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1.44k Views
二二八事件. 以 〈 傷痕二二八 〉 為例. 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始末 (2 月 27 日 -5 月 16 日 ). 第一階段 : 導火線 1947 年 2 月 27 日傍晚,台北市太平通 ( 今延平北路與南京西路交叉口附近 ) 發生 緝煙傷人事件 2 月 28 日下午,民眾集結於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遭軍憲機關掃射,全市騷動 , 警備總司令宣佈戒嚴。. 第二階段 : 衝突 、 協商 3 月 1 日起,全台皆發生騷動。較激烈的衝突 , 如嘉義水上機場、高雄市火車站 。 抗議民眾大都臨時起事,較具有組織規模是台中二七部隊。
E N D
二二八事件 以〈傷痕二二八〉為例
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始末(2月27日-5月16日) 第一階段:導火線 • 1947年2月27日傍晚,台北市太平通(今延平北路與南京西路交叉口附近)發生緝煙傷人事件 • 2月28日下午,民眾集結於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遭軍憲機關掃射,全市騷動,警備總司令宣佈戒嚴。
第二階段:衝突、協商 • 3月1日起,全台皆發生騷動。較激烈的衝突,如嘉義水上機場、高雄市火車站。抗議民眾大都臨時起事,較具有組織規模是台中二七部隊。 • 3月1日至7日,由民意代表等組織「處理委員會」進行交涉,要求政治改革。 • 行政長官陳儀的態度:表面上妥協讓步,卻打電報向南京政府請求兵援。
第三階段:鎮壓、清鄉 • 3月8日起,劉雨卿率領第21師於基隆登陸以後,國民政府展開恐怖的鎮壓屠殺。 • 柯遠芬主張「寧可枉殺九十九個,只要殺一個真的就可以」 • 直到5月16日,魏道明接任省主席,宣布取消戒嚴,結束「清鄉行動」為止。總計在此期間,死傷人數約18000至28000人。
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 • 共產黨策動:過去官方的說法 • 經濟困難:不當之管制政策,百業蕭條,物價飛漲,失業嚴重。 • 社會問題:一方面接收的部隊軍紀欠佳、治安敗壞。另一方面,戰後返鄉的前台籍日軍軍人(有十餘萬人),就職無路,因而逐漸形成一股不滿政府的暗潮。
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 • 文化差距:長達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人對中國的政治制度與社會現況,均缺乏了解。 加上生活習慣的差距,不同社會背景產生價值觀與道德觀差異,語言的溝通不良,均加深了省籍的鴻溝。 • 政治歧視:用人歧視 • 政治腐敗:官員不守紀律及貪污的事件,報紙的登載不絕。而士兵不守法、乘車購物不給錢是常見的事,甚至有公然搶劫者。
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 • 台灣光復歡天喜地, • 貪官污吏花天酒地, • 警察橫蠻無天無地, • 人民痛苦烏天暗地! --戰後初期台灣民間流傳的民謠
二二八事件的後續發展 • 國民黨政府對二二八事件的解釋:沒有虛心去面對並檢討它的錯誤,反而聽信陳儀推卸責任的說法: 「台灣同胞缺乏中心思想,沒有國家觀念,對國家沒有信心,受日本奴化教育之餘毒,以及受奸黨(共產黨)潛伏,御用紳士及歸台浪人之煽動。」 • 陳儀的下場:二二八事件後,陳儀非但沒有受到任何的責罰,反而榮陞。1949年,國民政府因國共內戰,其政權即將崩潰時,投機的陳儀,又與中共暗通款曲,變節投共;惟受其屬下湯恩伯告密,被捕,囚於上海,隨著政局不安,轉囚基隆、台北。1950 年6 月 16 日,以「叛國罪」槍決。 • 撤銷行政長官公署改設省政府
二二八事件的影響 一、面對強權的卑屈 二、政治恐懼感的產生 三、台灣前途再思考 四、猶待解決的問題:責任未清,真相未明,元兇未伏,這種種的問題,都有待當今有智慧者去釐清去解決,才能真正彰顯公義,化解宿怨。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 二二八事件誰該負責? 根據《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 • 蔣介石是事件元兇,應付最大責任 • 陳儀、柯遠芬、彭孟緝等軍政人員應負次要責任 • 張慕陶、劉雨卿等是鎮壓行動共犯 • 情治人員的責任 • 半山的責任 • 社會團體與媒體工作者的責任 • 線民、告密者、構陷者的責任
二二八和平運動史 • 1987年2月4日在《自由時代》創辦人鄭南榕倡議下,成立「二二八和平促進會」,目的在紀念二二八事件,促成國民黨當局平反冤屈籍公佈真相,並確定2月28日為「和平日」。 • 1990年行政院成立「二二八事件研究小組」 • 1992年「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公諸於世 • 1995年台北市二二八和平公園(新公園)新建「二二八紀念碑」落成 • 1995年4月7日李登輝總統公佈「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
許悔之《天佑吾土,福爾摩莎》 • 乘坐命運的船隻,我們航行,航向福爾摩沙,生死相繫的島嶼。 • 像鯨魚愛戀海洋,像白雲圍繞高山,我們護衛這裡,永遠不會遲疑。 • 諸神守護的土地,擁有祝福與勇氣,愛的呼聲,永久和平將降臨。 • 啊!天佑吾土,福爾摩莎,遼闊的世界,陽光照耀。
參考資料 • 陳儀深,〈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台灣史論文精選》,玉山社,1996年。 • 李筱峰, 〈二二八事件〉,《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6年。 •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網站
問題與討論 • 有人說:『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也有人說:「面對228,我們應向前看,不要往後看」,你都同意嗎?為什麼? • 你認為我們社會該如何看待228事件?每年如何紀念這個日子? • 觀賞「殤痕二二八」後,片中有那些段落你個人的感觸較深?為什麼,請說明你的想法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