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k likes | 1.2k Views
推倒围墙 走入社区 谈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 推倒围墙 走入社区 谈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 —— 宁波市海曙区的探索与实践 金莹. 信息社会,我们所处的环境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之带来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国际竞争的实质也是人才的竞争。 世界各国都普遍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到教育是提高综合国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认识到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是家长、学生、企业、社区等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共同的责任和权利,教育管理应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E N D
推倒围墙 走入社区谈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 推倒围墙 走入社区谈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 ——宁波市海曙区的探索与实践 金莹
信息社会,我们所处的环境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之带来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国际竞争的实质也是人才的竞争。 • 世界各国都普遍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到教育是提高综合国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认识到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 教育是家长、学生、企业、社区等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共同的责任和权利,教育管理应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陶行知: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 但是,学校一直被当作教育的代名词,政府与社会把教育任务全给了学校,学校也日益远离社会,成为一个脱离社会的“孤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正在逐步向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人的教育已由阶段性的一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而且社会的教育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学校垄断教育的现象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 由此,学校要推倒“围墙”,走入社区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
推倒围墙 走入社区谈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 一、关于社区教育 二、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三、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要素 四、发达国家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范式 五、“学社融合”在海曙区的探索与实践
一、关于社区教育 1.社区 (1)社区的基本涵义 1871年 英国学者H.S.梅因 《东西方村落社区》 首先使用“社区”这一名称。 1887年 德国学者斐迪南·滕尼斯 《社区与社会》 将“社区”解释为一种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 20世纪30年代初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将“community”译成“社区” ,之后便慢慢流行起来。 “社区” :从事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2)社区的构成要素 • 社区形态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这里的地理空间又是与社会空间相结合的。 • 社区的存在以一定的居住人口为前提。人口的数量规模,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状况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 社区中的人群(居民)存在着种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社区人群在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而且与社区人群中的人口再生产相关。 • 社区中存在各种社会群体与社区机构,同时也存在着适应社区生活的行为准则和制度规范。 • 社区中有一定的服务设施以满足社区人群基本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2.社区教育 (1)社区教育的基本涵义 •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最早提出“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可以被认为是对“社区教育”的最初诠释。 •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社区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社区教育”一词也在国际社会得到普遍接受。(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社区计划学习网、日本的公民馆、北欧的民众学校、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学习中心、社区流动学校等) • 何谓社区教育? 国内外学者都普遍界定为:是一种以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身心素质,改善他们的生活,促进社区发展为目的的区域性教育活动。 社区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性、区域性、实体活动性,是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辩证统一。
(2)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 • 确定的区域性 • ——立足社区的实际 • 对象的广泛性 • ——全体社区成员 • 教育资源的整合性 • ——形成教育合力 • 教育目标的多重性 • ——增进社区人群的素质,改进社区生活质量 • 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 • ——更加灵活与开放
(3)社区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二,社区教育对于促进社区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三,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区的重要保障。 返回
二、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 适应于个体终身学习的需要 2. 适应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 3. 适应于构建学习型社区的需要
1. 适应于个体终身学习的需要 • 1965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推展委员会”上提出的“终身教育”议案获得通过,“终身教育”一词被正式启用。关于终身教育,朗格朗的论点是: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综合” 。 • 1976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1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报告》,其中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 • 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经典定义:“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地愉快地应用它们。”
可以说,正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使学校和社区这两个互相独立的领域开始有了沟通和合作。可以说,正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使学校和社区这两个互相独立的领域开始有了沟通和合作。 • 学校和社区在教育的认识上达成了统一。 • 学校的基本功能不再满足于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继承和传授,更要求唤醒和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逐渐完成从受教育者向主动学习、自主抉择、健康的方向转换,即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超越能力的提升。 • 学校教育指向更为根本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价值 • 终身学习的理念也要求社区全体居民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教育,与学校建立在平等、协作基础上的对话和交往,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与学校管理。
2. 适应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 • 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和要求教育民主化的呼声不断高涨,与此相对应的是学校教育改革瞻前顾后、步履迟缓, 一旦人们对学校教育质量和愈演愈烈的择校风进行理性地思考,学校就难免遭到无情的指责。 •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就直接冲击着传统的学校教育,青少年出现的诸多问题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难以完成,而且 “学校以外的事比学校以内的事更重要,并且校外的事可以支配校内的事情”。 • 社区是学校组织所处的一个外部环境,作为社区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学校与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有机结合在一起,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奥森提出:学校不应是游离于社区的文化孤岛,它应主动与社区架设各种桥梁,致力于解决社区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所提出的报告:《学会关心:21世纪教育》进一步提出:“要想形成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目前的模式,可能其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上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所提出的报告:《学会关心:21世纪教育》进一步提出:“要想形成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目前的模式,可能其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 •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与实践,已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正规学校教育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促使原本封闭的学校逐步开放,在资源、管理等方面寻求与社区的合作与共享;而“社区”能量的增强也迫使它担负起更多的教育功能和责任。 我们认为学校要发展就不能离开社区,而是要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一些学校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学校教育要办出特色、管理要提高成效,就必须依靠社会力量的参与。
3. 适应于构建学习型社区的需要 • 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正逐步完成由“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转型。社区建设的发展和市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学校参与。 • 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也要面向社区,不断提高学校对社区的开放程度。 • 一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优质资源,将学习场所延伸到整个社区,社区成员可以作为人力资源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之中,使社区成员的产生从“旁观者”、“辅助者”到“决策者”的角色转变。 • 另一方面,通过学校资源对社区的开放和注入,使全体社区成员都能接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教育,有力促进社区整体文化素质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从学校角度讲,教育改革与发展,正面临着的一个非常紧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好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促使学校与社区的融合与互动,可以说,学校与社区的合作,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从学校角度讲,教育改革与发展,正面临着的一个非常紧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好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促使学校与社区的融合与互动,可以说,学校与社区的合作,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 从社区角度讲,在社区发展中,不论是物质建设还是精神建设,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体现了这样一种理念:“把社会引入教育,让教育服务于社会”,不仅使学校扎根于地区社会,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取得了社会的支撑和合作;而且也为社区建设发展和社区民众终生发展,赢得了学校的支持和参与,从而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可见,学校和社区存在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的利益需求,因而两者的沟通结合便是历史的必然。只有将学校、社会教育力量有机地整合成一个有效的教育合力,营造一种学习型社区的氛围,才能有力地促进学校、社区的和谐与同步发展,实现学校教育发展和社区教育发展的协调一致。 返回
三、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要素 1. 教育理念的融合 2. 教育资源的融合 3. 教育课程的融合
1. 教育理念的融合 •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教育理念都比较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更多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缺少对学生个性品质特征的培育和塑造,更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关注。 • 关于社区教育的教育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明确指出,社区教育不应以功利为目的。 • 为了实现教育的系统性,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彼此发展,两者在理念上要进行融合。 • 但在融合过程中要认识到学校、社区教育冲突的实质,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即有机地整合社区传统教育与学校现代教育。
在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过程中,要切实改造教育诸要素。在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过程中,要切实改造教育诸要素。 • 一是改造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教育者,包括从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考核等多环节努力,培养既具有现代意识、掌握现代科技,又通晓传统文化的现代教师。 • 二是调整教育内容,包括传统文化道德与现代文化观念的整合、绿色资源与现代科技的契合。 英国人类学家杰夫科特提出:调适学校与社区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标准,如内容选择需要具有国际性,其观点具有全人类性;所提供的视觉形象、故事及知识要全面地体现社区中的各种文化群体;学生应有机会获得有关种族和文化间异同的真实知识;应客观地介绍各移民和外族文化群体;允许各种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其文化,表现其自身的归属。 • 最后,改革教育体制。特别是需要破除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在时间上不连续、空间上隔离的形态,把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联接起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终身教育体系。
2. 教育资源的融合 • 学校在教育资源获取上处于天然的强势地位,因此,学校要把这些资源全面向社区开放 。这不仅是造福于社区居民的实事,也是将学校融入社区,让社区了解学校的途径和平台。 • 同时,学校应树立大教育资源的观念,不囿于学校所固有的力量,而应将目光投向整个社区,积极地组织开发社区内一切可利用的力量服务于学校工作。
3. 教育课程的融合 •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 社会资源中蕴藏着丰富课程要素,是实践育人、体验育人的最佳教育资源,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我们将社区课程资源分为三类:即社区文化资源、社区人力资源和社区物质环境资源。
教育课程融合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教育课程融合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 在课程目标和内容上,要关注社区、学校以及学生的特殊需要和特点,立足于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不断拓展和整合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人文化和生活化; • 在课程实施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在课程管理与评价上,要使社区人士都参与进来,保证课程政策的科学性,提高课程管理与评价的民主化; • 在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主体上,必须彻底根除错误认识,将目光投向整个社区,树立大课程资源观念,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来为学校教育服务。 返回
四、发达国家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融合范式 1. 美国“服务学习” 2. 日本“学校评议员”
1.美国“服务学习” • 当前美国学校品格教育与公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 将社会服务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尝试,通过社会服务与课程学习的结合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及能力的提高,并使其在关注社会和关心他人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 • 特征: • 服务学习与学术内容和标准有关,而不是附加项目。 • 服务学习能使青年人真正参与一些社区活动,而不是 偶尔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些服务经验,对学生和社区具有互惠性质,而不是学生或社区单方获利。 • 如果服务学习能够满足学习目标,它就可以适用于任何学科领域。 • 服务学习适合任何年龄阶段的人。
2. 日本“学校评议员” • 1998年中央教育审议会《关于今后的地方教育行政》咨询报告中,提出了导入“学校评议员”制度的设想。 2000年4月开始施行 。 • 确立了委任家长和社区居民作为学校评议员,校长听取评议员对学校运营的意见和建议的规定,这是日本第一次将家长和社区居民纳入参与学校运营制度化管理范围之中。 • 日本导入学校评议员制度的宗旨,是“为了建立赢得家长和社区居民信赖的学校,学校与家庭、社区联合协作,形成一体,以使孩子们健康成长。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将能够适应学校和社区的实际,在把握和反映与学校运营有关的家长和社区居民的意向,得到他们协助的同时,学校也有责任把自身的运营状况向家长和社区居民作以说明。” 返回
海曙区是宁波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区 中心商贸商务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
海曙教育近况 •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海曙教育坚持“教育行政部门以学校管理为本,学校以教师素质提高为本,教师以开发学生潜能为本”的工作理念,走内涵发展之路,推动区域教育向均衡、持续、和谐发展,教育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 199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省教育强区 • 2003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社区教育实验区 • 2004年又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中央教科所确定为全国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区 • 2008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 • 全区各项教育指标列全省前茅,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日益提升。
社区建设概貌 • 海曙区社区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有较好的社区建设基础和经验。 • 2002年,成为民政部首次命名的148个“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之一。目前,社区建设基本形成了政府推动、社区自治、居民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 确定了以内涵发展为主体、把社区建设成为具有“学习型、服务型、数字型、生态型、平安型”特色的新型社区的目标。通过营造社区学习氛围,加强社区教育投资,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拓宽学习教育途径,建设学习型社区。
五、“学社融合”在海曙区的探索与实践 (一)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区服务项目,搭建“学社融合” 服务平台 (二)首创“护苗队”志愿服务模式,打造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 (三)成立“飞扬”教师讲师团,提升社区文明建设水平 (四)依托社区德育实践基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五)建立学校资源开放制度,推动学习型社区创建 (六)“小手牵大手”共创“学习型家庭”,提高“新市民”综合素质 (七)探索教育议事会制度,拓宽“学社融合”广度 (八)实施社区课堂教育,创新培智学校教学模式 (九)依托部门资源优势,形成多维循环教育网
(一)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区服务项目,搭建“学社融合” 服务平台 • 2008年,海曙区人民政府在各职能部门开展社会服务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青少年心理调适”项目作为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四个项目之一。 • 目标是通过开展这一项目,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自由发展,协助他们逐步与自我、同辈群体、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社会各系统形成一种良好的适应状态。同时,填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和缺失,建立“学社融合”的青少年服务平台。 • 所谓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是指政府将为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市场主体来完成,并根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支付服务费用的做法。
“两种模式,三种类型” • 两种模式: • 委托专业的社会组织 • 招聘有资质的个人运作 • 三种类型: • 专家为主 • 在社区工作过,富有一定实践经验且具有社会工作师资质的社会工作者 • 具有专业社会工作知识的大学毕业生
一个厌学女生的转变 胜丰社区社工小姚曾帮助过一位有严重厌学倾向的初二年级女生,该女生曾是一名优秀学生,但到了初二,无任何理由就不去学校读书并拒绝与人交流。 小姚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计划: 第一步与班主任交谈了解该生在学校的情况,得到了学校的配合和支持; 第二步,了解到其单亲家庭与外公、外婆同住的事实后约谈其外婆。 第三步,专门为她设计了一个社区青少年服务工作社会小组系列活动,与其建立相互信任的紧密联系; 第四步,与其母交流,达成共识,建立了必要的家庭支持系统; 第五步,安排青少年心理专家在一次活动中和其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以每天帮助她已耽搁的功课辅导为由帮助服务对象恢复信心,树立自信。 第六步,当该生两天后又故态复萌时,分析案例中途失败原因,寻找造成其心理障碍的真正原因,重新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制定下部工作计划。 第七步,五一节,小姚邀请该生一起去郊游,与其交流了近况和思想动态;
第八步,心理专家安排一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女性大学生在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中与该生同住,运用梦中催眠术对期进行交流,一段时间接触后,该生视大学生为知己,什么话都愿意倾诉; 第九步,找准问题后,小姚等社工与其母联系,告知主要因家庭原因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希望她能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和高度重视。 第十步,其母为其找到一家民办中学,该生也表示愿意上学。 第十一步,一个星期天,小姚在社区加班,看见该生和她的母亲手牵着手有说有笑地从外面回来,据她母亲说她最近的一次考试成绩在学校名列第一,也喜欢了这所学校。 第十二步,小姚加了该女生的QQ,继续对其进行跟踪。
2011年,海曙区社工协会对该项目的开展实施进行了进一步深化,把舞台从社区搬进了学校课堂,进行“学校社会工作”,即将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学校教育。2011年,海曙区社工协会对该项目的开展实施进行了进一步深化,把舞台从社区搬进了学校课堂,进行“学校社会工作”,即将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学校教育。 • 通过团体活动策划与开展、个案管理与介入、家庭探访与支持、社会组织联络与沟通等开展专业服务。 • 全年累计服务人次约为500人次。 返回五
(二)首创“护苗队”志愿服务模式,打造最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二)首创“护苗队”志愿服务模式,打造最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 1. 打造 “安全”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 •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动 • 今年4月,海曙区教育局、海曙区交警大队在机关二幼开展护苗队试点 • “护苗”志愿者:交警(协警)、社区干部、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等 • 每天在上学、放学的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开展接送小学生进校、劝导交通违法、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等志愿服务工作。 • 机关二幼的试点,有效化解了校(园)门口的交通拥堵难题。海曙区有关部门随后组织力量对海曙中心城区的小学、幼儿园周边交通现状进行了排摸,决定将“护苗队”这一先进服务模式在全区推行。迄今,全区共成立护苗队23支,志愿服务人数达700余人。
护苗队装备首发仪式 学习交通指挥动作
“护苗队”志愿服务模式推行以来,社会反响大,效果显著,校门口的堵车现象少了,安全隐患明显减少,学生出入校园安全多了,家长也方便多了。“护苗队”志愿服务模式推行以来,社会反响大,效果显著,校门口的堵车现象少了,安全隐患明显减少,学生出入校园安全多了,家长也方便多了。 广济中心小学家长许曹弘感叹的说:儿子上了一年小学,我见过学生被电动车刮擦,也见过汽车开门撞到孩子的电动车,我很担心,总会想,要是我不送孩子进校门,会不会也发生这样的事,不过以后我不担心,因为有了护苗队,这种意外可以避免了。 镇明中心小学旁边镇明小区居民孔阿姨说:我在这里住了10多年,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时,楼下小学门口总要堵车,路一堵就有司机按喇叭,吵得临街居民受不了。现在好了,足足一个月没听到喇叭响,学校成立了“护苗队”,车子即停即走,这个办法太好了,一定要坚持下去。
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文辉,分管学校学生安全工作。昨天,他看到“护苗队”有了专门的装备也很兴奋。 因为工作原因,陈文辉有时也会在上学的时间去一些学校门口转转,也看到过几次险情。 “有一次,在一个小学门口,一位妈妈对一个已走出几十米远的孩子喊‘你的红领巾没带’,孩子听到后,飞快地跑回来拿,就在这时,一辆电动车斜刺里冲了出来,差点就碰到孩子了。”见了这一幕,陈文辉的心怦怦直跳。 “现在有了‘护苗队’,这种意外和险情就会少很多。” 陈文辉说,下一步可能会试点校车接送的方式。 陈文辉说:“护苗队是个很有效的机制,但我们并不仅仅要搭个‘暖棚’,更重要的还是要提高中小学生自身主体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2月,宁波市教育局、公安局交警支队等共同发起为“护苗队”志愿服务品牌申请商标注册,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受理注册,平安财险宁波分公司还未每名“护苗队”志愿者赠送一份人身意外安全保障险。 5月,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护学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对该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对“护苗队”模式进行学习推广。目前,“护苗队”已在宁波各县市区多所学校成立。
2. 全国首创设立“学生爱心避护点” ——“护苗队”管理模式内涵的提升和深化 • 当发现少年儿童迷路、走失等情况时,及时联系父母或公安部门给予必要的帮助; • 当发现有可能危及少年儿童安全的人员和事件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并予以应急处置; • 当出现不法侵害时,志愿者将即时为少年儿童提供应急安全屏障,同时报公安部门快速处置。 主要职责:
寻找避护点 当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学生爱心避护点”活动以来,我们高塘小学也迅速行动起来。怎么来寻找合适的避护点呢? 我们先找来了社区委员会的书记,西门派出所的地段民警,又找来了学校的家长代表,还有我们的班主任教师。于是大家坐在一起议了起来。 民警说:“避护点”所在的企业必须规范营业的;书记说:“避护点”经营者,必须是文明的店主;老师说:“避护点”的店主必须是有爱心的成人。 大家七嘴八舌,足足讨论了半天。定下几户人家,决定还是实地考察一下。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在学校附近闲逛起来。
大家先来到一家文具店。店主赖雪君经营这家文具店已有十多年了,平时碰到学生借雨伞、打电话联系家长这类小事情时,她总是有求必应。 老师、家长、民警、社区委员会都熟悉这个店主,一跟她说这个事情,她一口答应。还表示,“挂上避护点这个牌子后,肩膀上的责任就更重了,我以后会更尽心地照顾他们。”她还建议 “学生爱心避护点”这块牌子应该挂在醒目的位置,黄底红字显眼,旁边最好注明庇护点的职责范围。 大家看到店主这样热情,工作热情更高了,大家还纷纷建议派出所的地段民警,要向上级领导请示能否“今后这些避护点内安装紧急报警按钮,遇到突发情况只要按下按钮就能成功报警”。
全区所有24所中小学都建立了 “学生爱心避护点” • 86家各行各业的店铺确定成为“学生爱心避护点” • 向每家“学生爱心避护点”授予统一牌匾,包括标牌和服务指责,要求避护点悬挂在外面醒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