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614 Views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的 教学障碍与消解策略. 江苏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 谈 亦 文. 教师甲 教师语言前提醒 (他人提醒) 跺脚声音即时提醒 (反应时不够) (外部指导,被动跟随) 播放音乐 (儿童跟随音乐) (反应时不够) 走 (不稳定). 教师乙 儿童语言参与即时提醒 (出声语言的自我提醒) 放慢速度、暂时停顿、目光环视 (增加反应时) 反省认识(看、西) (内部语言自我提醒) (反思监控意识唤醒,自主学习) 清唱旋律 — 播放音乐 (音乐跟随儿童) (增加反应时) 手 — 脚 — 原地 — 行走 (稳定 — 不稳定).
E N D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教学障碍与消解策略 江苏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 谈 亦 文
教师甲 教师语言前提醒 (他人提醒) 跺脚声音即时提醒 (反应时不够) (外部指导,被动跟随) 播放音乐 (儿童跟随音乐) (反应时不够) 走 (不稳定) 教师乙 儿童语言参与即时提醒 (出声语言的自我提醒) 放慢速度、暂时停顿、目光环视 (增加反应时) 反省认识(看、西) (内部语言自我提醒) (反思监控意识唤醒,自主学习) 清唱旋律—播放音乐 (音乐跟随儿童) (增加反应时) 手—脚—原地—行走 (稳定—不稳定) 范例一:小老鼠和泡泡糖
出声言语自我提醒 外部指导 反应时少 不稳定 教 学 障 碍 他 人 语言提醒 自我反省 放慢速度 暂时停顿 目光环视 清唱旋律 手—脚—原地—行走
引发音乐教学障碍的各种相关因素 • 教师因素 • 幼儿因素 • 程序和方法因素 • 材料因素 • 空间和时间因素
一、因教师因素引起的教学障碍 • 神态 • 语言 • 行为 • 情绪表达 与音乐本身所要求 的情绪不吻合
范例二:《都睡着了》 • 有只大青蛙在木头上,他睡着啦。还有一只苍蝇停在时钟上,他睡着啦。小老鼠、狗狗和木马,精灵和小绵羊,你相信不相信,就在现在,他们睡着啦。 • 有只大灰熊住在森林里,他睡着啦。还有住在楼上的鸽子们啊,他们睡着啦。我们不想把他们吵醒,要轻轻轻轻地,因为他们每一个都已经累了,要好好地休息。 • 小白猫紧紧卷在那里,他睡着啦,今天有人特别陪着我,快快地睡去。
范例三:《懒惰虫》 • 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 • 1、找“懒惰虫”! • 2、找“勤快人”! • 关注教师的眼神、动作与空间位置!
音乐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特性就在于整体统一性和整体协调性。音乐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特性就在于整体统一性和整体协调性。 教师要使自己的语言、行为和原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达到和谐一致,创设一种与作品协调的带有整体审美情境的教学情绪场。 只有当教师的教学艺术与幼儿的情绪体验达到同一频率时,师幼间才会产生认识、思维、情感的共鸣。 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既情感丰富又十分理智的教师. 情绪场 移 情 教师 作品 儿童
二、因幼儿因素引起的教学障碍 厌烦 • 活动不好玩 • 过于容易,活动不具有挑战性 • 过于困难,记忆、反应方面的负担太重(退缩) 缺乏学习动机
将一个幼儿群体的情绪 始终保持在舒适的, 适度兴奋水平范围之内.
范例四:《包饺子》 • A 2B A • a--- b------- c--- • a1a2a3a4 B c1c2c3c4 • 加法策略 减法策略 逐渐放大策略 • 创造感 压缩音乐结构 • 自豪感 加法策略 • 变化感 交往 限制幼儿高度 • 结构感 期待 兴奋的时间 • 结构感
圆圈队形扩大 与缩小的策略 • 面向圆心 向圈内走一步 停顿 检查 反馈 调整
三、因程序和方法因素引起的教学障碍 教学节奏 • 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规律性的变化。表现在教学进程快慢得宜,教学方式动静相生,教学信息疏密相间,教学语言抑扬顿挫,教学过程起伏有致。
教师语言节奏过慢 幼儿知觉效果差,注意力不集中 • 缺乏兴奋点的刺激 幼儿陷入无聊、萎靡的状态 • 教学中一味强调活跃 幼儿过度兴奋 起承转合
异质同构 范例五:野蜂飞舞
原程序 分——整 原方法 各声部间相互不倾听 示范模仿 划拍子式指挥法 改编程序 整——分——整 改编方法 引导、探索简单而多重复的变通总谱 徒手练习在前,乐器演奏在后 清唱—弹琴—录音音乐 含提前预示的指挥法(模仿动作—击拍动作) 两种打击乐教学程序与方法的比较
变通总谱(降低幼儿的认知负担) 动作总谱 图形总谱 语音总谱 简单、多重复、有规律可循 范例六:《木瓜恰恰恰》
范例七:《小鸡小鸡在哪里》 提问的退位策略 当教师所提的问题与幼儿的心理结构不匹配时,要善于根据幼儿的反应灵活地降低问题的难度,其目的是变无效问题为有效问题。
范例八:《蝈蝈蛐蛐》范例九:《对面的兔子看过来》动力定型阻断的策略 避免因幼儿的自主推理或认知惯性而造成的错误反应 整首教唱法 分句教唱法
范例十:《地毯上的游戏》范例十一:《旅行列车波尔卡》范例十:《地毯上的游戏》范例十一:《旅行列车波尔卡》 • 提前预示的策略 增加幼儿反应的时间,从容学习。
范例十二:《闪烁的小星》 • 公平支持的策略 适用于两声部合唱歌曲
四、因材料因素引起的教学障碍 材 料 其他辅助性材料(道具、乐器、教具、学具、身体装饰物、音像制品和音像设备等) 音乐材料 (旋律、歌词等)
(一)音乐材料对音乐教学的调控作用 • 1、旋律对音乐教学的调控作用 • 2、歌词对音乐教学的调控作用
1、旋律对音乐教学的调控作用 • 很多时候,教师在面对一个现成的音乐作品时并不会对音乐的旋律有所存疑。因此,无论是教师清唱、还是琴声伴奏都比较忠实于旋律的本来面貌。实际上,旋律本身的特点往往会作为一个因素对教学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
范例十三:《啄木鸟》 音乐旋律过于复杂 简化旋律,突出“图底关系”
范例十四:《好汉歌》 • 简化引子部分的音乐,不仅可避免因十六分音符出现而造成的弹奏困难,而且更有助于渲染勇敢、坚定、有力的气势。
小结: • 音乐旋律过于复杂的作品往往会造成幼儿的认知负担,同时也会给教师的演唱和演奏带来技术障碍,进而影响作品主题思想的彰显。因此,“简化旋律”,突出“图底关系”的演唱或演奏应该成为一项有效的教学技术。
2、歌词对音乐教学的调控作用 • 有些歌曲的歌词对幼儿来说不够明确;或者歌词的先后顺序没有逻辑性,容易混淆;或者歌词内容大多,因而带给幼儿较重的记忆负担。 • 有时对歌词本身稍加处理,便可减低幼儿的学习难度,提升教学效益了。
范例十五:《胡说歌》 • 你把袜子套在耳朵上吗? • 袜子套在你的耳朵上吗? • 你把袜子套在耳朵上,把袜子套在耳朵上, • 你把袜子套在耳朵上吗?
范例十六:《龟兔赛跑》 • 森林里真热闹,兔子乌龟来赛跑。(预备—叭) • 兔子在前跑得快,乌龟在后面慢慢爬。(哼,想跟我比) • 兔子想乌龟爬得慢,让我来好好睡一觉。 • 乌龟不停地向前爬,一步一步超过了它。 • 小动物看见了,都为乌龟喊加油。(加油,加油,耶) • 兔子醒来吓一跳,满脸通红低下了头。(哎,没想到) • 小朋友你们说,你们说这是为什么?
小结: • 适当地对某些歌曲的歌词进行改变(如添加、删减、调整等),能降低幼儿学习的困难,避免因过度的记忆与反应焦虑而失去歌唱活动应有的快乐体验。
总结: • 教师只有知道幼儿的学习究竟有什么困难?是何原因造成了这些困难?然后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消除教学中的障碍,进而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二)辅助性材料对音乐教学的调控作用 • 1、道具对音乐教学的调控作用 • 2、身体装饰物对音乐教学的调控作用 • 3、教具对音乐教学的调控作用 • 4、学具对音乐教学的调控作用
1、道具对音乐教学的调控作用 • 好的道具不仅能唤起幼儿的参与热情,而且更能起到调控幼儿的学习情绪、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拓展幼儿的想像空间、培养幼儿快速反应的能力等作用。
范例十七:《戏狮》 • 小道具--“扇子”发挥了大作用:它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对扇子挥舞的线索作出快速反应,使教师“教”的策略转化为幼儿“学”的策略;它使课堂教学有动有静、有收有放、有紧有松,呈现出舒适的节律;它更促使幼儿自觉维护课堂纪律,成为纪律的主人、秩序的主人……而这一切,远比仅仅学会一个游戏要重要的多!
道具引发教学障碍的案例:范例十八:《风车舞》范例十九:《理发店》道具引发教学障碍的案例:范例十八:《风车舞》范例十九:《理发店》
2、身体装饰物对音乐教学的调控作用 • 范例二十:《拔萝卜》 • 身体装饰物使用不当,也可引发教学障碍。若将头饰改为胸饰、臂饰甚至掌饰,便可使幼儿获得自我服务的机会,也可以起到自我欣赏,明确自我角色的作用了。
范例二十一:《顽皮的小绅士》 • 幼儿在学习集体舞蹈时,最大的障碍是空间认知负担过重,无法自行解决适应复杂空间变化的问题。 • 设计既有审美感又可以明显提醒幼儿左右方位的身体装饰物。
3、教具对音乐教学的调控作用 • 在音乐教学中,图片往往作为一种“先行组织者”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吸引幼儿的注意、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等。 • 图片对教学的调控作用。《小鸟》
范例二十二:《小鸟》 • 蓝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小鸟小鸟自由地飞翔。 • 在湖边,在草地,在田野,在山冈,小鸟小鸟自由地飞翔。 • 啦……
4、学具对音乐教学的调控作用 • 范例二十三:《歌唱春天》 • 幼儿利用学具对音乐材料进行了深入的组织加工,这种组织加工使幼儿更容易理解歌曲内容,记住歌词。
歌词内容过于复杂 多通道参与,对材料组织加工 2 1 3 4 5 春 天 6 7 8 ! 10 9 春 天 11 12 13
五、因时间和空间因素引起的教学障碍 • 范例二十四:《木鼓舞》
有队型比没有队型即散点稳定;站圆圈、 面向圈里、教师同在圈上比站方阵、教 师与幼儿面对面稳定;坐着比站着稳定; 站着比走着、跑着稳定;独立活动比结 伴活动稳定。
范例二十五:《雷神》 • 教师的空间位置
时间因素的调节 • 关注幼儿外显行为所显示的心理时间,根据幼儿的实际心理需要有弹性地掌握活动时间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