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94 Views
计算机基础知识. 加法器. Charles Babbage. 1822 差分机. 1642 Blaise Pascal. 电子计算机时代. MARK I. ENIAC. 1833 分析机. 人类追求的计算工具. 5000 次加法 / 秒 体重 28 吨 占地 170M 2 18800 只电子管 1500 个继电器 耗电 150KW.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 划时代的实验装置. ENIAC. 电子恐龙的缩骨法 —— 晶体管. 晶体管实质上是按显微比例的真空管建造的。. 电子管的缺点: 体积大; 耗能高、散热量大;.
E N D
加法器 Charles Babbage 1822 差分机 1642 Blaise Pascal 电子计算机时代 MARK I ENIAC 1833 分析机 人类追求的计算工具
5000次加法/秒 体重28吨 占地170M2 18800只电子管 1500个继电器 耗电150KW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划时代的实验装置 ENIAC 电子恐龙的缩骨法——晶体管 晶体管实质上是按显微比例的真空管建造的。 电子管的缺点: 体积大; 耗能高、散热量大; 晶体管的优点: 体积小; 耗能低; 性能稳固;
420,000,000 晶 体 管 数 目 2,300 4004 奔腾4 10微米芯片 将电脑浓缩在一颗芯片上 0.18微米芯片
单 位 时 间 执 行 的 指 令 数 百万条/每秒 计算机第一定律——摩尔定律 晶 体 管 数 每18个月芯片能力增长一倍。
第一代 (1946~1956) 电子管 5千~4万(次/秒) 第二代 (1957~1964) 晶体管 几十万~百万(次/秒) 第三代 (1965~1970) 集成电路 百万~几百万(次/秒) 第四代 (1971~90年代) 集成电路 几百万~几亿(次/秒) 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为纪念图灵对计算机的贡献, 美国计算机博物馆于1966年 设立了“图灵奖” 图灵与图灵机 计算机是使用相应的程序来完成任何设定好的任务。 图灵机是一种思想模型, 它由三部分组成: 一个控制器,一条可以无限延伸的 带子和一个在带子上左右移动的读 写头组成。
1949 EDSAC 冯·诺依曼计算机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两个基本能力:一是能够存储程序,二是能够自动地执行程序。 计算机是利用“存储器”(内存)来存放所要执行的程序的,而称之为CPU的部件可以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中的每一条指令,并加以分析和执行,直至完成全部指令任务为止。 John von Neumann 冯诺依曼
电子计算机的特点及其应用 • (1)运算速度快。 • (2)精度高。 • (3)具有很强的记忆功能。 • (4)自动化程度高。 • (5)具有复杂的逻辑推理和判断功能。 计算机的特点
数据流 地 址 控制流 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 (外)存储器 输入 设备 输出 设备 (内)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CPU) 运算器 控制器
计算机的语言——二进制 进制的概念 “逢R进一,借一当R” 十进制 R=10,可使用0,1,2,3,4,5,6,7,8,9 二进制 R=2 ,可使用0,1 八进制 R=8 ,可使用0,1,2,3,4,5,6,7 十六进制 R=16 ,可使用0,……,9,A,B,C,D,E,F
二进制 • 电子计算机中,数的表示采用二进制。二进制有两个数字,即0和1,它们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电气元件很容易实现,如电压的高低,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等。
位(Bit):度量数据的最小单位 信息的存储单位 字节(Byte):最常用的基本单位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27+ 24+ 22+ 20 =149 1 0 0 1 0 1 0 1 K(千)字节 1K = 1024 B M(兆)字节 1M = 1024 K G(吉)字节 1G = 1024 M T(太)字节 1T = 1024 G
Altair 8800 计算机发展——微型化 计算机不再是单一的计算机器,而是一种 信息机器,一种个人的信息机器。
CRAY-Ⅱ 银河Ⅱ 计算机发展——巨型化 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亿次运算的超级计算机 1975年世界上第一台超级计算机“Cray-I” 超级计算机应用:天气预报、地震机理研究、 石油和地质勘探,卫星图像处理等大量科学计 算的高科技领域。 中国超级计算机: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 “银河1号”、 “银河2号”和“银河3号” 国家职能计算机中心推出的 “曙光1000”和“曙光2000I”
计算机发展——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 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动力: 使用远程资源,共享程序、 数据和信息资源,网络用户 的通讯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