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第六章

第六章. 企業組織與生產理論. 6.3 企業經營目標. 經濟學中假定廠商在自由經濟制度下,基於自利,具有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動機 廠商生產的目的是在既定投入條件下,達成追求利潤極大化的目標: 利潤 = 總收益 – 總成本,  = TR(q) – TC(q) 利潤極大之 邊際原則 邊際收益 (marginal revenue, MR) 等於邊際成本 (marginal cost, MC) TR/q = TC/q ,即 MR = MC. 6.4 生產函數.

geoff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企業組織與生產理論

  2. 6.3 企業經營目標 • 經濟學中假定廠商在自由經濟制度下,基於自利,具有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動機 • 廠商生產的目的是在既定投入條件下,達成追求利潤極大化的目標: 利潤 = 總收益 – 總成本, = TR(q) – TC(q) • 利潤極大之邊際原則 邊際收益(marginal revenue, MR)等於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 MC) TR/q = TC/q,即MR = MC

  3. 6.4 生產函數 • 假定廠商生產時使用n 種投入,我們可將產量與各種投入使用量(x1 , x2 , x3 ,…)之間的關係,以生產函數表示 q = (x1 , x2 , x3 ,…) • 生產要素簡化為勞動(labor)與資本(capital) q =f (L, K) 亦即將特定時間所投入的生產要素L、K與最大產出Q之間的技術關係以函數的型態表達之,稱之生產函數。 • 短期與長期 以廠商調整產量時,生產要素的使用量能否調整,做為劃分的根據

  4. 6.4 生產函數 • 短期與長期(續) • 短期(short run):廠商欲調整產量時,至少有一種生產要素的使用量無法調整 • 長期(long run):廠商欲調整產量時,所有生產要素的使用量皆可調整 • 固定生產要素(fixed production factor):短期無法調整使用量的生產要素 • 變動生產要素(variable production factor):短期可調整使用量的生產要素 • 市場期間(market period):廠商欲調整產量時,所有生產要素的使用量皆無法調整

  5.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 短期生產函數 由於固定要素使用量無法改變,產量只取決於變動要素使用量,因此,可簡化為: q =f (L) • 短期的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 • 總產量(TP )指在給定變動要素使用量(L )可達成的產出總量,表示產量與變動要素使用量之間的對應關係,係指在短期內,使用特定量勞動L與固定量資本K相結合所產生的產量。以TP = q = f (L)表示之。稱之為勞動的總產量。 • 平均產量(AP )指總產量與變動要素使用量之比值,即平均每一單位變動要素的產出量 。係指短期內,平均一單位勞動投入所產出的產量。以APL = q / L表之。為TP線上任一點與原點連接線的斜率。 • 邊際產量(MP )指增加一單位變動要素使用量所引起總產量的變動量,可表示為總產量的變動量和變動要素變動量之比值。係指短期內,每增加一單位勞動的投入所引起總產量的增量。以MPL =  TP /  L表示之。為TP線上任一點的切線斜率。

  6.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 (例)勞動使用量與稻米產量之關係

  7.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 平均產量曲線與邊際產量曲線推導 • 平均產量為連接原點和總產量曲線上一點的割線斜率值

  8.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 平均產量曲線與邊際產量曲線推導(續) • 邊際產量為總產量曲線上一點的切線斜率值

  9.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 平均產量曲線與邊際產量曲線推導(續) • 總產量與邊際產量 • 總產量隨勞動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量愈來愈大 ,MP 線為正斜率 • 總產量隨勞動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量愈來愈小, MP 線為負斜率 • 總產量達到最大時, MP 線斜率為零 • 總產量隨勞動使用量的增加而減少, MP 線為負斜率

  10.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 平均產量曲線與邊際產量曲線推導(續) • 生產三階段 • 第 I 階段:相對於固定資本而言,勞動量不足,增加勞動的使用量,可以使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 • 第 II 階段:邊際產量雖小於平均產量,但仍呈現正值,即廠商應在第II階段從事生產,可以達到最大化的產量。 • 第 III 階段:相對於固定資本要素,廠商投入過多的勞動量,勞動的邊際產量為負,廠商無法從生產中得到利益。

  11.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 平均產量曲線與邊際產量曲線推導(續) • 生產三階段

  12. 6.5 短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 報酬遞減法則(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physical retures) • 意義:在技術水準及其他要素投入量不變之下,隨著某項生產要素﹝例如勞動﹞投入單獨增加,其邊際產量剛開始遞增,而後逐漸遞減甚至為負的現象,稱之。邊際產量遞增稱為報酬遞增,邊際產量遞減但為正時稱之報酬遞減,邊際產量為負時,稱為負報酬。 • 圖示: • 原因:報酬遞減產生的原因,是短期內至少有一種生產要素不隨產量變動而變動,以致於生產要素的配合比例無法維持最適。因此報酬遞減法則僅適用於短期分析。

  13. 6.6 長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 長期生產函數q =f (L, K) 長期時,所有生產要素之使用量皆可調整,所有的生產要素皆為變動要素 • 最低成本組合 • 等產量曲線(isoquant): 在技術不變下,能生產某一給定產量之各要素使用量組合(K,L)所形成的軌跡 • 特性: • 無限多條且任意兩條不相交 • 無限多條且離原點越遠表示產量越多 • 在經濟區域內,負斜率且凸向原點

  14. 6.6 長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 (例) 生產稻米之勞動和資本兩要素組合 等產量曲線與 邊際技術替代率

  15. 6.6 長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 邊際技術替代率(MRTSLK) 廠商為完成某一特定產量,可增加某要素使用量,減少另一要素使用量,亦即為增加一單位L所必須放棄生產要素K之數量的比值。以MRTSLK表之。 • 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法則 當勞動不斷增加時,勞動邊際產量(MPL)會不斷地減少,但資本不斷減少,資本的邊際產量(MPK)就會不斷地增加。等產量線的斜率,亦即邊際技術替代率,一般會隨著勞動投入量的增加,而逐漸遞減,MRTS遞減說明等產量線凸向原點的特性。 • 等產量線與無異曲線的異同 1.等產量線:為生產相同的產量,僱用兩種生產投入的曲線。 2.無異曲線:為得到相同的滿足,消費兩種財貨的曲線。 3.等產量線與無異曲線的相同點 (1)任兩條不相交;(2)離原點越遠代表產量﹝或滿足程度﹞越大;(3)負斜率且凸向原點。 4.等產量線與無異曲線的相異點 (1)每一條等產量線都以一基數的產量表示之,無異曲線則以序列表之;(2)受限制於技術水準及要素投入量有限,所以等產量線無法無限制的右移,儘管無限制的增加K若L。(3)生產要素不可能全替代;(4)等產量線旨在分析生產行為,其斜率為MRTSLK=MPL/MPK,而無異曲線則在分析消費者行為,其斜率為MRSXY=MUX/MUY

  16. 6.6 長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 等成本曲線(isocost) :如同預算線 1.意義:生產者在特定成本支出及生產要素價格為已知的情況下,對於兩種生產要素各種僱用量組合的軌跡。以C=PLL+PKK表之。 2.圖示: 3.斜率=-dK/dL=(C/PK)/(C/PL)=PL/PK • 生產者均衡﹝如同消費者均衡﹞ 1.意義:特定時間內,生產者在既定產量限制下的最低成本組合。 2.條件:MRTSLK= -dK/dL=MPL/MPK=PL/PK C=PLL+PKK或Q=F(K,L) 3.說明:平均一元在L所得到的MP (1)若MPL/PL>MPK/PK,則多用L,少用K,會使的Q增加。 (2)若MPL/PL<MPK/PK,則多用K,少用L,會使的Q增加。 (3)若MPL/PL=MPK/PK,則維持L,K不變,可以得到均衡的要素僱用量。 4.圖示:

  17. 6.6 長期的投入產出關係 • 規模報酬(returns to scale) • 意義:所有生產要素都呈同一比例變動 時,產量變動的情形。 • 種類:若以Q=f(K,L)表示一生產函數,且當K與L都增加n倍,而有f(nK,nL)=n*f(K,L)=n*Q的關係存在時,稱Q=f(K,L)為一*階齊次性生產函數。令*=t (1)當t>1時,稱之為規模報酬遞增。表示生產要素都增加n倍 時,而產量增加大於n倍。 (2)當t=1時,稱之為規模報酬不變。表示生產要素都增加n倍 時,而產量也增加n倍。 (3)當t<1時,稱之為規模報酬遞減。表示生產要素都增加n倍 時,而產量增加小於n倍。

  18. 6.7 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 • 技術創新 重新組合生產要素,以獲取利潤極大化的過程 • 技術創新可促使等產量曲線向內移動

  19. 6.7 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 • 技術創新(續) • 消費者對產品認知與需求情況的變化,構成了產品生命週期的四個階段 • 管理創新 經由創新管理制度以提高組織的經營效益: 全面品質管理、六個標準差、組織再造或流程再造、目標管理、標竿制度、即時生產系統、品管圈、平衡計分卡、激勵制度、價值工程、策略聯盟、全方位績效評估、學習型組織、工作團隊、專案矩陣組織、外包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