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陶幼慧 國立高雄大學資管系

博士研究以來 個人職涯經驗之分享. 陶幼慧 國立高雄大學資管系. 序言. 博士研究的辛酸 你真的樂在其中嗎 ?. 有自己喜歡的 研究方向嗎?. 有找到適合的 指導教授嗎?. 研究: Rigor vs. Relevance ?. 未來的職涯規畫? 產、官、學界. 個人產業界的經驗談. BankOne 約聘的資深軟體顧問 學習信用卡產業知識 體驗大企業運作機制 業績導向績效 淺淺的 R&D 深入的推廣執行. 2014/10/30. 個人產業界的經驗談 (續). 準時上下班 晚上連線 check 程式進度 接送小孩煮飯

Download Presentation

陶幼慧 國立高雄大學資管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博士研究以來 個人職涯經驗之分享 陶幼慧 國立高雄大學資管系

  2. 序言 博士研究的辛酸 你真的樂在其中嗎?

  3. 有自己喜歡的 研究方向嗎?

  4. 有找到適合的 指導教授嗎?

  5. 研究: Rigor vs. Relevance?

  6. 未來的職涯規畫? 產、官、學界

  7. 個人產業界的經驗談 BankOne 約聘的資深軟體顧問 學習信用卡產業知識 體驗大企業運作機制 業績導向績效 淺淺的R&D 深入的推廣執行

  8. 2014/10/30 個人產業界的經驗談(續) 準時上下班 晚上連線check程式進度 接送小孩煮飯 看電視、整理庭院 沒有做研究發表的動力 博士研究-很遙遠的經驗 8

  9. 2014/10/30 學術界的經驗談 回臺灣Timing不好,教職難找 臺灣第一屆助理教授 教學負擔重 學生人數多 行政兼職忙碌 研究環境不好 9

  10. 2014/10/30 學術界的經驗談(續) 國立學校比私立學校好些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行政兼職更忙碌 有教學、行政、服務、評鑑、評量的各種壓力 個人研究環境仍不好 10

  11. 2014/10/30 學術界的經驗談(續) 上、下班時間很有彈性 365x24有空就做學校工作 家務事隨便做、小孩隨便帶 看很多電視舒壓、整理小院子 整天想研究與論文發表 更甚於博士研究的痛苦經驗 11

  12. 2014/10/30 研究領域與方式 純管理與純技術 vs. 應用綜合 – 困難度高且發表不易 研究深度 vs. 寬度-focus程度 一個研究時間長度-單年與多年 論文發表- 主流與非主流 12

  13. 2014/10/30 台灣研究現象觀察 研究偏重短期收割現象 發表傾向容易接受之期刊 管理學門太多人投中文期刊 資深教授少有累積能量並更上一層樓之研究成果 13

  14. 2014/10/30 台灣研究成果觀察 過多incremental/marginal 貢獻之論文發表 少有創新學理或長期深入研究之研究成果 好的問題導向的實務貢獻研究也很少 14

  15. 2014/10/30 個人觀察的心得 自己要投入,回到博士研究班的專注,才能有所突破 好的研究問題發掘不易,自己要投入長期研究,不要變成想早點畢業的學生論文研究 要能抵擋台灣學術界大環境的干擾因素 15

  16. 2014/10/30 個人一些研究的想法 資訊系統導入失敗,造就了許多有名的模式-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 IS Success Model, Technology Frame…。從企業的角度,有沒有一個具理論基礎且又有實務應用成效,且夠複雜的problem-solving架構呢? Web 2.0流行,也被喻為一種非正式學習的管道。學校正式教育,如何融入學生可輕易上手的非正式學習工具或方式,讓學習更有成效?這應該是一種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ing)的現象。 資料探勘等技術如火如荼的發表與研究,但為何企業無法輕易且充分利用這些工具? 這好像Operations Research領域曾面臨的問題的翻版。問題出在哪裡?該如何解決這樣的迷思? 16

  17. 只要不下車遲早會到站

  18. 結語 他人經驗,繁雜衝突 用心觀察,細心品嚐 It is your life! 2014/10/30 18 實例分享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