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50 Views
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西工大附中 屈中乾 电 话: 13891802199. 课改中遇到的困惑. 1 、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2 、师资力量问题 3 、场地器材情况 4 、选项不均衡 5 、评价机制 6 、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7 、对课改精神的理解.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验简要回顾.
E N D
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西工大附中 屈中乾 电 话:13891802199
课改中遇到的困惑 • 1、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 2、师资力量问题 • 3、场地器材情况 • 4、选项不均衡 • 5、评价机制 • 6、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 7、对课改精神的理解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验简要回顾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秋季,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时,教育部就正式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组织1000多名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课程专家、学科专家以及中学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教研员参加了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研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高中课程方案(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审定,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同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组织教材编写和审查; 从2004年秋季,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开始全面实验; 2005年,江苏进入实验; 2006年,辽宁、福建、浙江、天津、安徽进入实验; 2007年,黑龙江、吉林、北京、湖南、陕西全国从东部向中部西部推进; 北京高中新课程改革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
课堂学习目标案例(1)课的内容:变速跑(水平五)课堂学习目标案例(1)课的内容:变速跑(水平五) • 运动参与 大部分同学能够主动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 运动技能 80%的同学能完成各种变速跑的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跑步方法,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活、柔韧等素质。 • 身体健康 通过变速跑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反应能力,提高运动的速度、心肺功能,。 • 心理健康 在教师的引导下,愉快地进行学习,愉悦身心,充分地展现自我,敢于表现自己,陶冶情操,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 社会适应目标 通过集体学习,互相观察与讨论,增进友谊,增强群体意识,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锻炼习惯以及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学习目标案例(2)课的内容:变速跑(水平五)课堂学习目标案例(2)课的内容:变速跑(水平五) • 1、运动参与目标:自觉参与体育活动,能评价体育锻炼效果。 • 2、运动技能目标:80%以上学生基本掌握弯道快速跑技术。 •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体能,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 • 4、心理健康目标:保持愉悦的心情参与运动。 • 5、社会适应目标: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课堂学习目标案例(3)课的内容:变速跑(水平五)课堂学习目标案例(3)课的内容:变速跑(水平五) • 1、知道变速跑是提高跑的能力的一种方法,以及变速跑在步幅、频率节奏变化的技术特点。 • 2、基本掌握变速跑不同节奏变化下的步幅和频率的动作要领,根据自己体能水平选择并完成2~3种变速跑的练习。 • 3、通过体验多种变速跑的练习,与同伴交流自己变速跑学练过程中的感受,并能对同伴变速跑的特点作出简单评价。
课堂学习目标案例(4)课的内容:快速跑(水平五)课堂学习目标案例(4)课的内容:快速跑(水平五) • 1、较好地掌握快速跑的疾跑与途中跑衔接的动作方法,体验掌握动作方法后的成功愉悦感受。 • 2、选择适合提高自己肌肉力量的2~3种练习。 • 3、通过小组接力赛,培养默契的意识和行为。
课堂学习目标案例(5)课的内容:篮球变向运球(水平五)课堂学习目标案例(5)课的内容:篮球变向运球(水平五) • 1、完成2~4种行进间绕障碍物运球的练习方法,提高变向运球的动作质量。 • 2、学会并掌握2~3种发展灵敏素质和腰复肌肉力量的练习方法。 • 3、通过运球接力比赛,充分展现自己变向运球的能力,体验成功与合作精神。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 二、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什么是说课 ? • 顾名思义,说课就是教师要对 所要上的某一节课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进行说明、阐述、论证。 • 何谓说课? • 目前的说法,就是教师 口头表述 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 对象:同行或教研人员,专家、评委 。 • 怎样写说课稿? • (一)写教材:教材简析、教学目标的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的分析 • (二)写教法: • “教学有法、教无定发、贵在得法。” • (三)写学法: • 因为学之有法,才能学之有效,才能学之有趣。“教就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就是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那些能力。 • (四)写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就是要说课者写出在课堂上如何安排每个教学环节,以及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理论根据是什么。教学过程就是要说课者写出在课堂上如何安排每个教学环节,以及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 四个教学环节: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 一句话,教师不仅要说出教什么,怎样教,而且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 • 说课内容 • (一)说教材: • 教学目标,包括五个领域,重点难点的依据。
(二)说教法: • 以学生为主体,选择何种教学方法、什么教学手段及理论依据。 • (三)说学法: • 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那些能力如何激发兴趣? •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 说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环节及时序安排;谈怎样处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及教育意义。注意教学过程的完整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 • 一、备课: • 二、课前: • 三、上课: • 四、课中: • 五、课后: • 六、成绩考核:
一、备课:1、认真钻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本学科地教学目的和任务。熟悉理解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教材意义与要求,掌握教材纵横之间的关系。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要求,制订好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计划。2、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备课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⑴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操作及时,并能做正确的讲解与示范。⑵全面了解学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密度。⑶充分利用场地器材。⑷根据教材、学生、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组织教法。⑸尽量发掘教材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3、每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具体,符合客观实际。应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掌握“三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进行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备课:1、认真钻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本学科地教学目的和任务。熟悉理解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教材意义与要求,掌握教材纵横之间的关系。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要求,制订好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计划。2、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备课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⑴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操作及时,并能做正确的讲解与示范。⑵全面了解学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密度。⑶充分利用场地器材。⑷根据教材、学生、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组织教法。⑸尽量发掘教材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3、每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具体,符合客观实际。应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掌握“三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进行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每节课教材内容要体现“少而精”,正确的分析和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教法要利于学生的学习锻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合理的增大课的密度和强度。5、安排好课的组织工作,精心设计教学步骤,使课的结构紧凑合理,时间与器材得到充分利用。6、建立组内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制度。深入钻研教材,集思广益,精益求精,探索教学改革。教案书写工整、清楚、层次分明,并能提前一周写好教案。4、每节课教材内容要体现“少而精”,正确的分析和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教法要利于学生的学习锻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合理的增大课的密度和强度。5、安排好课的组织工作,精心设计教学步骤,使课的结构紧凑合理,时间与器材得到充分利用。6、建立组内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制度。深入钻研教材,集思广益,精益求精,探索教学改革。教案书写工整、清楚、层次分明,并能提前一周写好教案。
二、课前1、上课前必须检查和布置好场地器材,以免影响课的进行。2、教师课前应了解学生因病、伤、事不能上课的原因,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情况。3、教师应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穿好运动衣,提前到达指定的上课地点等候上课。三、上课1、准时集合上课,认真考勤,做好记录,检查学生服装及不安全因素。2、上课礼节。文体委员整好队后,下达“立正”口令,师生问好。随后报告出席人数和缺席人数。教师宣布课堂任务。3、教师安排见习生。二、课前1、上课前必须检查和布置好场地器材,以免影响课的进行。2、教师课前应了解学生因病、伤、事不能上课的原因,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情况。3、教师应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穿好运动衣,提前到达指定的上课地点等候上课。三、上课1、准时集合上课,认真考勤,做好记录,检查学生服装及不安全因素。2、上课礼节。文体委员整好队后,下达“立正”口令,师生问好。随后报告出席人数和缺席人数。教师宣布课堂任务。3、教师安排见习生。
四、课中1、认真实施教学计划,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注意课堂中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和矫正,不断提高课的质量。2、讲解示范要准确无误,做到语言精练、动作优美、突出重点、难点。并注意位置与时机。教态亲切,用语清晰、简练,生动、形象,并准确的使用术语。3、指导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调、自控等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锻炼习惯。4、注意教学环境卫生和安全。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加强体操教学的保护与帮助,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培养学生自觉爱护场地器材的良好习惯。5、科学地分配和掌握时间,严密组织教学过程。下课前要集合学生进行小结,布置课后练习(作业),下课时,师生相互说“再见”。四、课中1、认真实施教学计划,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注意课堂中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和矫正,不断提高课的质量。2、讲解示范要准确无误,做到语言精练、动作优美、突出重点、难点。并注意位置与时机。教态亲切,用语清晰、简练,生动、形象,并准确的使用术语。3、指导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调、自控等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锻炼习惯。4、注意教学环境卫生和安全。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加强体操教学的保护与帮助,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培养学生自觉爱护场地器材的良好习惯。5、科学地分配和掌握时间,严密组织教学过程。下课前要集合学生进行小结,布置课后练习(作业),下课时,师生相互说“再见”。
五、课后1、组织学生收送体育器材。2、教师要及时摘要记载教学效果,得失事例和点滴体会,不断改进教学。六、成绩考核1、按课程标准规定的考核项目和评分标准,要全面考察学生的“三基”,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发展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2、考核办法要按教学进度,采用达标与计评结合或分别进行。对体育基础知识可在教学中笔试。3、考核课组织要严密,要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和要求。五、课后1、组织学生收送体育器材。2、教师要及时摘要记载教学效果,得失事例和点滴体会,不断改进教学。六、成绩考核1、按课程标准规定的考核项目和评分标准,要全面考察学生的“三基”,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发展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2、考核办法要按教学进度,采用达标与计评结合或分别进行。对体育基础知识可在教学中笔试。3、考核课组织要严密,要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和要求。
体育口令 体育口令借助于军事口令,内容明确,语言简练,属于体育教学中的特有的语言。 一、体育口令的基本知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了解和掌握口令发声的基本原理和口令发声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口令呼吸的方式有三种: 1.胸式呼吸 2.腹式呼吸 3.胸腹联合呼吸
口令发声方法: 1.口令发声的标准和要求 (1)要有良好的呼吸基础。 (2)喉头要稳定。声带的运动,在喊不同的口令时,应与呼吸密切配合,适度调整。 (3)运用好口令的共鸣,使声音清脆,圆滑,明亮,传得远,并富有力度变化和音色变化。 (4)有宽广的音域,声区要调和,统一。 (5)音的高低和节凑要准确。 (6)声音要持久,并能保持嗓音的艺术光彩。 (7)唇,舌,下颚的动作灵活自如,但不紧张。 2.练习口令发声应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 (2)技术与思想严格要求。 (3)持之以恒,刻苦锻炼。 (4)多思考,勤总结。 (5)口令发声技术是和口令听觉的发展密切联系的。
口令发声方法: 1.口令发声的标准和要求 (1)要有良好的呼吸基础。 (2)喉头要稳定。声带的运动,在喊不同的口令时,应与呼吸密切配合,适度调整。 (3)运用好口令的共鸣,使声音清脆,圆滑,明亮,传得远,并富有力度变化和音色变化。 (4)有宽广的音域,声区要调和,统一。 (5)音的高低和节凑要准确。 (6)声音要持久,并能保持嗓音的艺术光彩。 (7)唇,舌,下颚的动作灵活自如,但不紧张。 2.练习口令发声应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 (2)技术与思想严格要求。 (3)持之以恒,刻苦锻炼。 (4)多思考,勤总结。 (5)口令发声技术是和口令听觉的发展密切联系的。
3.下达口令的基本要求 (1)发音部位要准确 (2)掌握好口令的节奏 (3)注意音量有大有小,有强有弱。 (4)突出主音和运用字声 4.对教师指挥口令时位置的要求 (1)要选好适当的指挥位置 (2)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3)注意根据不同年龄作到区别对待 (二)基本体操口令的运用 (三)数字口令的运用 (四)武术教学中口令的运用
(五).信号口令的运用 信号口令是指利用口哨、击掌、节拍器、音乐以及特殊规定的信号代替口令。 三、口令训练与嗓音保护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口令技术学习与嗓音保护,应当引起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 1.学习口令技术,提高指挥队伍的能力 (1)体育教师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布口令的基本训练方法 (3)对体育教师学习发口令的建议 2.嗓音保护 (1)引起嗓音病变的原因 (2)保护嗓子
体育教学原则 • 一 自觉性与协同性相统一的原则 •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间的关系 • 注意培养学生的内在动力 • 明确协同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 通过协同学习达到优势互补 • 通过自觉学习和协同学习,培养人际交往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健康性与娱乐性相统一原则 • 全面贯彻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发挥体育教学功能 • 把健康性要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 • 创设情知交融的学习情境 • 创设教学的艺术境界 • 三、体能发展与技能发展相统一原则 • 遵循体能与技能发展的规律,并将两者结合起来 • 技能教学应在技术基础上下功夫 • 精讲多练,适当加大运动密度 • 是学生掌握二、三项终身受用的运动技能
四、整体性与因材施教相统一原则 •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 切实改善教学条件 • 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相结合 • 五、合理负荷与合理恢复相统一原则 • 使学生了解人体新城代谢规律 • 学生应具有控制和检测负荷的能力,以及放松和恢复地方法 • 正确处理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的关系
六、直观模仿与启发思维相统一原则 • 综合运用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扩大直观效果 • 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并善于采用各种直观方法 • 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思维
原:体育教学原则 • 1、自觉积极性原则 •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 2、直观性原则 直接直观,间接直观 • 3、从实际出发原则 • 4、循序渐进原则 • 5、巩固性原则 • 6、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 7、合理运动量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