 • 全民戰爭之思想 • 詭道之戰爭觀
孫子兵法原文 虛實第六 (1) 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者,出其所必趨也。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進而不可禦者,衝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雖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孫子兵法原文 虛實第六 (2)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擊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不知戰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哉?故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
孫子兵法原文 虛實第六 (3)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之不足之處。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措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勝,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成勢,無恆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作業 背記 計篇第一 虛實第六 東吳大學軍訓室 張彥之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