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570 Views
第十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制度. 本章知识点: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的内容 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罪名 抗日民主政权的主要诉讼原则和诉讼制度 马锡五审判方式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一、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一)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概况 1、党的工农苏维埃政纲的提出和工农民主政权 早期法令的颁布 2、党的 ” 六大 “ 的工农民主共和国纲领和工农 民主政权法律制度的初建
E N D
第十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制度 本章知识点: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内容 • 抗日民主政权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罪名 • 抗日民主政权的主要诉讼原则和诉讼制度 • 马锡五审判方式 •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一、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一)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概况 1、党的工农苏维埃政纲的提出和工农民主政权 早期法令的颁布 2、党的”六大“的工农民主共和国纲领和工农 民主政权法律制度的初建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及根据地的法制 建设 4、“人民共和国”纲领的提出和根据地法律制 度的重大变化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制定和修改: 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 会在瑞金召开,会议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宪法大纲》 1934年1月第二次代表大会作了某些修改 2、主要内容:共17条 1)确定苏维埃政权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2)确定工农民主政权的的基本任务——反帝反 封建 3)规定苏维埃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确认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5)规定苏维埃国家的外交方针
3、历史意义及主要特点: (1)宪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 的第一部宪法性文献,它首次以宪法的形 式确认了人民民主制度和人民民主权利,揭 开了我国宪法史的新篇章 (2)它用立法的形式确认已经取得的革命成 果, 并指出了革命的方向 (3)它为以后民主立宪提供了历史经验 (4)受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它存在某些缺 点和错误
(三)工农民主政权其它革命立法的基本内容 1、土地立法 1)不同时期的立法 土地革命前期(1927年-1928年): 《井冈山土地法》、 《土地问题决议案》 中期的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土地暂行法》、 《中央军事委员会土地法》 后期的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制定:1931年12月1日公布实施 主要内容: A、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明确规定了对于没收土地财产的分配办法 C、规定了土地所有权问题
2、刑事立法 1)刑事立法: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B、关于惩治贪污浪费和违法乱纪行为的法令 C、保障各种法令施行的专门立法 2)主要内容: A、确定反革命罪的概念 B、规定了刑罚的原则-重刑惩治和区别对待, 惩办与教育相结合 C、严惩贪污腐化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 D、规定了刑罚的种类: 死刑,一律枪决;监禁,相当于有期徒刑; 没收财产;剥夺公民权;驱逐出境
3、劳动立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3、劳动立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4、婚姻立法:1934年公布《中华苏维埃共和 国婚姻法》,对以后婚姻家庭立法 产生重要影响 主要内容: 1)确立婚姻自由原则 2)实行一夫一妻制,严禁蓄婢纳妾 3)保护妇女利益 4)保护子女利益,禁止歧视非婚生子女
(四)工农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与任务 1)设立了国家保卫局和肃反委员会 2)设立各级审判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 A、 中央分立制:最高法院——审判工作 司法人民委员会——司法行政工作 B、地方“合一制”:省、县、区各级裁判部兼理 司法行政 C、军事裁判所:审理现役军人及作战地区的违 法案件 D、审检合署制
2、诉讼原则和审判原则 1)二审终审制 2)预审制度 3)巡回审判和公开审判制 4)审判合议制和人民陪审员制度 5)辩护制度 6)实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 7)实行上诉制度和死刑复核制度 8)审判人员的回避制度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一)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 抗日民主政权以1937年8月25日公布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准绳索 1、《施政纲领》的制定 (1)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施政纲领〉 (2 ) 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3) 1942年〈对于巩固和建设晋西北的施政 纲领导〉 (4) 1943年《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
2、基本内容: 1)实行团结抗日 2)推行民主政治 3)促进经济建设 4)发展文化教育 3、施政纲领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 1)在政治上实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 2)在经济上实行了调节各阶级之间利益、协 调各种经济成分的原则 3)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做出了更系统更成 熟的规定 意义:它确立了人民民主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 使边区成为全国最进步的地方,并对人民 民主政权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其它立法 1、刑事立法 1)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 2)立法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罪名 立法的基本形式——单行条例 主要罪名: 汉奸罪 A、特种刑事犯罪 盗匪罪 坚壁清野罪 B、普通刑事犯罪:盗窃罪、伤害罪等
3)趋于完善的刑罚制度 主刑: A、死刑:采用枪决 B、无期徒刑 C、有期徒刑 D、拘役(苦役) E、罚金 F、训诫 从刑:没收财产和褫夺公权
4)刑事立法的主要内容: A、严惩汉奸 B、打击盗匪 C、惩治破坏坚壁清野财物的犯罪活动 D、严禁烟毒 E、惩治贪污 F、打击其它刑事犯罪
2、土地、民事立法 1)立法的基本原则〈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A、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减租减息 B、团结地主中进步分子,交租交息 C、承认一定范围内资本主义和富农的生产方式 2)土地、民事立法的主要内容: A、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B、减租交租,保障佃权 C、减息交息,保护低利贷
3、劳动立法 1)基本原则 2)主要内容: A、保护工人的合法权利 B、规定合理的工作时间 C、确定实际的工资制度 D、加强必要的劳动保护 E、保护女工、青工、童工的特殊利益 F、正确处理劳资纠纷
4、婚姻立法 1)主要婚姻立法: 2)基本原则: A、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平等 B、建设革命的社会秩序 C、有利于抗日战争 3)基本内容: 结婚:法定年龄;法定手续;其它规定 离婚: A、离婚的原则和具体条件 B、离婚后子女抚养的规定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 1、主要司法机关: 1)边区高等法院:管理全边区的审判工作 和司法行政工作 2)高等法院分庭:为二审机关 3)县司法处或司法科:负责第一审民刑案件 4)检察机关:实行“审检合一制”
2、诉讼制度 1)主要原则: A、简化诉讼程序,方便人民群众 B、侦查、逮捕、审判权由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统一行使 C、实事求是,调查研究 D、严禁刑讯逼供,重证据不轻信口供 E、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主要诉讼制度: A、人民陪审制度 B、公开审判制度 C、辩护制度 D、就地审判制度 E、巡回审判制度 F、群众公审制度 G、复核制度
3)马锡五审判方式 马锡五审判方式:1943年,兼任陕甘宁边区 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的马锡五同志在巡回审判中 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正确地解决了许多疑难案件和错案件,使人民的合 法权益受到保护,创造了贯彻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 A、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处理案件 B、依靠群众,正确判案 C、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
3、调解制度 1)调解工作的任务和范围 2)调解工作的原则: A、自愿原则 B、合法原则 C、不是诉讼必经程序的原则 3)调解的种类: A、民间调解 B、群众团体调解:群众团体或调解委员会调解 C、政府调解:在基层政权组织下的调解 D、司法机关调解:司法机关处理案件形式之一, 达成调解协议,对双方具有强制效力
4、狱政制度 1)监狱组织 监狱——高等法院及分庭,设典狱长 看守所——县司法处,设所长 2)监狱工作原则——思想教育和劳动改造相结 合原则 3)监狱工作制度: A、日常管理制度 B、思想教育制度 C、劳动改造制度 D、鼓励犯人自新制度
4)党鸿奎经验 陕甘宁边区监狱典狱长党鸿奎,在监狱工作中积 极执行思想教育与劳动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创造 了丰富的经验: A、加强对犯人的思想教育 B、调动犯人的生产积极性 C、关心犯人的生活
三、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一)宪法原则和施政纲领(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1、民主政权的宪法原则 1)制定: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 会通过的宪法性文件,共分政权五部分。 2)主要内容; A、政权组织: B、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C、人民的权利: D、司法原则 E、经济政策 F、规定了文教卫生事业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和立法 1、土地法 1)五四指示: 中国共产党于1946年5月4日颁布了《中共中央 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因是在5月4日颁布的, 故称,共18条。主要内容为由减租减息改变为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2)《中国土地法大纲》 制定和颁布: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 主要内容: A、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B、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C、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D、规定设立保护土地改革的人民法庭
意义: A、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 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 固了根据地 B、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 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 并积极参加人民解放军 C、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 定了物质基础。
(三)镇反政策和刑事法令 1、镇反政策 一糸列法令,主要内容: 1)、惩办战犯 2)、肃清流窜叛匪 3)、取缔反动党团和特务组织 4)、解散所有会道门封建迷信组织 2、刑事立法 主要内容: 1)严厉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 2)严厉惩办贪污分子 3)严厉打击破坏自主婚姻和奸害罪 4)严禁鸦片
(四)婚姻和民事立法 1、婚姻法 1) 主要法令: 2)主要内容: A、禁止封建重婚、纳妾等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 B、废除封建包办婚姻,实行婚姻自由 C、保障革命军人的合法婚姻 2、民事法令 主要内容: 1)保障私人合法的借贷关糸的法令 2)保护和奖励畜牲业生产的法令 3)优待专家、奖励发明创造的法令
(五)司法审判制度 1、东北解放区人民法院的审判制度 1)审判机关: 最高法院东北分院 高等法院 地方法院 审检合一(各级法院内设检察员1-5人) 2)审判原则:三级三审制
2、华北解放区人民法院的审判制度主要内容:2、华北解放区人民法院的审判制度主要内容: 1)取消人民诉讼须经区、村政府介绍制度 2)取消讼费 3)严禁刑讯逼供 4)设立裁判委员会,审断重要的民刑案件 5)规定上诉制度 6)确定刑事复核制度 意义:华北人民法院及其审判制度的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及其审判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