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285 Views
陕西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 【 项目介绍演示 】. 陕西中恒粮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我国棉籽年产量 1000 万吨. 我国棉籽油年产量 57.9 万吨. 我国棉籽油年产量占食用油年总产量的 3.3%. 棉籽. 含油 15%. 含蛋白质 28%. 含壳 44.5%. 含短绒 12%. 棉酚毒素 1.5%. 棉籽蛋白前景概述.
E N D
陕西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 【项目介绍演示】 陕西中恒粮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我国棉籽年产量1000万吨 我国棉籽油年产量57.9万吨 我国棉籽油年产量占食用油年总产量的3.3%
棉籽 含油15% 含蛋白质28% 含壳44.5% 含短绒12% 棉酚毒素1.5%
棉籽蛋白前景概述 中国是世界植物蛋白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随着近几年来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中植物蛋白需求量不断扩大,大豆粕已不能满足养殖业的需求,棉籽蛋白和其他植物蛋白已成为饲料蛋白的一种重要补充来源。脱毒后的棉籽蛋白无毒性,价格低,可在饲料成份中任意比例添加,因此可以代替一部分豆粕。 棉籽饼粕虽然营养丰富,但其中含有毒素,不能直接用来作为饲料,或在饲料中添加量很小,直接影响了这部分蛋白的利用。因此对棉籽粕进行脱毒,对促进我国饲料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国内一般采用传统预榨浸出工艺,所生产棉粕中含有大量结合棉酚和游离棉酚,不但降低了棉蛋白的利用率,且因具有毒性而限制了在饲料中的用量。因此,传统制油工艺生产的棉籽粕一直不能被饲料行业大批量的使用。采用新型脱毒工艺,蛋白含量可高达50%以上,比普通棉粕高出7-8个百分点,游离棉酚含量可降至0.02%以下,在饲料中的添加量可不受任何限制。生产过程无污染排放,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开发前景的植物蛋白。
棉油 食用 传统棉籽榨油 棉粕(含棉酚) 饲料(添加比例2%~3%) 棉油 食用 脱酚棉蛋白技术制油 脱酚棉蛋白(无棉酚) 食用或饲用蛋白(任意比例添加) 国内现有棉籽制油生产加工方法
两种加工方法的加工过程比较 低温烘干 → 粉碎包装脱酚棉蛋白 棉籽 → 剥壳 → 棉仁→ 溶剂脱酚+溶剂取油 油去精制 高温棉粕(做饲料) 棉籽 → 剥壳 → 棉仁→蒸炒→ 压榨 → 浸出油 棉油去精制 脱酚棉籽蛋白制油加工过程: 脱毒、出油 传统棉籽制油加工过程: 棉酚与蛋白结合高温蛋白变性 高压蛋白变性 出油(无脱毒)
棉籽油0.13吨 棉籽油售价:12000元/吨× 0.13吨=1560元 合计3017.5元 传统工艺 棉籽(一吨) 棉粕0.46吨 棉粕售价:2600元/吨× 0.46吨=1195元 棉壳0.35吨 棉壳售价:750元/吨× 0.35吨=262.5元 棉粕46% 棉籽壳35% 棉籽油13% 棉籽油0.3吨 棉籽油售价:12000元/吨× 0.13吨=1560元 脱酚棉蛋白技术 合计3597元 棉蛋白0.4吨 棉粕售价:4200元/吨× 0.4吨=1230元 棉籽(一吨) 棉壳0.45吨 棉壳售价:750元/吨× 0.45吨=337元 棉酚0.011吨 棉蛋白34.65% 棉籽壳45% 棉籽油19.25% 棉酚1.1% 两种加工方法单位加工量产值对比 加工费用成本:蛋白较普通棉粕多140元/吨 脱酚棉蛋白技术棉籽单位加工量产值较传统工艺增加:3597-3017.5-140 =440元
8527 单位:万元 7135 1479 1239 240 棉蛋白较普通棉粕年利润增值1239万元 棉蛋白较普通棉粕年销售额增加19.5% 棉蛋白较普通棉粕年利润增加4.1倍 150吨/日规模脱酚棉蛋白与传统工艺年经济效益对照表
两种加工方法目前市场占有比例对比 传统加工方法占95% 脱酚棉蛋白技术占5%
陕西省粮科院 中恒公司的 棉籽脱酚技术 取得三项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新型溶剂分相器 实用新型专利: 内装混合器溶剂浸出器 核心专利技术: 一步法生产脱酚棉蛋白的方法
采用新项专利技术已经建成产业化工厂四个 新技术推广情况 2005年10月 山东夏津源棉蛋白有限公司 日加工棉籽150吨 年产值10025万元 2006年11月 新疆金利油脂有限公司 日加工棉籽300吨 年产值20000万元 2007年10月 陕西省渭南老香君油脂有限公司 日加工棉籽150吨 年产值10025万元 2007年12月 新疆京棉棉花产业化有限公司 日加工棉籽150吨 年产值10025万元
150吨规模加工厂成套设备资金1000万元(不含土建部分)150吨规模加工厂成套设备资金1000万元(不含土建部分) 外购设备30% 约300万元 中恒公司自制设备70% 约700万元 利润20% 1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