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655 Views
项目七 企业 收益 分配管理基础知识.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内容讲解. 本章练习. 知识目标. 了解收益分配原则和股利支付程序; 理解收益分配的一般程序和影响因素; 掌握各种股利分配政策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能力目标. 能解释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对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 能对比分析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两者的不同。. 内容讲解. 任务一 收益分配概述.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任务四 股票分割. ●. ●. ●. ●. ●. 内容讲解. 任务一 收益分配概述.
E N D
项目七 企业收益分配管理基础知识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内容讲解 本章练习
知识目标 了解收益分配原则和股利支付程序; 理解收益分配的一般程序和影响因素; 掌握各种股利分配政策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能力目标 能解释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对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 能对比分析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两者的不同。
内容讲解 任务一 收益分配概述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任务四 股票分割
● ● ● ● ● 内容讲解 任务一 收益分配概述 一、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二、收益分配的一般程序
● ● ● ● ● 任务一 收益分配概述 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赚取收益,并将其在相关各方之间进行分配。收益分配关系着国家、企业及所有者各方面的利益,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财务活动。收益分配的结果,形成了国家的所得税收入,投资者的投资报酬和企业的留用利润等不同的项目,其中企业的留用利润是指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由于税法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缴纳税款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从这个意义上看,财务管理中的收益分配,主要指企业的净利润分配,收益分配的实质就是确定给投资者分红与企业留用利润的比例。
● ● ● 为规范企业的收益分配行为,国家制定和颁布了若干法规,这些法规规定了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要求、一般程序和重大比例。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依法进行,这是正确处理企业各项财务关系的关键。 ● 依法分配原则 ● 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收益分配的 基本原则 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 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任务一 收益分配概述 一、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分配原则
● ● ● ● 依法分配原则 ● 企业除按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以外,可适当留存一部分利润作为积累,这部分未分配利润仍归企业所有者所有。这部分积累的净利润不仅可以为企业扩大生产筹措资金,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供未来年度进行分配,起到以丰补歉、平抑收益分配数额波动、稳定投资报酬率的作用。 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收益分配的 基本原则 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 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任务一 收益分配概述 一、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分配原则
● ● ● ● 依法分配原则 ● 企业除依法纳税外,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者、企业的所有者,依法享有净收益的分配权。企业的债权人,在向企业投入资金的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企业的收益分配中应当体现出债权人利益的充分保护,不能伤害债权人的利益。另外,企业的员工是企业净收益的直接创造者,企业的收益分配应当考虑员工的长远利益。因此,企业进行收益分配时,应当统筹兼顾,维护各利益相关团体的合法权益。 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收益分配的 基本原则 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 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任务一 收益分配概述 一、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分配原则
● ● ● 企业收益分配应当体现“谁投资谁收益”、收益大小与投资比例相适应,即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这是正确处理企业与投资者利益关系的立足点。投资者因投资行为,以出资额依法享有收益分配权,就要求企业在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时,要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不搞幕后交易,不帮助大股东侵蚀小股东利益,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投资者,任何人不得以在企业中的其他特殊地位谋取私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 依法分配原则 ● 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收益分配的 基本原则 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 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任务一 收益分配概述 一、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分配原则
收益分配程序 ● ● ● ● ● 是指公司制企业根据适用法律、法规或规定,对 企业一定期间实现的净利润进行分派必须经过的先后 步骤。 任务一 收益分配概述 二、收益分配的一般程序
● ● ● ● ● 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非股份制企业的收益分配程序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任务一 收益分配概述 二、收益分配的一般程序 (一)非股份制企业的收益分配程序
● ● ● ● ●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股份制企业的 收益分配程序 支付优先股股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支付普通股股利 任务一 收益分配概述 二、收益分配的一般程序 (二)股份制企业的收益分配程序
● ● ● ● ● 内容讲解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一、股利分配政策类型 二、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
股利分配政策 ● ● ● ● ● 是指企业管理层对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方 针策略。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 ● ● ● ●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一、股利分配政策类型 (一)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主张,企业未来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企业设定的最佳资本结构,确定未来投资所需的权益资金,先最大限度地使用留用利润来满足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然后将剩余部分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 ● ● ● ●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一、股利分配政策类型 (一)剩余股利政策 【例8-2】某企业遵循剩余股利政策,其目标资本结构为资产负债率60%。 要求: (1)如果企业下一年拟投资100万元,企业将支付股利多少? (2)如果该年的税后利润为60万元,在没有增发新股的情况下,企业可以从事的最大投资支出是多少? 解:(1)企业支付股利=60-100×(1-60%)=20(万元) (2)企业最大的投资支出=60/(1-60%)=150(万元)
● ● ● ● ●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一、股利分配政策类型 (一)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成立的基础是,大多数投资者认为,如果企业再投资的收益率高于投资者在同样风险下其他投资的收益率,他们宁愿把利润保留下来用于企业再投资,而不是用于支付股利。
● ● ● ● ● 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再投资的权益资金需要,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并能使综合资本成本最低。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一、股利分配政策类型 (一)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点是:
● ● ● ● ● 忽略了不同股东对资本利得与股利的偏好,损害那些偏好现金股利的股东利益,从而有可能影响股东对企业的信心。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一、股利分配政策类型 (一)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的缺点是:
● 固定股利政策的基本特征 ● ● ● ● 固定股利政策表现为每股股利支付额固定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不论经济情况如何,也不论企业经营好坏,不降低股利的发放额,将企业每年的每股股利支付额,稳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保持不变,只有企业管理当局认为企业的盈利确已增加,而且未来的盈利足以支付更多的股利时,企业才会提高每股股利支付额。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一、股利分配政策类型 (二)固定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 ● ● ● ● 是将每年盈利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分配给 股东。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一、股利分配政策类型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 ● ● ● ●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一、股利分配政策类型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实行这一政策的企业认为,只有维持固定股利支付率,才能使股利与公司盈利紧密结合,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则,这样才算真正做到公平的对待每一股东。这一政策的问题在于,如果企业的盈利各年间波动不定,则其股利也随之波动。由于股利随盈利而波动,会影响股东对企业未来经营的信心,不利于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的稳定与上涨。因此大多数企业并不采用这一股利政策。
● ● ● ● ● 资本保全限制 法规对企业股 利分配的限制 资本积累限制 偿债能力限制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二、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 (一)法律因素 为了保护债权人、投资者和国家的利益,有关法规对企业的股利分配有如下限制:
● ● ● ● ● 资产的流动性 企 业 因 素 投资机会 筹资能力 盈利的稳定性 资本成本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二、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 (二)企业因素 企业资金的灵活周转,是企业生产经营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长期发展和短期经营活动对现金的需求,便成为对股利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
● ● ● ● ● 避税考虑 股 东 意 愿 规避风险 稳定收入 股权稀释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二、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 (三)股东意愿 股东在避税、规避风险、稳定收入和股权稀释等方面的意愿,也会对企业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毫无疑问,企业的股利政策不可能使每个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制定股利政策的目的在于,对绝大多数股东的财富产生有利影响。
● ● ● ● ● 债务合同约束 其 他 因 素 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制 通货膨胀的影响 任务二 股利分配政策 二、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 (四)其他因素 影响股利政策的其他因素主要包括,不属于法规规范的债务合同约束、政府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制以及因通货膨胀带来的企业对重置实物资产的特殊考虑等。
● ● ● ● ● 内容讲解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一、股票股利的含义 二、股票股利的意义 三、股利支付程序
股票股利 ● ● ● ● ● 是指应分给股东的股利以额外增发股票形式来发 放。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一、股票股利的含义 以股票作为股利,一般都是按在册股东持有股份的一定比例来发放,对于不满一股的股利仍采用现金发放。股票股利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约现金支出,因而常被现金短缺的企业所采用。
● ● ● ● ●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一、股票股利的含义 【例8-3】某企业在发放股票股利前,股东权益情况如表8-1所示。
● ● ● ● ●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一、股票股利的含义 假定该企业宣布发放10%的股票股利,即发放20 000股普通股股票,现有股东每持100股可得10股新发股票。如该股票当时市价20元,发放股票股利以市价计算。 则: 未分配利润划出的资金为:20×200000×10%=400000(元) 普通股股本增加为:1×200000×10%=20000(元) 资本公积增加为:400000-20000=380000(元)
● ● ● ● ●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一、股票股利的含义 发放股票股利后,企业股东权益各项目如表8-2所示。
● ● ● ● ●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一、股票股利的含义 【例8-4】假定上述企业本年盈利440000元,某股东持有20000股普通股,发放股票股利对该股东的影响如表8—3所示。
● ● ● ● ●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一、股票股利的含义 【例8-4】假定上述企业本年盈利440000元,某股东持有20000股普通股,发放股票股利对该股东的影响如表8-3所示。 发放股票股利后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EPS0——发放股票股利前的每股收益; M——发放股票股利前的每股市价; D——股票股利发放率。
● ● ● ● ●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一、股票股利的含义 【例8-5】某公司年终收益分配前的有关资料如表8-4所示。
● ● ● ● ●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一、股票股利的含义 该公司决定:本年按规定比例10%提取盈余公积金,发放股票股利10%,股票股利金额以股票面值计算,并且按发放股票股利的股数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1元。 要求:假设股票的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成正比例,计算收益分配后的盈余公积金、股本、股票股利、资本公积金、现金股利、未分配利润数额和预计的普通股每股市价。 解:由于本年可供分配的利润(1000+2000)>0,可按 本年税后利润计提盈余公积金。
● ● ● ● ●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一、股票股利的含义 盈余公积金余额=400+2000×10%=400+200=600(万元) 股票股利=1×500×10%=50(万元) 股本余额=500×(1+10%)×1=550(万元) 资本公积金余额=100(万元) 现金股利=550×0.1=55(万元) 未分配利润余额=1000+2000-200-50-55=2695(万元) 所有者权益合计=2695+100+600+550=3945(万元) 或=4000-55=3945(万元) 利润分配前每股净资产=4000/500=8(元) 利润分配后每股净资产=3945/550=7.17(元) 利润分配后预计每股市价=40×7.17/8=35.85(元)
● ● ● ● ● 对股东而言的好处有: (1)如果企业在发放股票股利后同时发放现金股利,股东会因为持股数的增加而得到更多的现金。 (2)有时企业发行股票股利后,股价并不成同比例下降,这样便增加了股东的财富。因为股票股利通常为成长中的企业所采用,投资者可能会认为,企业的盈余将会有大幅度增长,并能抵销增发股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使股价稳定不变或略有上升。 (3)在股东需要现金时,可以将分得的股票股利出售,从中获得纳税上的好处。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二、股票股利的意义 尽管股票股利不直接增加股东的财富,也不增加企业的价值,但对股东和企业都有好处。
● ● ● ● ● 对企业而言的好处: (1)能达到节约现金的目的。企业采用股票股利或股票股利与现金股利相互配合的政策,既能使股东满意,又能使企业留存一定现金,便于进行再投资,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2)在盈余和现金股利不变的情况下,发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每股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二、股票股利的意义 尽管股票股利不直接增加股东的财富,也不增加企业的价值,但对股东和企业都有好处。
● ● ● ● ● 股利宣告日 时 间 界 限 股权登记日 除息日 股利发放日 任务三 股票股利 三、股利支付程序 企业通常在年度末,计算出当期盈利之后,才决定向股东发放股利。但是,在资本市场中,股票可以自由交换,公司的股东也经常变换。那么,哪些人应该领取股利,对此,公司必须事先确定与股利支付相关的时间界限。这个时间界限包括:
● ● ● ● ● 内容讲解 任务四 股票分割 一、股票分割的含义 二、股票分割的意义
股票分割 ● ● ● ● ● 又称股票拆细,即将一张面值较大的股票拆成若干张 面值较小的股票。 任务四 股票分割 一、股票分割的含义 实务中,如果上市公司认为自己公司的股票市场价格太高,不利于其良好的流动性,有必要将其降低。如将其一分为二,即在外流通股数翻番,每股收益与每股净资产减半,以推动股价下调。
● 股票分割的含义 ● ● ● ● 股票分割对公司的资本结构不会产生影响。因此,一般只会是发行在外的股票总数增加,资产负债率中股东权益各项目的余额不变,股东权益的总额也保持不变。因此,股票分割与股票股利非常相似,都是在不增加股东权益的情况下增加了股票的数量,所不同的是,股票股利虽不会引起股东权益总额的改变,股东权益总额及其构成项目的金额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变化的只是股票的面值。 任务四 股票分割 一、股票分割的含义
● ● ● ● ● 任务四 股票分割 一、股票分割的含义 【例8-6】某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负债与股东权益部分如下表所示。
● ● ● ● ● 任务四 股票分割 一、股票分割的含义 假设:(1)公司按照10股送1.5股的比例发放股票股利;(2)公司按照1股分割为2股进行拆股。 要求:分别针对上述(1)和(2)两种情形重新计算资产负债表的负债与股东权益部分项目金额。 解(1)
● ● ● ● ● 任务四 股票分割 一、股票分割的含义 假设:(1)公司按照10股送1.5股的比例发放股票股利;(2)公司按照1股分割为2股进行拆股。 要求:分别针对上述(1)和(2)两种情形重新计算资产负债表的负债与股东权益部分项目金额。 解(2)
● ● ● ● ● 任务四 股票分割 一、股票分割的含义 【例8-7】某公司本年实现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资产合计5600万元,年终利润分配前的股东权益项目资料如下: 股本—普通股(每股面值2元,400万股) 800万元 资本公积 320万元 未分配利润 1680万元 所有者权益合计 2800万元 要求:计算回答下述互不相关的问题
● ● ● ● ● 任务四 股票分割 一、股票分割的含义 (1)计划按每10股送1股的方案发放股票股利,股票股利的金额按面值计算,计算完成这一分配方案后的股东权益各项目数额,以及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 (2)计划按每10股送1股的方案发放股票股利,股票股利的金额按面值计算,并按发放股票股利前的股数派发每股现金股利0.2元,计算完成这一分配方案后的股东权益各项目数额。 (3)若计划每一股分割为两股,计算完成这一分配方案后股东权益各项目数额,及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
● ● ● ● ● 任务四 股票分割 一、股票分割的含义 解: (1)普通股股数=400(1+10%)=440 股本=2×440=880 未分配利润=1680-40×2=1600 资本公积=320 所有者权益总额=880+1600+320=2800 每股收益=5000/440=11.36 每股净资产=2800/440=6.36
● ● ● ● ● 任务四 股票分割 一、股票分割的含义 解: (2)普通股股数=400(1+10%)=440 股本=2×440=880 现金股利=0.2×400=80 未分配利润=1680-40×2-80=1520 资本公积=320 所有者权益总额=880+1520+320=2720 或=2800-80=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