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第二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二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2.1 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特点. 2.1.1 酶的基本概念 2.1.2 酶的稳定性及应用特点   酶是以活力、而不是以质量购销的。 酶有不同的质量等级:工业用酶、食品用酶、医药用酶。酶的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没有必要使用比工艺条件所需纯度更高的酶。   . 经典酶学研究中,酶活力的测定是在反应的初始短时间内进行的,并且酶浓度、底物浓度较低,且为水溶液,酶学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酶促反应的机制。

gerar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2. 2.1 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特点 2.1.1 酶的基本概念 2.1.2 酶的稳定性及应用特点   酶是以活力、而不是以质量购销的。 酶有不同的质量等级:工业用酶、食品用酶、医药用酶。酶的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没有必要使用比工艺条件所需纯度更高的酶。   

  3. 经典酶学研究中,酶活力的测定是在反应的初始短时间内进行的,并且酶浓度、底物浓度较低,且为水溶液,酶学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酶促反应的机制。 工业上,为保证酶促反应高效率完成,常需要使用高浓度的酶制剂和底物,且反应要持续较长时间,反应体系多为非均相体系,有时反应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

  4. 2.2 均相酶促反应动力学 2.2.1 酶促反应动力学基础   可采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方法建立酶促反应动力学方程。 对酶促反应       ,有: 式中, k:酶促反应速率常数; r:酶促反应速率; rA:以底物A的消耗速率表示的酶促反应速率; rP:以产物P的生成速率表示的酶促反应速率。

  5. 对连锁的酶促反应,

  6. 2.2.2 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 2.2.2.1 米氏方程    根据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假说,对单底物酶促反应   ,其反应机制可表示为: 

  7. 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几点假设: (1)CS>>CE,中间复合物ES的形成不会降低CS。 (2)不考虑这个可逆反应。 (3) 为快速平衡, 为整个反应的限速阶段,因此ES分解成产物不足以破坏这个平衡。

  8. 解之,得 根据假设建立动力学方程 令 则

  9. 稳态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几点假设: (1)CS>>CE,中间复合物ES的形成不会降低CS。 (2)不考虑这个可逆反应。 (3)CS>>CE中间复合物ES一经分解,产生的游离酶立即与底物结合,使中间复合物ES浓度保持衡定,即 。

  10. 解之,得 根据以上假设,可建立如下方程组 令 则

  11. r rmax rmax/2 Km CS 米氏方程 图2-1 酶浓度一定时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2. 对米氏方程的讨论: • 当CS<<Km时,   ,属一级反应。 • 当CS>>Km时,  ,属零级反应。 • 当CS=Km时,  。Km在数量上等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3. 双倒数法(Linewear Burk): 对米氏方程两侧取倒数,得 ,以 作图,得一直线,直线斜率为 ,截距为 ,根据直线斜率和截距可计算出Km和rmax。

  14. 1/r 1/rmax 斜率-Km/rmax -1/Km 1/CS 图2-2 双倒数法求解Km和rmax

  15. 2.2.2.2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失活作用 抑制作用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16. S I E S I E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17. 竞争性抑制反应机理:

  18. 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解之,得 , 式中:

  19. 采用稳态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20. 解之,得 式中:

  21. 非竞争性抑制反应机理

  22. 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解之,得 式中:

  23. 稳态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24. 解之,得 式中:

  25.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令 令 可变形为: 可变形为:

  26. 1/r 1/r CI 1/rmax CI = 0 1/rmax’ -1/Km -1/Km’ 1/CS 1/rmax -1/Km 1/CS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CI CI = 0

  27. 产物抑制:酶促反应中,有时随产物浓度提高,产物与酶形成复合物,阻碍了底物与酶的结合,从而降低了酶促反应的速度。产物抑制:酶促反应中,有时随产物浓度提高,产物与酶形成复合物,阻碍了底物与酶的结合,从而降低了酶促反应的速度。 反应机理:

  28. 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29. 解之,得 式中:

  30. 稳态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31. 解之,得 式中: 可见,产物抵制属于竞争性抵制

  32. r CS 底物抑制:对于某些酶促反应,当底物浓度较高时,反应速率呈下降趋势,称为底物抑制。 CS

  33. 底物抑制反应机理:

  34. 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学方程:

  35. 解之,得 式中:

  36. 作业: P50 1 4 5 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