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与展望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与展望.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史培军 2004 年 3 月 20 日. 主要内容. 学科建设与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建设平台 完善网络教学系统 推进教育信息技术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 加快教育信息化成果转化 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建设. 一、学科建设与教育信息化. 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形成了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凝聚了一大批学术造诣精深的专家、教授,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garr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与展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与展望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史培军 2004年3月20日

  2. 主要内容 • 学科建设与教育信息化 • 教育信息化建设平台 • 完善网络教学系统 • 推进教育信息技术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 • 加快教育信息化成果转化 • 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建设

  3. 一、学科建设与教育信息化 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形成了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凝聚了一大批学术造诣精深的专家、教授,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迈入新世纪,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十五”期间的任务为:基本完成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实现向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科学为主要特色的,文理工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历史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科学技术研究以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以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保障,以北师大-北中医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平台,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4. 1. 科研经费迅速增长

  5. 2. 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目前北师大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 • 4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 • 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6. 3. 科研成果有了重大突破 1999年获得6项国家级科技奖励 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7. 4. 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建设迅速 目前已经建成国家、省部级和校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90个,有力地支撑了科学研究的开展。 资源药物工程中心的高效液相色谱 蛋白质组研究院 液质联用质谱系统

  8. 放射性药物实验室的CS-22回旋加速器 SOI材料实验室LC-13强流注氧机 认知科学与学习实验室的脑电分析室 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

  9. 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信息方面的学科优势 • 教育学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教育技术学成为全国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93年) • 教育技术学入选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2002年) • 其他相关的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 教育部首批批准全面实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重点高校之一

  10.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 • 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提出建设数字化大学的战略 • 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立 • 2001年,全国网络教育试点高校年报年检秘书处成立,北师大担任秘书长单位 • 2003年,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在京成立,北师大担任理事长单位和秘书处常驻单位

  11.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平台 (一) 数字校园建设逐步完善 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 1.学校信息化组织体系 学校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12. 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学校校长和主管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副校长担任这个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学校校长和主管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副校长担任这个领导小组的负责人。 学校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是领导小组下设的执行机构。办公室的任务是为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提供决策支持。学校内各信息化技术支撑单位接受学校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协调和领导。 学校信息化的政策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学校信息化的标准的建立,学校信息化政策、规范、制度体系的建立,以及学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研究和制订。

  13. 2. 学校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的两层模型 学校信息化培训体系建设的目的 • 使学校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合格的用户和合格的建设者 • 在学校内部建设一个有利于学校信息化的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

  14. 3.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网建设 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它不仅为全体师生员工提供收发电子邮件服务、上网浏览服务,以及图书资料检索、重要信息发布、视频会议系统、远程教学及辅助教学等提供服务,而且成为学籍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学术交流、师生交流的信息平台。 • 北师大1995年开始计算机校园网建设,第一期投资478万元; • 1999年第二期投资450万元进行了校园网扩容改造; • 2003年北师大又通过211工程二期建设,对校园网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的改造。 改造后的校园网建立了强健的校园网三层架构,汇聚层以千兆为主,核心层达到万兆环网。网络安全(设备安全、运行安全、政治安全)得到基本保障。总出口流量大幅度提高,使得学校校园网达到了我国高校的先进水平。

  15.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网三期改造核心层拓扑示意

  16. 学校还将建立完善的身份认证和流量工程体系,使得师生员工可以非常方便地从师大范围内的任何一台有线或无线的电脑上网,并可以对每个上网用户及各种不同应用限定带宽,既保证了重要用户及重要应用的网络通畅,对用户的访问权限加以区分,又限制了病毒爆发只在小范围内造成影响,不会造成整个网络瘫痪。身份认证系统还可以对所有用户的上网行为作详细的日志记录备查,加强了网络应用的政治安全性。学校还将建立完善的身份认证和流量工程体系,使得师生员工可以非常方便地从师大范围内的任何一台有线或无线的电脑上网,并可以对每个上网用户及各种不同应用限定带宽,既保证了重要用户及重要应用的网络通畅,对用户的访问权限加以区分,又限制了病毒爆发只在小范围内造成影响,不会造成整个网络瘫痪。身份认证系统还可以对所有用户的上网行为作详细的日志记录备查,加强了网络应用的政治安全性。

  17. 4.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信息系统(MIS)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正在统一的标准和框架下,建设学校各职能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学校层面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目前,我们和方正公司合作开发的教务、人事、科研、研究生管理、物资等系统都已经在使用中得到了验证。和教育部华育公司合作开发的DSSW办公自动化系统(图3)正在全校范围试用。在学校管理软件的研究、开发、使用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人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等,对于学校管理信息化至关重要。

  18. 北师大办公自动化系统

  19. (二)、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展加快 根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战略要求,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加快数字图书馆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讲话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实施了“十五”“211工程”数字图书馆项目(BNUDL),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数字信息服务系统等方面,基本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的水平。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的有以下4方面特色。

  20. 1. 先进的“服务器主机-存储”系统 该系统是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中最先进、最完整的数字图书馆硬件系统,为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强大的支撑环境。

  21. 2. 丰富的数字资源 • 书目信息库书目记录达36种,104万册; • 特色资源库超过7个子库,记录数达9000多条; • 引进了国内外大型资源库60个左右,如SCI、SSCI、BP等世界著名数据库,以及国内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等。 据初步统计: • 书目数据库的检索量达5400次/天; • 中国学术期刊仅11月的全文检索量达109万次; • 2003年6~10月份学校登录检索SCI、SSCI、BP等世界著名数据库就达6117次。

  22. 北师大英文检索系统

  23. 北师大中文检索系统

  24. 3. 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 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系统包含信息资源加工系统、资源发布服务系统、参考链接服务系统和跨平台统一检索的资源门户,以及基于国际标准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系统。目前,已经开通虚拟参考咨询系统(BNULVRS)、数字资源信息管理平台(DRMS)、学位论文服务系统(Dpaper)等,为读者提供网上咨询、网上论文提交和检索以及便捷的数字资源库查询服务。资源统一检索软件(Metalib)、参考链接服务软件(SFX),将与现有的图书馆管理系统Aleph500无缝集成,形成强大的、居于世界前列的数字图书馆软件系统的核心。

  25. 北师大图书馆管理系统

  26. 4. 先进快速的网络系统 先进快速的网络系统是保证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础。为保证信息资源的畅通,图书馆的局域网除保证与校园网络的高速连接,还开辟了一条与公网的连接线路,为此扩大了学校与公共图书馆的连接,同时引进了无线网络技术,使得读者在图书馆的任何地方上网变为可能。 BNUDL不仅服务于校内、分校区以及网院读者,而且为公网用户、协作院校读者提供丰富的文献保障。北师大图书馆主页、OPAC检索系统更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不间断服务,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共享。

  27. 北师大学位论文提交系统

  28. 北师大信息化数字资源

  29. 北师大图书馆图书查询系统

  30. (三)、网上课件开发力度加大 为了适应不同网络条件下的学习,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根据不同带宽条件开发了宽带课件、窄带课件和网页课件等三种形式的课件。 宽带课件:视频+音频+文字形式课件; 窄带课件:音频+文字; 网页课件:文字+超链接。 目前已开发200多门课程,三种课件合计开发已达13865课时。

  31. 三、完善网络教学系统 2000年12月17日,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批准全面实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重点高校,正式设立网络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作为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的直属二级学院,从成立至今,立足于北师大丰富的教育资源,综合全校学科、专业、技术和师资的优势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坚持特色,面向教育领域,以在职师资培养为重点,为北师大的教育信息化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正在筹备北师大教育软件学院。

  32. 1. 开设专业及招生 截至到2003年底,网络教育学院共开设了涉及高中起点本科、专科升本科两个层次,包括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文、理)、学前教育、教育管理、法学、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教育、数学等十个专业。 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截至到2003年底在学学员共19974人,其中在职学员比例为91%。

  33. 网络教育学院开设专业和注册学生数

  34. 2 .教学模式和技术路线 教学模式方面,网络学院结合北京师范大学传统教育特色与现代化网络教学方式,突出了计算机网络、多媒通讯等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在教学上,采取网络与适当面授辅导相结合,课程教学和专题学术讲座互为补充,电子教材与文字教材相配合,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相协调的方式。 技术路线方面,北师大网络学院采取的是因特网、卫星传输、isdn视频会议“三网合一”的混合模式,以适应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网络条件下的网络学习。

  35. 教学模式

  36. 技术路线:三网合一

  37. 3.教学服务 网络学院 • 设立了专门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网络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 • 制定网络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 选聘优秀教师授课,开发优秀课件,保证教学质量; • 汇聚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和德高望重的资深教授。

  38. 学院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已基本实现了利用网上异步答疑、师生在线答疑、网上提交作业、网上定期组织讨论、BBS实时交互等手段解决学生个别化疑难问题。2002年,学院从师大校内聘请了36位专兼职网上答疑教师,为学生解答涉及84门课程的各种疑难问题,组织视频会议答疑57场,共计116个学时,涉及17个学习中心,参与学生约16033人次;由教师面授的学习中心累计达到44个,总授课时间约528学时,参与互动学生约4946人。2003年学院所有课程都实现了网上答疑,面授合计36次,视频辅导25次(因非典原因,2003年上半年未安排面授辅导)。学院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已基本实现了利用网上异步答疑、师生在线答疑、网上提交作业、网上定期组织讨论、BBS实时交互等手段解决学生个别化疑难问题。2002年,学院从师大校内聘请了36位专兼职网上答疑教师,为学生解答涉及84门课程的各种疑难问题,组织视频会议答疑57场,共计116个学时,涉及17个学习中心,参与学生约16033人次;由教师面授的学习中心累计达到44个,总授课时间约528学时,参与互动学生约4946人。2003年学院所有课程都实现了网上答疑,面授合计36次,视频辅导25次(因非典原因,2003年上半年未安排面授辅导)。

  39. 网络教学平台

  40. 四、推进教育信息技术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 1994年,何克抗教授率先提出了课程整合的研究方向,以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研究成果获1998年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试验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0年8月,教育部基教司发文将“四结合”教改实验扩展到所有学科,目前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的学科“四结合”(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已达600多所,该项实验在国内已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誉为“教育技术界最重要的两个实验之一”;

  41. 何克抗教授和余胜泉博士主持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研究旨在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改革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在语文、英语、信息技术三个学科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对于中小学的所有其他学科则要求实现深层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跨越式试验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何克抗教授提出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教学结构理论与《语觉论》;何克抗教授和余胜泉博士主持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研究旨在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改革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在语文、英语、信息技术三个学科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对于中小学的所有其他学科则要求实现深层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跨越式试验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何克抗教授提出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教学结构理论与《语觉论》; 何克抗教授的专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于2000年11月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并于2001年6月被香港教育署,用繁体字出版,另一部专著《语觉论——儿童语言获得新论》也已完成; 黄荣怀教授、胡岗教授、匡锦瑜教授等主持的国家863计划课题《时空混沌密码系统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提出与实现的“时空同步混沌密钥算法”可望改变“混沌保密通信不保密”的状况;

  42. 模糊信息处理与人工智能是北师大计算机应用科学十分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之一,2002年数学系的李洪兴教授及其领导的团队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里四级倒立摆实物控制系统,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模糊信息处理与人工智能是北师大计算机应用科学十分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之一,2002年数学系的李洪兴教授及其领导的团队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里四级倒立摆实物控制系统,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安宝生教授负责的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重大项目,在教育部师范司的领导下,组织全国44所大学共同建设了一批面向中小学教师的网络教育课程,并在全国普遍使用,其中劳凯声教授主持的“教育政策法规”、俞启定教授主持的“中国教育史”、方瑾教授主持的“初中生物教学”等课程被教育部师范司评为优秀网络课程;

  43. 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手段与媒体

  44. 谢维和教授、李德芳教授承担了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网络教育质量认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谢维和教授、李德芳教授承担了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网络教育质量认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安宝生教授在九五期间承担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八大主干网和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国外著名大学和重点学科信息镜像系统》项目,以及安宝生教授、黄荣怀教授等承担的《教育部“十五”211工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学科(教育学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在教育部科技司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以顾明远教授为首的、以校内外知名教育科学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正在逐步建设成为国家级的中国教育学科信息服务体系,对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将发挥意义深远的作用。

  45. 国家级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

  46. 五、加快教育信息化成果转化 1. 学校承担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750《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制作出版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包括试题库等教学资源),目前已出版的CAI项目基本覆盖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点课程,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 2. 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教材及网络课程建设》, 四门课程内容:教育技术导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 四种学习工具:笔记本、书签、讨论区、学习历史; 五大教学资源:案例库、名词库、论文库、教学素材库、题库。

  47. 学校主持制订的《国家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于2000年5月由高教司发文在全国范围内试用。学校主持制订的《国家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于2000年5月由高教司发文在全国范围内试用。 学校网络教育学院先后开发了7个专业近90门约4000个学时的网络课程,2003年制作完成150门课程;2002年底开始承担教育部网络教育课程国际合作研究与开发项目,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等六校联合体(WUN)合作研究开发《教育硕士课程资源建设及教学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项目,与诺丁汉大学合作研究开发《中小学英语教师专科升本科课程资源建设及教学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和《中英网络教育跨文化研究》项目。

  48. 3. 在教育软件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和关键性技术突破,现代远程教育支撑平台(4A网络教学平台)、基于Web的协作学习系统(WebCL)、网络研究性学习平台(WebIL)、多媒体课件点播系统、流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多媒体作业系统、无纸化计算机考试系统、IT技能测评系统、IT技能训练导师系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管理系统以及校际通城域教育网系列产品的应用与推广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4. 由挂靠在北师大的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由20位院士参加编写的“自然科学前沿简介”,20位社会科学院著名教授参与编写的“社会科学前沿简介”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