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k likes | 1.36k Views
封面故事. 各國為了促進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及秩序,均訂有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其中以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 FASB )所訂定的財務會計準則向為其他各國之參考對象。同樣成立於 1970 年代的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 IASC )所訂定的國際會計準則則以作為各國採用為目的,然而,其品質或權威性則不如 FASB ,一直到 2000 年, IASC 改組為 IASB (會址設於倫敦的 Cannon Street ,見左頁照片)後,由於許多國家或團體之背書, IASB 所訂定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IFRS )成為許多國家接軌的對象。. 封面故事.
E N D
封面故事 • 各國為了促進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及秩序,均訂有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其中以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所訂定的財務會計準則向為其他各國之參考對象。同樣成立於 1970 年代的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所訂定的國際會計準則則以作為各國採用為目的,然而,其品質或權威性則不如FASB,一直到 2000 年,IASC 改組為 IASB(會址設於倫敦的 Cannon Street,見左頁照片)後,由於許多國家或團體之背書,IASB所訂定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成為許多國家接軌的對象。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封面故事 • 財務報表包括哪些?除了財務報表外,會計資訊尚包括哪些?在編製財務報表的過程中,是否必須依據一定的規範?哪些團體與會計規範的訂定有關?本章將討論這些問題。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封面故事 • 企業經理人為了便於經營,建立各種制度,其中包括會計制度,用以規範企業的會計處理方式與程序,會計人員基於會計制度及所建置的會計資訊系統(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將企業的交易事項,辨認涉及的利害關係人及其影響,並將其影響程度加以衡量與記錄。 • 由於日常交易繁多,序時記錄如同流水帳,不易查詢資料,為了方便立即查詢,再將序時記錄加以分類,乃至彙總成財務報表或管理報表。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封面故事 • 財務報表除了提供給經理人外,也提供給其他利害關係人如債權人或投資人等,做為他們決定進入或離開企業利害關係人行列的依據,這種資訊稱之財務會計 (financial accounting) 資訊。 • 管理報表僅提供給企業經理人做為決策與控制之用,這種資訊稱之管理會計 (management accounting 或 managerial accounting) 資訊。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 • 財務報表一般包括下列四大報表,而這些報表的附表及附註揭露均是財務報表的一部份。 • 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 • 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 • 現金流量表 (statement of cash flow) • 股東權益變動表 (statement of shareholders’ equity)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 • 資產係企業所控制之資源,該資源係過去交易事項所產生,且預期未來可為企業產生經濟效益的流入。 • 知名的鴻海精密股份有限公司一開始由創辦人郭台銘籌資 10 萬元成立,此時的鴻海擁有創辦人投入之現金,這些現金就是鴻海的一項資產(assets),它代表鴻海可以控制的資源,這項資源係由創辦人所投入(過去的交易),且預期鴻海可因利用這個資源產生經濟效益。 • 既然是業主所投入的,因此它屬於業主權益(owners’ equity)。亦即資產=業主權益,因為此時的資產有 30 萬元,業主權益亦為 30 萬元。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 • 負債係指企業之既有義務,該義務係由過去交易事項所產生,且預期未來清償時將產生經濟資源之流出。 • 例如,隨著業務的需要,若鴻海向銀行貸款 20 萬元,此時現金會增加 20 萬元,但同時也增加了負債 (liabilities) 20 萬元,代表鴻海之既有義務,這個義務係由於向銀行貸借(過去交易)而來,且預期將來清償時將產生現金(經濟資源)的流出,因為鴻海未來有義務依約清償 20 萬元。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 • 於是,資產總額變為 30(即 10 + 20)萬元,負債變為 20 萬元,業主權益為 10 萬元 。 • 故資產=負債 + 業主權益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 • 上述方程式稱為會計方程式或會計恆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它代表企業的資產來自業主(股東)的貢獻以及來自債權人的資金融通,由於業主乃企業之所有主,因此來自業主(股東)的資金一般稱為自有資金,而來自債權人的資金,則稱為外來資金。 • 自有資金與外來資金的相對比例,代表一個企業的財務結構。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 • 例如台積電民國 94 年 12 月 31 日資產總額為5,075 億,負債總額為 619 億,負債占資產的 12%;同日,中鋼資產總額為 2,507 億,負債總額為 541 億,負債占資產的 21%。 • 由會計恆等式也可得知: 資產-負債 = 業主權益(或股東權益) • 上式代表業主(股東)乃是企業剩餘資產之分配者,另外,資產減負債的差額也代表企業的淨值(net worth)。故業主權益係指企業之資產扣除其所有負債後之剩餘權益。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 • 例如,台積電 94 年 12 月 31 日淨值為 4,456 億(5,075 億 619 億)。 • 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即是反映會計恆等式的意涵,表達一個企業在某一時點的財務狀況,包括有多少資產、負債及業主權益。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 華碩電腦公司 94 年底的資產負債表顯示資產總額為 1,995 億,負債總額為 955 億,則華碩電腦94 年底股東權益為多少? 解析 • 資產=負債+股東權益 • 股東權益=1,995億-955億 =1,040億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損益表 • 企業將其商品出售並交付予顧客,以產生收入 (revenue),然而在產生收入的過程中,企業也發生許多費用 (expenses),包括原先自供應商購入而後再銷售出去的商品之成本(一般稱為銷貨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員工應得的薪津、廣告商的廣告費、公用事業的水、電力、電話費、政府的各項稅捐等。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損益表 • 有時候,企業會處理一些廠房設備,若出售所得的價款高過帳面上的價值時,便產生了利益 (gain)。 • 例如,臺灣水泥公司民國 93 年度的處分固定資產利益為 1,700 餘萬元 。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損益表 • 若出售所得的價款低於帳面上的價值時,便產生了損失 (loss)。 • 例如長榮海運公司民國 93 年度發生處分固定資產損失 450 餘萬元。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損益表 • 收益包括收入與利益,代表在某一期間內企業所增加的經濟效益。 • 費損包括費用與損失,代表在某一期間內企業所減少的經濟效益。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損益表 • 收益總額與費損總額二者之差額代表經理人的經營成果,若所有收益大於所有費損,代表純益 (net income) 或稱淨利或盈餘。反之為純損(net loss),或稱淨損或虧損。 • 損益表將企業某一段期間的經營成果加以表達。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損益表 以生產 GIANT 捷安特腳踏車聞名國際的國內上市公司巨大機械,其 2005 年損益表顯示收益總額為 11,446 百萬元,費損總額為 10,298百萬元,則該年度巨大機械淨利為何? 解析 • 淨利=收益總額-費損總額 =11,446 百萬-10,298 百萬 =1,148 百萬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 • 現金流量表則將企業的活動分為三大類:營業活動、投資活動與融資活動。 • 這三大類活動的進行會使用或產生現金,因此造成現金餘額的改變。可能是增加也可能是減少現金餘額,又稱為現金流量 (cash flow),好比高速公路上來回穿梭的車輛變化一般。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 • 將某一期間內每一類活動的現金流量加總即為該期間內的淨現金流量,若為正數,代表期末現金餘額較期初現金餘額為多;若為負數,則期末現金餘額較期初現金餘額為少。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 • 就製造業言,其營業活動包括購料、雇用員工、加工為製成品,與出售製成品,在從事這些活動時,會有現金的收入與支付,收支相抵,若為正數代表營業活動帶來現金餘額之增加,反之則為減少。 • 投資活動包括購置土地,廠房設備以及將以前的投資出售,前者會用掉現金,後者則流入現金,兩者之差額代表投資活動帶來的現金餘額變化。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 • 就製造業言,其融資活動包括向銀行借款、透過發行公司債籌措資金或透過發行新股份籌措資金(現金增資),這些均使現金餘額增加,另外,在同一期間內也可能清償債務或發放現金股利,造成現金餘額減少,一增一減之淨額代表融資活動之現金流量。 • 現金流量表即是彙總表示三大活動所帶來的現金餘額變化情形。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 全球最大的零售業者沃爾瑪 (Wal-Mart) 2006 年度的 現金流量表 顯示: • 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為 17,635 百萬美元 • 投資活動現金流量為 (14,186) 百萬美元 • 融資活動現金流量為 (2,422) 百萬美元 則該年度 Wal-Mart 的現金流量淨額為多少?( )代表淨 流出。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 解析 現金流量淨額=營業活動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 融資活動現金流量 =17,635百萬–14,186百萬–2,422百萬 =1,027百萬 (美元)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業主權益變動表 • 若企業為股份制的公司,業主權益變動表即為股東權益變動表。 • 股東權益變動表表達該企業的股東權益在某一段期間內的變化情形。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業主權益變動表 • 如果企業在該期間內發行股票,進行現金增資,股東權益即會增加,代表股東投入於企業的資源增加。 • 另外,如果企業在該段期間的經營成果,獲有純益,但未分配股利給股東,這些未分配的盈餘當然也是股東權益的一部分,也因此,某一段期間獲有純益,會增加股東權益,因為本應由股東分享的資源,繼續保留於企業內,甚至累積至以後期間。但若將累積的盈餘以股利的形式,分配給股東,則該部分的股利分配金額,使得股東權益變少。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業主權益變動表 • 作為一個企業的股東,會關心自己的權益變化,因此透過股東權益變動表了解變化的詳細情形。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 • 下頁財務資料取自台積電的財務報表: • 試求: (1)填入問號上的數字。 (2)93 年度的收益總額較 92 年度成長或衰退? (3)93 年底的負債占資產比率較 92 年底之比率提高或下降? (4)93 年度的現金及約當現金之餘額,有何變化? (5)上題的答案是否恰與93年度現金流量表所示之淨現金流 量相同?為什麼?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 解析 (1)淨利=收益總額-費損總額 93 年度淨利=2,560 億-1,637 億=923 億 92 年度淨利= 2,019 億-1,546 億=473 億 淨現金流量=營業活動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現金流量+融資活動 現金流量 93年度淨現金流量=1,437億+ (-1,509) 億+ (-256) 億 =1,437億-1,509億-256億 =-328億 (現金及約當現金淨增加數) 92年度淨現金流量=1,087億+ (-539) 億+ (-181) 億 =1,087億-539億-181億 =367億 (現金及約當現金淨增加數)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 資產=負債+股東權益 93 年底股東權益=4,876 億-886 億= 3,990 億 92 年底股東權益= 3,964 億-672 億= 3,292 億 (2)93年度收益總額為 2,560 億,較 92 年度收益總額 2,019 億,成長 541 億,即成長 26.8%。 (3)93 年底負債總額 886 億,占資產總額 4,876 億的 18%, 92 年底負債總額 672 億,占資產總額 3,964 億的 17%。 因此,93 年底的負債比率較 92 年底的負債比率上升。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1 財務報表 (4) (5)上一小題顯示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在 93 年度內減少328 億,此一數字與現金流量表所示之淨現金流量為 -328 億,完全相等,此為必然。因為現金流量表解釋某一段期間內的現金及約當現金餘額變化的原因。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 由於財務會計資訊提供給各種利害關係人,而各利害關係人中除企業經理人外,大都不親自經營企業,且這些利害關係人可能也想成為或退出另一個企業之利害關係人行列,因此,他們也會分析該另一企業的財務報表。 • 若這兩家企業在編製財務報表的過程中對相同的交易,所使用的會計方法及依據不同,這些利害關係人即使有這兩家企業的財務報表,也無從分析與比較。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 為了方便經理人以外的利害關係人(一般稱為「外部使用者」,而經理人稱之為「內部使用者」)作分析與比較,會計專業界發展出一套規則體系 • 這套體系通稱「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 狹義的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係指由權威團體所訂定發佈而為大家遵守的會計處理方式,包括認列、衡量、表達以及揭露方式之規定。這些規定或由於實務界的認同而共同遵守,但更重要的是必須獲得法律或經法律授權的行政命令之支持,方具公權力。 • 在極少數情況下,權威機構的規定與政府機關的偏好不一致。儘管如此,權威機構仍應秉持獨立與中立的專業精神,訂定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 廣義的一般公認會計原則則包括一套觀念、假設、原則與程序,使財務報表所包含的資訊既可靠,且與決策者的決策攸關。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會計假設 • 所謂「假設」(assumptions) 乃是針對企業所處的環境所做的前提,因為這些前提的存在才使得目前我們所依循的會計原則與程序,顯得合理。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會計假設 • 首先乃是企業個體假設(separate entity assumption)。這個假設認為企業是一個單獨的個體,而企業的業主則是另外的個體,二者應予區分。在這個前提下,企業的所有交易均應有單獨的會計記錄與報告,不應與企業的業主混淆一起。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會計假設 • 企業個體假設 • 例如王小開自他爸爸王大發所開的甜心商店拿了一顆糖果吃,從甜心商店的角度言,應該將此交易記錄清楚,載明銷售一顆糖果,而且也要記錄業主提取一顆糖果 20 元。 • 若王大發自己擁有一部跑車,這部跑車乃其個人財產,不應將它列為甜心商店的資產,儘管王大發擁有這個商店。在企業個體假設下,企業與其業主應予區分,不論企業為獨資、合夥或公司組織皆然。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會計假設 捷輪與珮澄合夥開設周侯唱片行。有一天捷輪自唱片行拿一片裘琳的 CD 專輯回家珍藏,唱片行會計小姐記載「捷輪自唱片行提取 CD 一片,金額 350 元」,捷輪不僅沒有不高興,反而稱讚她懂會計,為什麼? 解析 • 因為這正是企業個體假設的應用。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會計假設 • 第二個假設乃是繼續經營假設 (going-concern assumption),依此假設,企業會持續經營下去,而不會在近日內被清算結束業務。 • 繼續經營假設非常重要,因為許多目前的會計原則與程序乃是基於此一假設,若脫離這個假設則會計人員將惶惶終日,因為企業隨時可能會被清算,帳列的資產與負債到底要按照什麼金額入帳列表無法拿準。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會計假設 • 繼續經營假設 • 例如日商英英公司於年初依當時市價 300 萬元購入一部機器設備,但會計人員美黛子不敢按照這個歷史成本入帳,因為她不知道何時這個企業要結束,如果結束業務而隨即清算的話,該部機器設備說不定只值 180 萬元,而非 300 萬元。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會計假設 • 但是繼續經營假設告訴她一個前提,那就是不要擔心企業何時被清算,企業會繼續經營下去的,因此,像其他的企業一般,她在這個假設的支撐下,列帳 300 萬元的機器設備。 • 此外,繼續經營假設也使區分短期與長期的債權(或負債)更有意義,如果沒有這個假設,所有債權與債務均可能隨時到期,而無所謂短期或長期。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會計假設 郭董與周董合資設立滿地黃金電影公司,有一天 滿地黃金電影公司的會計主任佳玲將公司所購置的製作影片器材未按成本 8,000 萬元入帳,而依她所估計的清算價值 150 萬元入帳,因此遭到郭董指正。請問佳玲做錯了什麼事? 解析 • 佳玲以為滿地黃金電影公司只拍一部電影就會解散,而無法繼續經營。但是會計的環境假設之一乃是繼續經營,佳玲應按 8,000萬入帳才是,除非她有很大的疑慮。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會計假設 • 第三個假設為貨幣單位衡量假設 (unit-of-measure assumption)。這個假設言明企業所有交易的結果均可以按貨幣單位衡量。按照這個假設,不論所交易的標的物是用噸(如煤)、公升(如汽油)、克拉(如鑽石)或張(如桌子)衡量,均可將之轉換為貨幣金額,而彙總成單一的衡量。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會計假設 • 貨幣單位衡量假設 • 例如遠西百貨於今天上午出售 10 件襯衫,5 雙皮鞋與 2 條領帶,這麼多不同種類的衡量單位,該如何作會計處理呢?在貨幣單位衡量假設下,我們按一件襯衫售價 2,000 元,一雙皮鞋售價 3,000 元,一條領帶售價 4,000 元加以統一衡量單位,加總成銷貨金額共計 43,000 元(即:$2,000 × 10 + $ 3,000 × 5 + $ 4,000 × 2)。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
2.2 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會計假設 政盛經營三隻小豬寵物店,昨天出售小貓 2 隻、小狗 4 隻、飼料 5 罐及營養品 6 盒,這麼多不同種類的衡量單位,該如何作會計處理?有何依據? 解析 • 政盛應依每一種商品的單價,分別乘上銷售的數量,在加總成銷貨金額,記錄於會計帳冊上。這個作法的依據為「貨幣單位衡量假說」。 版權所有 禁止以任何形式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