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2

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李 群 主任 研究员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科技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 报告内容.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战略的演变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三、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四、新时期我国科技工作的总体安排 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条件. 引言.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 摘自胡锦涛总书记 2006 年 1 月 9 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引言.

gels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李 群 主任 研究员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科技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

  2. 报告内容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战略的演变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三、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四、新时期我国科技工作的总体安排 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条件

  3. 引言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摘自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4. 引言 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没有自主创新,我们就难以在国际上争取平等地位,就难以获得应有的国家尊严,甚至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自温家宝总理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5. 引言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摘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2006年1月26日)  

  6.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战略的演变 (一) “向科学进军”(第一个里程碑)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总理全面阐述了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指明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号召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并在这次会上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由此拉开“向科学进军”的序幕,此后不久,中国科技界即创造出“两弹一星”的辉煌。

  7.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战略的演变 《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指导方针。 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我国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布局,高等院校学科及专业的调整,科技队伍的培养方向和使用方式,科技管理的体系和方法,以及我国科技体制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8.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战略的演变 (二) “科学的春天”(第二个里程碑) 1978年3月,党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观点,拨乱反正,唤来了科学的春天。 大会审议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同年10月,中共中央正式转发《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八年规划纲要》)。

  9.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战略的演变 《八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安排,突出重点”的方针。 规划实施期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以及"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为发展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10.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战略的演变 (三) “科教兴国”战略(第三个里程碑)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并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江泽民同志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号召。在此次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科技工作长期的基本方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一般被简单概括为“面向、依靠、攀高峰”。

  11.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战略的演变 “十五”科技规划在“面向、依靠、攀高峰”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简称‘创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并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

  12.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战略的演变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第四个里程碑) 2006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胡锦涛同志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紧随其后,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其系统性在中国科技发展进程中前所未有。

  13.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战略的演变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指出: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是对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

  14. 我国科技发展思路的五大转变 发展路径: 跟踪模仿 自主创新 创新方式: 单向技术突破 集成创新 创新体制: 科研院所改革 国家创新体系 发展部署: 研究开发为主 创新与科普并重 国际合作: 一般性科技交流 全方位主动合作

  15.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一)自然资源紧缺 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这些稀缺程度很高的资源,绝大部分是像土地、淡水等不能经由国际贸易取得的非可贸易资源。见下图所示。

  16. 我国人均资源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重 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冯 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成就、问题与启示 2001—2005》,2005年8月

  17.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二)资源消耗量大 由于增长方式粗放,使我国的稀缺资源极不经济地被消费。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GDP总量的4%,而资源消耗在世界资源总消耗中所占比例却远远高于GDP的比例。见下表所示。

  18. 2003年我国资源消耗量占世界总消耗量的比重 数据来源:马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2004年3月21日在中国高层论坛年会上的发言

  19.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三)生态环境加速恶化 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和大量占用土地的粗放增长方式,导致生产和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我国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38%和18.2%。

  20. 水污染

  21. 我国主要水系水质状况(2003年)

  22. 空气污染

  23. 1995年全国酸雨分布 酸雨污染 2003年全国酸雨分布 PH<5.6为酸雨

  24. 沙尘暴

  25.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四)人口增长压力不断加大 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 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 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7.85年。 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7.42年。

  26. 人口压力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用较少的财富养活较多人 资源短缺 人口数量庞大 人口成为发展障碍 部分新增产值被新增人口消耗 新增人口绝对数较多 环境危机

  27.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五)制造业整体效率低下 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价值链的中段(加工、组装、制造等传统的行业),而价值链中附加价值和赢利率较高的两端(研究开发、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物流管理、金融等服务业)却由外国公司所垄断。

  28. “微笑”曲线

  29. 实例之一: 中国企业每生产一台DVD要向外国公司支付10多美元的专利费,要将70%左右的利润拱手相让。

  30. 实例之二: 一双上好的耐克鞋,在美国市场上能卖到200美元,可中国的出厂价却只有20美元,其中16美元用于购买原料,2美元用于支付气垫专利费。最后,生产者只能拿到2美元的加工费。

  31. 实例之三: 一只旺达(Wanda)牌无线鼠标在美国的售价为40美元,美国罗技公司拿走8美元,批发和零售商拿走15美元,零件供应商拿走14美元,而罗技公司在苏州的生产厂只能拿到3美元。

  32. 中国制造的升级

  33.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六)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从冷战时期的“巴统”组织(1949—1994,17个成员国)到今天的“瓦森纳协议”(1996—,33个成员国)都包含两份控制清单:一类是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清单,另一类是军品和技术清单。西方国家继续维持对华军售禁令,对技术出口的控制不断加强。

  34.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近年来,针对我国连续发生的美国劳拉公司和休斯公司火箭发射事件、以色列预警机事件、捷克维拉(VERA-E)无源监视系统事件、美国SMIC公司投资建设芯片生产厂受阻事件、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等,都反映出美国把对华技术控制作为扼制中国崛起的一个重要手段。

  35. 美国劳拉公司和休斯公司火箭发射事件

  36. 以色列预警机事件

  37. 捷克“维拉”无源监视系统事件

  38. 美国SMIC公司投资建设芯片生产厂受阻事件

  39. 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

  40.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七)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 据德国纽伦堡调查研究中心的分析,中国劳动力价格优势还能持续3至5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结果,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将在5至8年之后消失。 如果劳动力价格优势丧失,“中国制造”将靠什么参与国际竞争?

  41.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八)我们面临的深刻危机 由于出口产品附加价值和赢利率过低,我国许多出口企业只能“以量取胜”,靠增加出口数量来维持。而这种出口战略不可避免地导致贸易摩擦、倾销诉讼的增多和增加出口的困难。 同时,实践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很难通过正常贸易得到的。

  42.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九)我们面临的尴尬处境 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承受着环境的污染,背负着“倾销”的恶名,可是利润的大头却不在自己手里。 显然,这种状况无论如何也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

  43.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结论: 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是花钱能买来的,也不是以市场换技术就能换来的。 如果中国不发展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不能迅速地提高价值链上的位置,下一步的发展就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中国的出路—自主创新!

  44.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十)自主创新的内涵 1、什么是创新 广义的创新(哲学概念) 狭义的创新(经济概念)

  45. 制度创新 广义创新 文化创新 知识创新 创新 产品创新(或服务创新) 技术创新 工艺创新 狭义创新 市场创新 非技术创新 材料创新 组织创新 管理创新

  46.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几种不同类型: —产品创新:新产品的引入或原有产品的质的变化; —工艺创新:对一种产业而言的新的工艺创新; —市场创新:新市场的开拓; —材料创新:原材料或其他新的供应源的开发; —组织创新:企业、产业组织的变化。

  47.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2、对自主创新的理解 “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主”:主动权、主导权 “创新”:创造性、新颖性 3、自主创新战略主体的层次 宏观:国家 中观:行业、地方 微观:企业

  48.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4、自主创新的方式 原始性创新 集成创新 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 并购(M&A) 合作创新 委托研发 ......

  49.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是指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为宗旨,以我为主发展与整合创新资源,进行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的发展战略。自主创新的方式主要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50. 二、我国选择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 (1)原始创新 原始创新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革命性。原始创新对于解放生产力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对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通过原始创新可以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