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likes | 844 Views
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建设 (下篇) —— 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能力建设.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概述. 第一部分 创新能力概述. 一、创新的含义. 1 、创新最早源于拉丁语,包含: 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改变 三层含义。 2 、 《 现代汉语词典 》 ,创新:一是指 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二是指 创造性、新意 。. 3 、现代意义上的创新. ( 1 )狭义的创新: 从一个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等一系列活动。狭义的创新就是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的一种活动或过程。
E N D
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建设 (下篇) ——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能力建设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概述
第一部分 创新能力概述
一、创新的含义 1、创新最早源于拉丁语,包含: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和改变三层含义。 2、《现代汉语词典》,创新:一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二是指创造性、新意。
3、现代意义上的创新 (1)狭义的创新:从一个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等一系列活动。狭义的创新就是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的一种活动或过程。 (2)广义的创新:不同参与者与机构之间(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等)相互作用形成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结点都有可能是实现创新行为的特定空间。创新的行为可以表现在技术、制度、管理等不同层面: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理论创新等。
二、创新思想的发展 • (一)早期创新思想 • 1、我国古代创新思想 • 《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思:周虽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 《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做新民。”意思:创新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 •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表现出不满现状、不囿陈说、勇于探索的精神。
我国古代对人类进步有重要作用的发明创新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中医、十进位制、瓷器、丝绸、 金属冶炼、茶、算盘… …
(二)近代创新思想 约瑟夫.熊彼特(1883.2——1950.1)是第一个提出创新理论的奥地利学者。 英国的克里克里斯托夫.弗里曼1987年首次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概念。 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
我国从80年代以来就开展了创新理论研究 代表人物是浙江大学院士徐庆瑞。 他博采众长提出了“二次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的中国特色技术创新理论体系。 已成为当代我国诸多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主导路径。
我国领导人的创新思想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战略战术。 这些创新理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邓小平理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国两制。 这些理论促进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江泽民:1995年5月2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讲话:江泽民:1995年5月2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讲话: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三)“自主创新”成为国家战略 2005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 2006年1月,他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用15年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成为我国国家战略。
(四)敢为创新的四川人 1、四川奥泰医疗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学明带领他的创业团队,仅用4的时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T超导核磁共振医学成像系统整机。打破了西方巨头跨国公司在这一领域长达25年的技术和市场垄断。
2、长虹集团:1985年引进我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先后自行设计、制造了16条现代化彩电生产线,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生产基地。2、长虹集团:1985年引进我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先后自行设计、制造了16条现代化彩电生产线,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生产基地。
(五)我国其它自主创新典型案例 1、王老吉凉茶品牌创新战略: “怕上火,喝王老吉”。年销售额从2002年前的1亿元至2010年突破180亿元。
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何看待山寨与创新的关系? 山寨和创新的相同之处:都有模仿。 山寨和创新的不同之处: 山寨:是简单直接、毫无改进的粗陋模仿。山寨产品一般都低劣于被模仿者。 创新:是在模仿和吸收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变革。它不是对原有的内容的简单复制,而必须是突破性的发展,根本性的变革,综合性的创造,是继承中的升华。要实现创新,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一)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源头 创新思维是创新的重要前提,也是创新实践、创造力发挥的基础。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思维对创新起着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
(二)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强大支撑 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 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创新精神又要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 。打破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反而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阻力。
反面案例: 假冒伪劣产品、有毒食品 比如:三聚氰胺奶粉、烂皮鞋做果冻、用化学添加剂做现榨果汁、激素饲料、假药、假种子等等。
(三)创新能力是创新的关键驱动力 创新能力:就是进行创新活动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就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等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创新能力包含三重含义 1、形成或产生新的思想、观念或创意的能力。 2、利用新的思想、观念或创意创造出新事物的能力。 3、应用和实现新价值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创新能力具体包含10个方面的内容: 1.学习能力。 2.分析能力。3.综合能力。 4.想象能力。 5.批判能力。 6.创造能力。 7.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实践能力。 9.组织协调能力。10.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
四、四川省创新能力建设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充分发挥四川的教科资源优势,走创新驱动之路,建设创新型四川。” 四川加强自主创新,走创新发展道路两大战略: 1.科教兴川。2.人才强省。
(一)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 1. 具有灵活的不为人左右的思维方式。 2. 具有认识的新颖性和高度敏感性。 3.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专业技术人才对建设创新型四川的意义 1.专业技术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四川的智力支撑。 2.专业技术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四川的智力保障。 3.专业技术人才是创新集聚的唯一源泉。
(三)四川省推动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创新的 途径和方法 1、推进重点骨干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工程。 2、推进重点科研单位参与技术创新工程。 3、推进中小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工程。 4、推进地方参与技术创新工程。
第二部分 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主要内容 1、创新能力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 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做法 3、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具体实践
一、创新能力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一)人才:是指德才兼备且具有某种特长的人,不同的人才具有不同的特点。 德才兼备中的“德”是职 业道德,而“才”是指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具备创新能力。
(二)创新能力包含的内容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动态综合的知识结构。 3、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抽象思维。 4、善于捕捉新奇现象。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有成就的科学家大都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拥有唯物史观和辩证思想。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另一大重要表现就是善于根据现代科学发展特点来促成团队合作。
2、动态综合的知识结构 拥有“专”与“博”的知识结构 拥有熟练的基本技能 熟悉1-2门通用外语
3、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抽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抽象思维决定了专业技术人员能不能完成创新活动。 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如下例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创新设计出的节能车:每升油耗可跑200多公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创新设计出的节能车:每升油耗可跑200多公里。
多功能组合“子母”书包 学生的书包都很重,时间长了,就会造成“驼背”。有人发明了“防驼背书包”:由一大一小两个包组成。前面的小包可减轻大包的重量,前后“夹击”,身体就不会过度前倾。背的时候,将头从两根背带中穿过,再把带子放在双肩上,把左右两条附带扣好,可防止左右摆动。还可拆为两个“单包”,可背可提,很方便的!
法国学生设计的太阳能洗衣机:它采用的材料:自行车车轮、竹子、木板和太阳能板等。工作原理:电动机利用太阳能板的电力,带动下方由车轮和竹筒组成的圆筒转动,里面的衣物也就得到了清洗。材料简单,易于制造,促进低碳生活。法国学生设计的太阳能洗衣机:它采用的材料:自行车车轮、竹子、木板和太阳能板等。工作原理:电动机利用太阳能板的电力,带动下方由车轮和竹筒组成的圆筒转动,里面的衣物也就得到了清洗。材料简单,易于制造,促进低碳生活。
致诚轻型环保组合式房屋:中国2010年度科技创新新成果”。施工期极短:3—6天;环保:无建筑垃圾;可回收:拆后可再用;节能:隔热性极好;耐久:防腐抗氧化寿命可达百年;美观:可装成圆形、方形、棱形。 致诚轻型环保组合式房屋:中国2010年度科技创新新成果”。施工期极短:3—6天;环保:无建筑垃圾;可回收:拆后可再用;节能:隔热性极好;耐久:防腐抗氧化寿命可达百年;美观:可装成圆形、方形、棱形。
4、善于捕捉新奇现象 新奇现象的捕获两个条件 一是勤于观察 二是善于质疑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做法 (一)我国创新能力开发与培养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1978年3月18日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 第二阶段: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 第三阶段:2002-2010年。 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
第一阶段: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 • 要点: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科学事业需要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 • 局面:科学人才政策开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鼓励科技人才的流动;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如;逐步提高人才待遇、鼓励人才待遇、鼓励人才出国留学并推动大学和科研院的人员素质结构调整,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素质,建立科技人才队伍素质,建立博士后制度等。
第二阶段:“南巡讲话” 要点: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局面:国家大力支持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并完善人才市场流动制度、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扩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立院士制度,加大科技成果奖励力度等重大举措相继出台,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为今后我国的人才发展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 2002-2010年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 显著标志: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战略已由跟随型阶段转发展到赶超型阶段,部分发达地区的人才战略已处于领先型阶段,全国的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的态势越来越明显。 经济发达地区拥有的可以和发达国家相竞争的高科技行业越来越多,高素质人才从海外回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第四阶段: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中规划的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的第一项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工作的重点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纲要》六个方面的发展意见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加强实践培养 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加强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完善权责明确、评价科学、创新引导的科技管理制度,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措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