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32 Views
台灣電力公司 核能安全處 簡福添 103 年 7 月 1 日. 如 何 成為 一位能源產業的精英. 國際能源發展趨勢 IEA 的 理想能源政策 各類型能源優劣勢 福島後主要國家核能政策與發展 精英 培訓課程規劃 結論. 簡介. 一 . 國際 能源發展趨勢. 再生能源. 百萬公噸油當量. 35%. ( 一 ) 國際能源總署 (IEA) 預測 2035 年 1.2012 年全球 CO2 排放創新高 ( 316 億噸 ) ,發電業佔 2/3 2. 全球 能源需求仍快速 成長 ( + 35%) 3. 化石能源仍 高達 80%
E N D
台灣電力公司 核能安全處 簡福添 103年7月1日 如何成為一位能源產業的精英
國際能源發展趨勢 IEA的理想能源政策 各類型能源優劣勢 福島後主要國家核能政策與發展 精英培訓課程規劃 結論 簡介
一.國際能源發展趨勢 再生能源 百萬公噸油當量 35% (一)國際能源總署(IEA)預測2035年 1.2012年全球CO2排放創新高(316億噸),發電業佔2/3 2.全球能源需求仍快速成長(+35%) 3.化石能源仍高達80% (二)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展望2040年 1.風力發電成長7倍,佔全球電力3%;太陽光電成長20倍,佔全球電力2%,因間歇特性,無法作為基載電力。 2.德國西門子2014年將關閉太陽能產業部門Solel,2009年以4.18億美元購入,至今已虧損13.3億美元。 3.核能成長1倍,佔全球電力20% 化石能源 80% 資料來源: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12), World Energy Outlook。 註:本圖係依據New Policies Scenario預測數據。 Quadrillion BTUs 資料來源:Exxonmobil(2013), OutlookforEnergy
(三)能源價格變動衝擊民生及產業 1.美洲天然氣發電成本相對較低,效率較高,將成為未來能源寵兒 2.資源集中少數國家,地緣政治衝 突,嚴重影響世界能源安全 3.能源多元化及增加自主率,成為各國重要能源指標。除再生能源外,核能因安全存量達1.5年,被歸類為準自產能源 4.我國2012年煤、油、氣發電燃料,較2003年各上漲1.7倍、2倍、1倍;同期電價僅上漲30% 國際原油價格趨勢 美元/桶 2011 茉莉花革命、地緣政治動盪、歐債危機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2012)。 2007-2008 OPEC拒增產、次貸危機、顯現資金大量流入商品市場 全球能礦資源前5大占比國家 2004-2006 美國復甦強勁、中國大陸需求激增、國際資金炒作、地緣情勢緊張 近年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揚 2012 伊朗問題延燒 歐債危機緩解 美國經濟復甦 台電公司煤、油、氣 及電價變動趨勢 2008-2009 全球金融海嘯 2009-2010 經濟情勢緩和需求回穩、歐債危機爆發、美國QE2 年/月 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2013)。 資料來源:BP (2012),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全球使用及發展核電有49國(佔1/4),涵蓋54%土地面積、76%人口、GDP比重達88%。全球使用及發展核電有49國(佔1/4),涵蓋54%土地面積、76%人口、GDP比重達88%。 • 美、俄、日3國曾發生核災,但仍持續使用核電(包括日本新政權已宣示減核但不廢核)。 • 而中東、俄羅斯等油氣蘊藏豐富國家也發展核電。 • 已使用核能發電有31國 (共435機組) 興建中或計畫興建核電有231部機組 • 計畫興建核電有18國 4.GDP資料來源為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資料(統計各國2011年實質GDP)。 • 未使用核電約145國 5
二.IEA的理想能源政策 目標:為確保國家永續發展、經濟合理成長、人民生活優質化, 必須保有穩定、安全且有效的能源供給。 建議:能源政策必須動態且具彈性,方能妥善因應內外在變化。規劃能源政策須涵蓋四要素:建構自由開放市場、保護環境、確保能源安全與增進人民福祉等基本要素,包括: 1.能源使用要效率化、能源配置須彈性化、長期能源供應須多樣化,而再生能源與核能等非化石燃料是多樣化、彈性化的關鍵 2.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須調和並重;應用科技讓化石燃料的使用達到高效率且潔淨;積極開發有經濟性的無碳能源,許多先進國家視高安全規格的核電,為抑減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利器;而再生能源未來也是重要的能源之一。 3.能源價格須合理反映環境成本,合理的能源價格才能促進能源應用效率的提升。
二.IEA的理想能源政策(續) 4.自由、開放與穩定的能源市場,有助於吸引能源產業的投資,提高能源市場的效率與能源供應安全。 5.透過國際合作,促成能源資訊流通、提升能源技術、深化彼此瞭解,建立高效率、彈性且環保的全球能源體系,達成全球能源安全與環保的終極目標。 6.處理天災、戰爭、罷工、國際商務爭議等突發性能源事故,造成的油源、煤源或氣源供應短缺事件,須快速且有彈性的因應措施,必要時尋求國際合作與支援。(如近來中國大陸華南、華中暴風雪,引發電力缺口高達7,000百萬瓩;南非2007年底連日豪雨浸損煤礦,造成火力電源供應缺口達4,000百萬瓩; 2007年俄羅斯與烏克蘭天然氣爭議等)
二.IEA的理想能源政策(續) • 總結: • 各國須檢視其不同的資源條件、環境條件、產業發展進程、社會民情,制定經濟發展前景,訂定合理的能源配比; • 對多數國家而言,高效率且潔淨的使用化石燃料,中短期內仍是主要能源;而核能與再生能源是補足能源缺口,兼顧環境生態,穩定能源供應的主要選項。
國際電業未來發展趨勢 一、國際電業展望-能源產業是明日之星產業 • 國際能源總署(IEA):預測至2030年全球電力將成長98%;到2050年增加1.5倍 • 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EIA):預測至2030年世界電力將成長85% •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院:預測至2030年亞洲核電裝置容量將由現在82百萬瓩增到280百萬瓩。到2050年全球核電容量將增加到1.5-3.8倍間 • 大陸:預估到2020年,將增建高達63,000萬瓩機組,核電達7,000萬瓩。 • 台灣:預估到2025年,將增建1,500-1,600萬瓩電力裝置容量(成長約40%) 二、電業成長的主因 • 發展中國家經濟強勁增長、人口增加帶動電力需求 • 全球經濟持續成長帶動電力需求與建設的成長 • 機組汰舊換新,達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與減碳目標 三、電力基礎建設是未來20年間世界電業主要發展方向 • 對於電力興建計畫所需資金的籌措須儘早規劃 • 興建電力的基礎設施,所需的技術與人力應儘早規劃與培養 • 興建電力的基礎設施,其組件的產製能力與品質應充分掌握
三.各類型能源優劣勢--全球能源資源 全球能源資源蘊藏量有限且地理分佈不均,預估化石能源最長可再使用41.6~133年,尋求新的替代能源日益殷切。 資料來源:BP(2008)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 *1. IEA, “Hydropower – Internalized Costs and Externalized Benefits”, 2000 “Emissions Produced by 1 Kilowatt-hour of Electricity Based on Life- Cycle Analysis”*2. A joint report OECD NEA and IAEA( Uranium 2007)*3. ;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 Aug(2004) 。
國際情勢--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持續成長 IEA(2008)世界能源展望評估指出: 1.預估至2030年化石能源仍是主要初級能源,成長幅度約佔84%。 2.預估在2030年間全球能源使用所排放二氧化碳將增加45%。 3.開發中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於2020年間超過OECD國家。 國際能源展望 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45% 資料來源: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1 資料來源: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8
國際節能減碳發展趨勢 2050年全球擬降低 480億噸 CO2之關鍵技術 60 Baseline Emissions 62Gt 碳捕獲與封存(19%) 50 核能發電(6%) 再生能源(21%) 40 CO2 emissions (Gt CO2/yr) 發電效率(7%) 30 能源使用端效率(47%) 20 BLUE Map Emissions 14Gt 10 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 Year • 促成節能、再生能源及核能產業市場擴充 • 衍生碳交易市場成長,預估2005至2050年投資額累計可達4,500兆美元 資料來源 : IEA Energy TechnologyPerspective 2008
2006全球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容量 資料來源:Renewables 2007 Global Status Report,Table R4
太陽能的優缺點 北台灣適合發展太陽能嗎? 中央氣象局發布最新氣候監測報告(97.3.17中國時報),基隆今年二月累積日照時數僅二小時,創當地有史以來同時期日照時數最少紀錄!宜蘭、蘇澳、竹子湖、陽明山鞍部和台南也同時改寫當地二月日照時數最少紀錄,所以台灣北部不適合發展太陽能。
Energy Supply in Favor of Nuclear Power • 核燃料存量豐富 • Fission 50-500年 • Fast breeder 500-5000年 • 不排放CO2,核廢料數量極少 • 核燃料運儲方便 • 提供穩定而成本低廉的基載電力 • 鞏固能源安全
CO2排放密集度 平均每人CO2排放量 化石能源依存度 進口能源支出負擔率 價格合理性 供應充足性 準自產能源,依存度 能源集中度 發電成本最低 多元化能源,集中度 安全存量達3年,充足性 進口能源依存度 核能達成能源安全、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護三贏目標 環境品質 依存度降低 進口能源成本低 經濟發展 能源密集度 民生需求 國家安全 核能發電 能源安全面向 能源安全的影響因子
不同能源發電成本分析 資料來源:R.Tarianne & K.Luostarinen 03.07.2003 Lappeenrant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網站http://www.world-nuclear.org/ 2009.2.4匯率1 Euro=1.30 USD 上圖除資金成本、營運/維護成本及燃料成本,亦可觀察出CO2排放的成本。
燃料成本對發電成本的影響 資料來源: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網站http://www.world-nuclear.org/ 當燃料成本增加一倍時,發電成本:核能增加9%,燃煤增加31%,燃氣增加66%。
不同再生能源發電之成本概況 (是否會被質疑核能未可慮外部成本) 註:1美元=32元(新台幣)資料來源:Renewables 2007 Global Status Report,Table 1
各類發電單位成本分析(102年為自編數) 元/度 燃油 6.5498 5.8270 天然氣 複循環 -燃氣 3.8210 風力 3.3890 3.0582 購入電力 售電成本 3.05 售電收入 2.89 全電力系統 發電成本 2.4523 燃煤 1.3891 1.2209 慣常水力 核能 0.9525 年 資料來源:台電公司核發處網站
四.福島後主要國家核能政策與發展 18國
相對於其他發電技術的優勢可能降低 • 融資條件趨於嚴苛 • 興建成本升高,投資人可能不投資 • 嚴苛的安全標準,延長施工期程,增加施工及運轉成本,OECD估算可能增加約5-10% • 須面對來勢洶洶的反核運動 福島事故後興建核電廠的經濟效益
德國核能政策與發展 • 德國啟動廢核 • 福島事故前,有17部核能機組 • 福島後關閉8部機組,剩餘9部將陸續於2015~2022年關閉 • 被關閉機組的4家業主,損失已超過300億歐元,陸續向德國憲法法庭提出訴願求償 • 導致電價大幅上漲及停電次數增加 • 再生能源佔電力供應29%,引發的後果與問題: • 電價:2005年至今已上漲44%。2013年再漲11%,平均每度電約22~25歐分(約新台幣9.87元/度) • 電網:超過3分鐘的停電超過20萬次/年 • 徵收可再生能源稅:四口之家每年需多繳180歐元
英國核能政策與發展 2012年發電佔比: • 火力:70.4%,核能:20.8%,其它:8.8% • 核能總裝置容量10GWe。Wylfa1預計2014或2015年停止運轉,法國EDF擁有其餘機組 • 計劃新增60GWe裝置容量,其中35GWe來自再生能源 • 2030年前16GWe來自核能新機組:EPR4部、ABWR4~6部、AP1000~3部
英國核能政策與發展(續) 核能產業發展策略: • 2008年9月政府成立核能發展局(Office for Nuclear Development,簡稱OND) • 隸屬能源暨氣候變遷部 • 促進英國本土新的核能投資,創造和維持英國成為全球最佳的核能投資市場 • 1990年代民間業者成立核能產業協會(NIA),會員超過170家公司 • 創造核能工業商機,協助會員發展業務,增進政界、媒體及公眾對於核能的瞭解。 • 代表業界與公眾對話、提供訊息共享和網路聯絡工具、回應政府諮詢、出版相關刊物、舉辦活動和會議等。 • 促成英國廠商取得新建EPR70%核能組件的競標機會。
美國核能政策與發展 • 2011年電力結構:煤43%、天然氣24%、核電19%、水力8%,104部核能機組合計供應8210億度電 • 目前:100部核能機組運轉,總裝置容量98,951MWe。 • Crystal River PWR圍阻體損壞提前3年除役,San Onofre 2部PWR因蒸汽產生器破管,決定除役。 • Watts Bar 2之PWR預計在2015年完工商轉,V.C. Summer 2及Vogle 3之AP-1000,預計在2017年商轉。 • 已規劃興建核能機組9部:AP-1000(8部)、B&W PWR(1部)
美國核能政策與發展(續) 核能產業發展策略: • 已取得NRC設計認證的第三代進步型反應器 • GE Hitachi ABWR (1300~1500MWe) • Westinghouse AP1000 • 設計認證進行中:GE Hitachi ESBWR (1550MWe)等 • 主要反應器供應廠家、供應商及分包商組成NUPIC核能供應鏈。 • 目前美國已有許多控股公司納入多家核能製造/供應商,例如Curtiss-Wright Flow Control、Emerson • 美國核能協會(NEI) • 協助核電廠及核能業界解決各項議題,促成供應鏈發展 • 提供新進入核能產業的廠商所需資訊,使其成功地整合產品打入核能供應鏈
日本核能政策與發展 • 自民黨首相安倍晉三表示,不會延續前政府的能源政策,未來不排除再增建核能機組。 • 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NRA)於7月8日公佈新的核能發電安全基準,有條件同意通過安檢的核電廠恢復供電。 • 核電整廠技術輸出:2013年上半年對越南、阿拉伯大公國、土耳其、印度、南非、東歐四國、法國及巴西等國。
中國核能政策與發展 • 2010年核電機組裝置容量佔電力總裝置容量1.12% • 目前:17部核電機組運轉,裝置容量13.8GMe,預估到2015年核能總裝置容量達40GMe,2020年達60GMe,2030年可能達200GMe。
中國核能政策與發展(續) 核能產業發展策略: • 2007年4月由213家企業,共同籌組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主要任務: • 為會員開展國內外核能市場預測和經濟分析; • 辦理組織會員間之技術交流與合作; • 開展核能行業標準的編製與對外交流活動。 • 大陸是核電龐大的賣方市場,估算至2030年核電工程建設總產值高達3,525億元美金 • 上海臨港核電產業園區規模龐大,為「重、大、超」之設備製造基地
韓國核能政策與發展 • 2011年發電佔比: 火力:65.3%,核能:31.1%,水力:1.6%,其它:2% 核能總裝置容量20.7GWe • 計畫在2030年前,增加至40部機組,總裝置容量43GWe,提供59%的電力 • 已成功將4部自行設計APR-1400核機組賣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到2030年,計畫出口80部核能機組,總價值4,00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大反應器出口國
韓國核能政策與發展(續) 核能產業發展策略: • 政府規劃10年(1992~2001)核能R&D長期計畫,提昇技術能力,使21世紀初達到核能先進國家的水準,核能技術的自力更生 • KAERI(韓國原子能研究所) 與AECL、美國CE、德國西門子/KWU廣泛合作 • 政府支持成立KHIC(韓國重工及建造公司),製造供應核能設備組件與汽機/發電機等,並監督電廠建造與安裝工程 • KEPCO為領頭羊,成立KOPEC(韓國電力工程公司),提昇A/E能力 • 成立KPS(韓國電廠服務暨工程公司),掌握93%電力設備維修技術
五.精英培訓課程規劃 • 安排台電公司相關發電單位業務介紹(水、火力、複循環、再生能源…) • 收集與分析國際能源產業的資訊(IEAWorld Energy Outlook….) • 分組討論 • 報告
六.結論 • 成為一位優秀的能源產業精英必備的條件: • 隨時掌握國際能源的現況與未來的趨勢 • 瞭解各種能源的優劣、所需的技術層次、投入的基本門檻… • 任何能源產業的投資,皆動輒影響數十年及數百億元以上的時間與金錢,如何保證投資的正確性,取決於經理人的決策,而正確的決策依據則來自對產業充分的認知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