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530 Views
第 3 章 液体的搅拌. 3.1 概述 3.2 混合机理 3.3 搅拌器的性能 3.4 搅拌功率 3.5 搅拌器的放大 3.6 其他混合设备. 3.1 概述. 搅拌的目的 ( 1 )加快互溶液体的混合; ( 2 )使液体以液滴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不互溶液体中; ( 3 )使气体以气泡形式分散于液体中; ( 4 )使固体颗粒在液体中悬浮; ( 5 )加强冷热液体间的混合以强化液体与器壁的传热。 一种搅拌器在实际操作时具有不同作用, 例如,气液相催化反应器。 机械搅拌器 :工业上为了达到搅拌目的。. 3.1 概述.
E N D
第 3 章 液体的搅拌 3.1 概述 3.2 混合机理 3.3 搅拌器的性能 3.4 搅拌功率 3.5 搅拌器的放大 3.6 其他混合设备
3.1 概述 • 搅拌的目的 • (1)加快互溶液体的混合; • (2)使液体以液滴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不互溶液体中; • (3)使气体以气泡形式分散于液体中; • (4)使固体颗粒在液体中悬浮; • (5)加强冷热液体间的混合以强化液体与器壁的传热。 • 一种搅拌器在实际操作时具有不同作用,例如,气液相催化反应器。 • 机械搅拌器:工业上为了达到搅拌目的。
3.1 概述 • 3.1.1 搅拌器的类型 • 3.1.2 混合效果的度量 • 调匀度 • 分隔尺度 • 宏观混合与微观混合
3.1.1 搅拌器的类型 3.1 概述 • 常见的搅拌器结构。 • 工作原理分两大类型:旋桨式和涡轮式。 • 旋桨式的工作原理与轴流泵叶轮相同,流量大压头低,液体作轴向和切向运动; • 涡轮式的工作原理与离心泵叶轮相似,流量小压头高,液体作径向和切向运动; 大部分为旋桨式,主要有:平直叶和折叶桨式搅拌器,2个叶片;锚式和框式搅拌器搅拌器,螺带式搅拌器。 其它有气流、静态混合、射流混合、管道混合。
3.1.2 混合效果的度量 3.1 概述 • 搅拌操作以物料混合为目的,搅拌效果的评价准则为调匀度(均相)和分隔尺度(非均相)。 • 调匀度(均相物系) • A、B混合的浓度cA0 • 某时刻取样的浓度为cA,调匀度I表示两者的偏差程度 传热、传质、反应的评价准则? I <1 平均调匀度表示m个样品的混合程度
3.1.2 混合效果的度量 3.1 概述 • 分隔尺度 • 以液滴或气泡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不互溶的液体中。调匀度不能反映混合状态,与取样的大小有关。取样体积大均匀,体积小可能不均匀。 • 分隔尺度:气泡、液滴和固体颗粒的大小,直径分布。 • 宏观混合与微观混合 • 混合效果的度量与考察尺度有关-混合尺度:设备尺寸、微团、最小旋涡尺度、分子尺度-分子扩散。
3.2 混合机理 • 3.2.1 搅拌器的两功能 • 釜内的总体流动与大尺度的混合 • 强剪切或高度湍动与小尺度的混合 • 3.2.2 均相液体的混合机理 • 低粘度液体的混合 • 高粘度及非牛顿流体的混合 • 3.2.2 非均相物系的混合机理 • 液滴或气泡的分散 • 固体颗粒的分散
3.2.1 搅拌器的两功能 3.2 混合机理 • 釜内的总体流动与大尺度的混合 • 搅拌器的旋转带动流体作切向圆周运动,同时作轴向或径向的流动,这是大尺度的混合。 • 旋桨式:产生轴向流动-液体往下推动-射出。 • 涡轮式:产生径向流动-液体离心力抛出-射出。
3.2.1 搅拌器的两功能 3.2 混合机理 • 强剪切或高度湍动与小尺度的混合 • 低粘度流体,高速射流核心与周围流体因速度梯度形成强剪切,对低粘度液体产生大量旋涡,旋涡分裂使微元分散、尺度减小。 • 高粘度流体,层流流动,搅拌桨推动液体与周围运动缓慢的流体形成强剪切,强剪切使微元分散、尺度减小。 • 微元分散形成较小的尺度,达到小尺度的混合。
3.2.2 均相液体的混合机理 3.2 混合机理 • 低粘度液体的混合 • 总体流动将液体破碎成较大液团带至设备各处,小尺度的混合是高度湍动液流的旋涡造成,不是桨叶直接打击的结果。 • 不同尺度和不同强度的旋涡对液团有不同程度的破碎作用,旋涡尺度小,破碎作用大,微元小。 • 旋涡尺度和强度与流体总体流动湍动有关。流体总体流动湍动越高,旋涡尺度小,数量越多,搅拌越好。
3.2.2 均相液体的混合机理 3.2 混合机理 • 高粘度及非牛顿流体的混合 • 高粘度流体为层流操作,混合机理主要是总体流动。同时桨叶端部的高剪切分割液团,达至宏观的混合。 • 桨叶的结构,低转速,大直径搅拌器。 • 非牛顿流体的混合 • 剪切稀化,即高速度梯度使流体粘度减小,易于流动,促使流体混合。选择低转速,大直径搅拌器。
3.2.2 非均相物系的混合机理 3.2 混合机理 • 液滴或气泡的分散 • 分散相和连续相-破碎液体或气体为分散相。 • 液滴或气泡的分散依靠高度湍动。 • 界面张力使液滴团聚(表面积最小),抵抗液滴变形或破碎。如果克服界面张力,液滴将变形。 • 总体流动高度湍动,存在着方向迅速变换的湍流脉动,液滴产生相对速度很大的绕动。绕动结果,沿液滴表面产生不均匀的压强分布和表面剪应力,将液滴压扁并扯碎。湍动程度越大,液滴尺度越小。
液滴或气泡的分散 3.2.2 非均相物系的混合机理 • 实际搅拌过程:大液滴的破碎和小液滴的合并,导致液滴的不均匀分布,实际液滴尺寸分布取决于破碎和合并的抗衡。 • 流体湍动程度不均也是造成液滴尺寸分布不均的重要因素。叶片不同区域液滴尺寸不同。 • 使液滴尺寸分布均匀的方法: • 1. 设备内湍动程度分布均匀; • 2. 液体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或保护胶,使液体不易合并。 • 气体的分散:分散比液体困难,一般2~5 mm。
3.2.2 非均相物系的混合机理 3.2 混合机理 • 固体颗粒的分散 • 细颗粒的分散 • 固体表面发生润湿过程,液体取代气体进入颗粒间的间隙,颗粒团聚被流体动力所打散。搅拌不改变颗粒的大小,达到小尺度的宏观混合。 • 粗颗粒的分散 • 搅拌慢,颗粒沉于釜底,降低固液接触面。 • 悬浮临界转速:全部颗粒离开釜底悬浮起来的转速。实际操作搅拌转速大于临界转速,保证两相有充分接触界面。
3.3 搅拌器的性能 • 3.3.1 几种常见搅拌器的性能 • 桨式搅拌器 • 涡轮搅拌器 • 大叶片低转速搅拌器 • 3.3.2 强化湍动的措施 • 提高搅拌转速 • 阻止容器内液体的圆周运动 • 导流筒
3.3.1 几种常见搅拌器的性能 3.3 搅拌器的性能 • 旋桨式搅拌器 • 直径小,转速大,叶片端部的圆周速度为5~15m/s,适用低粘度流体的搅拌。 • 旋桨产生轴向流动,液体流向釜底,折回返入旋桨入口。 • 适用大尺寸的调匀, • 固体的悬浮,形成大 • 循环量的总体流动。
几种常见搅拌器的性能 3.3 搅拌器的性能 • 涡轮搅拌器 • 工作原理与双吸式叶轮相似,直径小,转速大,端部切线速度为3~8m/s,适用低粘度和中等粘度流体的搅拌。 • 涡轮搅拌器产生出口速度大,产生激烈的旋涡运动和很大的剪切力,使液体微团较细分散。 • 适用小尺寸均匀混合,不适用易分层的物料和重固体物料的混合。
几种常见搅拌器的性能 锚式 3.3 搅拌器的性能 • 大叶片低转速搅拌器 • 旋桨式搅拌器和涡轮搅拌器不适用高粘度流体,原因是转速大,阻力损失大,湍动程度随距离迅速下降。 • 桨式搅拌器:转速小桨式大(0.5~0.8D),可用于较高粘度液体的搅拌,液位高,在轴上安装数个桨式搅拌器。 • 锚式和框式搅拌器:直径略小于容器,转速很小,在桨叶外延和容器内壁间产生较大的剪切作用,适用粘度很高的液体搅拌;但不产生轴向流动,混合不均。 框式 桨式 涡轮
3.3.2 强化湍动的措施 3.3 搅拌器的性能 湍动强化-搅拌器产生的压头大,阻力损失大。 • 提高搅拌转速 • 搅拌转速提高,搅拌器产生的压头大,因为压头H与转速n2成正比。 • 阻止容器内液体的圆周运动 • 旋桨式搅拌器和涡轮搅拌器产生快速圆周运动,使轴心处液体下凹,降低容器的有效容积,严重使空气吸入,破坏正常操作。 • (1)搅拌器内装挡板 • 阻止液体圆周运动,挡板后产生旋涡,提高混合效果,轴心处液体下凹基本消失,对轴向径向流动不影响。 • (2)破坏回路的对称性 • 搅拌器偏心或倾斜安装,破坏循环回路的对称性,增加旋转运动的阻力,增加湍动,提高混合效果,消除液面下凹现象。
3.3.2 强化湍动的措施 • 导流筒 • 严格控制液体流动方向,消除短路和死区。同时抑制圆周运动,增加湍动程度、提高混合效果。 • 旋桨式搅拌器安装在外面。 • 涡轮搅拌器安装在上方。 • 特别是易悬浮的固体混合是非常有效的。
3.4 搅拌功率 • 3.4.1 搅拌器的混合效果与功率消耗 • 3.4.2 功率曲线 • 3.4.3 搅拌器功率的分配
3.4.1 搅拌器的混合效果与功率消耗 3.4 搅拌功率 • 搅拌器的功率与泵相同,功率为 • P=ρgHqV • 为了达到一定的混合效果,有足够大的流量和压头,即搅拌器的功率足够大。 • 低粘度液体:与泵设计不同,不是提高效率,而是提高功率的消耗,因此搅拌器的单位体积能耗是判断搅拌效率的标准。 • 搅拌器能耗的利用:能耗用于液体输送和液体湍动,搅拌器的选择非常重要。 • 快速均匀-提高输送量;液体湍动,提高液体的破碎度。
3.4.2 功率曲线 3.4 搅拌功率 • 过程复杂,通过经验关联。 • 影响因素:D、液体高度h、搅拌器离底部高度h1、挡板数和宽度b 、叶片形状长度l和宽度B、液体的性质、转速,通过无因次关联。 • P=f(ρ,μ,n,d,α1,α2,α3) • α1= D/d,α2=h/d,α3=l/d,均为常数 K-功率特征数,搅拌雷诺数ReM
3.4.2 功率曲线 3.4 搅拌功率 • 上式简化 • P=Kρn3d5 K=φ(ReM) • 将功率准数K与雷诺准数绘在双对数坐标图上即为功率曲。 或 • lgK=lgC+m lgReM • 在层流时(ReM <10),m=-1, P=Cμn2d3 • 高度湍流 (ReM >104),P与ReM无关。 P=Kρn3d5 K为常数 • 对于气液体混合需要修正 • 启动功率较大,对于小型搅拌器影响很大。
3.4.3 搅拌器功率的分配 3.4 搅拌功率 • 搅拌目的:大尺度混合,流量大,压头低;快速分散,流量小,压头大;不同的搅拌目的,有不同的选择。 • 流量取决于面积与速度的积 • qV ∝ nd·d2 • 压头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 H ∝ (nd)2 • H与qV的关系为 • 在高度湍流,功率P指定,n3d5为一定,则 即等功率下,提高直径降低转速有利于大尺度的调匀,减小直径提高转速有利于微观混合,湍动程度提高。
3.5 搅拌器的放大 • 搅拌器的设计: • (1)搅拌器的类型和搅拌釜的形状,满足工艺过程的混合要求; • (2)确定搅拌器的尺寸、功率和转速。 • 搅拌器的类型和搅拌釜的形状通过实验确定。 • 方法:通过在不同的小型搅拌装置,加入与生产相同物料,改变转速进行实验,从中确定满足混合效果的搅拌器类型。然后进行放大,按一定放大准则确定尺寸、转速和功率。
放大准则(物料相同) 3.5 搅拌器的放大 • (1)搅拌雷诺数(ρnd2/μ)不变 • (2)单位体积能耗(P/V0)不变 • (3)叶片端部切向速度πnd不变 • n1d1 = n2d2 • (4)流量与压头之比(qV/H)不变 具体哪个放大好, 通过实验放大确定
逐级放大实验 3.5 搅拌器的放大 • 逐级放大试验步骤:在三个几何相似大小不同的小型或中型试验装置中,改变搅拌转速进行试验,获得混合效果,判断上面四个放大准则中最为理想的,确定大型搅拌器的尺寸和转速。 • 如果四个放大准则都不适用,进一步探索放大规律,再进行放大。 • 大型搅拌器的功率可通过小型试验装置的功率曲线确定。
3.6 其它混合设备 • 静态混合器 • 用于各种物系的混合、分散、传质、传热、化学反应、pH值控制和粉体混合。特点是没有运动部件,维修方便,操作连续,费用低。 • 管道混合器 • 管路机械搅拌装置,在搅拌腔内有一级或二级叶轮,用于低粘度液体搅拌,同时在腔内设有挡板或多孔板,防止液体旋转。 • 射流混合 • 射流由喷嘴射出,造成很大有速率梯度形成旋涡。旋涡导致射流对周围流体的夹带,引起流体的总体流动,当喷嘴安装位置不同,产生不同的总体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