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k likes | 1.4k Views
8. 风成地貌( 3 学时). 掌握 风成地貌概念, 了解 风成地貌发生的条件及主要地域; 了解 风蚀作用过程, 掌握 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石窝、石蘑 菇、石柱、雅丹等)及基本特征; 了解 风的搬运作用特点,沙丘的概念、成因、演化过程、分 类; 掌握 风积物的鉴别特征; 重点掌握 黄土和黄土状岩石的概念; 了解 世界和我国黄土分 布、形成环境及工程地质特性、研究意义; 掌握 黄土的基本特征;黄土的侵蚀、堆积和溶蚀地貌。 本章重点 是风蚀地貌及风积地貌,风积物的鉴别特征及黄土 的基本特征。 难点 风积地貌的分类。. 8.1 概述
E N D
8. 风成地貌(3学时) 掌握风成地貌概念,了解风成地貌发生的条件及主要地域; 了解风蚀作用过程,掌握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石窝、石蘑 菇、石柱、雅丹等)及基本特征; 了解风的搬运作用特点,沙丘的概念、成因、演化过程、分 类;掌握风积物的鉴别特征; 重点掌握黄土和黄土状岩石的概念;了解世界和我国黄土分 布、形成环境及工程地质特性、研究意义; 掌握黄土的基本特征;黄土的侵蚀、堆积和溶蚀地貌。 本章重点是风蚀地貌及风积地貌,风积物的鉴别特征及黄土 的基本特征。 难点风积地貌的分类。
8.1 概述 8.2 风蚀作用与风蚀地貌 8.2.1 风蚀作用 8.2.2 风蚀地貌 8.3 风的搬运、堆积作用与堆积地貌 8.3.1 风的搬运与堆积作用 8.3.2 风积物的特点 8.3.3 风积地貌 8.4 黄土及黄土地貌 8.4.1 概述 8.4.2 黄土的基本特征
8.1 概述 • 风成地貌(aeolian landform) 风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所形成的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气候区,即在副热带高压区(南、北纬15°—35°),如北非撒哈拉和西南亚的阿拉伯沙漠等地,或温带内陆区(北纬35°—50°),如苏联的中亚,我国西北和美国西部等。
75° 60° 45° 30° 15° 0°
风成地貌分类: 风蚀地貌—风起动沙土或风沙流磨蚀 形成的地貌。 风积地貌—风扬沙土沉落形成的地貌。 黄土地貌—黄土区形成的规模巨大的黄土 高原、黄土平原和黄土丘陵及 其上的侵蚀、溶蚀地貌。 风成地貌
风蚀地貌:风蚀壁龛(石窝)、风蚀洼地、风蚀谷和风城(雅丹)等。风蚀地貌:风蚀壁龛(石窝)、风蚀洼地、风蚀谷和风城(雅丹)等。 • 风积地貌:沙堆、新月型沙丘、纵向沙垄、抛物线型沙丘、新月型沙丘链、横向沙垄等。 • 荒漠:岩漠、砾漠(石漠或称戈壁)、沙漠。 • 黄土地貌: (1)侵蚀地貌:细沟、切沟、冲沟、拗沟等; (2)溶蚀地貌:黄土碟、黄土陷穴、黄土井、 黄土柱和黄土桥等。
8.2 风蚀作用与风蚀地貌 8.2.1 风蚀作用 • 吹蚀作用—一定风力作用下,未固结或固结差的细粒物质发生移动,当风力增大时,较粗物质也被带走,从而使地面遭受破坏。 • 磨蚀作用—砂粒一旦起动,在地表附近形成风沙流,移动的风沙流对地表岩土冲击、摩擦,使其遭受磨蚀。 • 风蚀作用强度取决于风速大小及地表岩土特征。因风沙流中的沙粒集中分布在距地面30cm内,故沙漠区内的电线杆下部常因磨蚀作用而折断。
8.2.2 风蚀地貌 微地貌: • 石窝(风蚀壁龛) 陡峭岩壁上满布的大小不一的凹坑,小凹坑直径20cm左右,深10-15cm。或分散或集中,形如窗格或蜂窝,称石窝。 • 石窝成因:首先是强烈的物理风化,岩面呈片状剥落,出现浅凹坑,其后是风携沙粒的钻磨。有些海滨岩壁上也有这样的小凹坑,如具有口小内大的特点,就是风携沙粒钻磨形成。
风蚀蘑菇 水平地层或水平节理发育的岩石,特别是当气流含沙浓度以下部为高时,风蚀作用将孤立岩块磨蚀成上部展宽如帽、下部仅留支柱的“蘑菇”,甚至蚀去支柱后该岩块成了风动的摇摆石。
图8-2 风蚀蘑菇 风蘑菇、摇摆石(风棱石)
风棱石(摇摆石) 风棱石
风蚀柱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经风蚀形成孤立的柱状岩石。 • 风蚀谷风沿着暂时性洪水形成的冲沟吹蚀,使谷地进一步扩大,形成风蚀谷,它常沿主风向延伸,迂回曲折,长可达数十公里。
风蚀残丘(山) 风蚀谷扩展后残留的残丘,多成群分布,形状不一,以平顶桌状居多,也有成尖峰状的。甘肃金塔和民勤等地有砂砾组成的风蚀残丘。 • 风城水平岩层(或缓倾岩层)组成的风蚀残丘和风蚀残岗,远望好似废弃的古城堡。也确有废弃的古城堡遭受强烈的风蚀形成的风城。
风城 风城
风蚀洼地松散物组成的地面,经风长期吹蚀所形成的大小不同的洼地。平面多呈沿主风向伸长的椭圆形,有的呈星月形,其突出端面对主风向。背风面陡达30°。干旱半干旱区较普遍。特点是开阔宽浅,暴雨后暂时性积水为湖。风蚀洼地松散物组成的地面,经风长期吹蚀所形成的大小不同的洼地。平面多呈沿主风向伸长的椭圆形,有的呈星月形,其突出端面对主风向。背风面陡达30°。干旱半干旱区较普遍。特点是开阔宽浅,暴雨后暂时性积水为湖。
风向 图8-4 风蚀洼地a.素描图; b.剖面图 风向 风蚀洼地和干涸的河道
沙化地不合理开垦或过渡放牧的草地或断掉了灌溉水源后的一些草地。缺少植被保护,经风吹蚀后土壤表层粒度增粗,成为荒芜的沙地。据吉尔莱德(Gillette,1982)观测,耕作过的裸露沙质土,在风速25-40cm/s情况下就会有对细颗粒的风蚀,裸露粘土的风蚀风速45-70cm/s。沙化地不合理开垦或过渡放牧的草地或断掉了灌溉水源后的一些草地。缺少植被保护,经风吹蚀后土壤表层粒度增粗,成为荒芜的沙地。据吉尔莱德(Gillette,1982)观测,耕作过的裸露沙质土,在风速25-40cm/s情况下就会有对细颗粒的风蚀,裸露粘土的风蚀风速45-70cm/s。
雅丹(风蚀垄槽)即风蚀槽谷,沙漠区干枯湖底或冲积平原,因干缩形成裂隙,风顺裂隙或岩层走向吹蚀,使地表形成许多不规则的脊形垄岗和宽浅的沟槽。该地貌在塔克拉马干沙漠东面的雅丹最为典型,故名。 "雅丹"是维吾尔语,意为"险峻的土丘" 专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 • 雅丹成因:风对干旱区的湖积或冲积平原吹蚀,暂时性流水的冲蚀和湖水的侵蚀。
图8-3 风蚀垄槽(雅丹) 青海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洼地)雅丹地貌(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洼地)
克拉玛依“魔鬼城” 克拉玛依“魔鬼城”
巨型地貌: • 岩漠风蚀作用带走表土,留下起伏不平的裸露基岩,该区叫岩漠。岩漠多发育于干旱区大山脉之低山前缘带,例如我国的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前就分布有岩漠。是我国西北一个重要的地质灾害。 • 石漠 也称砾漠或戈壁。山麓地带由粗砾砾石和块石等组成的洪积或冰碛物等,在风的侵蚀作用下,细砂被吹走,由留下的粗砾砾石、块石和碎石组成的平坦地面。如甘肃玉门、新疆的柴达木盆地边缘等地有砾漠分布 。 • 沙漠 指整个地面覆盖着大量流沙,并发育有时代不同的各种沙丘组合的荒漠。
8.3 风的搬运、堆积作用与堆积地貌 8.3.1 风的搬运与堆积作用 悬移(不超过10%) 风的搬运作用 跃移(占搬运量70—80%) 蠕(推)移(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